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肖骞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6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题的审题与答题杨兵( 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如东226400)最近几年来,为适应和推进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一方面突出了基本的、中心的、可再生性的、对学生今后学习及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化学学科骨干知识、化学学科基本技术和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式的观察;另一方面注意了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侧重观察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以及对初中化学知识系统的整体掌握的能力,注意发掘试题在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注意观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以全面观察初中学生基本的化学涵养。
因为试题重申对能力水平、运用水平、化学涵养的观察,试题阅读量大、情境真实,以致学生在考试审题和答题时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中考化学均分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降落,给初中化学教师的教课带来了疑惑。
为此,本文联合最近几年来的一些中考化学新题型就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题的审题与答题谈一些看法。
1.无论试题所使用的背景如何生活化、社会化,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依旧是学生所学到的化学知识。
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将试题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合适发掘,并联合所学知识来解析和解决问题。
以江苏省南通市 2005 年中考化学第 25 题为例。
试题:水是难得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平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图加入混凝剂图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表示图此中,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作用,该过程中发生——变化。
氯化时,平常通人必定量氯气,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实验室配制AgNO3溶液时不宜使用自来水,其原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水办理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电解水时,加入少许 NaOH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将 0. 1 g NaOH 溶解在 99. 9 g 水里,接通直流电源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放出的气体是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变为 0. 2%时,有水被分解。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应试策略要在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熟练的解题技巧,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应试和应试策略。
现就后者谈几点看法,虽是老生常谈初中生物,但也是对临考不可少的嘱咐!一、保持良好的态度,不要惊慌临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的前提。
考生应放下思想包袱驱散一切精神压力,净化心神,情绪稳定,以平常的心态进入考场。
教科书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不会超出我们的知识范围。
它无非是改变了教科书中的知识,但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它的起源。
只要你冷静,冷静,遇到灾难时冷静,遇到新问题时冷静,仔细审视问题并取得突破,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场次间歇时,绝不要因考过的某一门学科失利而挫伤斗志,干扰下一场考试,要积极遗忘前境,割断牵挂,保持旺盛的再战情绪。
二、三个第一,三个第二,两个立足点,将赢得比赛1.先通览后答题。
刚接到试卷,别急于答题,应先通览全卷,将默读一遍,大致分出难题、易题、生题、熟题,有多少题数、多少页码,了解题情,心中有数。
2.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试题的准备通常先简单后困难,但也有困难,而且容易错开。
回答问题时,你应该先回答简单的问题和熟悉的问题,然后回答困难的问题。
如果出现“堵塞”并暂时放开,则不确定它是否会弹出或唤起记忆,然后重新开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避免浪费时间,用困难的问题纠缠学生,导致没有时间做简单和熟悉的问题的现象。
3.立足一次成功。
因考试时间紧,必须立足一次成功。
力争判断准确,计算无误,表达确切,不可存有先草草做一谝,待后再检查修改的心理。
4.基于简单和中等主题。
中考虽然问题很难,但容易和中等程度的问题占了很大的分数(70%-90%),这是问题的主要部分。
因此,在提问时,我们应该认真仔细。
我们不能急于回答我们一眼就知道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在我们能做的问题上失分,我们很遗憾不能做我们不能做的问题。
这需要“放慢速度,保持正确,抓住中间和较低的问题,不要浪费一分钟!”三、一审二谋三落笔,稳中取胜“考试”是指仔细地检查问题。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作者:杨飏来源:《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3年第06期中考临近,九年的努力将要在一张试卷上判定结果,这种紧张可想而知,既想逃避又想接近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何高效利用仅剩的20多天时间迅速突破,实现高效提分,我衷心希望以下的复习策略能对你有所帮助。
策略一:回归教材,强化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同学成绩提高不显著,即使做了很多题,可总是徘徊在某个分数左右,其主要原因是你的基础知识有漏洞,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因为你总是在不同的卷面中,错不同的知识点,所以很难突破自己,也很难得到高分。
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但基础题答不好,在所谓的“能力题”面前,各种错误自然多了起来,我想,你应该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含义。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化学学得不错,也没觉得自己哪里不会,一遇到结合生活实际的试题就不知道用什么话、什么知识去解释,或者解释了但不全面,写不到采分点上。
究其原因是你对教材掌握不够熟练,因为在考题中,很多有关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几乎都是根据课本中的某一段原话进行设计的,有些问题的答案甚至就是课本中的原话。
所以,在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精读课本,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永远是中考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
要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将之掌握透彻,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由之路。
怎样看书才是最好的方法呢?带着问题看书,简单地说,当你在做题时出现错误或者对某些知识迷茫时,马上把书翻开,看看书上怎么说,然后再看看相关内容有哪些,虽然这样看起来会降低做题速度,很麻烦,也不系统,但是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最好方法。
因为你是带着需要,急于弄清某个问题而去看书,所以印象最深,收获最大。
看一次,收获一次,如果你每天至少看一次的话,那算算你的收获会有多大。
但是,一定要把你每次所看的内容做强化记忆,如果是做限时训练就不能边做题边翻书了。
策略二:专题强化,模拟训练,增强应试能力。
专题强化是攻击弱点的武器,建议同学们选择历届中考试题和各区的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暁摘耍:以2011年湖南省常徳市中考化学卷实验探究题的命制为例, 从选题理山、方案示例、自我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命题思考过程,并对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镁条燃烧;命题策略文章编号:1005 - 6629 (2014) 2 - 0058 - 03 中图分类号:G633. 8 文献标识码:B各地的化学中考卷中常有一类实验探究题,此类试题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现以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屮考化学卷为例,浅析实验探究题命制的思路与策略。
1实验探究题的命制示例2011年常德市中考化学卷的实验探究题选择了“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主题来命制。
1. 1选题理由(1)学生已有来自教材的空气成分探究的实验基础。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多种物质(指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有较宽广的探究空间,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学生较生疏的镁条与氮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通过现场学习、实验现象观察、产物推断等途径获得新知。
(4)探究过程需要通过去除英他气体的干扰,逐一检验镁条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对学生选择实验程序和回答实验现象冇较大的解决问题的空间。
1. 2试题方案确定主题后,我们在命题时,由命题组长与另两名命题教师分两组,先独立完成了各自的试题方案,然后经对比、评价之后,再进行选择。
试题方案1:[提出问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怎样用实验证明?面对老师提出的上述问题,丫丫为组长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步骤的学习与探究:[查阅资料]从网上得知,镁条在空气屮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除同学们熟知的与氧气反应生成MgO 外,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
[实验设想]既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中考化学实验研究题的复习策略宿松万元初级中学欧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授课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
认真解析各省的中考试题,特别是我们安徽省的中考试题,你就不难发现真正观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上下、知识掌握程度的好与坏根本上表达在实验研究题上。
近几年来 , 实验研究题的地位不断爬升, 它重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出发, 重视观察学生全面涵养,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的实验内容越来越碰到重视, 相关实验能力的观察题是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在中考中所占的比率也进一步加大。
观察的重点是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根本操作 ; 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方案的设计、谈论和实验报告的填写等等。
命题的重心一般放在三大气体(O2、 H2、CO2) 。
认真解析近几年我省中考试题可看出,实验研究题在分值以及观察形式上都比较牢固,且观察的都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要修业生能熟练应用所学化学知识。
因此,在中考的复习备考中抓好实验研究题这一题型的复习,关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化学中考实验研究题的复习策略。
一、实验研究题的解题策略〔一〕抓好基础化学实验研究题看似文字众多,涉及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深不能测,实质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观察化学基础知识。
因此,第一必定掌握好最根本的基础知识。
1、熟知初中化学实验根本技术(1〕实验仪器①储蓄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滴瓶② 取用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③ 计量仪器:天平、量筒④ 反响容器a、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b、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2)实验根本操作①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药品取用②给物质加热:固体、液体的加热③物质的分别:过滤、蒸发、降温结晶④ 装置气密性检查⑤冲刷仪器:水洗、洗漱、化学试剂冲刷2、掌握重要物质的颜色(1〕固体物质①红色固体:铜 , 氧化铁②黑色固体:铁粉 , 木炭 , 氧化铜 , 二氧化锰 , 四氧化三铁 , 〔碳黑 , 活性炭〕③蓝色固体:氢氧化铜 , 硫酸铜晶体④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⑤白色固体:氯化钠 , 碳酸钠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 碳酸钙 , 氧化钙 , 硫酸铜 , 五氧化二磷 , 氧化镁(2〕液体的颜色①无色液体:水 , 双氧水②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 氯化铜溶液 , 硝酸铜溶液 ( 含 Cu2+ 〕③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 硝酸亚铁溶液( 含 Fe2+ 〕④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 , 硝酸铁溶液( 含 Fe3+ 〕⑤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气体的颜色无色气体:氧气 , 氮气 , 氢气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3、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①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②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③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4、物质的检验、分别、提纯〔1〕气体的检验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 假设木条复燃 , 那么是氧气.②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 罩一干冷小烧杯, 观察杯壁可否有水滴, 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不变浑浊 , 那么是氢气.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变浑浊那么是二氧化碳.④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 假设试纸变蓝 , 那么是氨气.⑤水蒸气:经过无水硫酸铜, 假设白色固体变蓝, 那么含水蒸气.〔 2〕酸碱盐的检验.①酸液〔 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参加锌粒-②碱液〔 OH〕: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③ CO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④Cl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 假设产生白色积淀 , 那么是氯离子⑤ SO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⑥ 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⑦ Cu2+: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假设产生蓝色积淀那么是铜离子⑧ Fe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假设产生红褐色积淀那么是铁离子软水、硬水鉴别:肥皂水羊毛、合成纤维鉴别: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为羊毛(5〕物质的提纯①化气法:参加试剂能与杂质反响生成气体而除去例: NaCl(Na 2CO3) :参加足量的盐酸② 积淀法:将杂质转变成积淀后过滤除去例: NaCl(Na 2SO4) :参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 置换法:将杂质经过置换反响而除去例: FeSO4(CuSO4):参加足量的铁粉④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例: Cu(CuO):参加足量的稀硫酸Cu(Fe):参加足量的稀硫酸⑤ 加热法:杂质受热分解,经过加热将杂质除去例: CaO〔 CaCO3〕:高温加热⑥ 转变法:将杂质经过化学反响转变成主要成分例: CO2〔 CO〕:把气体经过灼热的氧化铜6、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谈论实验研究题一般包括八类要素:即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拟定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凭据;6.讲解与结论;7.反思与谈论;8.表达与交流。
浅谈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应对策略摘要:推断题是学生中考中的一类重要考查方式,当前由于教育观念的发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化工工艺流程问题因其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出现。
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已逐渐成为中学入学考试的一个热点,导致推理题的形式逐渐从框图推断推理发展到化工流程推理。
化学工艺流程图题主要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操作过程、物料变化过程和综合过程,以测试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综合性较强。
关键词: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型;策略近年来,化学工艺流程图已成为中学入学考试中不可缺少的问题类型,因此在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化学工业流程图主题以真实的化学生产为命题背景,以从原材料到产品的转化为线索,包含了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大量信息。
同时,这些信息将整合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设计、基本操作、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对学生化学综合能力进行考察[1]。
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惧怕心理,且无法有效提取有效信息,关联所学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致使正确率较低。
故本文针对中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特点、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特点化学工艺流程图题此类题型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以框图推断推理问题为基础,以“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为背景,将推理问题与化学实验与生产问题相结合,进而形成化学工艺流程图题。
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标题、题干和标题尾。
标题通常是对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目的(包括副产品)的简要介绍;题干以方框图形式展示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作为生产工艺呈现,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化学知识逐步设置问题;所设置的问题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教学大纲中的一系列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试题。
此类题型在选材上着眼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精心设计考试背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初中化学中考解析与应对策略化学作为初中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既是知识学科,也是实践学科,其考试内容既涉及理论知识,也包含实验操作。
在中考中,化学的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通过解析中考试题,总结应对策略,帮助同学们在化学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在初中化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中考经常考到的重点与难点内容。
例如,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等。
此外,原子结构、化学键和物质的分类、氧化与还原反应等也属于中考的重点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答试题的基础。
二、中考试题解析与应对策略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中考中化学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常,解答单项选择题需要运用基本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首先,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题目的要求。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的内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最后,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 填空题填空题是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能力的题型。
解答填空题需要将所学的知识点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在做填空题时,要注意单词的拼写和符号的书写规范,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3. 简答题简答题是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题型。
解答简答题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问题。
在回答时,要点明观点,给出相关例子,提供合理的解释,并用科学性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实验操作题实验操作题是化学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在解答实验操作题时,要先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理解要求。
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最后,根据考试要求,回答实验问题,并提供合理的解释和理由。
三、应考策略为了在化学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同学们需要制定一些应对策略。
1. 理解知识点首先,要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透彻理解,弄清楚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原理。
把握导向科学备考--浅谈2012年中考化学备考策略一、分析、研究《2012年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1、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基本思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必须掌握的核心,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
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
要依据课程内容标准,把握学习要求。
考核的重点要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例中考题,电池中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的回收、分离);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
运用具有实际情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
既能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能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查。
试题可以有适当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但不应脱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要给学生充裕的作答时间,防止以“探究”“开放”之名出现新的繁、难试题。
2、考纲变化--试题细微变化的风向标,2012考纲与2011年的变化二、201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与研究(一)试卷整体结构1、试题数量共4页,3大题,16小题,2658字2、试卷分值、时间满分60分,4分附加分,理化共120分钟,化学不低于48分钟3、试卷结构选择10题,共20分,占33.3﹪、填空 5题,共34分(附加分4分),占56.7﹪、计算 1题,共10分,占10﹪4、难度变化试卷着重考查了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及学科能力,在充分显现出试题的基础性的前提下,考查点的布局和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考查点布局的调整使填空题的命题空间更广阔,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其他题目的命题方式的一些变化,导致试卷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进一步凸显选拔功能。
谈有效提高中考化学试题的审题和答题景德镇市第五中学许雅琴2021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不偏、不怪,也没有过难题,考生广泛感觉优秀,估分高。
但分数宣布后,许多考生的估分与实质分数进出较大,一度怀疑阅卷有误,复查分数又的确无误。
何故?经过对阅卷中考生的失分状况抽样剖析,发现审题不清,答题不标准是造成无谓失分的原由之一。
反省教课,深有感想。
为此,自己联合最近几年来的一些中考化学新题型说说如何指导学生审题与答题。
〔一〕不论试题阅读量、信息量有多大,剖析问题的落脚点还是读题和审题。
问题是如何增强对学生读题、审题和信息办理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育。
比如:2021年江西省中考第28题为例2021年春节前夜,我省遭受冰雪灾祸。
为了去除道路上的冰雪,有关部门投入了大批工业盐融雪剂用于除冰。
同学们从资猜中得悉:①使用工业盐融雪剂后,道路两旁树木、农作物大批死亡;②桥梁路面除冰不得使用工业盐融雪剂。
【提出问题】工业盐融雪剂对树木、农作物和桥梁为何会造成危害 ?【查找资料】(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NO2;(2)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树木、农作物死亡。
【作出猜想】猜想一:工业盐溶液可能显碱性;猜想二: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化性。
【实验研究】请你填空:实验操作猜想一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猜想二实验①:6—7天后显然生锈实验②:2—3天后显然生锈实验①实验②【反省与应用】关于道路除冰,请你提出更好的建议。
本题以雪灾为背景研究工业盐的碱性及腐化性,观察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全题文字阅读量大,信息量多,假如学生读题不慎,审题不清,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可以很好地回复以下问题。
所以教师在平常训练时要指引学生学会推测试题自己的意图,训练学生在思虑问题时往题目上靠,不要偏离题意。
这就要讨教师在教课中,指导学生在审题时要“找出重点词语,划出数据〞,敏锐地察觉提示的信号,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清除扰乱,正确答题。
浅议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作者:黄阳桥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09期中考化学在整个中考的总分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显得十分重要.能否考好化学已经成为初中生学习水平的体现.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中考化学复习的策略进行一些剖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毕业生起到帮助.初中化学学科不仅是为了帮助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普及一些化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在进行中考准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各种的原因,没能熟练地掌握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化学知识部分,这样对其升学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中考化学的复习策略对于很多的学生而言,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一、保持自信的心理学习化学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信心,能够在面对新的难题时勇于探索、不断前进.因此,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要摆正心态,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是一定能够学好这门课程的.老师和学生自己本身在这个过程中都不应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始终保持一个轻松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一心一意的为中考做准备,毕竟,过度的心理压力并不能为学生取得实际的帮助.轻装上阵才是中考化学复习的正确策略.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脉络任何知识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就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对问题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而对知识脉络的掌握则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过的知识做到总结、归纳.初中化学有一部分的功能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向学生普及化学常识,因此,就内容来说,并不是十分复杂.初中化学知识包括了几个大的部分,第一个就是对元素和分子的认识,第二个就是化学方程式,其中包括离子方程式、分子方程式等,酸碱盐等,然后就是几个重要的反应类型等.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主次,理清知识的脉络结构的内在联系.比如前20号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单质、混合物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金属的活动顺序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化学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乐趣.教材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对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对基础知识做到清楚、准确地掌握.利用化学教材的目录,我们可以很明了的知道这本书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又有几个小结,小结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比如在碱金属这一章,小结之间都是有一定的逻辑在内的,首先是对碱金属进行了总的概括,然后分别对其中的每一种元素进行介绍.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我们从目录中很明显看出它们之间并列的关系.通过这样高屋建瓴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目录对初中的化学知识进行简单但是重要的梳理,这就等于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大厦的地基和承重部分已经建立了起来,接下来就是在此框架内填充实际的内容就可以了.此外,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因此,学生应该在学习之后能够对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有所掌握.例如,置换反应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过的所有置换反应都联想总结出来,并尝试将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式.比如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Zn+H2SO4ZnSO4+H2↑;金属与盐的反应:Zn+CuSO4ZnSO4+Cu等.通过联想,能够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复习效果.三、抓住自己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将初中化学课程的知识脉络理清以后,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将化学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块的目的也正在此.比如有的同学对元素推断题比较弱,往往不能迅速准确的进行物质和元素的推断,这个时候最好找一些这方面的题目过来,请老师和同学认真的从头讲起,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从根本上学会解题的方法才是复习的关键.这类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小并且十分琐碎,但总是离不开初中化学课程中那几套有关联的化学方程或者现象.一些典型反应的典型现象如颜色、气味或者物质的俗称、常见用途等都很有可能作为题目的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要特别的熟悉.例如苏打、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指的分别是Na2CO3和NaHCO3,明矾是KAl(SO4)2·12H2O,常用于胃镜检查的钡餐指的是BaSO4的白色颗粒,如果用的是同为白色颗粒的BaCO3,则要面临着重金属中毒的危险.在逻辑推断的过程中,要敢于从某一点开始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下面的推断.如果能够根据这个假设将题目中的各个地方完整并且正确地理顺,就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例如,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X、Y、M和N分别为常见的酸、碱、盐,并且X是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E是蓝色沉淀,他们的关系如下:(1)2X+YN+2H2O;(2)N+MBaSO4↓+2X;(3)M+CuSO4BaSO4↓+E↓,根据这些信息,写出各种物质的化学式.解首先应该找到一个突破口,一般情况下像颜色气味这样的提示都是题目的突破口,由蓝色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推测,那就是E中必然含有铜离子Cu2+,因为在初中的化学体系中只有铜离子是蓝色的.接下来按照M+CuSO4BaSO4↓+E↓可以知道,M中含有元素钡.由于2X+YN+2H2O,X中含有钠元素并且整个反应中没有气体产生,可以假设X为NaOH,这样一来,由第二个方程得出,M应该是氢氧化钡Ba(OH)2,同时N为硫酸钠Na2SO4,则Y 必然是硫酸H2SO4.从整个题目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讲的通,于是我们关于X的假设是正确的,因此,这个题目的答案就是:X为NaOH,Y为H2SO4,M为Ba(OH)2,N为Na2SO4,E为Cu(OH)2.四、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技能是化学学科最基础的技能之一,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并且能够亲身体会到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这样可以增强实验过程的印象,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兴趣.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也能根据自己对实验过程中的印象来提供线索.况且,在中考的题目中,关于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展现出的现象、实验技能等多个细节的考查越来越多,这要求教师教学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增加学生快速解题能力.例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题都出了现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其目的是体现化学的价值,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反思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例如,近几年广东省的中考题都连续出现了社会热点,化工生产流程题,这两种较新的题型充分体现了化学的生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一些常考点,比如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如何对实验产生的废气继续处理,以及如何检查整个实验体系的气密性等,都已经在历年的中考题目中反复被提起过.对于实验中的很多细节,比如酒精灯的酒精应该加多少,试管中的溶液不能超过什么地方,哪些容器可以加热而哪些不能加热,这些小的细节不仅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安全的保障,还是中考化学的重点考查内容.因此,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对这部分的内容充分的重视,把它当做一个重点的内容来对待.总结中考化学的复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应该功在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策略很重要.首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体系,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对重点弱点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的复习和练习.注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希望广大初中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考化学之解题策略作者:杨春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6期【摘要】中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中考成绩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心仪的理想高中。
中考化学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组成,提高中考化学的考试成绩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中考命题不断发展,知识立意考查已经不再是考试的重点,考试旨在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由于很多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灵活,无法把握考试考查的重点所在,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学生的发展。
本文围绕“中考化学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者和广大中考考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考化学解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63-01中考化学是学生中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包含了很多类型的题目,不仅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考验学生的解题技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基础知识掌握有益于学生快速解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即便学生拥有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却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此时则需要有好的解题技巧或是解题思路辅助解题。
为了确保学生在中考化学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教育者需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化学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快速解题,进而为获得一个好的中考成绩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选择题是中考化学题型之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因为选择题给出了备选的答案,因而从整体角度看来难度并不很高。
对于选择题的解答,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重视选择题。
其次,选择题的题干中包含了很多比较关键的信息,对于解答问题能够发挥出非常巨大的意义。
因此,教育者应指导学生在读题的时候有意识的标注关键信息。
最后,在标注关键信息之后,对题干进行再次阅读,从已经掌握的信息出发尝试着遴选正确答案。
就一般情况而言,选择题的解答方法比较多样,但从省时、高效角度看来,最常使用的方法有四:第一,淘汰法。
中考化学临场策略谈关于《中考化学临场策略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中考是一种涵括知识、能力、体能、心理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的竞争。
掌握正确的临场策略极为重要,它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是沉着应试的关键。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消除恐惧,稳定情绪;浏览全卷,心中有数;先易后难,莫循题序;细心审题,全面分析;沉着冷静,规范答题;另辟蹊径,以巧制胜;答题严密,语言简练;认真检查,善抓重点每年陪学生中考,总会看到有的学生走出考场后,感叹不已,甚至是泪流满面。
这常常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临场策略,造成不该错的错了,不该丢的分丢了。
由此看来,掌握正确的临场策略极为重要,它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是沉着应试的关键。
那么临场考试应有怎样的策略呢?一、消除恐惧,稳定情绪进入考场后,一定要稳定情绪,防止情绪过度紧张。
临场考试情绪有点紧张是难免的,但一定要自觉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尽快地将情绪稳定下来。
首先,要冷静,充满自信心,一定要树立“我能行,我有把握取得好成绩”的信心,保持稳定、愉快的心情。
其次,要做好应试的有关物件准备,如带好准考证、必要的文具以及防暑用品等,以免给自己精神上造成紧张情绪,保证考试时情绪稳定。
二、浏览全卷,心中有数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做题,应先按考试要求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写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信息,并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接着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的页码;随后迅速冷静,集中精力通览全卷,大致分出难题、易题、生题、熟题,了解试题题型、类别以及每题所占的比例和分值比重,做到心中有“卷”。
通读试卷不是浪费时间,而是预防错漏,少走弯路,提高答卷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先易后难,莫循题序历年中考化学试卷中,题型一般分为选择、填空、简答、实验探究、计算等。
选择题和填空题属于基础题,相对较易,而且分值高;有些试题(如实验探究)则综合性较强,相对较难。
所以答题时应先做较易的试题,对那些一时不能完成的试题可以暂时放下,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江舜志
【期刊名称】《文理导航》
【年(卷),期】2010(000)025
【摘要】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该类题日考查知识面广、变化繁杂、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下面简述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江舜志
【作者单位】贵州省三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
2.中考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3.浅析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4.浅析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5.谈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考化学实验题复习策略发布时间:2021-08-04T13:33:43.0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作者:阮瑾[导读] 实验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蕴含着较多的知识点。
阮瑾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实验中学363199摘要:实验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蕴含着较多的知识点。
部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片面强调做练习,却忽视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导致复习课枯燥、乏味,很难提高教学效率。
而一些研讨会上,部分教师尝试在复习课中融入实验教学,实践后效果非常明显。
本文以初三化学学习为背景,对如何展开实验复习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考复习化学实验初三化学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基础的化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解题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有所掌握。
而初三阶段的实验复习则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条件和环境,对于提高我们中考化学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高化学实验部分的学习效率,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中考化学实验题复习重要性实验探究题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其中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的设计以及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要求来讲比较严格,所以说实验探究题往往是考试的关键,也是主要的得分点,是中学化学实验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
对于初三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已经做过许多实验探究题,也了解了处理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掌握实验探究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复习策略(一)立足化学教材内容,夯实化学知识基础在中考改革的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的内容虽然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中考化学实验大都是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拓展,主要考察我们化学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情况,以及化学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三化学实验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计划地落实化学复习方案,有步骤地学习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夯实化学知识基础,如此才能在中考考试过程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策略浅说发布时间:2023-07-20T08:14:14.6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7月下作者:宋巧荣[导读]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学生经过系统学习课本知识之后,根据知识分类把教材中每一类相关问题集中起来,当作一个专题,进行再学习、再研究,通过梳理、归纳、反思和做题训练,用一定时间把这个专题的内容深刻领会,融会贯通。
(湖北省当阳市慈化初级中学湖北当阳 444100)【摘要】专题复习是化学综合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过程,通过专题复习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中考应试能力,是所有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中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7-019-01所谓“专题复习”就是学生经过系统学习课本知识之后,根据知识分类把教材中每一类相关问题集中起来,当作一个专题,进行再学习、再研究,通过梳理、归纳、反思和做题训练,用一定时间把这个专题的内容深刻领会,融会贯通。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专题复习是化学综合复习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过程,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网络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帮助学生提高中考应试能力的重要保障。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既要做到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不断提升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以章节基础性复习为依据,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考试能力。
为此,本文拟结合宜昌市历年中考化学试题谈谈化学复习的专题确立与强化训练策略。
1、两种题型中必须考虑与确定的专题。
化学专题复习的前提是必须确定专题复习内容,而专题的确立必须依据历年中考命题的几率高和学生失分较多的知识点、能力点。
在最后冲刺阶段的专题复习中,如何选择和确定哪些专题进行复习训练,是一个策略问题。
就宜昌市历年中考化学试题的出题与得分情况,笔者认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多个专题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考虑和重视的1.1选择题中至少有三个专题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