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水系收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和动物资源。
一、气候1.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1.2 年平均气温:常州的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冬季最低气温约为0℃。
1.3 降水分布:常州年降水量约为1000-1200毫米,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多雷雨。
二、地形地貌2.1 地理位置:常州地势较为平坦,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东临上海,西接南京。
2.2 地形特点:常州地势平坦,地势高度相对较低,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2.3 地质构造:常州地质构造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三、水系3.1 河流:常州境内有京杭大运河、长江干流、淮河支流等多条河流,为当地的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3.2 湖泊:常州市内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湖泊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和旅游景点。
3.3 水资源利用:常州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植被4.1 森林覆盖率:常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为30%,森林资源丰富。
4.2 植被类型:常州的植被类型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湿地植被等,植物物种丰富多样。
4.3 生态环境保护:常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动物资源5.1 野生动物:常州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等多种类型。
5.2 保护动物:常州市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对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
5.3 生态平衡:常州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措施,促进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
结论:总的来说,常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条件,包括宜人的气候、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水系、多样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这些自然条件为常州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常州——武进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⑦围湖造地;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情况。
一、地理位置1.1 地理坐标:常州位于北纬31°47′至32°25′,东经119°33′至120°30′之间。
1.2 邻近城市:常州东临无锡市,西与镇江市接壤,南界苏州市,北界淮安市。
1.3 地理特点:常州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整,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
二、气候特点2.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2 年平均气温:常州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
2.3 降水情况:常州年降水量较为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气候湿润。
三、地形地貌3.1 地形特点:常州地势平整,地形起伏不大,主要以平原为主。
3.2 地质构造: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3.3 地貌特点:常州地貌以平原、丘陵和水域为主,地势较为平缓。
四、水系4.1 主要水系:常州境内主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水系。
4.2 水资源利用:常州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
4.3 水环境保护:常州注重水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管理,提高水质。
五、植被情况5.1 森林覆盖率:常州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面积的林地和绿化带。
5.2 植被类型:常州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植被等。
5.3 生态保护:常州注重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结论:综上所述,常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地形地貌平整,水系丰富,植被繁茂。
这些自然条件为常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常州也积极保护自然环境,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常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以下是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数据:1. 地理位置: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邻南京,北靠淮安,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
2. 面积和边界:常州市总面积为4388.42平方千米,辖区东西宽约144.5千米,南北长约82.5千米。
常州市与上海、南京、杭州、宿迁、镇江等城市相邻。
3. 地形地貌:常州市地势相对平坦,地形主要为江南平原,境内多河流和湖泊。
市区地势较低,最高点为常州市钟楼区的石头山,海拔约98.5米。
4. 气候:常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左右。
5. 水系:常州市境内有句容河、青龙河等多条河流,以及湖泊如武进湖、天目湖等。
这些水系丰富了常州市的水资源,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6. 植被:常州市的植被丰富多样,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湿地植被等。
市区内的公园、绿化带等地方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7. 土壤:常州市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黄壤、红壤、河谷沉积土等。
这些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8. 自然资源:常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以及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等可再生能源。
9. 生物多样性:常州市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市区内的鸟类、昆虫等生物种类繁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地震活动:常州市位于中国地震带的边缘地带,地震活动相对较少,属于低地震烈度区。
以上是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常州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资源、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常州市的自然条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标题:常州自然条件数据
引言概述: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条件的城市。
了解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候特点
1.1 气候类型: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1.2 年降水量:常州年降水量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
1.3 平均气温:常州平均气温适中,冬暖夏凉。
二、地形地貌
2.1 地理位置: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
2.2 水系情况:常州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水资源丰富。
2.3 地质构造:常州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风险较低。
三、植被资源
3.1 森林覆盖率:常州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绿化率较高。
3.2 植物物种:常州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保护意识较强。
3.3 生态环境:常州生态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优。
四、动物资源
4.1 野生动物:常州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保护工作较为重要。
4.2 动物栖息地:常州拥有多样化的动物栖息地,生态平衡较为稳定。
4.3 保护措施:常州积极开展动物保护工作,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自然灾害风险
5.1 地震风险:常州地震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地质变化。
5.2 水灾风险:常州存在一定的水灾风险,需加强防范措施。
5.3 火灾风险:常州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加强火灾预防意识。
结论:通过对常州自然条件数据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防范自然灾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常州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自然条件的城市,需要不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D O I:10. 3969/j. issn. 1672-2469. 2018. 07. 004常州市水系规划研究徐玲玲#,程增辉2,狄胜阳3(1.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3.常州市水利局,江苏常州213002)摘要:常州市水系结构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系功能也不明确。
文章从安全、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常州市水系功能重新定位,提出河道规划调整和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坏境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类活动;水系功能;生态环境;水系规划;常州市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469(2018)07-0011-04水系是一个区域内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系统的总 称。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及其他水 域,承担着防洪、排涝、引灌、通航、供水、景观 等多项功能,是影响区域安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1-]。
长期以来,城市活动中出现诸多填埋湿地、侵占河道、排放污染物等现象,致使径流条件改 变、水面积减少、水污染加剧等[3-]。
世界上多个 国家开展了解决城镇水系问题的多方面实践:荷兰 “还河流以空间”,美国对华盛顿Anacostm河的生 物栖息地实施修复和保护[5],加拿大多伦多构建了 滨水开放空间系统[6],德国对莱茵河水生态环境进 行了治理[7]。
我国苏州市水系规划充分考虑了江南 水乡水网特征,将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8]。
现阶 段,重视和加强城市水系规划研究已成为城市可持 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9]。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境内,长江三角洲腹地,北 濒长江,东临太湖,境内以平原、圩区为主,属典 型的平原河网地区。
常州市有江苏省第六大淡水 湖-塥湖,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区中部,过境段长达 49.4km,市区河流纵横交错,拥有大小河流约1000条,形成北引长江、汇流运河,南注两湖的 自然水系。
常州市缘水而生,因水而兴。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包括气候、地理特点、水资源和植被覆盖等方面。
一、气候1.1 气温:常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平均气温在26-30摄氏度之间;冬季寒冷干燥,平均气温在0-6摄氏度之间。
1.2 降水:常州年降水量约为1000-1200毫米,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
夏季多雷阵雨,降水量较大,秋季则以阵雨和阴雨天气为主。
1.3 风向:常州受季风影响较大,夏季主要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则以北风为主。
二、地理特点2.1 地理位置:常州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47',东经119°57'。
2.2 地势地貌:常州地势相对平整,地势高度在3-10米之间。
地貌以平原为主,少量丘陵和湖泊分布此间。
2.3 地质构造: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质构造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三、水资源3.1 水系分布:常州地处长江水系的支流—淮河水系的一部份,主要河流有润州河、青龙河等。
此外,常州还有一些湖泊,如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
3.2 水质状况:常州水资源丰富,水质总体较好。
经过管理和保护,常州的河流和湖泊水质逐渐改善,适宜供应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
3.3 水利工程: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常州市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库、水闸和灌溉设施等,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四、植被覆盖4.1 森林覆盖率:常州市的森林覆盖率为40.9%,其中包括乔木林、灌木林和竹林等。
森林资源丰富,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氧气来源。
4.2 植物物种:常州市的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包括常见的松树、柳树、樟树等,还有一些珍稀植物如银杏、柏树等。
4.3 植被保护:常州市高度重视植被保护工作,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和恢复植被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浙江和上海邻接,东濒黄海,海岸线长954千米.地处长江.淮河道域下流,地盘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江苏河道水系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共有长江.太湖.淮河.沂沭泗四大水系.通扬运河及仪六丘陵山区以南属长江水系,总面积3.73万km2,个中长江南岸沿江高地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宜溧山地以北为太湖水系,面积1.92万km2.通扬运河及仪六丘陵山区以北,属淮河下流水系,面积6.53万km2,个中废黄河以北属于沂沭泗水系,面积 2.56万km2.全省大部分河道水系互相沟通,个中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纵贯全省,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邵伯湖和太湖6大湖泊,成为我省跨流域调水的主干河道.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主流从三江营泄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流域面积19.02万km2.我省淮河水系重要位于淮河下流,规模为废黄河以南,东临黄海,南以江淮分水岭.老通扬公路.如泰运河与长江流域分界,包含洪泽湖周边及入湖段淮河干流沿岸,流域面积3.93万km2.上中游15.8万km2的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重要经入江水道.苏北浇灌总渠.分淮入沂和即将扶植完成的淮河入海水道入江入海.沂沭泗河发源于沂蒙山区,由沂河.沭河和泗河构成,流域面积7.89万km2,我省位于沂沭泗水系下流,为废黄河以北,东临黄海,西北及北部分离与安徽.山东交界,境内流域面积 2.55万km2.全流域来水全体由我省出海,一部分南下经南四湖,流入我省骆马湖经新沂河至灌河口并港入海 ,另一部分洪水东调经分沂入沭至大官庄,再由我省境内石梁河水库泄入新沭河至临洪口入海.长江畔流全长433km,流经沿江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姑苏.南通8市3个主城区(南京.镇江.南通)和部分郊区.及8市所属的沿江21个县(市).从上至下分为五个河段,南京河段:从苏皖交界处僧人港到三江口,长;镇扬河段:从三江口至五峰山,长;扬中河段:从五峰山至鹅鼻咀,长;澄通河段:从鹅鼻咀至徐六泾,长;河口段:北支从徐六泾至启东寅阳咀,南支从徐六泾至浏河口南苏沪交界处长.我省划分为17个水利分区,个中沂沭泗水系4个分区,南四湖湖西地区.骆马湖以上中运河两岸地区.沂北地区.沂南地区;淮河水系5个分区,废黄河(自力排水区).洪泽湖周边及以上地区.渠北地区.白马湖高宝湖地区.里下河地区;长江流域4个分区,苏北沿江地区.滁河地区.秦淮河地区.石臼湖固城湖地区.1..湖西地区地处苏.鲁.皖三省交界,位于南四湖以西.废黄河以北,东南以不牢河桃园河水系为界,涉及徐州市的沛县.丰县及宝穴西部地区,总面积3024km2.2.骆马湖以上中运河两岸地区该区位于废黄河.新沂河以北,沭河以西,北与山东交界.地盘总面积为5140km2.3.沂北地区东临黄海,北界山东,西至总沭河,南至新沂河,包含连云港市区.赣榆.东海.灌云的全体和新沂.沭阳的部分,全区分为新沭河以北的沭北片和新沭河以南.新沂河以北三片,区域面积8886km2.4沂南地区位于新沂河以南.废黄河(中江山)以北.西至中运河.东临黄海,涉及四市七县,包含盐城市响水.连云港市灌南.淮安市涟水的全体.淮阴区的一部分和宿迁市宿豫县.泗阳县.沭阳县.全区器械长约160km,南北宽40~60km,区域总面积8451km2.5.废黄河是汗青上的黄河故道,江苏境内废黄河自丰县二坝,流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市沿线15个市县(区),长490km,是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堤距平均宽3km,最宽处8km,最窄处70~100m,河床凌驾两侧地面4~6m,有些地段达8m.河滩纵向高差大,自西向东渐降,总高差40余米.6.洪泽湖周边及以上地区,包含洪泽湖大堤以西,废黄河以南,区域总面积为9140km2.洪泽湖周边重要指洪泽湖滨湖圩区,周边滞洪区的规模,以及一部分南岸迎湖侧山丘高地,大致规模为沿湖周边高程;洪泽湖以上,原为安河水系,上游有潼河.龙河两支来水至大口儿入安河在顾勒河口入洪泽湖.7.渠北地区是位于苏北浇灌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以北.废黄河以南的狭长地带,西起二河,东至黄海.器械长160余km,南北宽3~20km.8白马湖.高宝湖地区位于洪泽湖大堤以东.苏北浇灌总渠以南,东至里运河,西南临安徽省天长.仪扬山丘区分水岭.总面积4952km2. 9里下河地区位于里运河以东.苏北浇灌总渠以南,南以扬州至南通328国道及如泰运河为界,东临黄海.10滁河沿线现有驷马山分洪道.朱家江山.马汊河.岳子河.划子口河.干河6条入江通道.11苏北沿江地区位于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以南,西与滁河道域相连,东临黄海.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间有升沉,一般地面高程4~6m.地区排水以入江为主,东北部排入黄海.依据地形和水系特色,划分为三个片,即仪六地区.通扬地区.通吕通启地区.12.秦淮河地区包含秦淮河道域及其北侧相邻的滨江排水片,总面积3712 km2.13.石臼.固城湖地区位于水阳江下流中部.该区属青弋江.水阳江水系,位于苏皖两省边疆.西北滨临长江,东北部以茅山山脉与太湖流域为界,北接秦淮河道域,东南以黄山.天目山为分水岭与新安江为邻,流域总面积17580 km2。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经119°55′至120°26′,北纬31°23′至32°03′之间。
下面是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
1. 地理位置:常州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
东临无锡市,南接苏州市,西临镇江市,北界扬州市。
2. 地形地貌:常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为平整。
境内主要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和湖泊。
平原区域主要分布在常州市区及周边地区,丘陵区域则分布在市区西北部和南部,湖泊主要有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麒麟湖。
3. 气候:常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最热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为28℃摆布,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2℃摆布。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
4. 水系: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境内有多条河流交汇,主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和淮河。
其中,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流时常州市区的北部;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之一,流时常州市区的东部。
5. 植被:常州地区植被丰富多样,主要有森林、草原和湿地。
森林主要分布在市区的西北部和南部丘陵地区,以常见的树种有松树、柏树和柳树等。
草原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地区,以高粱草、狗尾草和牛鞭草等为主。
湿地主要有麒麟湖湿地和常州湿地公园等。
6. 动物资源:常州地区动物资源丰富,主要有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有野生动物如麋鹿、野兔和野猪等,以及家养动物如牛、羊和鸡等。
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常见的有鲤鱼、鳙鱼和鲈鱼等。
7. 土壤:常州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黄土、沼泽土和红壤等。
黄土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北部和东部,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湿地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市区的西南部。
以上是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系、植被、动物资源和土壤等方面的内容。
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常州滆湖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石宇熙【摘要】讨论常州市涌湖区域的湿地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滆湖湿地公园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滆湖湿地公园,加强生态保护的构想.【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滆湖湿地;保护;利用【作者】石宇熙【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常州地处江苏南部,位于美丽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枕太湖,区域内河川纵横,湖泊密布,水系发达。
城区内有30多条河流穿过,并有太湖、滆湖(西太湖)、长荡湖等众多的湖泊资源。
常州既是鱼米之乡又是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
近年来,常州工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构成了以机械、冶金、电子、纺工、化工等加工制造业为主、发达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城市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受到影响。
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造成公共饮水危机,也多少与上游河流污染有关。
常州虽然水系发达,但近几十年来过度的填湖造地,减少了常州作为“百川巨都”的泄洪能力,而大量湖泊、湿地的消失也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景观逐渐消失,生物物种减少。
同时湿地退化也使泥沙流失,河道淤塞,造成了水旱灾害的增加。
因此城市要发展,生态环境更要加以保护,湿地建设与保护也尤为重要。
1 滆湖湿地的生态概况常州属江南丰水地区,境内主要湖泊有太湖、滆湖、长荡湖、洮湖,较大的河荡有钱资荡、白龙荡、北堵荡,拥有各类水域面积527km2,全市山圩相依,湖圩相连,河网密布。
这些水域、湖边浅滩林带等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湖泊湖荡作为流域物质和能量汇聚地,其首要功能就是蓄水、保水。
常州湿地保有率20世纪60年代曾达36.0%,80年代降至26.7%,据最新遥感影像解析,2008年常州水域保有率只有20%[1]。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具有丰富的自然条件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气候、地理特征、土壤状况、水资源和植被覆盖等五个方面阐述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
正文内容:1. 气候1.1 年平均气温:常州的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度摆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1.2 降水量:常州的年降水量约为11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多雷雨。
2. 地理特征2.1 地理位置: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临上海,西接南京,北濒长江。
2.2 地势:常州地势平整,海拔较低,地势起伏不大。
2.3 地貌特征:常州地区以平原为主,少有丘陵和山脉,地势平整,适宜农业发展。
3. 土壤状况3.1 土壤类型:常州的土壤类型以黄壤和河沙土为主,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2 土壤肥力:常州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4. 水资源4.1 水系:常州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系,包括长江、淮河和常州运河等,水资源丰富。
4.2 水质:常州的水质较好,水源地保护较为完善,适合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5. 植被覆盖5.1 森林覆盖率:常州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为30%,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5.2 植被类型:常州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湿地植被等。
总结:综上所述,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表明该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地理特征、土壤状况、水资源和植被覆盖等条件。
这些数据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州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数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常州自然条件数据引言概述:常州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常州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壤情况和植被状况五个方面介绍常州的自然条件数据。
一、地理位置:1.1 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无锡,西靠镇江,南接苏州,北临淮安,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1.2 常州地势平整,大部份为平原,仅有少量山地,整体地形起伏较小。
1.3 常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二、气候特点:2.1 常州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交替明显。
2.2 年平均气温约为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约为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约为2℃。
2.3 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三、水资源:3.1 常州境内水系发达,有长江、京杭大运河、淮河等重要河流贯通市区。
3.2 常州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
3.3 常州市政府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四、土壤情况:4.1 常州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沙质土壤、壤土和湿地土壤。
4.2 常州农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是江苏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4.3 常州市政府加大土壤保护力度,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五、植被状况:5.1 常州市绿化率较高,城市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5.2 常州拥有多个公园和湿地保护区,保护植被多样性。
5.3 常州市政府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结语:常州作为一个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还致力于保护和管理这些自然条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希翼未来常州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自然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常州水利概况(一)基本情况1、地形地貌:我市地处太湖流域西部,北临长江,东濒太湖,西界茅山,南接天目山余脉,腹部有洮鬲两湖。
境内地形复杂,山丘、平原、圩区兼有,丘陵山区位于西南部,面积10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3%;中部和东部大部分是平原,面积15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圩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脚和腹部洮、鬲湖周围,部分在沿江地区和与锡澄接界处,面积12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9%;圩外河湖面积5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
全市地势高低相间,山圩相依,湖圩相连,河网密布。
由于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历年来我市治水和防洪任务艰巨。
2、河道水系:根据地形条件,我市分成太湖流域的湖西和武澄锡两区。
其中,金坛、溧阳及武进的西南部属湖西地区,市区和武进的东部属武澄锡地区。
境内从南至北分成三大水系,一是南河水系,主要有南河、中河、北河。
二是太湖、鬲湖、洮湖三湖水系,主要有太鬲运河、湟里河、北干河、中干河。
三是运河水系,运河水系中分运北水系和运南水系,运北水系有浦河、新孟河、剩银河、德胜河、澡港河、舜河、北塘河;运南水系有通济河、丹金溧漕河、扁担河、武宜运河、采菱港、武进港,共计21条骨干河道。
这21条骨干河道,一般河底底宽都在10米以上,平均水面宽30米以上,是全市主要引排调蓄河道。
3、水利工程:水库全市共有大小水库91座,其中大中型水库5座(沙河、大溪、茅东、塘马、前宋),小型水库86座,总蓄水量4亿立方米。
主要调控工程:1991年大水后,按照“西蓄(水库调蓄、湖荡滞洪)、北排(洪水向北排入长江)、东泄(泄入太湖)、中控(大运河新闸和丹金闸控制)”的防洪治水战略,集中力量办成了几件大事,相继建成了沿江魏村水利枢纽、澡港水利枢纽、沿湖武进港水利枢纽、雅浦港水利枢纽、丹金闸水利枢纽、新闸防洪控制等六大调节控制工程,以及长江堤防达标、环太湖大堤加固、北河拓浚、澡港河拓浚等四大工程,共计投入8.7亿元。
常州市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赵文【摘要】1入湖河道概况常州市主要的入太湖河道为武进港、雅浦港、漕桥河、太滆运河.漕桥河西通滆湖,东南与太湖相连;太滆运河西起涌湖,东南入太湖,是沟通太湖和滆湖、调节滆湖水位的骨干河道之一;武进港位于运河以南滆湖以东,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北起运河、南至太湖,是常武地区人太湖的主要骨干河道,起着引排、通航的作用;雅浦港是武进港向太湖泄洪的一条支流河道,上游在雪堰镇区与武进港相连,下游接雅浦港水利枢纽后入太湖,在距离入太湖口2.5 km处建有雅浦港枢纽,雅浦港枢纽运行原则是:只有当洪水期太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才关闸防止太湖水倒灌,通常情况开闸行水通航.入湖河道位置情况见图1.【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4页(P38-40,42)【作者】赵文【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 213001【正文语种】中文图1 入湖河道位置图表1常州市入湖河道水功能区明细表序号功能区名称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目标(2010年)1 武进港江苏缓冲区武进港龚巷桥Ⅳ2 雅浦港武进工业、农业用水区雅浦港雅浦桥Ⅳ3 漕桥河江苏缓冲区漕桥河漕桥Ⅲ4 太滆运河江苏缓冲区太滆运河黄埝桥Ⅳ1 入湖河道概况常州市主要的入太湖河道为武进港、雅浦港、漕桥河、太滆运河。
漕桥河西通滆湖,东南与太湖相连;太滆运河西起滆湖,东南入太湖,是沟通太湖和滆湖、调节滆湖水位的骨干河道之一;武进港位于运河以南滆湖以东,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北起运河、南至太湖,是常武地区入太湖的主要骨干河道,起着引排、通航的作用;雅浦港是武进港向太湖泄洪的一条支流河道,上游在雪堰镇区与武进港相连,下游接雅浦港水利枢纽后入太湖,在距离入太湖口2.5 km处建有雅浦港枢纽,雅浦港枢纽运行原则是:只有当洪水期太湖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才关闸防止太湖水倒灌,通常情况开闸行水通航。
入湖河道位置情况见图1。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01环境科学DOI:10.16660/ki.1674-098X.2017.33.101常州市主城区水环境提升研究及措施朱颖1 贾玲玲2(1.常州市水资源服务中心;2.常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江苏常州 213001)摘 要:常州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其中机械、纺织、化工、电镀、医药等排污需求大的企业占比较高,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低,达标排放不稳定,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尚不完善,入河污染量大,区域水环境承载压力重,水环境恶化。
只有坚持岸上和水里、上下游区域联合的系统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活水、畅通、管护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多部门、各地区形成合力治水,共同推进城区水环境提升。
关键词:常州市主城区 水环境 提升 措施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101-021 基本情况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北枕长江,东及东南与无锡联袂成片,西南与浙江省以天目山余脉相连,西与镇江、南京毗邻,全市总面积4385km 2。
常州市区位于市域的东北部,面积1872km 2,其中中心城区667km 2。
区内现有大小河道113条、285k m,其中断头浜43条(含管涵连接河道)近50k m。
水面积6.0k m 2,水面率3.4%。
常水位(3.41m)下,河槽蓄水量773万m 3,其中北塘河等骨干河道水体约占60%。
根据《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资源质量》(2015.11)资料,全市水功能区112个、127个监测断面中,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水分别占11.8%、6.3%、48.0%、17.3%和16.5%。
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7.1%,其中省重点水功能区38个,达标率为65.8%,国家重点水功能区42个,达标率为59.5%,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氮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常州——武进
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
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
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
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
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
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
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
⑦围湖造地;
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
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
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该河为武南污水处理厂的纳污河道。
吴王浜:贯穿高新区南区,北与武南河相连、南与永安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大沿河:北起西湖路,南与吴王浜相通,为高新区内一小河浜,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水质目标为Ⅳ类,功能为工业、景观用水。
凤阳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该河流北起吴王浜、南至永胜河,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采菱港:全长15km,为武进区主要支河之一,常年流向自北向南。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Ⅳ类。
西塘河:西起淹城河,东至吴王浜,全长约2.2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南湾河:人工开挖河道,顺龙河支流,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顺龙河:人工开挖河道,西起桐庄河,东至永胜河,全长约5km,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龙资河:人工开挖河道,西起白鱼庙浜,东至永胜河,全长约2.6km,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由于区域排水河道普遍淤浅,武南河东排受阻,加之还要承泄上游采菱港及京杭运河的来水,致使区域排水整体不畅,防洪压力加大,自2006年10月开始实施武南河拓浚工程,起于永安河,止于武进港,全长9.8km,2007年年底工程竣工。
武南河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西向东。
京杭运河: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
在常州境内自西北起丹武界,东南至常锡界,常州段全长44.7km。
水环境功能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水
质目标Ⅳ类。
运河90%保证率下的流量为3.5m3/s,运河市区段流速一般为0.1~0.2m/s,水力坡度一般为10万分之0.5~1.0。
为适应货运量发展以及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防洪的需要,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项目于2004年12月动工,2008年1月通航。
新运河西起德胜河口连江桥,经施河桥、大通河、夏乘桥,东至戚区丁堰横塔村汇入老运河,全长25.9km,全线按三级航道标准实施,底宽60m,河口宽90m,最小水深3.2m,桥梁净空高度大于7m,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航道全线实施护岸工程,驳岸全长50.8km,沿岸新增绿化带120万m2。
大通河:大通河流经常州、武进交界处,全长11.9km,东西走向,西连南运河,东接采菱港,水质目标Ⅳ类。
三山港:(项目纳污河道),环境功能为Ⅳ类,位于镇区的东南部,自北向南从镇域东部穿越过境,该河北接长江,南接京杭大运河,全长15km,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河宽在10m以上,其枯水期流量为7.85m3/s,流速0.2m/s;其次是潞横河,位于镇区中部,西接潞城的丁塘港,向东流入三山港,境内长4.08km;再次为黄家浜,位于横山桥镇北部,贯穿五一、奚巷、金丰三个村。
区域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34m(国家高程系统)。
根据2008年常州市区环境状况公报,受纳本项目污水的三山港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但受上游来水氨氮影响,各监控断面氨氮指标均超过Ⅴ类水标准。
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埋深较浅,属降水蒸发型,水位、流向与附近河网、大型湖泊动态有关,水质较好,可达Ⅲ类地下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