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教学查房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9
子宫肌瘤的护理教学查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卫第9版《妇产科护理学》第11章“子宫肌瘤的护理”。
教学内容包括: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2. 了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学会对其进行诊断。
3. 熟悉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子宫、肌瘤模型。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病例,讲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出的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子宫肌瘤的定义2. 子宫肌瘤的分类3. 子宫肌瘤的病因4.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5. 子宫肌瘤的诊断6.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7. 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并给出诊断方法。
2. 答案: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等。
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子宫肌瘤的预防和调养,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这些内容是理解子宫肌瘤护理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完整版)妇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子宫肌瘤妇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子宫肌瘤教学目标- 了解高血压患者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诊疗方法。
- 掌握高血压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教学内容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高血压和子宫肌瘤的病程、症状等。
- 对患者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和妇科检查。
2. 辅助检查- 了解高血压子宫肌瘤患者的常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3. 诊断和评估-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高血压子宫肌瘤进行确诊和评估。
- 分析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非手术治疗- 详细介绍高血压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中草药、介入治疗等。
- 讲解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服药或接受治疗的注意事项。
5. 手术治疗- 介绍高血压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等。
- 强调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风险和恢复期注意事项。
6.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详细讲解高血压子宫肌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病史复查、体格检查、准备药物和术前禁食等。
- 强调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
7. 随访和复查- 强调高血压子宫肌瘤患者的随访和复查的重要性,以及随访和复查的时间安排和项目。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和积极思考。
- 结合临床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临床照片和影像资料。
-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学评估- 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题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 设计考试或小组项目,对学生对高血压子宫肌瘤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教学资源- 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临床指南。
-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 临床照片和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王莉, 张明, 吴春燕. 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 36(11): 1188-1191.以上是本次妇科外科教学查房教案的完整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记录妇科子宫肌瘤引言本文档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妇科子宫肌瘤查房的记录。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详细记录,旨在提供给住院医师参考,以提高其对妇科子宫肌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患者信息- 姓名:XX- 年龄:XX- 性别:女- 就诊日期:XX年XX月XX日主诉和现病史患者主诉为:XX。
据患者自述,她于XX年XX月XX日开始出现XX症状,之后逐渐加重。
近期,症状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故来就诊。
查体所见- 肤色正常- 汗液正常- 神志清楚- 血压正常- 心率正常- 腹部查体:子宫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
其他检查部位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结果- B超提示:子宫肌瘤,最大直径约XXcm。
- 血常规:正常- 生化检查: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
诊断与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查体所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现予以以下诊断:妇科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育龄妇女。
- 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经期异常、腹痛、腹胀、尿频、压迫症状等。
- 诊断主要依靠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建议-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生育需求,结合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对于无症状的小肌瘤,观察性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 对于症状明显或有继发病变的肌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 对于希望保留子宫的女性,可以考虑保守手术,如子宫肌瘤剜除术。
- 定期复查和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随访计划安排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随访周期可为3个月/6个月/1年。
结论本次查房记录详细记录了妇科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诉、查体、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与分析、治疗建议以及随访计划等内容。
通过该记录,住院医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该疾病,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教学查房记录表
宫多发肌瘤”收住入院。
病来睡眠可,精神欠佳,饮食欠佳,睡眠可,二便无殊。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无“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 等慢性系统性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个人史:农民,本地人,学历XX,近期无外地旅游、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抽烟史,无嗜酒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G2P1,足月顺产1 子,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体健,X 兄弟姐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无二系三代内重大遗传病病史。
查体:体温37.6℃,神志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心音中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无反跳痛,子宫底部位耻骨联合上3cm,形状不规则,边界清,质地较硬,无按压痛,其余部位无包块,肝、脾、肾及膀胱未触及,肠鸣音4 次/ 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子宫外阴无畸形,已婚经产式,阴毛呈倒三角型,阴道畅,黏膜光滑,无肿块、赘生物,阴道内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宫颈无接触性出血,无抬举痛,无摇摆痛,无肿块及赘生物,子宫前位,大小如孕3 月,表面不平整,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见
4.白带增多: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5.不孕与流产:巨大子宫肌瘤--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
6.贫血。
分类:1、肌壁间肌瘤:以子宫肌瘤初发时较多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四周均为肌层所包围。
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约占所有子宫肌瘤发病率的60~70%。
2、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约占10%左右,是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层直接接触形成的。
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3、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20%。
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
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4、子宫颈肌瘤:是较少见的子宫肌瘤类型,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分型:0 型带蒂的粘膜下肌瘤;
1型粘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50%;
2型粘膜下肌瘤,肌壁内部分≥ 50%;
3型与子宫内膜接触的肌壁间肌瘤;
子宫肌瘤可长大。
服用达那唑可造成肝功能损害,此外还可有雄激素引起的副作用(体重增加、痤疮、声音低钝等)。
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抑制肌瘤生长。
雄激素类药物(甲睾酮、丙酸睾素):抑制肌瘤生长。
应注意使用剂量,以免引起男性化。
在子宫肌瘤患者出血期,若出血量多,还可用子宫收缩剂
(缩宫素、麦角)及止血药物辅助止血。
3.手术治疗
指征:1.因子宫肌瘤导致月经多、异常出血、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2.因肌瘤造成不孕、反复流产;3.肌瘤直径≥
4cm,但有生育需求;4.肌瘤过大,压迫膀胱、直肠,引发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5.严重腹痛、性交痛或长期慢性腹痛、子宫肌瘤蒂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6.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着,疑有恶变。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孕妇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的关系及母儿状况。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肌瘤生长迅速,怀疑恶变;2.肌瘤红色变性坏死,保守治疗无效;3.发生肌瘤蒂扭转、继发感染, 保守治疗无效;4.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出现严重症状。
方式:肌瘤切除术:多用于40 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
适用于肌瘤较大;月经过多;有压迫症状;因肌瘤造成不孕者;黏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较快但无恶变者。
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