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材料的光学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6.86 MB
- 文档页数:65
《材料物理导论》习题解答第一章材料的力学1. 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长度为25cm并受到4500N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2.4mm,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下表2. 一试样长40cm,宽10cm,厚1cm,受到应力为1000N拉力,其杨氏模量为3.5×109 N/m2,能伸长多少厘米?3. 一材料在室温时的杨氏模量为3.5×108 N/m2,泊松比为0.35,计算其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
5. 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2O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8. 一试样受到拉应力为1.0×103 N/m2,10秒种后试样长度为原始长度的1.15倍,移去外力后试样的长度为原始长度的1.10倍,若可用单一Maxwell模型来描述,求其松弛时间τ值。
第二章材料的热学9.一硅酸铝玻璃的性能为=2.1J/(㎡▪s▪K),α=4.6×/K,σf=N/㎡,E=N/㎡,μ=0.25.求第一和第二抗热冲击断裂因子和。
10.一热机部件由氮化硅制成,导热率为1.84J/(㎡▪s▪K),最大厚度=0.12m,表面热传导系数为500J/(㎡▪s▪K),请估算能承受热冲击的最大允许温差。
第三章材料的电学20.如果A原子的原子半径为B原子的两倍,那么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A原子的电子极化率大约是B原子的多少倍?25、画出典型铁电体的电滞回线示意图,并用有关机制解释引起非线性关系的原因。
解:铁电体晶体在整体上呈现自发极化,这意味着在正负端分别有一层正的和负的束缚电荷。
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在晶体内部与极化反向(称为退极化场),使静电能升高。
在受机械约束时,伴随着自发极化的应变还能使应变能增加。
材料的光学性质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相互作用以及对物质的影响的学科。
作为光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材料的光学性质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材料对光的传播和反射具有不同的性质。
这些性质对光的使用和光学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材料的折射率是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折射率描述了光在材料中传播速度的相对差异。
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这导致了光在不同材料之间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率的大小和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速度和偏向性。
折射率的控制对于光学器件如透镜、光纤等的设计和制造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材料的吸收特性也是光学性质中的一个关键点。
吸收是指材料对光的能量进行吸收和转化的过程。
当光通过材料时,部分光能可能会被材料中的电子吸收,导致电子的能级发生变化。
吸收过程可以使材料发生加热、发光等现象。
不同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吸收特性,这也是光学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之一。
如太阳能电池就利用材料的吸收特性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材料的散射特性也是光学性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散射是指光在材料内部或表面上发生的方向改变的过程。
材料中微小的结构和不均匀性会引起光的散射,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随机改变。
散射会导致光在材料中的传播距离缩短,对于光在材料中的可见性和透明性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云朵中水汽的散射作用使得阳光散开形成彩虹的现象。
材料的光学性质还涉及其他因素,如反射、透射、偏振等。
反射是指光从材料表面发生反射的现象,其反射率取决于材料的光学特性和入射角度。
透射是指光从材料中穿过的过程,透射率也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光的偏振描述了光的振动方向,不同材料对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结起来,材料的光学性质是光学研究和光学应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折射率、吸收、散射、反射、透射和偏振等性质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光学器件、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光学成像等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