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0.51 KB
- 文档页数:41
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PPT在行政法领域,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是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理解和应用行政法的基础。
本篇文档将通过PPT的方式呈现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一、行政主体1.1 定义行政主体是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或机关。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也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参与者之一。
1.2 分类行政主体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根据行政职能的不同,行政主体可以分为行政机关、行政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根据管理范围的不同,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和区域性行政主体等。
1.3 特征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行政组织形式;•具有行政职能;•具有行政权力。
二、行政客体2.1 定义行政客体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对象。
行政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客观方,是行政权利和行政义务的客体。
2.2 分类行政客体根据其性质和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公共利益对象;•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和协议等行政行为。
2.3 特征行政客体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法律保护性;•具有公共性;•具有多样性。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关系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行政主体是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或机关,行政客体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客体。
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行政主体必须要与行政客体建立合法合理的行政法律关系。
3.1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应当遵循法定职权原则,行使职权的范围应当明确合法,行使行政权力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等规定。
3.2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限制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是有限制的,包括法定权利和法定程序等。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3.3 行政客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行政客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被保护的,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应当保护行政客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PPT一、行政主体1.1 定义行政主体是指能够制定、执行行政行为的组织或者机构,具有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权力。
1.2 分类行政主体按照权力来源和行政主体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中央行政主体:中央国家机关、司法机关、部队等行政主体。
2.地方行政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自治机关、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等。
3.其他行政主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政主体。
1.3 特点行政主体的主要特点包括:1.具有行政管理权:行政主体是行政调整的主体,其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强制性。
2.具有独立性: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时候是独立的,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
3.统一性:行政主体必须遵循国家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和管理要求。
二、行政客体2.1 定义行政客体是指行政管理中被规定为行政管理对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客体,包括具有行政行为的对象,受行政管理制度调整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或事物。
2.2 分类行政客体按照其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人:指具有自然人身份的个体,包括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
2.法人:指依法登记,拥有完全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
3.其他组织或者事物:包括国家公有资产、森林、草原、山岭、水流、湖泊、荒地、建筑设施等。
2.3 特点行政客体的主要特点包括:1.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客体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受到行政主体管理:行政客体是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
3.行为受到限制:行政主体对行政客体进行管理时,会对其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关系3.1 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关系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是一种对等的关系,行政主体对行政客体实施管理,行政客体对行政主体实施要求。
3.2 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联系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是一种联系紧密的关系,行政主体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管理和调整行政客体的行为,而行政客体则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和政策制定来影响行政主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