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恋爱”心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生“恋爱”心理讲座李莉从前有一个父亲特别害怕世俗的东西“污秽”了自己儿子的眼睛,便决定在儿子很小的时候送到寺院里,小家伙在寺院里跟师傅打坐念经,18年来从来没有出过寺院一步。
18岁了,父亲觉得儿子应该修成正果,可以带他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途中小孩看到“黑道黄条纹”的东西,问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老虎,老虎会吃人,赶快跑。
他们来到山下,小孩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问着问那的,当对面来了几个打扮的很漂亮、长得很可爱的女孩子时候,这个男孩的瞳孔立刻放大,盯着不放,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绿鹅”,“绿鹅”会吃人比老虎还要厉害,于是拉着自己的儿子赶快的逃离。
一天结束了,爸爸决定送儿子一样礼物,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要“绿鹅”。
他为什么偏偏喜欢绿鹅呢?这正常吗?……这个故事更多的时候被作为一个笑谈,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人的自然成长的能量远远的大于教化的能力,是正常的事情。
什么是爱情?美国耶鲁大学斯坦伯格提出过“爱的三角理论”。
他认为,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组成的。
激情是指男女之间本能的异性吸引,它是与生俱来的,基本上不需要后天的培养,而亲密则是指两个人通过相互沟通,能够经常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得到对方的接纳。
正是因为不断深化的相互了解,两个人越来越亲密。
终于有一天,双方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并与对方保持恒久的关系,这就是承诺。
只有激情而没有亲密和承诺的爱是不能永恒的。
当激情消退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伤害。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激情不难,产生亲密感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提到对于爱情稳固起关键作用的第三元素承诺或责任,就很难了。
也正因此,我们中学时代的恋爱尽管美好,却是那么脆弱,也才有那么多的少男少女从中受伤。
如果这样,我们何不把这份感情暂且存放一下呢。
等到有一天,我们有足够的爱的能力,能够给彼此带来幸福,能够保护对方以及自己,再把它拿出来我想,那时候的爱情一定会是最美的现在,有许多学校里的高中生在谈恋爱,我们的学校也不例外,而有些人谈恋爱,只是为了消除寂寞,有些人只是玩玩而以,而有些人恋爱恋的疯狂。
高中心理安康教育早恋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高中心理安康教育早恋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高中心理安康教育早恋的教案1一、班会目的:1、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早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白当前早恋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理智处理情感问题,形成回绝早恋的自觉意识,树立与异性交往的安康观念。
2、通过这节班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认清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班会准备:1、教师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班会“不早恋”这一主题。
2、组织学生阅读一些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资料。
三、班会过程:〔一〕由一些早恋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入手,导入班会课1、四川十五岁女孩,谈恋爱被奶奶发现,怕奶奶告状,残忍地将奶奶杀害。
2、据济南一家医院的统计,每年到该医院妇产科做人流手术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背双肩包的人〕,大约有两千人次。
3、某学校两名男生因追求同一位女生,拔刀相向,一人死亡。
早恋主题班会4、20xx年1月6日,历城四中98级某男生因失恋在校食堂八宝粥中下毒鼠强,导致三人死亡,多人住院。
〔二〕区别正常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不正常的异性之间的交往1、正常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异性同学交往,并不等于早恋。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才能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是“恋爱”。
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
男生往往比较坚强、英勇、不畏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那么更具细腻、温顺、严谨、韧性等特点;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顺;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坚强。
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性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益;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受到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开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正确心理环境,是抑制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时机。
关于中学生早恋讲座早恋在中学生中间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早恋问题,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我们学校特别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举办了一场题为“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讲座。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一、早恋现象的背景早恋是指中学生在学业尚未完成、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陷入情感关系。
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社会的影响:社会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的泛滥,导致孩子们早熟地接触到大量的感情和性相关内容,从而对早恋产生兴趣和追求。
2.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以及父母过度关注学术成绩,但对情感方面缺乏指导和关注,导致孩子寻求情感关系的需求。
3. 学校环境的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联系日益密切,促使中学生早熟地理解和追求爱情。
二、早恋的危害虽然早恋现象普遍存在,但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
具体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成绩下降:由于早恋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时间,学习成绩往往因此受到影响,导致学业发展受挫。
2. 心理问题产生:对于年龄较小的中学生来说,早恋可能带来过多的压力、焦虑和情感波动,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情感依赖、焦虑症等。
3. 影响社交圈和人际关系:早恋往往会限制中学生的社交圈,使他们无法广泛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导致人际关系的狭窄和不健全。
三、正确应对早恋问题的方法为了帮助中学生正确应对早恋问题,我们谈到了以下几个方法和建议:1.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生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追求和发展规划,从而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2. 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念和价值观。
3. 教育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学校和家庭应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念,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
4. 鼓励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投入到兴趣爱好中,以分散注意力,降低早恋的可能。
高中生“恋爱”心理讲座李莉从前有一个父亲特别害怕世俗的东西“污秽”了自己儿子的眼睛,便决定在儿子很小的时候送到寺院里,小家伙在寺院里跟师傅打坐念经,18年来从来没有出过寺院一步。
18岁了,父亲觉得儿子应该修成正果,可以带他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途中小孩看到“黑道黄条纹”的东西,问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老虎,老虎会吃人,赶快跑。
他们来到山下,小孩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问着问那的,当对面来了几个打扮的很漂亮、长得很可爱的女孩子时候,这个男孩的瞳孔立刻放大,盯着不放,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绿鹅”,“绿鹅”会吃人比老虎还要厉害,于是拉着自己的儿子赶快的逃离。
一天结束了,爸爸决定送儿子一样礼物,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要“绿鹅”。
他为什么偏偏喜欢绿鹅呢?这正常吗?……这个故事更多的时候被作为一个笑谈,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人的自然成长的能量远远的大于教化的能力,是正常的事情。
什么是爱情?美国耶鲁大学斯坦伯格提出过“爱的三角理论”。
他认为,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组成的。
激情是指男女之间本能的异性吸引,它是与生俱来的,基本上不需要后天的培养,而亲密则是指两个人通过相互沟通,能够经常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得到对方的接纳。
正是因为不断深化的相互了解,两个人越来越亲密。
终于有一天,双方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并与对方保持恒久的关系,这就是承诺。
只有激情而没有亲密和承诺的爱是不能永恒的。
当激情消退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伤害。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激情不难,产生亲密感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提到对于爱情稳固起关键作用的第三元素承诺或责任,就很难了。
也正因此,我们中学时代的恋爱尽管美好,却是那么脆弱,也才有那么多的少男少女从中受伤。
如果这样,我们何不把这份感情暂且存放一下呢。
等到有一天,我们有足够的爱的能力,能够给彼此带来幸福,能够保护对方以及自己,再把它拿出来我想,那时候的爱情一定会是最美的现在,有许多学校里的高中生在谈恋爱,我们的学校也不例外,而有些人谈恋爱,只是为了消除寂寞,有些人只是玩玩而以,而有些人恋爱恋的疯狂。
据警方介绍,11月12日凌晨,赤水市长沙镇一民宅发生一起火灾,当地派出所民警与闻讯赶来的群众奋力扑救,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警方介入调查后,很快将附近一名高中学生19岁的王志海“锁定”为作案嫌疑人。
近日,经警方传唤审讯,王志海供认,11月11日,女友向他提出分手,他赶到女友家,双方发生争吵,而王的行为还遭到女友邻居的指责,王由此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女友及其邻居,他于11月12日凌晨3点,窜到女友家纵火后逃走。
目前,王志海已被赤水警方刑事拘留。
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中。
案例二:男友被网友“抢”走宁波17岁少女怒而打情敌朋友被人“抢”走,一名17岁少女几天前竟叫来小姐妹,将情敌好好“收拾”了一番。
玲玲(化名)原来是个高中生,自从今年上半年与一名男孩谈起恋爱后,她的心思就不用在学习上了,经常陪着男友到外面游玩,后来竟背着父母亲退了学。
玲玲有个女网友叫小琴(化名)。
玲玲的男友偶然中认识小琴,后来两人还谈起了恋爱。
男朋友被“抢”,玲玲决定给小琴一点颜色看看。
几天前,玲玲找来要好的5个小姐妹,将小琴叫到南都花城附近“谈话”,要小琴离开她的男友。
谁知小琴不但不答应,还讥笑玲玲没本事。
玲玲恼羞成怒,打了小琴几个耳光后逼其跪在地上,接着用点燃的香烟烫小琴的手和背。
段塘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将玲玲、小琴及另外5位女孩都带到了派出所接受处理。
高中生恋爱心理特点1、自主性强高中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
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高中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学习,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高中生一旦陷入恋爱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
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当前高中生的恋爱,往往重外表,轻内在。
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
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
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
更为危险的是:恋爱中的中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为自己纯真的、青春萌动的爱情自愿付出这人生的第一次;他们几乎所有人当时都紧张无措;他们没有人从这第一次中体味到快乐,多数女孩子感到自己像是放在爱情祭坛上的祭品;一旦导致女方怀孕,他们都万分惊慌、不敢负责;他们没有人至今仍旧和自己的“第一个”保持着爱情关系。
发生性行为对他们今后的爱情观、婚姻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止这件事,包括这段所谓的感情,也使他们对爱情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他们时常处在内心的挣扎、自卑想法以及自暴自弃的情绪。
早恋常常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
每个中学生都有远大的理想,都渴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中学阶段,充满了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于新生事物极为敏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
因此,应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刻苦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培养和磨炼自己的意志,塑造美好的心灵,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
如果过早开启爱情之门。
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
这种所谓爱情,极可能葬送青少年的前途,待到以后追悔莫及。
(2)影响身心,有害健康。
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还没有真正成熟,如果早恋,会遭到师长的责备和别人的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远离人群,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
活泼、天真的学生,也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淡;还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不足,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
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
(3)影响他人,亵渎爱情。
中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好奇心常常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
当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
往往会出现越轨过火行为,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造成自己或者对方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
就像我们喜欢一朵花儿,因为爱她,就会产生一种占有的欲望,把花儿从树上摘下来,促使她过早的凋零,枯萎,这时候爱就变成了一种伤害。
案例:一名高二的学生B某,女,17岁开始恋爱了,她很是喜欢班里的一名男孩,与他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作业,俩个人都是很开心,他觉得学习很有动力,并且在模拟考试中双双取得很好的成绩。
他们的家庭背景比较好,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与异性朋友交往管得比较严格,他们只能在学校里相处,不能在电话里聊天,但他们觉得每天能看上对方一眼就已经满足了。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大学梦,他们彼此吸引、互相鼓励,俩人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共同分享快乐,他们以此爱情为动力,相约大学。
2.2、案例分析:是不可否认,恋爱亦能促进一个人的发展成长,这就在于自己的合理把握,能够自我控制,很好地处理感情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并驾御好感情,以学习为主,爱情为动力,大学为方向,父母为保障,所以他们的爱情似乎没给他们带来烦恼。
但有时他们也会苦恼,父母的干涉控制让他们有所收敛,保持适度的距离,享受愉快的学习。
不过,我认为,高中的恋爱好象在走钢丝线,很危险却是很充满挑战,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很平稳地度过,心理承受的压力比较大;而处于严格条件下的训练,有较强的实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走过的喜悦。
B某他们在班级学习不错,而找到自己的共同知心伙伴,找到可以一起奋斗的人简直如虎添翼,他们能够很单纯地驾御学习,处理学习之外的事情,加之父母的严格督促,他们会志同道合,一起奔赴理想的殿堂!但是恋爱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似乎只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而多数更多因为爱情而充满更多的矛盾。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那些手拉手进校门、课间一起上厕所或者在走廊上亲密接触、中午吃饭时,互相喂饭菜等过于亲密的行为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感觉,甚至还有一些粗俗的亲昵动作,更是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在校期间,大家能够做到适宜的与异性交往,老师会横加阻拦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作为女生,一定要矜持,要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
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讲了这么多,我们现在来看看基本的广州市中学生行为规范是怎么说的——一、一般道德行为规范4“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男女生要互相尊重,交往要有分寸,在学期间不谈恋爱;不组织或参与小团伙活动。
”有人把恋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友谊阶段、感情过滤阶段、需求阶段。
而实际上友谊并不是爱情。
一个因为没有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而导致心理困扰的事例。
[例]某女生与班上一男同学是老乡。
后来,在共同的学习和社会工作中,两人又有接触。
那男生待人比较热情,加上同乡的关系,故经常帮助她。
为此,这女生认为该男生是喜欢她,也对男生产生了柔情,并经常找机会与男生接近。
这情况引起了男生的不安,他便开始疏远这女生。
然而,女生的感情却没有因此而减弱,更加想见那男生。
于是,她陷入了情感的苦恼之中,总在想:他为什么疏远我了,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令他不高兴了?我是不是长得不好看、不吸引人?这种自责影响了女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看到这个事例,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几个方面:(1)对异性的好感是否等于爱情?(2)怎样分辨、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3)一旦明白产生了误会,该怎样进行自我的调节?发展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可以的,这有助于自身的心理成熟。
但是,如果交往中没有把握好言谈举止的分寸,或没能正确地认识、分辨对方的态度,则容易造成误解,将友谊误认为爱情。
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友情不等于爱情。
虽然友情和爱情有共同的地方,如好感和给予,但它们也有明确的区别:第一,爱情以异性间的性爱为基础,是建立在男女双方间的一种崇高纯洁的情感;第二,爱情的目的和归宿是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第三,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只能在一对男女之间形成特殊的感情。
友情则不具备这些特点。
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友情和爱情也可以互相转化。
所以,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学生们需要把握好交往的尺度,否则就可能陷入不明确的异性关系中,影响双方的心理健康。
而一发现产生了误解,则需要冷静下来,正确面对,切忌自我责备或纠缠不休。
情境:班上一对男女同学,均是班干部。
两人在工作中,彼此有了好感,并固为经常接触来往而有了感情。
两人陷入了“恋爱”的漩涡中,常常咸双成对。
这使得他们疏远了其他同学,也令同学们不再支持他们的工作。
为此,他们感到不好受。
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什么是早恋?(2)中学生恋爱有什么利与弊?(3)怎样看待和处理早恋问题?早恋的界定是根据人类性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来的。
凡没有到达恋爱期的年龄阶段(20岁、21~24岁、25岁)的学生谈恋爱,均称为早恋。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恋爱都属于早恋。
早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不利的影响的。
刚才的“早恋利与弊”的表格,大家都应该很明白了。
强调对异性的好感并不等于是爱情,中学生需要把握好友谊与恋爱的界限,并尽量不要陷入早恋的关系中,以免影响其学习效率、人际关系和心理的平衡。
中学生按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可分为:4.1.1、主动型:此类型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智商高,情商也高,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尤其在恋爱中同样能够自控,对学业影响不大。
4.1.2、能动型:此类型的学生有相对的自控能力,对自己有自信,但容易眼高手低,学习成绩一般,情绪稳定性较差,而自我表现欲较强,具备向主动型发展的潜力,需要教师和父母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4.1.3、受动型:此类型的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情商较低,在遇到困惑时不善于思考,依赖心理较强,经常自作主张,而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人生发展的进取心不强。
所以首先我们要有个对自我很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是否适合谈恋爱;其次,问一问自己到学校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给自己清清楚楚的明确目标,学校办学有两个目的,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而自己能够在人生的筹码上压上什么,应该值得自己好好深思;再次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怎样去行动,我们每天实际能取得多少收获;最后,我们要相信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给自己以动力,给自己以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