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22
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电力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够维持社会安定,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
配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网络,对于其安全运行已经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电负荷的不断增加,智能化配电网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电力事业的核心。
标签: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因配电网接线比较负责,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如接地短路和相间故障等,不利于系统稳定和可靠的供电。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配电网技术,该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促进智能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在智能监测与自动装置的帮助下能够对配电网运行进行有效的监视,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则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配电网自愈能力也能够获得有效提高,在短时间之内系统也能够恢复到安全运行状态[1]。
1 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介绍1.1智能配电网当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型技术与设备逐渐在各个行业中大量涌现出来。
智能配电网主要是在配电网基础上增加网络信息传输设备。
关于数据的处理主要借助各种计算机软件,可以统计全部用电单元数据,然后开展集成处理,最终形成一定的图形或表格。
1.2分布式馈线与输电线路相比,馈线具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为了传输信息,对整个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能够,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快速反馈、处理。
因整体配电网具有较大的范围,涉及多个用电单位,为更好的监控整体配电网,施工人员有必要做好馈线的合理分布连接工作,最终有助于全体馈线的形成,即所谓的分布式馈线[2]。
1.3自动化技术该技术被应用到多个方面,如数据监控、反馈、处理以及结果执行。
这类操作在控制配电网设备线路时主要借助网络通信与硬件控制,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相关故障的处理,为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配电网十分有意义。
2 技术应用2.1配电网整体监控随着智能配电网的相继提出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体配电网。
配电网整体监控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由于配电网通常会涉及较多的用电单位和广泛的范围,供电故障一旦出现,则必然会造成大范围影响。
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概述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它通过将传统的单一控制中心改为分布式控制和管理,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的提高。
而其中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则是智能配电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旨在实现对配电网中各馈线的检测、分析、控制和优化调度等功能。
它通过使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和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获取和处理配电网的各种数据,并根据系统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传统的配电网中,馈线的自动化控制主要是由集中的控制中心实现的,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则改变了这一模式。
首先,它使用分散在各个馈线节点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实时监测和采集电网运行状态的各种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负荷、开关状态等信息。
然后,通过通信系统将这些数据传输到集中的控制中心,并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处理。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控制中心通过通信系统下发相应的控制命令到馈线节点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对电网的自动控制。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
它能够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时获取电网的各种运行数据,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电网中的故障,并根据故障类型和位置进行定位和诊断。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还具有智能分合闸功能。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它可以实时感知电网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状态进行分合闸操作。
当电网出现异常或超负荷等情况时,它可以自动进行分闸操作,保护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当故障排除或负荷恢复时,它可以自动进行合闸操作,恢复供电。
此外,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还包括对电网的优化调度功能。
它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收集各馈线的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情况进行合理调度。
它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负荷均衡、优化供电路径选择、降低电网损耗等功能,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总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智能配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分散在各个馈线节点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分合闸操作和优化调度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330《华东科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鲁 岚,殷 睿(国网黄山区供电公司,安徽 黄山 2457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对能源的供给要求更高。
当前配电网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分布化方向发现,为从根本上提升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运行水平,还应当加强该技术实际应用期间的管控力度,制定出有效应用方案。
本文就针对此,以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概念为切入点,提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期间积极作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管理技术前言:在电力资源供应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网主要肩负起电力传输的重要职责,应进一步加强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力度,将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落实到电网改造期间,从根本上保障电力资源传输的稳定性。
1 概述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管理技术 1.1 智能配电网概念 智能配电网就是在原有配电系统基础上,融入现代网络信息传输设备、网络处理设备,使配电系统运行功能更加完善。
智能配电网主要运行原理就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系统内部数据与信息进行提炼,使配电网中的用电单位数据可以得到全面整合,绘制成相应的图形及表格,为管理人员重大事宜决策方面的管控工作提供重要建议。
1.2 分布式馈线 分布式馈线主要用于电力传输中的信息通道联络,与普通输电线路相比,分布式馈线可以直观展现出配电网运行全过程的状态,及时发现与预警配电设施故障问题,切实提升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水平。
1.3 自动化技术 当前自动化技术在提升大众生活质量、改善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被更多人认知[1]。
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供应系统配电网络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运行水平,对配电网运行期间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监控及信息反馈处理。
1352021 年 5 月第40卷第3期电力工程技*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0I : 10.12158/j.2096-3203.2021.03.020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钱肖1,温彦军2,张文杰1,沃建栋1,黄亮亮彳(1.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分公司,浙江金华321000;2.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摘要:由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的对等式通信对通信介质有着严苛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基于以太网无 源光网络(EPON)或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光纤通信方式。
该通信方式需要铺设费用昂贵的光缆通道,因此难以适用于老城区或旧线路改造区域。
文中通过研究智能分布式FA 故障处理过程和无线通信情况下智能分布式FA 的自 适应性,提出基于4G/5G 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 技术。
针对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通信中断、通信延时与丢包、 通信多包等异常情况,采用应用层协议控制与故障处理流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终端之间通信时间指标与FA 过程 的严密配合,完成无线通信情况下的分布式故障处理。
通过模拟多场景测试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文中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无线通信条件并准确完成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恢复,验证了文中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配电终端;无线通信;通信异常处理;4G/5G 无线通信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203(2021)03-0135-060引言当前,配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供电可靠性⑴,而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 ,FA )是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当线路 发生故障时,配电终端可自动判别、隔离故障区域,完成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口—勺。
目前,配电终端主 要采用电压时间型、主站集中式和智能分布式3种FA 模式[一拠。
配电网智能分布式FA技术技术条件要求 分布式FA 实现模式概述二 三一 高级应用探讨四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分布式FA),不依赖于配电主站,通过局部区域的配电终端之间相互通信实现馈线的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的功能,并将处理过程及结果上报配电自动化主站。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重合器式●智能分布式●……●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电流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分界断路器●光纤纵差保护速动型分布式FA 缓动型分布式FA 全自动半自动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与主站集中式相比较,更加快速、可靠。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分布式FA),可视为一种区域保护。
◆可视为变电站10KV出线保护的一种延伸。
技术条件要求 分布式FA 实现模式概述二 三一 高级应用探讨四速动型分布式FA (领域交互)是配电终端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与同一环网内相邻配电终端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相邻点信息比对,实现快速故障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在变电站出口断路器动作之前切除故障区域,实现线路零停电。
电缆终端与主站通信网终端间对等通信网K3K2母线1母线2环网柜1环网柜2环网柜3环网柜4K4K5K6K7K8K9FTU1FTU6K1K10配电主站DTU2DTU3DTU4DTU5故障点D网架拓扑维护网架结构或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由主站将网架拓扑结构下发至分布式FA 的配电终端,分布式FA 的配电终端根据主站下发的网架结构信息,重新自动生成判断逻辑,以适应网架结构的变化。
K3K2母线1母线2环网柜1环网柜2环网柜3环网柜4K4K5K6K7K8K9FTU1FTU6K1K10配电主站DTU2DTU3DTU4DTU5DPMS 系统下发网架拓扑结构优缺点分析优点1:全网架结构适应适合于各种网架结构的电缆线路、架空线路优点2:动作迅速隔离故障迅速(200ms内)健全部分线路不会短暂停电;优点3:投资少,改造方便基于现有配电终端和通信构架实现,不需要增加相关硬件投资。
基于智能分布式FTU、智能分布式DTU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实现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馈线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集中式控制器容易成为故障点,且在大型电网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被提出并实现。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是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智能分布式FTU 和智能分布式DTU的自动化方案。
该方案通过传感器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
这些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馈线自动化。
该方案的原理是基于智能传感器对线路的实时监测,将数据传输至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通过这些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馈线自动化。
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分布式控制:该方案采用分布式控制,每个智能传感器、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都是独立的控制单元,可以有效地降低集中式控制的风险。
2.实时监测:该方案能够实时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智能化:该方案采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自动化控制。
基于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软件部分包括数据传输通道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算法的实现等。
在硬件部分,需要根据具体的线路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智能传感器、智能分布式FTU和智能分布式DTU等设备。
这些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需要根据线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配置。
在软件部分,需要设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处理算法。
数据传输通道需要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同时需要考虑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速率等因素。
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摘要: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技术。
由于配电网的接线复杂,接地短路故障、相间故障等大大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破坏系统稳定,降低供电可靠性。
采取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提高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通过智能监测和自动装置,监视配电网的运行,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则及时隔离故障,提高智能配电网的自愈能力,使系统尽快恢复至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这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引言目前国内的电力系统已经形成包含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个主要环节的固定分配模式,而配电是连接用电的直接环节,配电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终端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但长期以来,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程度不足、用户停电时间长、故障定位难、恢复难等问题一直都没得到真正解决。
提高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程度是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1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1智能配电系统结构特征(1)组成部分为一次强电回路、通信回路以及二次控制回路。
(2)成套开关设备中采用智能控制器测量并显示。
(3)通信系统自身带有现场总线、通信适配器、网络连接器等各种通信配套附件。
(4)通信回路以智能化低压电器为系统子站,以工控机作为系统主站,采用的是标准的总线系统。
1.2智能配电系统功能特征智能配电系统划分为高级型智能配电系统和基本型智能配电系统,各自的功能如下:(1)高级型智能配电系统功能:实现高压和低压配电系统的无缝连接、电气设备上有寿命指示针、完善的过电压保护系统、对电网质量能进行监控与分析。
(2)基本型智能配电系统功能:记录与储存系统故障问题、采用智能水表的电量计量、采集电网运行参数。
2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设计智能配电网中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设计方面体现在故障检测、隔离、供电恢复三个方面。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在GOOSE通信机制、有向节点配置的基础上,规划了系统设计,构建符合馈线自动化的节点,实现节点关联;分析节点列表,构建节点数据的共享区域,保存实时的数据,注重关联节点的应用;解析GOOSE接收的节点信息,将信息存储到数据共享区域内;GOOSE发送模块,遵循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时间,获取节点处的过流保护,控制功率方向;控制好终端的过流保护方向,根据元件实时判断出智能电网中的过流动作,注重逻辑和功率控制;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中,终端有过流动作信号,系统设计时,将功率、位置信息、时间间隔等信息,并入到关联节点信息中;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主动判断智能配电网功率的方向,方向为正向过流保护,就采取正方故障处理的方法,反之,就要采取反向处理方法;正向过流保护的判断,有正向过流保护的信息标志,任意正方向都有过流标志,其可判断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区域,采用开关跳闸的方式完成故障隔离;反向过流保护具有反向的标志,关联节点根据动作标志判断动作的方向,在故障区域执行恢复操作;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关联节点有故障电流,接收信息后执行跳闸命令,形成故障的隔离区,促使智能配电网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体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