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第三讲-下-单晶硅生长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2
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硅基半导体是一种在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制备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包括传统的硅基半导体制备方法和新型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1. 单晶硅生长技术单晶硅是硅基半导体的主要材料,其生长技术是制备硅基半导体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单晶硅生长技术包括气相淀积法、溶液法和熔融法等。
其中,气相淀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在衬底上沉积硅薄膜,然后通过退火等工艺形成单晶硅。
2. 晶圆加工技术晶圆加工技术是将单晶硅切割成薄片并进行加工的过程,包括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扩散、金属化等步骤。
这些步骤是制备硅基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对器件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3. 氧化硅膜沉积技术氧化硅膜是硅基半导体器件中常用的绝缘层材料,其沉积技术包括热氧化、PECVD等方法。
氧化硅膜的质量和厚度对器件的绝缘性能和电学特性有重要影响。
二、新型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1. 氮化硅薄膜技术氮化硅薄膜是一种新型的绝缘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逐渐取代传统的氧化硅膜。
氮化硅薄膜的制备技术包括PECVD、ALD等方法,可以实现高质量、均匀的薄膜沉积。
2. 低温多晶硅技术传统的单晶硅生长需要高温长时间的退火过程,成本高且能耗大。
低温多晶硅技术采用PECVD等方法在低温下生长多晶硅薄膜,可以降低制备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3. 柔性硅基半导体技术柔性硅基半导体是一种新型的硅基材料,具有高柔韧性和可弯曲性,适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柔性硅基半导体技术包括薄膜剥离、柔性衬底等方法,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1. 高性能材料的研究:开发新型硅基半导体材料,提高器件性能和集成度。
2. 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广低能耗、低污染的硅基半导体制备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硅基半导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电子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优良的电子特性和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硅基半导体的制备技术,包括单晶硅的生长、掺杂和薄膜沉积等关键步骤。
一、单晶硅的生长单晶硅是硅基半导体的基础材料,其生长过程需要高纯度的硅原料和精密的控制条件。
目前常用的单晶硅生长方法有Czochralski法和区域熔融法。
Czochralski法是一种常用的单晶硅生长方法。
首先,将高纯度的硅原料放入石英坩埚中,加热至高温熔化。
然后,在熔融硅液表面悬挂一根带有小晶种的单晶硅棒,通过旋转和提升下降的方式,逐渐拉出单晶硅棒。
在拉出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拉速,使得硅液逐渐凝固形成单晶硅。
区域熔融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单晶硅生长方法。
它通过在硅片上制造一定的掺杂区域,然后加热整个硅片,使得掺杂区域熔化。
随后,通过控制温度梯度,使得熔融区域逐渐移动,最终形成单晶硅。
二、掺杂掺杂是指向硅基半导体中引入杂质,以改变其电子特性。
常用的掺杂方法有扩散法和离子注入法。
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掺杂方法。
它通过将硅片放入含有掺杂材料的气氛中,加热至高温,使得掺杂材料扩散到硅片中。
掺杂材料可以是五价元素如磷或三价元素如硼,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掺杂的浓度和深度。
离子注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掺杂方法。
它通过将掺杂材料的离子注入到硅片中,使得掺杂材料与硅原子发生置换。
离子注入法具有高精度和可控性,适用于制备高精度的器件。
三、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指在硅基半导体表面沉积一层薄膜,用于制备各种器件结构。
常用的薄膜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常用的薄膜沉积方法。
它通过将气体中的前驱体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沉积物质并沉积在硅基半导体表面。
化学气相沉积具有高沉积速率和均匀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面积薄膜的制备。
物理气相沉积是另一种常用的薄膜沉积方法。
它通过将金属或合金材料蒸发或溅射到硅基半导体表面,形成薄膜。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晶体的生长概述晶体生长是半导体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半导体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概述半导体晶体的生长工艺,包括单晶生长、多晶生长和薄膜生长。
首先,单晶生长是制备高纯度单晶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单晶生长过程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和陶瓷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单晶生长方法之一、在溶液法中,首先制备出含有半导体材料的溶液,然后通过控制溶液中的温度、浓度和溶液与环境接触的界面等条件来实现晶体的生长。
气相法利用气体中的半导体材料蒸汽沉积在基片上,并在其上形成单晶。
陶瓷法是将半导体材料粉末压制成形状可控的块状,并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从而实现晶体的生长。
其次,多晶生长是制备大尺寸半导体材料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固态下将多个晶核生长成晶粒,形成多晶的材料。
多晶生长一般分为凝固法和熔融法。
凝固法中,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凝固过程将原料直接转变为多晶体。
凝固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铸造法,即将熔化的半导体材料注入到石膏型中,随后通过凝固过程获得多晶体。
熔融法中,通过将原料加热至熔点,然后冷却成形,实现多晶体的生长。
最后,薄膜生长是一种制备半导体薄膜的方法。
薄膜生长涉及多种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等。
在物理气相沉积中,通过将半导体材料直接蒸发或溅射到基片上来形成薄膜。
在化学气相沉积中,通过化学反应使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转变为沉积在基片上的固态材料。
分子束外延是利用高纯度蒸发源,在真空环境下瞄准并发射精细束流的精确方法,将气体分子形成薄膜。
以上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晶体生长的概述。
不同的晶体生长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选择合适的生长方法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晶体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晶体生长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为半导体工业带来了更高效、更精确的制造工艺。
单晶硅的生长方法1. 直拉法呀,就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一样,一点点把单晶硅拉起来。
你看,在一个高温的坩埚里,把多晶硅熔化,然后用一根细细的籽晶去慢慢往上提拉,哇,单晶硅就这么神奇地生长出来啦!就像盖高楼一样,一层一层的。
2. 区熔法呢,这可有意思了,就好比是在一个局部区域进行一场特殊的“培育”。
把一根多晶硅棒固定,然后用一个加热环在上面移动,加热的地方就熔化啦,慢慢移动过去,单晶硅不就长出来了嘛!是不是很神奇呀!3. 外延生长法,哎呀呀,就好像给单晶硅穿上一件新衣服一样。
在一个已经有单晶硅的衬底上,让气态的反应物沉积上去,形成新的单晶硅层,这就像给它装饰打扮一番呢!4. 气相沉积法,就如同是在空中“变魔术”,让那些气体中的硅原子乖乖地聚集在一起变成单晶硅。
比如把含硅的气体通入反应室,它们就会乖乖地在合适的地方沉积下来成为单晶硅啦,多奇妙呀!5. 分子束外延法,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呀,就像一个细心的工匠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通过精确控制分子束的流量和方向,让单晶硅完美地生长出来,厉害吧!6. 固相晶体生长法,这就像是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默默努力的小伙伴。
在固体状态下,通过一些特殊的条件,让单晶硅悄悄地生长,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呢!7. 助熔剂法,好比是有了一个好帮手一样。
加入助熔剂来帮助单晶硅生长,就像有人在旁边助力,让单晶硅长得更好更快呢!8. 水热法,哇哦,就如同在一个温暖的水中“孕育”着单晶硅。
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让单晶硅在水中生长,是不是很特别呀!9. 熔盐法,这就好像是在一个充满魔法的盐世界里让单晶硅现身。
利用熔盐作为介质,单晶硅就神奇地冒出来啦,真的好有趣呀!10.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就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单晶硅生长。
利用等离子体来增强反应,让单晶硅快快长大,太有意思啦!我觉得呀,这些单晶硅的生长方法都好神奇,各有各的独特之处,都为我们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呢!。
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综述摘要半导体级硅单晶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微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晶体结构对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综述了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的生长方法及其特点,并对其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 引言半导体级硅单晶是由高纯度的硅熔体通过特定的方法生长而成的单晶硅材料。
它具有高度晶体结构完整性、低缺陷密度和高纯度等优良性能,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所必需的材料之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半导体级硅单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2. 生长方法半导体级硅单晶的生长方法主要包括区熔法、悬浮液法和熔于翻转法等。
其中,区熔法是最常用的生长方法之一。
它利用熔融硅的高温特性,在蔓延区和保护区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在过热熔体和下冷Si晶体界面处生成硅原子,从而实现硅单晶的生长。
悬浮液法则是通过在熔融硅中悬浮微小的硅颗粒,在悬浮液不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沉积和排斥硅原子,从而实现单晶硅的生长。
熔于翻转法是最新发展的生长方法之一,它采用高性能矽翻转碗作为生长室,在高真空和气氛下进行生长,可以实现较大直径和高质量的硅单晶生长。
3. 生长过程及参数控制半导体级硅单晶的生长过程包括熔体制备、生长引上、生长室制备和晶体生长等多个步骤。
其中熔体制备是制备高纯度硅熔体的关键环节,包括硅原料的净化、熔炼和纯化等。
生长引上是将熔体引入生长室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引上速度和温度梯度,以保证晶体的品质和形状。
生长室制备则是建立一个适合生长的高真空或气氛环境的关键步骤。
晶体生长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包括晶面生长、补充剂的掺入和晶体拖曳等。
控制生长过程中的参数对于确保晶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温度控制是最关键的参数之一,需要保持适当的生长温度来实现晶体的生长。
此外,压力、气氛、温度梯度等参数的控制也对晶体的质量和晶格缺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4. 主要应用领域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在半导体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单晶硅生长技术及氧缺陷控制方法2100字摘要:本文介绍了单晶硅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并对单晶硅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同时结合生产实际经验,对单晶硅中的主要杂质――氧,提出了几种控制方法。
关键词:单晶硅;生长技术;氧缺陷1 单晶硅的概念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和其他物理性质对晶格缺陷以及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非常敏感。
制作各种半导体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更需要均匀性好的大直径完善单晶。
目前不仅能制造无位错的完善单晶,而且还可以将位错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
无位错单晶的直径已达到200mm规格化。
2 单晶硅的生长方法生长单晶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本上可分为:从熔体中的生长法、从溶剂的溶液中生长法和气相生长法[2]。
从熔体中生长单晶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工艺又分为立式和水平布里支曼法、立式和水平区溶法、直拉法和粉末法等。
立式区熔法又称无坩埚区熔法。
从溶液中生长单晶的方法有溶剂层移动法,液相外延法等。
从气相生长单晶方法,又可分为热分解或氢还原CVE、利用歧化反应的CVE以及分子束外延法等。
体单晶硅的制备主要用直拉法和区溶法。
薄层单晶硅的制备主要用硅的化合物热分解或氢还原的CVE及分子束外延法。
直拉法又称为乔赫拉尔斯基法。
这种方法生长的单晶硅径向杂质分布比较均匀,但纵向分布就差一些。
另外,拉制单晶时熔体直接与石英坩埚接触,会引进一些氧原子及碳沾污。
目前用区熔法能生长直径100mm,长1m以上的单晶硅,这种单晶中纵向杂质分布比较好,但径向分布不如直拉法的单晶。
用气相外延法(如SiH4的热分解或SiCl4氢还原)能够制备质量非常好的薄层单晶,一般器件大多制作在这个外延层中。
气相外延是目前在器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
为了满足器件对材料的导电类型和电阻率的要求,在直拉法中采用在熔体中掺杂的方法,在无坩埚区熔中采用的掺杂方法有多种。
前些年,我国主要采用溶液掺杂法,最近提出了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掺杂方法。
单晶硅生长原理及工艺摘要:介绍了直拉法生长单晶硅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
通过控制不同的工艺参数(晶体转速:2.5、10、20rpm;坩埚转速: 1.25、5、10),成功生长出了三根150×1000mm 优质单晶硅棒。
分别对这三种单晶硅样品进行了电阻率、氧含量、碳含量、少子寿命测试,结果表明,当晶体转速为10rpm,坩埚转速为5rpm,所生长出的单晶硅质量最佳。
最后分析了氧杂质和碳杂质的引入机制及减少杂质的措施。
关键词:单晶硅;直拉法生长;性能测试;氧杂质;碳杂质中图分类号:O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70(2009)04 -0569 -05收稿日期:2009 07 25基金项目: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资助项目(42001070404)作者简介:刘立新(1962 ),男,助理研究员,E-mail:lxliu2007@。
刘立新1,罗平1,李春1,林海1,张学建1,2,张莹1(1.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2;2.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130021)Growth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LIU Lixin1,LUO Ping1,LI Chun1,LIN Hai1,ZHANG Xuejian1,2,ZHANG Ying1(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2.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Changchun 130021)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ocess conditions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 growth by Cz method.Through controlling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crystal rotation speed: 2.5,10,20rpm; crucible rotation speed: -1.25,-5,-10),three high quality single crystal silicon rods with the size of 150×1000mm were grown successfully. Performancemeasurements of three single crystal silicon samples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resistivity,oxygen and carbon content,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grown single crystal silicon has the optimal qualitywhen crystal rotation speed is 10rpm,and crucible rotation speed is -5rpm. Finally,the introducing mechanism of oxygenand carbon impurities,and the way to reduce the impuritie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single crystal silicon;growth by Cz method;performance measurements;oxygen impurities;carbon impurities单晶硅属于立方晶系,金刚石结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在电子、光电子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
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通过在低温条件下控制硅单晶生长的过程,使得所得到的硅单晶材料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晶体质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完善了该技术。
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仪器。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实现低温条件下的硅单晶生长,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辅助物理气相沉积(PAP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等。
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
首先,该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如硅基材料、硅锗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电子器件制造和半导体光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低温条件下的硅单晶生长技术也可以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材料。
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的能源发电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采用低温条件下的硅单晶生长技术制备太阳能电池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光电子领域,用于制备光电器件和光学波导材料等。
然而,低温条件下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需要先进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系统。
这些设备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其次,低温条件下硅单晶生长的过程相对较慢,生长周期较长,这对于一些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企业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生长单晶半导体的方法有
生长单晶半导体常用的方法有:
1. 布里奇曼-斯托克伯格法:在高温优先配向的单晶种子上慢速结晶,生长出大块单晶。
2.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载体上使用有机金属和硅烷等前驱体,通过热分解和表面反应生长单晶薄膜。
3. 分子束外延生长法:在真空系统中,通过分子束轰击衬底,生长高质量的外延单晶层。
4. 液相外延法:在衬底表面溶液中通过温度梯度和供料调控,生长单晶薄层。
5. 低压有机金属化学汽相淀积法:使用有机金属源在低压容器中生长单晶。
6. 凝胶-溶胶技术:使用硅溶胶凝胶转化方法生长纳米粒子,再制成单晶薄膜。
7. 区熔定向生长法:利用激光等进行区域熔化,并控制固化方向生长大规模单晶。
通过精心控制结晶条件和过程,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单晶半导体。
单晶硅生长的工艺流程
单晶硅生长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硅单晶种子
将高纯度多晶硅加热至熔点,使其中的杂质浮起,用特殊的设备从上端抽取到纯净的硅熔体,然后使用旋转器旋转并拉扯出来,即可得到具有较高晶格定向性的硅单晶种子。
2. 准备硅熔体
在特殊的反应炉中,将硅石和氧化铝等原料加入到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中,使它们发生互相作用,生成硅熔体。
3. 单晶硅生长
将硅单晶种子放入硅熔体中,并逐渐上升和旋转,依次凝固、生长出单晶硅,这个过程被称为“拉曼”过程。
同时,通过恰当的加热和冷却控制,可以获得所需的硅单晶形态和尺寸。
4. 硅单晶切成片
将生长好的硅单晶锯成晶片,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半导体器件。
5. 优化和制备半导体器件
对硅单晶晶片进行表面抛光、清洗等处理,采用化学蚀刻、光刻、离子注入、渗透等工艺优化晶体结构,然后通过印刷、焊接、封装等过程制备成各种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