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XX基础和术语讲解版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49
GB/T 19000—引言0.1 总则GB/T19000族下述标准可帮助多种类型和规模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质量管理体系。
这些标准包含: ——GB/T19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术语;——GB/T19001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用于证实组织含有提供满足用户要求和适使用方法规要求产品能力, 目在于促进用户满意;——GB/T19004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指南。
该标准目是组织业绩改善和用户及其她相关方满意;——GB/T19011提供了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上述标准共同组成了一组亲密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在中国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了解。
0.2 质量管理标准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 需要采取一个系统和透明方法进行管理。
针对全部相关方要求, 实施并保持连续改善其业绩管理体系, 可使组织取得成功。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内容之一。
八项质量管理标准已得到确定, 最高管理者可运作这些标准, 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善。
a)以用户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用户。
所以, 组织应该了解用户目前和未来需求, 满足用户要求, 并争取超越用户期望。
b)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宗旨及方向。
她们应该发明并保持使职员能充足参与实现组织目标内部环境。
c)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只有她们充足参与, 才能使她们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
d)过程方法将活动或过程作为过程加以管理, 能够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结果。
e)过程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了解和管理, 有利于组织提供实现目标有效性和效率。
f)连续改善连续改善总体业绩应该是组织一个永恒目标。
g)基于事实决议方法有效决议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h)与供方互利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 互利关系可增强双方发明价值能力。
这八项质量管理标准形成了GB/T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idt ISO9000:替换GB/T6583—19941 范围本标准表述了GB/T1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并确定了相关术语。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一、概述(一)ISO 9000:2015版标准的结构及内容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引言中已明确了该标准的目的作用和基本框架内容。
如下:(1)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可作为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可帮助使用者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以便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实现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
(2)该标准基于汇集当前有关质量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资源的框架,来准确定义质量管理体系,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它适用于所有组织,无论其规模、复杂程度或经营模式,旨在增强组织在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以及实现其产品和服务的满意方面的义务和承诺意识。
(3)该标准包含7个质量管理原则以支持在其2.2中所述的基本概念。
针对每一个质量管理原则,通过“简述”介绍每一个原则;通过“理论依据”解释组织应该重视它的原因;通过“获益之处”告之应用这一原则的结果;通过“可开展的活动”给出组织应用这一原则能够采取的措施。
(4)该标准包括了在发布之前,1SO/TC176起草的全部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其他特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应用的术语和定义。
在该标准的最后,提供了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术语和定义的索引。
其附录A是一套按概念次序形成的概念系统图。
(二)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该标准是ISO 9000族的核心之一。
与ISO 9000: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为适应SL高层次结构,新版的“基本概念和质量管理原则”替代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不仅增强了该标准的广泛适用性,还提高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融合性(为多体系管理的组织提供统一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多体系融合并形成合力,以整体达到过程管理绩效)。
(2)增加了5个基本概念: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环境、相关方和支持。
(3)质量管理原则:将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案合并,变为7项原则。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0引言0.1总则下述ISO9000族标准可关心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治理体系。
这些标准包括:——ISO9000表述质量治理体系差不多原则并规定质量治理体系术语。
——ISO9001规定质量治理体系要求,用于组织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ISO9004提供质量治理体系指南,包括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有关方中意。
——ISO19011提供治理和实施环境和质量审核的指南。
上述标准共同构成了一组紧密有关的质量治理体系标准,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懂得。
0.2质量治理原则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纳一种系统和透亮的方式进行治理。
针对所有有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连续改进其业绩的治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
质量治理是组织各项治理的内容之一。
为实现质量目标,应遵循以下八项质量治理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懂得顾客当前的和以后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营造使职员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能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4)过程方法将有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治理,能够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治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懂得并治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升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6)连续改进连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定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8)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制造价值的能力。
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1范畴本标准讲明了质量体系的差不多性咨询题并规定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治理体系的术语,并表述了有关的差不多原则。
ISO9000 基本知识讲义一、何谓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组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二、ISO9000的由来先从质量管理的由来和发展说起1、质量检验阶段a)20世纪以前市场经济不发达,处于低级阶段,手工作坊、生产分工粗糙,产品质量由操作者的的经验、技艺保证;b)20世纪初,生产组织日臻完善,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分工细化,开始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面革命。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泰勒提出“计划与执行分工、检验与生产分工”,建立终端专职检验制度。
但是,用检验控制质量属于事后检验,即使全检,也不能保证质量。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经济复苏,军需物资出现大量质量问题,“终端检验制”已无法解决。
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三项战时的质量控制标准:Z1。
1“质量控制指南”Z1。
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 Z1.3“工序控制用控制图法”.这是质量管理中最早的质量控制标准。
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三项强制措施加强质量管理:a)强行对各公司以总检验师为首的质量管理人员开办“质量控制方法学习班";b)强制实施三项标准及其细则;c)军方采购署规定所有定货合同中应规定质量管理要求条款(质量体系认证雏形),否则,取消定货资格。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用工业也相继采用这三项标准,以后开展国际合作,正式进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即把质量管理的重点由生产线的“终端”移至生产过程的“工序”,把全数检验改为随机抽样检验,把抽样检验的数据分析制成“控制图",再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加工质量监控,从而杜绝过程中大量不合格的发生。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员参与及以数理统计计方法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6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接受这一全新观念,在日本首先开花结果,极具成效。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系列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
ISO9000系列标准旨在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提高,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以下标准构成:•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18 质量管理体系——向卓越进阶其中,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是整个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和核心标准,定义了基本概念、术语和原则。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简介本部分介绍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原则和作用,以及其应用的范围和目标。
2. 概念和术语本部分定义了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
3. 原则本部分阐述了质量管理的七个原则,包括顾客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和基于事实的决策,这些原则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指导。
4. 结构本部分描述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体系,包括标准的分类和间关系,以及各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5.本部分对ISO9000系列标准的基础和术语进行了,并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作用。
ISO9000系列标准是全球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获得顾客的信赖和认可。
在实践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ISO9000:202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1范围本原则表述旳质量管理旳基本概念和原则一般合用于:组织环境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对组织(3.2.1)建立和实现其目旳(3.7.1)旳措施有影响旳内部和外部原因旳组合。
注) 旳行为。
注2:组织环境旳概念,除了合用于营利性组织,还同样能合用于非营利或公共服务组织。
注3:在英语中,这一概念常被其他术语,如:“business environment(业务环境)”、“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组织旳环境)”或“ecosystem of an organization(组织旳生态系统)”所表述。
注4:理解基础设施(3.5.2)对确定组织环境会有协助。
有关方interested party;stakeholder可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旳个人或组织(3.2.1) 示例:顾客(3.2.4)、所有者、组织内旳人员、供方(3.2.5)、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包括竞争对手或相对立旳社会群体。
注:这是ISO/IEC导则,第1部分旳ISO补充规定旳附件SL中给出旳ISO管理体系原则中旳通用术语及关键定义之一,最初旳定义已经通过增长示例被改写。
3.2.4顾客customer可以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旳、或按其规定提供旳产品(3.7.6)或服务(3.7.7)旳个人或组织(3.2.1)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内部过程(3.4.1)旳产品或服务旳接受者、受益者和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旳或外部旳。
3.2.5供方provider;supplier提供产品(3.7.6)或服务(3.7.7)旳组织(3.2.1)示例:产品或服务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或商贩。
注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旳或外部旳。
注2:在协议状况下,供方有时称为“承包方”。
3.2.6 外部供方external provider;external supplier组织(3.2.1)以外旳供方(3.2.5)示例:产品(3.7.6)或服务(3.7.7)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或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