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_生物技术制药__第五章细胞因子
- 格式:ppt
- 大小:9.02 MB
- 文档页数:141
本章学习重点掌握CK的概念、共同特性熟悉CK的主要种类了解CKR及其特性、CK与临床的关系细胞因子(cytokine,CK) 定义: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具有非特异调节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细胞因子研究历史1957年,发现干扰素(IFN)1969年,提出淋巴因子(lymphokine)的概念1974年,定名细胞因子(cytokine)形成细胞因子学(cytokinology)成立专门学会,如国际细胞因子学会创办专门杂志,如《Cytokine》等已发现几十种细胞因子许多国家开办了细胞因子的研制公司第一节细胞因子概述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主要有三类:1.活化的免疫细胞T、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2.基质细胞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等。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性质大多数CK是低分子量糖蛋白,单体形式。
2.作用局限性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3.分泌具有自限性无刺激信号,合成立即终止。
4.产生具有多源性同一种CK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5、作用具有高效性极微量的CK(pM/L,10-12 M)就可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6、作用具有多效性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功能。
7、作用具有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诱生,功能上相互叠加、协同或拮抗,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综合作用。
8、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CK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细胞因子网络三、CK的生物学作用1.介导天然免疫,参与抗感染和抗肿瘤IFN 可抑制病毒复制 2.调节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IL-1/2/4/5/6/7/12等CK增强免疫功能IL-4/10/13、TGF-?等CK抑制免疫功能CK对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作用CK的生物学作用3.调节炎症反应IL-1/8和TNF等具有趋化作用IL-1参与发热反应4.刺激造血细胞增埴分化SCF/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GM、G、M-CSF等作用于晚期干细胞EPO作用于红系干细胞CK的生物学作用5.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TNF、IL-1可直接抑瘤和杀伤肿瘤IL-2/12等可增强巨噬细胞等的杀瘤效应6.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IL-4诱导IgE的产生TNF、IL-1、IL-6等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第二节CK的种类及其主要活性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是介导白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组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目前已发现20多种,已正式命名的有IL-1~IL-29。
细胞因子有哪些/细胞因子种类点击次数:98 发布时间:2011-4-2 11:06:38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
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
这样一大类因子已发现的有上百种,统称为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各种生长因子等。
许多细胞因子是根据它们的功能命名的,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细胞因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它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已用于治疗肿瘤、感染、炎症、造血功能障碍等,并收到良好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分子结构来看,细胞因子都是小分子的多肽,多数由100个左右氨基酸组成。
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特异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这些效应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杀肿瘤细胞效应,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细胞因子的这些作用具有网络性的特点,即每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细胞;每种细胞可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不同细胞因子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由此构成了复杂的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
目前人们对这一网络的认识尚远未清晰明了。
最近几年,基因重组的细胞因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应答调节剂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最早用于临床的干扰素α在治疗白血病和病毒感染中收到显著疗效。
中国的干扰素a1在1991年通过新药审评,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国际上已批准生产的细胞因子药物还包括EPO、干扰素γ、GM-CSF、G-CSF、IL-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