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考点整合
- 格式:doc
- 大小:32.71 KB
- 文档页数:4
热点考点整合第十一章 三角形1.如图,在△ABC 中, D 是BC 边上一点,E 是AD 边上一点.(1)以AC 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内角;(3)在△ACE 中,∠CAE 的对边是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些线段首尾按序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B .多边形的两边所在直线组成的角是这个多边形的内角或外角C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D .连接多边形的两个极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3.如图,在△ABC 中,AF 是中线,AE 是角平分线,AD 是高,∠BAC=90°,FC =6,则按照图形填空:(1)BF =________,BC =________;(2)∠BAE=________°,∠CAE=________°;(3)∠ADB=________°,∠ADC=________°.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任意四边形,AC 与BD 交于点O.试说明:AC +BD >12(AB +BC +CD +DA).解:在△OAB 中有OA +OB >AB ,在△OA D 中有____________,在△ODC 中有____________,在△________中有____________,∴OA+OB +OA +OD +OD +OC +OC +OB >AB +BC +CD +DA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BD >12(AB +BC +CD +DA). 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 的四个外角.若∠A=120°,则∠1+∠2+∠3+∠4=____6.已知:如图,在△ABC 中,∠C>∠B,AD ,AE 别离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1)若∠B=30°,∠C=50°,求∠DAE 的度数;(2)∠DAE 与∠C-∠B 有何关系?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a ,b 知足|a -4|+(b -9)2=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8.在△ABC 中,∠B=20°+∠A,∠C=∠B-10°,求∠A 的度数.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如图,已知△ABE 与△ACD 全等,∠1=∠2,∠B=∠C,指出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1)如图①,已知△ABC,以AB ,AC 为边别离向△ABC 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连接BE ,CD ,请你完成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证明:BE =CD ;(2)如图②,已知△ABC,以AB ,AC 为边别离向△ABC 外作正方形ABFD 和正方形ACGE ,连接BE ,CD ,猜想BE 与CD 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CD上,∠EAF=∠BAE.求证:AF=BC+FC.4.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玩,不小心掉到两堆砖块之间,如图所示.(1)求证:△ADC≌△CEB;(2)已知DE=35 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5.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猜想写出AB+AC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已知∠ADE=40°,求∠DBC的度数.2.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线段BC 于点E .BC=6,AC=5,求△ACE 的周长。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理论考试1.打造优质账号的根本前提是:内容为王2.从全球范围看,媒体融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力。
3.用户从站外到电商平台购买产品的逻辑过程中,用户在进入该电商平台的动机和行为是:兴趣和搜索。
4.AISAAS模型中的I指的是:兴趣。
5.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11月13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力争用1-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
"6.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主流媒体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7.微商是微信个人号最早出现的变现的方式之一8.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
9.全媒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内容平台的互动性高校实现了多向互动。
10.短视频社交媒体典型平台中抖音的电商化元素交易环节的演变过程是:分享-第三方电商平台交易-闭环交易。
11.自2019年2月15日起,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主体由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改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
12.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11月13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以全媒体思维重塑广电媒体组织框架,以全媒体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主阵地,优化生产传播各环节,整合采编制作力量,构建节约高效的新型采编制作制作播发流程,建立全媒体指挥调度体系。
五单元六单元热门考点整合第五章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名师点金:本章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后面学习有关几何中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其常见的题目涉及角度的计算、垂线段及其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命题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与说理题,题目难度不大.其热门考点可概括为:五个概念,两个判定,两个性质,两种方法,两种思想.五个概念相交线1.图中的对顶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第1题)(第2题)2.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EO⊥AB,则∠1与∠2()A.是对顶角B.相等C.互余D.互补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COF=35°,∠BOD=60°,求∠EOF的度数.(第3题)三线八角(第4题)4.如图,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________°,∠3的内错角等于________°,∠3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__°。
5.如图,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指出下面各组中的两个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第5题)(1)∠A和∠D;(2)∠A和∠CBA;(3)∠C和∠CBE。
平行线6.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________.(第7题)7.如图,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AB,BC。
利用方格纸完成以下操作:(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2)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D;(3)过点B作AB的垂线BE。
平移8.图中的4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cm,你能通过平移三角形ABC得到其他三角形吗?若能,请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第8题)命题9.已知命题“如果两条射线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那么这两条射线互相平行”.(1)写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2)根据图形用数学符号叙述这个命题;(3)用推理证明的方法这个命题是真命题.两个判定垂线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
三年级考点整合考点1 单词三年级英语中对单词的考法主要有三类,1.对于名词、形容词的考法一般是给出图片让学生选择单词与其连线;最常见题型2.给出英文,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汉语意思;3.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单词,让学生补全单词,这类题型相对于前两点来说出现的较少。
试卷上单词类的题型一般第一、二题,分值大概为20分,以下是第一到第四单元的考试中有可能涉及到的单词。
Unit1(1)hello [he'ləu, hə-] interj.(感叹词)喂;你好(表示问候等)Hello: 你好 | 哈罗你好 | 哈啰(1)hi [hai] interj.(感叹词)嗨;你好(非正式用语,=hello)(2)boy [bɔi]n.名词男孩复数:boys(2)girl [ɡə:l] n.名词女孩复数:girls(2)teacher [‘ti:tʃə]n.名词教师复数:teachers(3)school [sku:l] n. (中、小)学校;上学复数:schools (3)book[buk] n. 书籍;卷;帐簿;名册;工作簿复数:books (3)chair [tʃeə]n.椅子复数:chairs(3)desk [desk]n.书桌复数:desks(4)one [wʌn]num.数词一序数词:first第一形近:on在……上(4)two [tu:] num.数词二序数词:second第二形近:too也(4)three[θri:]num.数词三序数词:third第三形近:there 在那里,tree树(4)four [fɔ:] num.数词四序数词:fourth第四形近:tour旅游,your你的,你们的(4)five [faiv] num.数词五序数词:fifth第五形近:fire火,fine好的(5)pencil['pens(ə)l] n.名词铅笔复数:pencils(5)pen [pen] n.名词钢笔复数:pens(5)ruler ['r u: l ə] n. 名词直尺复数:rulers(5)crayon['kreiən]n.名词彩色蜡笔(或粉笔、铅笔)复数:crayons(5)pencil box 铅笔盒复数:pencil boxes 同义:pencil case(6) six [siks] num.数词六序数词:sixth第六形近:sit坐,fix修理(6)seven ['sevn] num. 数词七序数词:seventh 第七形近:eleven十一(6)eight [eit]num.数词八序数词:eighth第八形近:light光,night夜晚,right右边(6)nine [nain] num.数词九序数词:ninth第九形近:fine好的,mine我的,line线,nice令人愉快的(6)ten [ten] num.数词十序数词:tenth第九形近:hen母鸡pen钢笔Unit2(7)friend [frend]n.名词朋友复数:friends 合成词:friendship 友谊(9)window ['wɪndəʊ]n.名词窗户复数:windows(10)red [red]adj.形容词红色;红色的n.名词红色(10)yellow ['jeləu]adj. 形容词黄色;黄色的n.名词黄色(10)blue [blu:] adj. 形容词蓝色;蓝色的n.名词黄色(10)green [ɡri:n] adj. 形容词绿色;绿色的n.名词绿色(11)orange['ɔrindʒ, 'ɔ:-] adj. 形容词橙;橘黄色;橘黄色的n.橙,橙色,桔子(11)brown [braun] adj. 形容词棕色;棕色的n.名词褐色,棕色(11)white[hwait]adj. 形容词白色;白色的n.名词白色;洁白;白种人(11)black [blæk]adj. 形容词黑色;黑色的n.名词黑色;黑人;黑颜料Unit3(13)cold [kəʊld]adj.形容词冷的n.名词感冒;伤风(13)hot [hɒt]adj. 形容词热的比较级:hotter 最高级:hottest(13)tired [taɪəd] adj.形容词疲劳的;累的(13)happy ['hæpɪ] adj.形容词高兴的;幸福的(13)sad [sæd] adj.形容词悲伤的(14)body ['bɒdɪ]n.名词身体(14)hand [hænd]n.名词手复数:hands短语:hand in hand手拉手地(14)head[hed] n.名词头短语:from head to foot 从头到脚;全身(14)arm [ɑːm]n.名词胳膊复数:arms(14)leg [leg]n.名词腿复数:legs(14)foot [fʊt]n.名词脚(复数为feet)(15)left [left] adj.形容词左边的n. 名词左边(15)right [raɪt] adj.右边的n.名词右边(15)hair[heə]n.名词头发复数:hairs短语:long hair 长头发,short hair短头发(15)eye[aɪ] n. 名词眼睛复数:eyes(15)mouth[maʊθ]n.名词嘴短语:from mouth to mouth广泛流传(15)ear[ɪə] n.耳朵复数:ears(15)nose[nəʊz]n.鼻子(15)face [feɪs]n.名词脸;面短语:face to face 面对面(16)warm [wɔːm]adj.形容词暖和的;温暖的(16)cool [kuːl]adj.形容词凉爽的;绝妙的,酷的(17)doctor['dɒktə] n.名词医生(缩写形式为Dr.)Unit4(19)family['fæməli]n.名词家庭;一家人复数:families (19)father ['fɑːðə]n.名词父亲(19)mother['mʌðə]n.名词母亲(19)brother ['brʌðə]n.名词兄;弟(19)sister ['sɪstə ]n.名词姐;妹(20)China [tʃaɪnə] n.名词中国(20)short [ʃɔːt]adj.形容词矮的;短的比较级:shorter 更矮的最高级:shortest最矮的(20)tall[tɔːl] adj.形容词高的比较级:taller 更高的最高级:tallest最高的(21)policeman [pə'liːsmən]n.名词男警察复数:policemen (21)bus [bʌs]n.名词公共汽车复数:buses(21)driver ['draɪvə]n.名词司机复数:drivers(21)worker ['wɜːkə]n.名词工人复数:workers(22)old [əʊld]adj.形容词年老的;……岁的比较级:older 更老的最高级:oldest最老的(22)young [jʌŋ] adj.形容词年轻的比较级:younger 更年轻的最高级:youngest最年轻的(23)birthday ['bɜːθdeɪ] n.名词生日(23)party ['pɑːtɪ]n.名词聚会;宴会(23)cake [keɪk] n.名词蛋糕考点2短语英语中短语的考试类型一般出现在三、四题,分值大概为30分,题型1.给出短语与图片,连线。
考点整理知识有序整理总结方法指导知识整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有序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指导,以帮助大家有效地整理和总结学习考点。
一、理清考点关系在进行知识整理之前,需要先理清考点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逻辑树等方式来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结构。
这样做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主次关系。
二、分类整理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可以将其进行分类整理。
比如,可以按照主题、类型、时间顺序等方式进行分类,将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形成有层次有条理的结构。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建立框架在整理知识时,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框架或者大纲,将相关的考点整合在一起。
通过构建框架,可以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
可以采用标题、二级标题、编号等方式,使得框架更加清晰易读。
四、归纳总结在整理知识时,可以适时地进行归纳总结。
将相似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整体概念。
这样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五、图表辅助在整理知识时,可以运用图表来辅助理解和记忆。
比如,可以利用流程图、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数据。
图表具有直观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六、反复回顾在整理知识后,不要忘记进行反复回顾。
通过不断地回顾,可以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且可以找出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补充。
可以利用记忆卡片、练习题等方式来进行反复回顾。
七、多种形式表达在整理知识时,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和呈现。
比如,可以用文字、图表、图片、录音等方式来记录和表达所学知识。
这样做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够培养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
八、及时修正在进行知识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
所以,在整理完毕后,应该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行纠正,以确保整理出来的知识准确无误。
认识论【第6课】【考向探究】【考点整合】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原理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内容: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原理1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原理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⑵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⑶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5)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初三中考复习考点整合——名词一,高频考点梳理I.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II.单数变复数:1. o+s:photos,radios,pianos;2.o+es:potatoes, tomatoes, heroes;3.y---ies:stories, batteries,robberiesd;4.y+s:storeys;5.f,fe—ves:wolves,wives,leaves;6.同形:fish,sheep,people,Chinese,Japanese.III.修饰可数名词的数量词:few, a few, only a fewmany, too many, how manya couple of, a pair of, a dozenseveral, plenty of, a lot ofa number of, a great number ofIV. 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词:little, a little, only a littlemuch, too much, how mucha great deal of, plenty of, a lot ofan amount of, huge amounts ofa large quantity of二,经典考题1.You can see quite a few ________ in the Carrefour supermarket nearby. (13 二模闵行)A. fruitB. fishC. sugarD. food2.Dan rushed into the classroom, shouting excitedly that he had brought back a ________ of good news for us. (13 二模徐汇)A) pair B) number C) piece D) sign3.Uncle Tom raises many ________ on his farm and we often go there for a visit.(13 一模崇明)A) sheep B) horse C) pig D) bird4.Tony borrowed some books from the library to get some ________ about Western culture. (13 一模虹口)A) picture B) story C) idea D) information5. David made great __________ with the help of his group members.(13 一模黄浦)A. differenceB. progressC. processD. product6. You can get many ______ to improve your memory from reading the magazine. (13 一模长宁)A) ways B) advice C) information D) news7. This summer vocation I am going to do a lot of _________to prepare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14 二模黄浦)A. jobB. workC. inventionD. service8. Professor Li gave us a very useful _____on how to prepare for the exam.(14 二模徐汇)A. adviceB. informationC. experienceD. suggestion9.Two ________ were having lunch in the office at that time.(14 一模奉贤)A) woman secretaries B) woman secretary C) women secretaries D) women secretary10.Every year Alice spends ________ money on new clothes.(14 一模宝山)A) many B)a large number of C) quite a few D) huge amounts of11.When you’ve learnt English, you’ll find it a bridge to so much ______ .(14 一模闸北)A)knowledge B)tradition C)idea D)method12. Learning English is a difficult but happy________. (15 二模奉贤)A) program B) progress C) process D) problem13. ________ water is wasted every year. It's time to take action! (15 二模长宁)A) Quite a lot B) A great number of C) Quite a few D) A huge amount of14.You can play some mind games to improve your memory and recall huge amounts of. (15 二模杨浦)A) word B) information C) material D)text15. Here are _________ different methods to help you fall asleep. (15 二模普陀)A. fewB. littleC. muchD. Several16. There is little ________ that robots will take the place of humans in the future.A. ideaB. chanceC. accidentD. problem17. “Don’t take your ________ dictionary without asking.You should ask him first.”The teacher said.A) classmate B) classmate’s C) classmates D) classmates’18. We can get more ______ about international affairs on the Internet than before.A. reportB. bookC. informationD. suggestion19.I was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of too much______on the road this morning.A.trafficB. accidentsC.passengersD.people20. The doctor gave me some useful _on how to improve my physical health.A) suggestion B) message C) medicine D) advice21 It’s easy to find a nice hotel in Shanghai because we have ________of them here.A)few B)little C)many D) much22. Uncle Tom raises many ____________ on his farm and we often go there for a visit.A.sheepB.horseC.pigD.bird23. During my stay in Germany, I gained much ______ of local customs and cultures.A. suggestionB. ideaC. knowledgeD. message24. 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some _______ on how to keep fit, Doctor Wang?(A) idea B) advice C) tip D) suggestion25. The _______teacher wondered if the students were in trouble.A. woman...boyB. women...boyC. woman...boysD.women...boys26. Fortunately, I don’t need to buy any ____ tonight because there is still a little in the fridge.A. juiceB. tomatoC. grapeD. pineapple27. I’ve got everything ready for the big dinner now, except for some ________.A. eggB. fishC. tomatoD. apple28. I'm sure Janet is able to find the school by herself because she has a pretty good_______ of direction.A. ideaB. feelingC. chanceD. sense29. Could you give me some ______on how to keep pets?A. skillB. note.C. bookD. advice30. You can’t finish reading the newspaper i n a minute because there is too much ________ in it.A. newsB. wordsC. titlesD. pictures31 Mr. Harry has given us much________ on how to improve our memory.A. suggestion B advice C. news D idea32. His lecture provided us with a lot of _____ on how the latest technology developed.A. suggestionB. informationC. magazineD. example33.Is _____riding enough for you to get there?A.thirty five minutesB. thirty-five mimutes’C.thi rty-five-minutesD. thirty five minute’s34. The scientists tried to find out what the ______of spreading of the disease was.A.causeB.reasonC.excuseD.course35. It took us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to the amusement park. It was ________ journey.A. three hourB. a three-hoursC. a three-hourD. three hours36. It’s very popular now to use online________ services to send the instant________.A. message, messengerB. messenger, messageC. message’s, messageD. messenger’s,message37. The best _______ of keeping fit is to eat healthy food and exercise regularly.A) message B) method C) metal D) menu3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matches the sound ?A.carpetB.cartoonC.capitalD.captain39. Three ________ are flying back to their country.BBCA) Germany B)Germanys C)Germans D)Germen40. There are only a few ___________ in our school.A. man teachersB. men teachersC. men teacherD. man teacherKEYS:BCADB ABDCD ACDBD BBCAD CACBA ABDDA BBBAC BBCCB。
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概念、规律】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3.力的运算法则(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所示)(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2)正交分解.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重要结论(1)二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二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二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3.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1)两分力F1、F2互相垂直时(如图甲所示):F合=F21+F22,tanθ=F2F1甲乙(2)两分力大小相等时,即F1=F2=F时(如图乙所示):F合=2Fcosθ.2(3)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可得F合=F.解答共点力的合成时应注意的问题(1)合成力时,要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思维定势.(2)三个共点力合成时,其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第三个较大的力之差.考点二力的两种分解方法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1、F2、F3…,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 x=F x1+F x2+F x3+…y轴上的合力:F y=F y1+F y2+F y3+…合力大小:F=F2x+F2y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为θ,则tanθ=F y.F x一般情况下,应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系时,应尽量使所求量(或未知量)“落”在坐标轴上,这样解方程较简单,但在本题中,由于两个未知量F AC和F BC与竖直方向夹角已知,所以坐标轴选取了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技巧】方法技巧——辅助图法巧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对力分解的唯一性判断、分力最小值的计算以及合力与分力夹角最大值的计算,当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通常采取作图法,优点是直观、简捷.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基本概念、规律】一、受力分析1.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已知力.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0合三、平衡条件的几条重要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准确标出力的方向,标明各力的符号.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①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②研究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3.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考点二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效果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考点三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3.基本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4.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步骤(1)选某一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3)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再画出一系列状态的平行四边形;(4)判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考点四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多体平衡中的应用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解决动态平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步骤解析法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①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变化②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方法与技巧】求解平衡问题的四种特殊方法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合成与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整体与隔离法,前面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涉及较多,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介绍四种其他方法.一、对称法某些物理问题本身没有表现出对称性,但经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转化,把不具对称性的问题转化为具有对称性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开繁琐的推导,迅速地解决问题.二、相似三角形法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的平行四边形中,可能有力三角形与题设图中的几何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到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式,根据此式便可确定未知量.三、正弦定理法三力平衡时,三力合力为零.三个力可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寻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由正弦定理列式求解.四、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受三个共面非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让其自然下垂,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 0,即原长.3.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 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1,记录m 1和l 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4.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 2、m 3、m 4、m 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 2、l 3、l 4、l 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 1、x 2、x 3、x 4、x 5.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0l 0=1l 1=x 1=l 1-l 0m 1=F 1=2l 2=x 2=l 2-l 0m 2=F 2=。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点归纳解题思路一、筛选概括信息类1.找准答案所在区间;2.注意同义替代语和体现文章主旨的概念, 抓关键词句;3.进行整合, 合并相同类;4、归纳答案, 分条表述。
二、概括文章的要点类1.给选段分层;2.逐层概括;3、整理, 分点作答(用自己的语言)。
三、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1.原句→文本(从原句入手回归文本)2.本句→上句、下句(关系)(1)总分—分总 (2)阐释、说明 (3)比较、呼应 (4) 指代、复指3.主干(关键词)、枝叶(定、状、补)4.扣住中心主结旨、揣摩作者情感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类语法分析→修辞分析→情感分析→区间分析五、分析文中重要句子、段落的作用类(一)分析文中重要句子作用1.联系本句的含意2.关注是否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是否揭示段意4、 3.联系作者情感(或事物特征或本文中心观点)5、关注是否有用到某种表达技巧(二)分析文中重要段落作用1.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2.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 使答案更有针对性:(1)记叙性的段落: 何时、何地、何人、何对象做了什么事(2)描写性的段落:描写了何种对象的何特点, 并由此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情感(3)议论性的段落: 论证了什么观点(4)陈述性的段落: 把握主要的陈述对象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引出主要的陈述对象?3、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 联系上下文,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
六、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类1.分层概括写了什么2.结构的作用是什么七、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1、仔细读题, 明确方向;2、选取角度, 揭示特点;3、示举典例, 具体分析;指向主旨, 阐明效果。
八、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类(一)行文段落类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 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总5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考点整合一: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的有关计算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羧基数)的计算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羧基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数(羧基数)=肽键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羧基数)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原子数O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原子数-脱去水分子数23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
5).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蛋白质: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6).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碱基数目的对应关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mRNA 中核糖核苷酸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在利用DNA 中脱氧核苷酸数或RNA 中核糖核苷酸数求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时,一般不考虑终止密码问题。
3、与水有关的结构及生理过程考点整合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类总结 (1)从结构上分①双膜:线粒体、叶绿体;②单膜:内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 ③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2)从功能上分①与细胞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提供载体)及线粒体(提供能量);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ATP 的水解(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②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参与构成染色体与纺锤体)、中心体(形成纺锤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细胞壁)、线粒体(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③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④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光反应阶段)、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⑤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暗反应);⑥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核糖体(翻译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作为学生,临近考试时总是要求我们迅速掌握并复习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在此我将对临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
1. 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
2. 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
3. 作文题目的应对方法
数学
1. 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求值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计算
3. 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向量运算
英语
1.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写作时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物理
1. 物态变化
2. 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实验分析和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化学
1. 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理解
3. 化学实验及实验技巧
生物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3. 生物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
历史
1. 中国古代、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
2. 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3. 审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地理
1.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测量、制图及解读
3. 地理现象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政治
1. 政治制度、决策程序及国家管理
2. 政治思想及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
3. 政治规律、国际关系的分析
总结
在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备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上述知识点,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第二单元考点整合考点研习:1.Mr. Brown, this is my mom.布朗老师,这是我妈妈。
2.Look, Kang kang ! Is he Li Ming ?康康,看,他是李明吗?3.—Excuse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n eraser. 请问,这用英语怎么说?一块橡皮擦。
4.I come from England.我来自英格兰。
5.Please give this letter to Maria?请把这封信交给玛丽亚。
6.What does she look like?他长得怎么样?7.Please help us find him.请帮助我们找到他。
细比细看:1.good / nice / fine / well2.this / these / that / those3.Excuse me / Sorry / I’m sorry4.look like / look the same5.wear / put on / in +颜色(服装鞋帽)/ dress / dress up / try on6.also / either / too / as well七年级上册第三,第四单元考点整合1.What does he say in the letter?他在信中写了什么呢?2.Help yourselves!请随便!3.May I take your order, sir?先生,可以点菜了吗?4.May I help you, sir?先生,你要来点什么?5.Why not try on that pair?为什么不试试那条(裤子)?6.Jan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yellow skirt?简,你觉得这件黄色的裤子怎么样?7.We need two kilos of apples and some rice.我们需要两千克的大米和一些大米。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全面整合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
党和毛泽东对于何时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过渡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与此同时,实际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这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
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高频考点整合归纳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N个名词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指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5.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7.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 4.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铬、镉、镍、铅、铊、锡、汞等。
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8.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9.赤潮:海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
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10.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N、P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1.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重点梳理如何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在针对试题时,重点梳理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整合试题中的重要考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分析如何有效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
一、了解试题类型不同的试题类型可能涵盖的考点有所不同。
在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试题的类型。
常见的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每种类型的试题都有其独特的考点特点。
二、阅读试题并标记关键词在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试题并标记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抓住试题背后的重要考点。
在标记关键词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笔记方式,比如划线、用颜色标记等。
这样有助于我们整理和记忆考点。
三、寻找相似考点在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时,我们还可以寻找相似考点。
某些考点在不同的试题中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通过寻找相似考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考点。
这样可以节省我们整合试题的时间,并且提高我们对考点的理解。
四、归类和总结考点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时,归类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将相似的考点进行归类,并给予一个总结性的概括。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
在归类和总结考点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制作思维导图、编写总结性的笔记等。
五、重点攻克难题有些试题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在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时,我们需要重点攻克这些难题。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
攻克难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重要考点。
六、不断复习和巩固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我们需要不断复习和巩固这些考点。
可以通过做试题、整理笔记、参加讨论等方式来进行复习和巩固。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考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在整合试题的重要考点时,以上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通过了解试题类型、标记关键词、寻找相似考点、归类和总结考点、攻克难题以及不断复习和巩固,我们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应用试题的重要考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解题能力。
常见考点整合
1、烟草花叶病毒是RNA 病毒;
2、移栽作物时剪掉部分叶片是防止蒸腾失水过多,影响移栽的成活率;
3、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核DNA 含量一致(不处于细胞分裂中);mRNA 、蛋白质种类不同;细胞器的种类差不多,数量不同;
4、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5、基因重组发生在减I 前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减II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过程中;
6、AB :DNA 复制,形成染色单体 BC :着丝点未分裂,始终存在染色单体(有丝前、中期,减I 全
过程、减II 前、中期)
CD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有丝后期,减II 后期) DE :无染色单体(有丝后期以后,减II 后期以后)
7、人的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①精原细胞:44+XY ; ②初级精母细胞:44+XY
③ 次级精母细胞:44+XX 或44+YY (减II 后);22+X 或22+Y (减II 前、中期) ④精细胞:22+X 或22+Y ;
⑤卵原细胞:44+XX ; ⑥初级卵母细胞:44+XX ;
⑦次级卵母细胞:44+XX ; ⑧卵细胞:22+X ;
8、双链DNA 中互补碱基之和(A+T ,G+C )在整个DNA 中的比例和在每一条单链中的比例是一致的;
9、光合作用过程中ATP 、[H]、O 2在叶绿体类囊体上形成,ADP 、Pi 、C 3、H 2O 、(CH 2O )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10、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死亡;
11、人体细胞的化学反应场所
①ATP 的产生: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②酶的合成:核糖体
③mRNA :细胞核、线粒体
④CO 2:线粒体
12、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13、蓝藻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在拟核和质粒,无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
14、所有的活细胞都能有酶,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15、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6、一个种群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17、噬菌体是DNA 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其DNA 的复制在细菌细胞质中,其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菌的核糖体;
18、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探究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探究温度和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应使淀粉和淀粉酶分别到达反应条件后再混合;
19、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20、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31、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22、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23、最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是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再到达生殖隔离;
2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基因重组不会改变;
25、自交和自由交配不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在不淘汰隐性纯合子的情况下)
26、基因突变可以形成新的基因和基因型,而基因重组只能形成新的基因型;
27、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28、植物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动物和人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
29、有氧呼吸过程中H2O在第II阶段参与反应,H2O在第III阶段产生;
30、有氧呼吸I、II、III阶段都产生能量,其中第III阶段产能最多;无氧呼吸只有第I阶段产能;
31、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动物和人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性激素是固醇,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32、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3、RNA 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RNA有U和核糖,DNA有T和脱氧核糖,其余相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RNA一般为单链结构,DNA一般为双螺旋结构
34、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共同特点是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5、胞吞、胞吐的过程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
36、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用纸层析法;
37、细胞的自然更新、癌细胞的被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属于细胞凋亡;
38、摩尔根在果蝇的杂交实验中,最早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F1个体相互交配,后代白眼都是雄性;
39、摩尔根的假设是: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
40、摩尔根的测交对象:X b X b和X B Y
41、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有64种,其中61种编码氨基酸;
42、在DNA分子中,A+G,C+T各占碱基总数50%;
4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返、有全球性;信息传递的特点是双向传递;
44、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45、既有效防治害虫又不影响环境的措施: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激素防治、种植转基因抗虫植物;
46、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阳光、水、无机盐、空气、热能等;
47、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48、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
49、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分解者;
50、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初步分解有机物,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51、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外来干扰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藻;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蓝藻、醋酸菌;
53、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54、衰老、死亡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
55、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
56、基因文库是导入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的受体菌的群体,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cDNA文库);
57、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是:配子的发生、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
58、加快良种动物的繁殖速度可用胚胎移植或胚胎分割移植;
59、试管动物的核遗传物质(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本,一半来自父本;
60、体外受精的步骤: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获取和获能、受精;
61、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经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三个阶段;
62、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3、基因探针是指被荧光分子或放射性元素标记的DNA片段;
64、转基因动物用到的技术: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65、克隆动物用到的技术: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66、试管动物用到的技术: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67、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动物血清
68、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无机营养(水、无机盐)、有机小分子(蔗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植物激素、琼脂
69、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动物血清
69、使用酒精的实验
①花生子叶脂肪的鉴定:体积分数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
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
③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体积分数95%的酒精,作用是固定细胞分裂相;
④DNA的提取与鉴定:体积分数95%的冷酒精,作用是除杂,提纯DNA;
⑤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0%的酒精,保存小动物尸体,防止腐烂
70、使用盐酸的实验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蛋白
质和DNA分离,有利于染色;
②观察植物有丝分裂:质量分数15%的盐酸,作用是作为解离液,杀死细胞;
73、需要保持细胞活力的实验:
①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②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③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74、需要用到显微镜的实验:
①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②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⑦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⑧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75、调查人类遗传病时:要随机取样、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