南京地区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清单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清单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
该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和治理,保护大气环境质量。
该法规规定了大气污染的监测、控制、排放标准、管理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用来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问题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水污染的监测、控制、排放标准、水资源保护、环境管理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护水资源的质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4. 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是专门针对噪声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宁。
该法规规定了噪声污染的监测、控制、限制标准、管理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以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干扰和伤害。
5. 生态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保护法是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制度、管理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6.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专门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该法规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7. 农药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是用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控制的法律法规,旨在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法规规定了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保存、检验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8.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是用来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旨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的合法权益。
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9.06.21•【字号】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1999.08.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已由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99年5月28日制定,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1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6月21日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9年5月28日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制定1999年6月1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区、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对绿化事业的投入,组织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城市绿化义务,并有关权举报和制止损害城市绿化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共同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清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法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总纲,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国家环境保护的任务和责任、环境管理制度等内容,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等内容,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旨在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维护水环境的良好状态,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的质量。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水污染源的排放标准、水污染的监督管理等内容,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并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旨在预防和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监督管理制度、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等内容,强调对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和减轻行为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该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披露、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检查等内容,加强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和防控。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野生动植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野生动植物法是为了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该法规定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原则和措施、野生动植物的分类和等级保护、对非法收购和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处罚等内容,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1.国家环境保护法1.1 环境保护法第一条: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应用范围1.2 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3 环境保护法第三条: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1.4 环境保护法第四条: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2.大气污染防治法2.1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2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空气质量标准2.3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的原则2.4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条: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3.水污染防治法3.1 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条:水污染防治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3.2 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条:水质标准3.3 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水污染防治的原则3.4 水污染防治法第四条:水污染的综合治理...4.土壤污染防治法4.1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一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4.2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条:土壤环境质量标准4.3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4.4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四条: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1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5.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条: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5.3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主要任务5.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责任...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6.1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一条: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6.2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条: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6.3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条: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措施6.4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条:辐射安全控制与管理...(附加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等省略)1. 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一:国家环境保护法全文- 附件二: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 附件三:水污染防治法全文- 附件四:土壤污染防治法全文- 附件五: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 附件六: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文2.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环境保护法:一部专门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目录一、概述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2.环境影响评价法3.大气污染防治法4.水污染防治法5.土壤污染防治法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危险废物管理条例8.水污染环境管理条例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0.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1.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12.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标准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4.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法15.绿化条例16.湿地保护条例17.野生动物保护法18.水生态修复管理办法19.环境监测法20.环境信息公开条例三、执法与监督机构1.环境保护部2.国家环境保护总队3.省级环境保护局4.市级环境保护局5.县级环境保护局6.环境监测站四、常见违法行为及处罚1.排污超标2.非法倾倒固体废物3.乱排废水4.破坏生态环境5.非法捕捞、猎捕野生动物6.非法占用湿地7.违法建设项目8.违法环境信息公开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作用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挑战与改进方向八、结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本文将列举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目录,并介绍其背景、内容、执法与监督机构以及常见违法行为及处罚等。
一、概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责任和权利等。
2.环境影响评价法确保环境保护要求纳入经济计划和项目规划,评估各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大气污染防治法着重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保护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4.水污染防治法保护水环境,防止和减轻水污染,保障水资源安全。
环境法律法规清单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危险废物管理- 化学品管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固体废物的分类与管理- 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噪声标准及控制要求- 噪声源管理措施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与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备案与监督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流程- 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与监督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办法》-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环境违法行为处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应急法》- 环境应急的组织与协调- 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监察法》- 环境监察的对象与权限- 环境监察的程序与措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条例》- 环境管理行政许可- 环境管理规划与目标- 环境管理守则与制度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文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文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全文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全文9.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办法》全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应急法》全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监察法》全文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条例》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公开透明、责任追究等原则。
2023年最新环保法律法规清单一、前言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不断更新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本清单旨在梳理2023年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规参考。
二、环保法律法规清单以下为2023年最新环保法律法规清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修订)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5年修订)9.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修订)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13年修订)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1年修订)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修订)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4年发布)1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16.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006年发布)17. 《环境保护部规章制定程序规定》(2017年修订)18. 《环境保护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2017年修订)三、环保法律法规解读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石,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保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改善空气质量。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障水资源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基础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一,它于1989年颁布实施,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民的健康。
该法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管理、污染防治以及环境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5年颁布实施,旨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该法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颁布实施,旨在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
该法对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4. 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于1996年颁布实施,旨在对噪声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该法对噪声排放标准、噪声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04年颁布实施,旨在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置和管理,预防和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该法对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6.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于2017年颁布实施,旨在加强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和控制,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该法对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储存、运输、处置以及核设施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7.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于1994年颁布实施,旨在保护和管理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保护区生态环境。
该条例对自然保护区的划定、管理、保护、监督以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8.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于1988年颁布实施,旨在保护和管理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该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监测、研究以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环境法律法规清单环境适用法律法规汇总与评价表一、宪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环境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三、行政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城市绿化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7.城市道路管理条例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9.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注:本表中的法律、法规名称、公布日期、施行日期、颁发机关、适用部门等信息均为最新数据。
以下是适用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它们的公布日期、施行日期和颁发机关已列出。
1.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9/08/31,施行于2009/10/01,颁发机关为国务院)这个条例规定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噪声控制、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等。
2.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03/01,施行于2017/03/01,颁发机关为国务院)这个规划旨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了各个方面的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
3.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01/19,施行于2011/01/01,颁发机关为国家环保部)这个办法规定了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和标准,包括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和力度。
4.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08/30,施行于2005/10/01,颁发机关为环保总局)这个办法规定了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方法和环境防治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4. 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5. 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6.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条例7.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8.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条例9. 外来生物种入侵防治法外来生物种入侵防治法实施条例10. 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11. 化学品环境管理条例化学品环境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3. 环境监督法环境监督法实施条例14. 环境应急法环境应急法实施条例15. 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6. 自然保护区法自然保护区法实施条例17.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实施条例18. 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19. 禁止洪水地区开发法禁止洪水地区开发法实施条例20.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法实施条例21. 绿色建筑促进法绿色建筑促进法实施条例22. 水生生物保护法水生生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3. 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24. 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法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法实施条例25.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管理办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上是一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文:---------------------------------------------------------------------------------------------------------------------------------------------------- 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84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1985年3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容环境管理第三章清扫与保洁第四章废弃物的收运和处理第五章环境卫生设施第六章管理、监督机构第七章奖励与惩罚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及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区、郊县城镇和工矿区。
第三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绿化美化市容,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创造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第四条市、区(县)、镇人民政府都要把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认真实施。
第五条所有部门和单位应当宣传市容环境卫生的科学知识和管理法规,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培养公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优良风俗习惯。
第六条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卫生环境的权利,也有遵章守法、维护和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的义务。
公民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检举和控告。
被检举、控告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二章市容环境管理第七条干道、街巷、广场、车站、码头、机场、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整洁美观,不准随地弃置垃圾、粪便、污水和瓜果皮核、冷饮包装等废弃物;不准随地吐痰、便溺;不准随意涂写、刻画、张贴;不准任意堆放材料、物品。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包括了环境保护的原则、政府和公民的责任、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环境修复等内容。
2.《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许可管理、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3.《水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了水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区划等。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管理与处理措施,包括固体废物产生、储存和运输、处置和利用等方面。
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了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等。
6.《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规定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包括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区划划定、野生动物繁育繁殖等。
7.《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海洋污染的防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
8.《自然保护区法》该法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等。
9.《农药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农药的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管理制度,旨在防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0.《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规定了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11.《物种保护法》该法规定了珍贵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措施,包括珍贵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方面。
12.《资源保护法》该法规定了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措施,包括资源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等。
以上是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建设美丽的环境。
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9.26•【字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2年8月30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制定2012年9月26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人文绿都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绿化工作,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林业、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覆盖率目标,保障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所需经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注重绿地功能、生态效应和景观要求。
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绿化成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的自然风貌,构建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第六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等群众性城市绿化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开展植树工作,并组织适龄市民参加社会义务植树活动。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种、认养等方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
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2年8月30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制定2012年9月26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人文绿都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绿化工作,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林业、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覆盖率目标,保障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所需经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注重绿地功能、生态效应和景观要求。
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绿化成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的自然风貌,构建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第六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等群众性城市绿化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开展植树工作,并组织适龄市民参加社会义务植树活动。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种、认养等方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城市绿化服务工作,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绿化保护活动。
第七条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绿化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增强市民履行绿化义务和保护绿化成果的意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破坏绿化和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