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1).doc
- 格式:doc
- 大小:42.61 KB
- 文档页数:15
土库曼斯坦农业概况一、土库曼斯坦概况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的西南部,北邻哈萨克斯坦,东北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南界伊朗,东南接阿富汗,西濒里海。
面积48.81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我国四川省的面积相同),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居第二位,在独联体中居第四位。
土库曼斯坦位于独联体的最南端,库什卡镇已经接近北纬35度,与我国河南新乡大致相当。
全境地形平坦,有4/5土地是低平原,沙漠占土地面积的80%。
境内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意为"黑色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有科佩特洛格和巴罗帕美斯山脉。
属大陆干燥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7月平均气温为28℃,年平均气温14-16℃,但变化幅度较大,夏季酷热少雨,气温一般高达35℃以上。
各季寒冷干燥,库姆卡最低气温为零下27℃。
空气湿度低,年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山区。
年降水量山区为300毫米,东部沙漠区仅80毫米。
主要河流有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和阿特列克河等。
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而耕地位于南部、东北部和西部,故这些河流的水利意义不大,因此该国在卡拉库姆沙漠上修建一条长达1450公里的卡拉库姆运河运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和通航运河之一。
境内土壤以沙土为主,植物以荒漠植物为主,生物种类多,但数量少。
土库曼斯坦拥有38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7.9%,居中亚五国之首。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天然气可开采储量高达20.81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储量和产量在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天然气被誉为该国的"蓝金"。
石油储量120亿吨,储、产量约居独联体第三。
此外,还拥有丰富的芒硝、硫酸钙、碘、钾盐、重晶石、溴等化工原料和黄金、白金等多种有色和稀有金属矿藏以及石灰石、砂石、石膏、砾石、石英石等建材用矿。
据1998年10月普查,土库曼斯坦人口总数为494.7万,居中亚五国的第三位。
浅析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存在问题塔吉克斯坦服务部门发展基本上停留在传统阶段,现代服务部门,如业、现代物流业、行业等还没有发展起来。
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存在的问题之论文范文。
一、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现状塔吉克斯坦独立前夕就已经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不发达的地区。
独立以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内部贸易网络中断以及苏联时期大额转移支付停止供给。
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急剧下降,以及随后长达五年(1992~1997)的内战更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损失总计超过70亿美元。
塔吉克斯坦GDP增速急速下滑、通货膨胀率急遽恶化,以致1996年实际GDP产值不到1989年的40%。
内战结束后,塔吉克斯坦政府集中精力一道与国际社会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
2000年10月成功发行国家新币索莫尼,初步建立国家财政和金融系统,开始逐步完善税收、海关政策。
自2000年以后,塔国经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
2000年~2008年期间塔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高达8.9%。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下降为3.8%。
2010年受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回暖,以及俄罗斯经济开始呈恢复性增长等影响,2010年塔吉克斯坦经济增长上升到6.5%。
2011年~2014年塔吉克斯坦经济继续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2%。
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 000美元。
尽管2015年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像国际棉花和铝产品价格下跌、俄罗斯经济下滑等不利影响,塔吉克斯坦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484.016亿索莫尼(约合78.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0%,经济增速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经济下行速度有所加大,其中工业增长11.2%,农业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零售贸易总额增长5.5%。
外贸总额为43.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消费价格指数为5.1%,失业率为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 662.73索莫尼(925.9美元)。
喀什周边中亚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情况简介简介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新的发展,普遍走出低谷, 进入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中亚五国资源丰富,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消费规模和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中亚正成为新的投资和贸易发展的热土。
一、贸易及市场环境概述1.中亚五国市场规模的宏观评估目前,中亚五国共有人口约6015万,根据上世纪以来中亚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以及各国独立后实行的人口政策和当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2030年前后这一地区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亿人;2060年前后可能达到1.5亿人。
苏联解体前,中亚五国消费水平在国际商普遍在中等偏上水平,消费总额合计7197亿美元,人均1432 美元,在世界上排第27位。
但是,苏联解体后这一数字一直下降,最低的1998年消费总额只有150亿美元,人均269.8美元,在世界上排70位之后。
最近几年,各国经济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 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消费规模和水平不久将会达到或超过独立前的水平。
2.中亚市场的双向延伸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亚欧第二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和乌鲁木齐—新西伯利亚—莫斯科、乌鲁木齐—尹斯兰堡、乌鲁木齐—第比利斯等航线的开通, 中亚市场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中亚市场可沿着亚欧第二大陆桥向西延伸,扩大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
与中亚国家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也已经成为中亚市场西延的范围,乌鲁木齐到巴库和第比利斯等城市的旅游购物包机已经往返了数百架次。
中亚市场的向东延伸,除了我国东、中部的商品经新疆进入中亚市场外,内地不少企业还在中亚地区开商店和办工厂,直接参与中亚市场的开发。
中亚市场的东西双向延伸是客观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3.中亚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近几年,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以及各国都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 中亚地区的市场环境已大为改善。
□编译/杨建梅独联体国家2022年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独联体国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2022年,独联体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9.0%[1],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9.6%[2],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7.7%[2],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03.8%[2],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01.3%[3],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5.2%[2],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99.1%[2],[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2.7%[2],[4]。
2021年,独联体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5.5%[1],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6.1%[2],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0.8%[2],固定资本投资是2020年的107.0%[2],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0年的103.4%[5],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7.6%[2],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0年的132.5%[5],[6],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0年的109.1%[5],[6]。
阿塞拜疆2022年,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4.6%,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8.9%,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3.4%,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05.5%,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14.3%,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3.1%,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5.5%[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4.4%[4]。
亚美尼亚2022年,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12.6%,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7.8%,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0.4%,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12.5%,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12.1%,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4.0%,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99.6%[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08.3%[4]。
新疆典型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以喀什地区和昌吉为例伍琳; 刘维忠【期刊名称】《《农业展望》》【年(卷),期】2019(015)004【总页数】5页(P34-37,55)【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化; 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农村贫困; 喀什地区; 昌吉州【作者】伍琳; 刘维忠【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乌鲁木齐新疆830052【正文语种】中文1 喀什地区和昌吉州资源条件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接壤。
昌吉州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下辖5县2市,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1.1 自然资源昌吉州资源丰富,盛产棉花、小麦、制酱番茄等50多种优质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 394.79万hm2,约占新疆总量的1/2,其中,耕地面积57.5万hm2,牧草地面积161万hm2,林地面积35.53万hm2;光照长,降水少,有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两大流域。
1.2 区位条件昌吉州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上,建有乌拉斯台国家一类季节性口岸和亚中商城二类通商口岸,州府距乌鲁木齐机场仅18 km,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和欧洲市场的黄金通道。
喀什具有“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巴经济走廊使喀什成为中国内陆与中亚、欧洲等国的交通要道;瓜达尔港通航为喀什的商贸、物流、经济打开了便捷通道。
2 喀什地区和昌吉州经济发展比较2.1 经济总量2.1.1 国民经济发展2016年昌吉州地区生产总值1 118.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0 153元,较上年增长7.3%,经济总量已跃升至新疆第2位。
喀什地区生产总值759.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 860元,较上年增长11.2%,经济总量排第6位。
喀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于昌吉州,第一产业产值相比较高,但第二产业产值与昌吉州相比,差距较大(表1)。
中亚国家的介绍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它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哈萨克斯坦:中亚面积最大,同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1913万。
首都恢复原名阿斯塔纳。
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大片草原的国家。
其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之一。
政治体系是总统制,总统具有很大的权力。
文化和语言受到了俄罗斯和蒙古的影响,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哈萨克文化和语言。
哈萨克斯坦的近代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它是一个蒙古汗国的一部分,后来哈萨克斯坦被割让给了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成为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成为了独立国家。
- 土库曼斯坦:面积49万平方公里,人口572万。
首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永久中立国,也是中亚五国中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受到多个帝国的统治,如波斯、希腊、阿拉伯和蒙古帝国。
在18世纪末,土库曼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部落社会。
土库曼斯坦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成为独立国家。
-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人口3540万。
首都塔什干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
是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主要依靠棉花和黄金出口。
政治体系是总统制,总统具有很大的权力。
文化和语言受到了波斯和中亚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
该地区在古代就有人类居住,而波斯希腊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都曾统治过这片土地。
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一部分成为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部分。
而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这个地区后引入了希腊文化。
后来这个地区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罗马和其他地方的商人和征服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这里传播开来。
伊斯兰教在8世纪传入这一地区,很快成为主要宗教。
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一、塔吉克斯坦概况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塔吉克斯坦)是位于中亚东南部的内陆高山国家。
东部是帕米尔高原,与我国新疆接壤,南部与阿富汗交界,西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毗邻,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相连。
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稍大于我国安徽省)。
地处欧亚接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塔吉克斯坦以"高山之国"而闻名,境内9/1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
境内共产主义峰7495米,为原苏联的第一高峰。
适宜居住的主要是占国土面积1/10的谷地。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很大:山谷低地海拔500~1500米,为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3000米的半山区为温带气候;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
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气候,7月平均气温23℃~30℃,1月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50~700毫米。
西南部的低山地及一些地势较高的谷地,年降雨量为350~700毫米。
中部山区和西帕米尔山地为温带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秋、冬、春季节多雨雪。
高山区为寒带气候。
北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0℃以下,1月平均气温为-20℃,夏季极其短暂、冬季漫长,冰雪覆盖;穆尔加布地区最低气温达-63℃。
塔吉克斯坦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达2500-3000小时。
其次是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
境内5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条,100~500公里长的河流有15条。
湖泊水面面积和冰川面积共计有1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邻近我国新疆的喀拉湖为盐湖,海拔3965米,是年境内最大的湖泊。
水力资源总蕴藏量在6400万千瓦以上。
在瓦赫什河和喷赤河上修建的一系列水电站,构成塔吉克斯坦电力的基础。
土壤以灰钙土为主,绝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必须依靠灌溉。
在灌溉有保证的情况下,各种作物都能获得好收成。
一些地区一年可种二三茬农作物。
1999年初,全国人口总数为616.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
其中,城市人口约占27%,农村人口约占73%。
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国民经济就业人数的44%。
1998年与1991年相比,1998年在工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数由1991年的40.4万人减少到20.5万人,几乎减少一半。
而在农、林、渔业的就业人数则由1991年的86.5万人猛增到115 万人,在服务业领域的就业人数由1991年的70.2万人减少到44.5万人。
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为塔吉克族,主要从事农牧业,1996年,塔族约占总人口的70.5%;乌兹别克族占26%,俄罗斯族占2%,其他民族占7%。
塔吉克语为国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俄语为族际交流的语言。
塔吉克斯坦有4种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巴哈伊教,派别比较复杂。
塔吉克族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少数为什叶派。
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有伊斯玛仪教派。
居民中还有东正教和天主教徒。
首都杜尚别,人口约60万。
塔吉克斯坦独立以来,由于与原苏联其他共和国长期形成的经济联系中断,国民经济遇到了许多料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1996年,塔吉克斯坦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和推行私有化,但进展缓慢。
1997年以来,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不足,资金缺口大,企业间三角债严重,经济继续滑坡,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1992年1月价格放开后(包括粮食价格),塔吉克斯坦通货膨胀严重,国家无力控制:1991年为111.6%,1993年曾高达2195%,1995年为635%。
失业人数从1992年的7000人增加到1998年的5.4万人,失业率为2.9%。
职工平均月工资从1996年的2805塔吉克卢布上升到1998年的8790塔吉克卢布,但是工资拖欠严重,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塔吉克卢布(简称塔卢布)是塔吉克斯坦政府于1995年5月10日发行新货币,发行时的汇率为1塔吉克卢布=100俄罗斯卢布,为境内流通的唯一合法货币。
后来塔卢布逐年大幅度贬值;与美元的年均兑换率从刚发行时的107.59:1贬值到1998年的778.3:1。
1998年,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为10 252亿塔卢布,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为2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5美元。
1997年,国家的外债近10亿美元。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外贸总额从1992年的3.53亿美元增加到了1998年13.73亿美元。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十月革命前,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极其落后。
1913炅甘巢恐挥?SPAN lang=EN-US>20.2万吨;1960年代后,该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农业成为第二大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
现在,塔吉克斯坦仍然是独联体国家中经济发达水平最低的国家。
概括起来,其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较低,对外依赖性很强。
1.原苏联最主要的棉花产地之一长期以来,塔吉克斯坦以优质的长绒海岛棉而著称。
在原苏联的"劳动分工"中,塔吉克斯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植棉业,其次是畜牧业。
在90万公顷的耕地中,棉花播种面积占40%,饲料作物占30%以上,粮食作物只占23%。
该国棉花以单产高、纤维细和质量好而闻名。
1989年棉花产量达到92.25万吨,居全苏第三位,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单产居全苏第一位,每公顷868公斤(1991年)。
2.粮食不能自给由于农作物生产比较单一,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棉花,粮食作物集中在北部河谷和山前地带种植。
1980年代中期后至独立前,粮食生产一直在30万吨左右徘徊,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只能靠进口粮食补充。
粮食人均占有量非常少:1992年为46公斤,1995年下降到42公斤,1998年约为89公斤。
3.经济转轨艰难,农业大幅度减产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农业生产和整个经济一样,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农业生产全面严重衰退,其生产速度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1995年和独立前1990年相比,农业产值下降了64%。
主要农产品、牲畜存栏数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减产,食品短缺状况更加严重。
例如肉的人均占有量从1991年的16公斤(屠宰重)逐年下降到1997年的6公斤左右。
据报道,目前塔吉克斯坦约有50万饥民。
为了解决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国家不得不于1995年减少棉花播种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棉花产量已降低到1953年的水平。
这反过来又沉重打击了国民经济,因为国家所需的绝大部分粮食、植物油和白糖都需要进口。
1997年,农业总产值为2423.44亿塔卢布,比上年增长了3.6%。
其中,种植业为2139.2亿塔卢布,畜牧业为284.24亿塔卢布。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塔吉克斯坦的农业用地比较紧缺,可耕地仅占7%。
据1989年统计,各类农用地面积为514万公顷,其中耕地为86万公顷,牧场为345万公顷。
1998年,塔吉克斯坦的农用地面积减少到410万公顷,其中耕地为82.8万公顷,草场2万公顷,牧场为330万公顷。
塔吉克斯坦的人口从1991年初的535.8万人增加到1999年初的616.4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则从367.7万人增加到了454万人;农业人口从1992年的220万减少到1997年的216.4万,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从1992年的39.6%下降到1997年的35.8%。
1.种植业在塔吉克斯坦农业中,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和玉米。
粮食产量由1960年的27.4万吨增加到1983年创纪录的39.4万吨。
1991年,各类农用地面积为43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82.1万公顷,粮食作物23.2万公顷,占28%,粮食产量仅为28.6万吨;经济作物31万公顷,占31%,籽棉产量为81.4万吨;土豆、蔬菜、瓜类作物5.3万公顷,占6%,土豆产量为18.1万吨,蔬菜产量为62.8万吨,饲料作物22.7万公顷,占27%。
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的粮食距离国家的需要相差甚远。
1995年制定的经济改革纲要,对农业的改革确定了具体方针和措施,拨出了5万公顷土地供私人用地。
除建立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外,1995年取消了农产品生产的国家订购制度和国家对农用肥料、燃料和机械的专营。
国家对生产结构作了调整,增加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棉花种植面积。
1996年,粮食作物面积增加到38.4万公顷,占48%,经济作物24万公顷,占30%,土豆、蔬菜、瓜类作物4.3万公顷,占5%,饲料作物12.9万公顷,占16%(表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和玉米。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其比重见表2。
塔吉克斯坦以种植优质细纤维棉花为主。
棉花作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从1930年代起,由于苏联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在塔西南部地区的瓦赫什和卡菲尔尼甘两河流域大量种植棉花。
1989年皮棉总产量为30.8万吨,人均占有棉花57.8公斤。
塔独立后,棉花产量连年大幅度减产,1996年仅为31.8万吨,仅相当于历史高产水平1989年产量的1/3。
此外,塔吉克斯坦还种植土豆、蔬菜、葡萄、水果等。
表11991-1998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1991 1993 1995 1997 1998全部播种面积 82.1 79.4 75.8 80.9 82.8粮食作物 23.2 27.9 26.5 41.9 40.7经济作物 31.0 28.9 28.5 23.6 27.5其中棉花 29.9 27.5 26.8 21.9 24.7土豆和蔬菜、瓜类 5.3 4.5 4.6 4.7 5.6其中土豆 1.3 1.2 0.9 1.3 1.7蔬菜 2.8 2.3 2.7 2.4 2.7饲料作物 22.6 18.1 16.2 10.7 9.0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2页。
表21991-1998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其比重1991 1993 1995 1997 1998小麦 14.4/62.0 20.0/71.9 19.1/72.3 35.6/85.1 33.9/83.3大麦 4.6/19.8 3.8/13.6 3.6/13.7 2.5/6.0 2.8/6.9水稻 0.9/4.1 1.2/4.5 1.3/4.8 1.5/3.6 1.5/3.7玉米 1.6/6.6 1.1/4.0 1.0/3.6 0.9/2.1 1.1/2.7燕麦 0.3/1.5 0.3/1.3 0.3/1.2 0.1/0.2 0.1/0.2黑麦 0.2/0.7 0.2/0.7 0.1/0.6 0.1/0.2 0.05/0.2注:"/"前面是播种面积(万公顷),之后是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