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及题解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含习题)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知识管理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__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__。
实验假设: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__、__一定的水分__和__充足的空气__。
实验过程: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法10粒种子 不加水 拧紧瓶盖 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10粒种子 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 橱柜橱柜 冰箱 橱柜 现象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实验讨论:其中2号瓶处于自然状态下,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瓶内种子能正常萌发,起对照作用,叫__对照__组;1号瓶、3号瓶、4号瓶分别缺少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叫__实验__组。
共有__3__组对照实验。
实验分析:1号瓶和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一定的水分__;3号瓶和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__;4号瓶和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充足的空气__。
实验结论:由实验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__水分__、适宜的__温度__、充足的__空气__。
2.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胚是 完整 、 活 的, 度过休眠期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种子萌发的过程水分和营养:首先要吸收水分,__子叶或胚乳__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种子萌发结果⎩⎪⎨⎪⎧胚芽→茎和叶(地上)胚轴伸长(中间)胚根→ 根 (地下)二、例题解析【例】 (沧州中考)小明将如下装置放在窗台上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①中种子能萌发是因为有充足的空气B .②和③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C .实验是在光下进行的,说明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光D.④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没有活的胚解析:图中①因缺乏一定的水,不能萌发;②和③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该实验没有涉及以光为变量的实验,所以不能说明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由于④中是熟绿豆,没有活的胚,所以④中种子不萌发。
专题五:被子植物的一生(学生版)1.考点解读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的;接着是种子萌发后植株的生长,植株的生长即包括植物植株向上生长又包括根向土壤中的延伸;当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从而形成果实种子;这样就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生。
这部分的知识点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幼根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结构和发育,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花的结构,传粉受精及果实种子的形成。
考题经常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载体综合考查以上知识是常见的考查形式;单独的考查以上某个知识点在选择题中也经常出现。
此部分考题平均分值在4-7分左右,考试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都有,选择题(2-3考题,分值以3分居多)、填空题(一个考题,分值以3-4分居多),在考查的时候经常将这一部分知识点与植物的生殖或者是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结合到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被子植物的一生在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中仍会出现,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常见填空题,常与种子的结构结合一起考查,一般也会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起考查)(2)根与芽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结构常与种子的萌发过程和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一起考查);(3)花的结构、传粉受精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这几个知识点常见一起考查)2.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整体认知——被子植物的一生:从整体认识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的;接着是种子萌发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植株的生长过程即包括植物植株向上生长又包括根向土壤中的延伸;当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完成开花结果,形成果实种子;果实和种子是绿色植株的生殖器官,这样就完成被子植物一生的繁衍。
被子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一、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和过程1. 种子萌发的条件2.种子萌发探究实验(1)实验设计一:四个瓶子如图放倒,每个瓶子内放上两张餐巾纸; 1号瓶子不洒水,2、3号瓶子撒适量的水,4号瓶子中倒入较多的水,水将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取40粒大豆种子平均放到4个瓶子中,1、2、4放入橱柜中,3号瓶子放入冰箱内。
专题五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点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种子度过了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2)转动营养物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动给胚根、胚芽和胚轴。
(3)发育: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逐渐变得干瘪,原因是有机物被消耗完。
)例1:豆芽菜白白嫩嫩的部分由胚轴发育而来。
3.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的变化(1)曲线甲表示湿重的变化,曲线乙表示干重的变化。
(2)ab段,种子湿重增加是因为:种子吸收大量的水。
ac段,种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cd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
(3)总之,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再增多。
知识点二植株的生长1.根的生长成熟区: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根冠:起保护作用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枝条发育叶茎芽木本植物的茎能加粗生长的原因是:茎中具有形成层。
例2: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这说明竹子茎中没有形成层。
3.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1)植物生长所需的三种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肥料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3)过度施用化肥的后果: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得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含氮、磷的无机盐会随雨水进入河流、池塘,引起水华,危害渔业;一次性过度施用化肥会引起植株烧苗。
知识点三开花和结果1.花的结构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原因是: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花的类型单性花: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如黄瓜、丝瓜、南瓜的花等。
《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被子植物的一生》学问梳理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合的温度、肯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汲取水分——养分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6、植株生长需要的养分物质:氮、磷、钾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课本102)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分)。
11、人工受粉当传粉缺乏的时候可以人工帮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年老和死亡。
给大家的人教版初一生物学问点:被子植物的一生就到这里了,愿大家在生物课上都能有新的突破。
《被子植物的一生》学问梳理2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受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适合的温度〔2〕肯定的水分〔3〕充分的空气自身条件:①种子和胚是完好的②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③种子不在休眠期。
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掌握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枯燥、削减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种子首先汲取水分膨胀②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⑤最终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①根冠:具有爱护作用。
②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终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汲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特别提醒】本实验中,2号瓶子是对照组,1、2,3、2, 4、2,对照,变量分别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4号瓶子中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空气,而不是因为水太多。
(2)种子萌发除了满足外界条件以外,还要满足自身条件;胚必须是完整的,有活动的,度过休眠期的。
考点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完好 2.胚成活 3.非休眠期知点识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先发育,突破种子,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特别提醒】胚芽 茎和叶胚轴 伸长胚根 根胚 植物体茎不是由胚轴发育而成的,而是由胚芽发育而成的。
2.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对其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情况叫抽样检测。
计算公式=(种子发芽率/供检测的种子数)×100%考点一: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例1】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土壤浸水,小麦很少出苗的主要原因是()A. 土壤的温度过低B. 土壤中养分流失C. 土壤中空气不足D. 土壤中水分不足【解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
秋季小麦播种,很多同学会误认为是温度较低,但主要原因是播种后突遇大雨,由于土壤浸水,使土壤中氧气不足,因而小麦种子不能萌发。
【答案】选C【例2】小明想探究某一品种的种子萌发与水分的关系,其中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
你认为小明的设计中,不妥当的是()A.光照B.温度C.水分D.空气【解析】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选B【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观点是()A.只要有适宜的温度,种子就能萌发B.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种子就能萌发C.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就能萌发D.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种子也不一定能萌发【解析】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及解析—被子植物的一生一、选择题1.为探究水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项目是()A.种子数B.水质C.温度D.空气【答案】C【解析】因为本实验探究的是:水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水质。
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其余的量都应相同,故温度也应该相同。
2.张大妈播下花生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水浸农田,造成出芽率低,其原因主要是()A.温度较低B.缺少阳光C.缺少空气D.缺少肥料【答案】C【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连续几天降雨导致菜地浸水,造成出芽率低,主要是因为缺少空气。
3.当环境条件都适宜时,以下种子一定不能..萌发的是()A.已煮熟的玉米粒B.晒过的绿豆种子C.淋了雨的葵花籽D.咬坏种皮的花生【答案】A【解析】A.已煮熟的玉米粒,因为胚的结构破坏,种子不萌发,A符合题意。
B.晒过的绿豆种子,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种子可能萌发,B不符合题意。
C.淋了雨的葵花籽,种子的结构胚是完整而且有活力,种子可能萌发,C不符合题意。
D.咬坏种皮的花生,种子的胚没有破坏,种子可能萌发,D不符合题意。
4.早春刚种下的种子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主要目的是()A.防止种子被害虫咬坏B.保持土壤的湿度C.防止田间杂草丛生D.有利于土壤保温【答案】D【解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除了可以提高表层土壤的温度外,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散失。
所以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保湿、保温,能够促进种子提早出苗,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下图为两种被子植物种子结构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②中B.甲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C.乙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⑤D.③④⑤共同构成新植物的幼体甲乙【答案】C【解析】A.甲玉米种子营养物质贮存在①胚乳里,乙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②子叶里,A错误。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点一种子的萌发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2)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例如,作物适于在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适宜的温度。
播种后要覆盖地膜——适宜的温度。
播种前要在地里浇一些水,或下过一场小雨后再播种,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
播种前要松土,使土壤保持充足的空气。
(3)制订计划。
瓶号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原因分析1 10粒种子,不加水,有空气,室温未萌发缺少水分2 10粒种子,适量水,有空气,室温萌发条件适宜3 10粒种子,适量水,有空气,低温未萌发缺少适宜的温度4 10粒种子,大量水,无空气,室温未萌发缺少空气1和2号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和3号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和4号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这三组对照实验中,对照组是2号瓶。
(4)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通过其他探究还发现:种子萌发与土壤的贫瘠无关,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与光照也无关。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已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的结构完整、胚是活的、种子已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
随后,胚根最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知识点二植株的生长4.根的生长图。
(1)根尖的结构名称与功能。
A是根尖的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表面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B是根尖的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
C是根尖的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出新细胞。
D是根尖的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专题【基础知识】1、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植株的开花和结果、植株的衰老2、种子的萌发包括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①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条件:活的、结构完整的胚、度过了休眠期、营养物质充足。
(2)种子萌发过程:①吸收水分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③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植株的生长包括幼根的生长、芽的生长和茎的生长(1)幼根向下生长的原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2)枝条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的原因:叶芽的芽原基含分生组织,能发育成芽。
(3)茎的加粗生长与茎中形成层有关4、开花和结果(1)花的主要结构──花蕊:包括雄蕊(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中有胚珠)(2)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如风媒花、虫媒花和人工辅助授粉(3)受精过程:①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生出花粉管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③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④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完成了传粉受精后,一般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5、衰老是指植物的器官或整体的生命功能衰退,最终导致自然死亡的一系列恶化过程6、植物一生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其中水和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课堂练习】1.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实验数据表一:(其他条件相同)温度(℃)1152253354萌发率/% 9216385784432实验数据表二:(25℃)种子含水3456789A .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B .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 .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D .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2.将100克绿豆种子培养成300克的绿豆芽(幼苗未长出)的过程中,能表示绿豆种子的有机物变化的曲线图是( )3. 关于植株的生长,正确的说法是( ) A .指细胞数量增多,这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 .指细胞体积增大,这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C .指植物体开始开花,形成果实和种子 D .包括根的伸长,又包括芽发育成新的枝条4. 芽能够形成新的枝条,其中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 A .芽中有分生组织,它才能继续发育B .芽从茎中运输来了营养物质,它才能继续发育C .所有的芽都只能发育成枝条D .芽中还有将来发育成新芽的结构5.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
专题五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课本P88-921、种子萌发的条件:(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活的,种子已度过休眠期。
温馨提示:①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延长;在高温和潮湿的条件下,种子寿命会缩短。
②北方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好处是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
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营养物质转运→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温馨提示: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二、植株的生长课本 P96-1001、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结构特点和功能成熟区(根毛区)内有导管,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许多根毛。
它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属于输导组织)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并开始形成导管,能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属于营养组织)分生区细胞小,核大,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使根不断长长。
(属于分生组织)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细胞大,排列不规则,有保护作用。
(属于保护组织)移栽树苗时要带土坨,目的是保护根尖和根毛。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1)芽中有分生组织。
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根尖纵切面结构图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2)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其中水和无机盐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则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N、P、K)氮肥磷肥钾肥缺少含硼是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三、开花和结果课本 P103-1071、花的结构: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及经典题解《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中考中一个较大的经典考点,涉及的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
如果不注意知识脉络的梳理,做题时就会张冠李戴,达不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效果。
本章复习时,建议采取如下策略:一、考点知识梳理被子植物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萌发-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各个阶段的知识点如下:1.萌发①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活的、没休眠)。
②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2.生长①幼根生长的部位:幼根的四个部位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其中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增加细胞的体积;分生区是具有分生能力的部位,增加细胞的数量。
②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有机物、无机盐。
其中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
3.开花①桃花结构图;②最重要的结构:雌蕊(含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含花药、花丝)。
4.传粉①传粉概念: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②传粉媒介:昆虫和风,虫媒花的子房基部有蜜腺,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
5.受精①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②受精过程图6.结果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变化情况是:①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凋落②子房→果实,(其中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③胚珠→种子,(其中的受精卵→胚,珠被→种皮);④子房壁→果皮。
二.把握经典题型及解答技巧1.知识记忆型(2006.黄冈)右图为某种植物花的雌蕊发育到某阶段的模式图,据图回答:(1)雄蕊的花药产生的[ ] 落到柱头上以后,其中的精子随着[ ] 的伸长最终进入胚珠的内部,和胚珠内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
(2)传粉受精后,[ ] 发育成果实的果皮。
解答技巧这类题靠平时识图记忆。
一个生物结构图会浓缩很多知识信息,利用图形加强形象记忆,既能帮助理解,又能记忆深刻。
复习时,同学们应充分运用插图。
学习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专题05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及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梳理:一、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二、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三、植株的生长: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了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四、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五、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六、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8广东一模)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A.适宜的温度 B。
充足的有机物 C. 水和无机盐 D。
一定的湿度【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2. 下列关于植物传粉、受精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花粉散落(传粉)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B。
专题05被子植物的一生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叶片发黄,是因为水稻缺少含哪种元素的无机盐()A.钾B.磷C.氮D.硼【答案】C【详解】缺氮肥,生长缓慢,叶色发黄;缺磷肥,叶、茎呈现紫红色的斑点;缺钾肥,植株不高,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
2.下图为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属于双子叶植物B.乙图中的⑩在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C.豆浆的营养物质来自于⑤D.乙图中的胚包括⑦⑧⑨⑩【答案】D【分析】甲图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种皮、④是胚芽、⑤是子叶,乙图中⑥是果皮与种皮、⑦是胚芽、⑧是胚轴、⑨是胚根、⑩是胚乳、⑪是子叶。
【详解】A.甲图是菜豆种子结构图,菜豆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A正确。
B.乙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图,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⑩胚乳在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
C.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储存大量营养物质,因此豆浆的营养物质来自于⑤,C正确。
D.种子的胚包括⑦胚芽、⑧胚轴、⑨胚根和⑪子叶四部分,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3.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其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他们的设计中,不妥当的一项是()种子数量温度光照空气水分30粒25℃无光通风水适量30粒25℃有光通风水少量A.温度B.光照C.空气D.水分【答案】D【详解】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光照为变量来设置对照实验.解答:解:分析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实验方案可以发现,在该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这样,我们就不能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光引起的,还是由水分引起的.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因此应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的条件应该相同,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是水分.故选D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4.下面关于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剖开,在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B.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芽,芽再发育成茎和叶C.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玉米粒D.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玉米粒的胚【答案】C【分析】(1)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
专题05 被子植物的一生目录考点一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考向01 种子萌发的条件考向02 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条件考向03 种子萌发的过程考点二植株的生长考向01 根尖的结构及功能考向02 芽的结构发育成枝条结构对应考向03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考点三开花和结果考向01 花的结构考向02 传粉和受精考向0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考点要求新课标要求命题预测种子的萌发➢能描述种子萌发条件、萌发过程。
能运用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关于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是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命题点有:种子的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萌发的探究植株的生长➢能说出根尖的结构以及根尖生长的过程,能说出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能说出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等。
实验。
考查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条件和过程,有时也会结合根尖结构图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根尖的结构及根的生长,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等。
传粉和受精是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的前提。
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要求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常以识图题考查花的结构和种子、果实发育的关系。
考查的命题点有: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开花和结果➢能区分传粉方式,能说出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考点一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1、种子萌发的条件⑴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⑵自身条件:完整且有活力的胚、种子度过休眠期。
2、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条件组别 1号 2号 3号 4号条件无水少量水少量水较多水场所橱柜橱柜冰箱橱柜种子数量10粒10粒10粒10粒分组状况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2)2号和1号形成对照,变量是一定的水分;2号和3号形成对照,变量是适宜的温度;2号和4号形成对照,变量是充足的空气。
探究实验解题技巧1、每组只用一粒种子行吗?答:不行,一粒具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及经典题解
《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中考中一个较大的经典考点,涉及的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
如果不注意知识脉络的梳理,做题时就会张冠李戴,达不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效果。
本章复习时,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一、考点知识梳理
被子植物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萌发-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各个阶段的知识点如下:
1.萌发
①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活的、没休眠)。
②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2.生长
①幼根生长的部位:幼根的四个部位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其中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增加细胞的体积;分生区是具有分生能力的部位,增加细胞的数量。
②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有机物、无机盐。
其中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
3.开花
①桃花结构图;②最重要的结构:雌蕊(含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含花药、花丝)。
4.传粉
①传粉概念: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②传粉媒介:昆虫和风,虫媒花的子房基部有蜜腺,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
5.受精
①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②受精过程图
6.结果
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变化情况是:
①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②子房→果实,(其中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
③胚珠→种子,(其中的受精卵→胚,珠被→种皮);
④子房壁→果皮。
二.把握经典题型及解答技巧
1.知识记忆型(2006.黄冈)右图为某种植物花的雌蕊发育到某阶段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雄蕊的花药产生的[ ] 落到柱
头上以后,其中的精子随着[ ] 的伸
长最终进入胚珠的内部,与胚珠内的[ ]
结合形成受精卵。
(2)传粉受精后,[ ] 发育成果实的果皮。
解答技巧这类题靠平时识图记忆。
一个生物结构图会浓缩很多知识信息,利用图形加强形象记忆,既能帮助理解,又能记忆深刻。
复习时,同学们应充分运用插图。
本题答案为(1)[①]花粉、[④]花粉管、[⑤] 卵细胞;(2)[②] 子房壁。
2.知识迁移型(2006.衢州)南瓜中有很多瓜籽,是因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解答技巧这类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同学们复习时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瓜籽”就是南瓜的种子,它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答案为B。
3探究能力型(2005.宜昌) 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请回答: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起的作用是。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5)你能预测烧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以后发芽。
解答技巧探究题是考查能力的题型,属于难度最大的一类。
但如果把握了几个要点,也同样会迎刃而解。
即把握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六个环节。
特别是理解了“设计实验”环节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唯一变量的控制,难点也就突破了。
“设计实验”环节是近几年的考点走向。
希望同学们复习时认真理解一个完整的探究方案的设计,然后触类旁通。
本题答案:(1)避免偶然性;(2)隔绝空气;(3)A和B,变量是水(或者B和D,变量是光;D和E,变量是温度;B和C,变量是空气);(4)B和D;(5)B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