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物油的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672.04 KB
- 文档页数:30
文章编号:025420096(2006)1221285205生物质热解与生物油的特性研究 收稿日期:2005208203 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 JCXZ 2SW 204)朱锡锋,陆 强,郑冀鲁,郭庆祥,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合肥230026)摘 要:用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为原料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生物油的产率分别为63%、53%、57%和56%,生物油的热值均为17~18M J Πkg 。
生物油成分分析表明,生物油是一种复杂含氧有机化合物与水组成的混合物,包括了几乎所有化学类别的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醇和有机酸等。
生物油粘温特性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85℃时,生物油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符合液体粘温通用关系式;当温度高于85℃时,生物油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生物油中某些化合物开始产生聚合反应。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生物油;粘度中图分类号:TK 6 文献标识码:A0 前 言生物质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在完全缺氧情况下快速受热主要降解为一种称为生物油的初级液体燃料,此外还有少量的焦炭和可燃气体。
影响生物质热解液化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加热速率、反应温度、气相滞留时间和高温有机蒸汽的淬冷[1]。
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后,其能量密度得到大幅提高(如秸秆可提高约10倍),故生物油的运输和储藏要比生物质容易许多[2]。
生物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作为燃料油直接燃烧使用(燃烧时只需对现有热力设备略加改造即可);提质后可单独或与化石燃料混合用于内燃机[3~4];生物油是复杂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从中可以分离提取出具有特殊用途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5~6]。
总之,生物质热解液化作为大规模转化利用生物质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快速流化床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对松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4种物料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生物油的产率分别为63%、53%、57%和56%,生物油的热值均为17~18M J Πkg 。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油脂》过关训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油脂的水解又叫油脂的皂化B.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C.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解析】: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A错误。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的是( A )A.水 B.汽油 C.苯 D.CCl4【解析】:植物种子里的油为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要提取,应该用有机物。
3.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D)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汽油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4.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B)A.油的熔点较低,脂肪的熔点较高B.油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D.油经过氢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脂肪【解析】:油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多,使油的熔点较低而脂肪的熔点较高;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油经过氢化加成反应可得到脂肪。
5.石油、牛油、甘油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牛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甘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B.牛油属于酯类,甘油属于醇类C.石油和甘油都是纯净物D.石油、牛油、甘油都属油脂【解析】:牛油属于大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牛油属于酯类,甘油属于醇类,B正确;石油是混合物,属于烃,甘油是纯净物,C错误;三种物质中,只有牛油属于油脂,D错误。
6.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解析: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作萃取剂。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B.可利用银镜反应证明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氧化反应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均含不饱和键,则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A错误;B.人体内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B错误;C.米酒变酸的过程中涉及了醇羟基被氧化,最终生成羧基的过程,C正确;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被氧化,不是发生加成,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
2.古诗词丰富多彩,化学也色彩斑斓。
下列实验能观察到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中加点字所指颜色的是A.将浓硝酸滴入含苯环的蛋白质中B.向盛有苯酚稀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饱和溴水C.将新制备的Cu(OH)2加入乙醛溶液中并加热D.向盛有苯酚稀溶液的烧杯中滴入FeCl3溶液答案:C解析:是绿肥红.瘦中加点字所指颜色为红色,A.蛋白质的显色反应,遇到浓硝酸变黄色,故A错误;B.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故B错误;C.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故C正确;D.苯酚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为紫色溶液,是苯酚的特征性质,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完成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NaClO具有强氧化性,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应选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O与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滴加到Na2CO3晶体中,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将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但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用于比较C与Cl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不符合题意;C.乙酸与饱和纯碱溶液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以分离,除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杂质,故C符合题意;D.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淀粉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用于检验葡萄糖,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第4章脂质知识点✓了解食品中脂质的分类和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种类及命名✓掌握油脂的同质多晶现象及固体脂肪指数✓掌握油脂中常见乳化剂的乳化原理✓掌握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历程✓掌握油脂加工的化学原理和方法✓了解油脂的特征值及其测定重点✓油脂的同质多晶现象✓油脂中常见乳化剂的乳化原理✓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历程✓油脂加工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脂肪过氧化值、酸价等的测定难点✓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历程主要内容✓4.1 概述✓4.2 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4.3 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4.4 油脂的特征值及质量评价✓4.5 油脂加工及产品✓4.6 脂肪代用品✓4.7 本章小结与思考题4.1 概述✓4.1.1 食品中脂质的分类✓4.1.2 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种类✓4.1.3 脂肪酸的命名✓4.1.4 食用油脂的组成回目录脂质(lipids)是生物体内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的物质。
回本节脂质的共同特征✓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大多具有酯的结构,并以脂肪酸形成的酯最多。
✓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并能由生物体所利用(与矿物油不同)。
✓例外:卵磷脂、鞘磷脂和脑苷脂类。
卵磷脂微溶于水而不溶于丙酮,鞘磷脂和脑苷脂类的复合物不溶于乙醚。
回本节✓按物理状态: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和油(常温下为液态)✓按来源: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油脂✓按不饱和程度: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油、亚麻籽油、红花油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如棉籽油、大豆油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籽油、蓖麻油✓按构成的脂肪酸:单纯酰基油、混合酰基油回本节按化学结构表4-1 脂质的分类主类亚类组成简单脂质酰基甘油蜡甘油+脂肪酸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复合脂质磷酸酰基甘油鞘磷脂类脑苷脂类神经节苷脂类甘油+脂肪酸+磷酸盐+含氮基团鞘氨醇+脂肪酸+磷酸盐+胆碱鞘氨醇+脂肪酸+糖鞘氨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衍生脂质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回本节4.1.2 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种类✓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绝大多数为偶数碳原子的直链。
生物油制取及其应用的研究生物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是从油料作物、食用油废弃物、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等生物原料中提取的一种液态燃料。
在当前的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油作为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生物油制取工艺生物油制取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方法。
物理法是通过机械或热力等手段将生物质破碎、加热和挤压,使其产生温压效应,从而得到生物油和副产物。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对生物质进行加工转化成生物油。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催化剂对生物质进行生化反应,得到生物油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总体来说,生物油制取工艺有以下主要步骤:1.生物质预处理:将原始生物质进行破碎、干燥、粉碎、膨化等,使其具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利于后续的操作。
2.生物油提取:将生物质粉末放入反应釜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开启反应釜的压力阀门,使反应釜内部压力上升,最终在一定压力下,生物质会发生裂解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生物油。
3.分离精炼:提取完整的生物油后,通常需要进行分离和精炼,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气,提高生物油的质量和纯度。
二、生物油的应用及市场前景生物油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来源,其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减少空气污染。
生物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发电、交通运输、农业、工业等。
1.发电领域:主要是利用生物油为燃料来发电。
生物油作为发电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排放、可再生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减少空气污染。
2.交通运输领域:生物油也可以用作交通运输领域的燃料。
生物油燃料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石油燃料混合使用。
生物油的使用可以减少碳足迹和空气污染,同时也可以满足交通的能源需求。
3.农业领域:生物油也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农业机械和温室的加热和供电,有望成为农业高效生产的能源保障。
4.工业领域:生物油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例如化工、建筑、制药等行业。
生物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有望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乙酸和乙酸乙酯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直接转化为酒精D.加热鸡蛋清的溶液,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蒸馏水后重新溶解答案:A解析:A.油脂中含有酯基,所以能和NaOH反应,氨基酸中含有羧基,所以能和NaOH 反应,故A正确;B.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燃烧,可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淀粉、纤维素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曲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乙醇,不能直接转化,故C错误;D.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过程,则蛋白质不能再溶解,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稀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B.用乙醇制取乙烯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与制取蒸馏水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不同C.将10滴溴乙烷加入10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都需水浴加热答案:B解析: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需要加食盐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析出肥皂,不需要乙醇,故A错误;B.用乙醇制取乙烯,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B正确;C.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没有加酸至酸性,不能检验,故C错误;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乙酸乙酯的制备不需要水浴加热,故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B.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NH4)2SO4溶液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发生变性C.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D.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盐,A错误;B.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H4)2SO4溶液析出固体,蛋白质发生的是盐析不是变性,B错误;C.水与生石灰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C正确;D. D只有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性质和应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纤维素、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和甘油答案:B解析:A.油脂和蛋白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但是糖类中的单糖结构简单,不能够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纤维素、氨基酸分别含有羟基和羧基,都可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由于化学式中的n不是定值,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混合物,不满足同分异构体的条件,C错误;D.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没有甘油,D错误;故选B。
Lipids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天然脂肪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命名,卵磷脂及胆固醇的结构和性质,脂肪替代物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脂肪的物理性质(结晶特性、熔融特性、油质的乳化等),油脂在加工贮藏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油脂加工化学的原理。
Lipids⏹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第二节常见商品食用油脂的分类、来源、组成特点和基本的食品用途⏹第三节油脂的特征值和其意义⏹第四节油脂的物理功能性质⏹第五节油脂的水解和酮型酸败⏹第六节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第七节油脂的高温裂解和热氧化反应⏹第八节油脂加工中的变化⏹第九节油脂氧化、酸败、裂解、聚合和反式脂肪酸生成对食品的影响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一、脂质(Lipids)脂类是脂肪酸和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它包括脂肪、蜡、磷脂、糖脂、类固醇等,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有的还含有氮、磷、硫。
Lipids共同特征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大多是脂肪酸的衍生物,具有酯的结构。
由生物体产生,并可被生物体所利用(与矿物油不同)。
主类亚类组成简单脂质(simple lipids)酰基甘油蜡甘油+脂肪酸(占天然脂质的95%左右)长链脂肪醇+ 长链脂肪酸磷酸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磷酸盐+含氮基团鞘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磷酸盐+胆碱脑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糖复合脂质(complex lipids)神经节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衍生脂质(derivative lipids)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一、脂质的分类(Classification)简单脂质和衍生脂质绝大多数为非极性脂,复合脂质为极性脂质。
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二、脂肪酸的种类1、常见脂肪酸的种类脂肪酸可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
饱和脂肪酸按照碳数多少和有无支链等进一步划分偶数碳、奇数碳和含支链的饱和脂肪酸。
生物质热解油的性质和精制发表时间:2018-01-09T15:11:11.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朱鹏飞[导读] 摘要:生物质属于人类的第四大能源来源,并且也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物质在进行热化学转换的时候所发生的作用就是热解,其中热解可以分成快速热解以及慢速热解,现阶段研究最多的就是快速热解,最主要的局势能够得到生物油产品。
苏州格瑞展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3 摘要:生物质属于人类的第四大能源来源,并且也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物质在进行热化学转换的时候所发生的作用就是热解,其中热解可以分成快速热解以及慢速热解,现阶段研究最多的就是快速热解,最主要的局势能够得到生物油产品。
本文对于热解油的性质以及热解油的精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能够明确能够对于热解造成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生物油;精制引言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那就是能源危机。
生物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资源,并且也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资源,当进行转化之后,能够生产出比较多的能源,通过催化热解生物质能够得到生物油。
不过通过和矿物油的对比能够看出,生物质油还是存在比较多的不足,比如含水量比较高,并且酸度比较高,燃烧性比较差,本文对于生物质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可以确定出更加完善的工艺。
一.生物质热解油的特点所谓的生物质热解油指的就是生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过热解进而得到的一种产物,通过对于热解条件的调整可以增强生产的效率。
现阶段的生物质在进行快速热解的时候还不能达到热力学平衡,所以得到的热解油质量一般。
随着温度的持续增加,热解油的黏度也会持续增加,要是温度过高就会产生聚合反应。
不仅如此,生物质热解油酸性较强,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是热值较低,就会增加固体杂质的含量。
不过得到的生物质油稳定性较差,不可以当作燃料。
现阶段为了增强生物质油的稳定性,会采取一定的物理反应以及化反应,这样可以显著的增强生物质油的品质,进而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油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2.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B.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C.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D.某油脂分子中,所含烃基有三种,但每一个油脂分子中所含这三种烃基都相同,而且排列结构也相同,则该油脂为混合物3.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油脂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B.为了便于油脂的运输,工业上常常把液态油进行氢化C.油脂都比水轻,浮在水面上 D.纯净的花生油不饱和度高,具有固定的熔、沸点4.(2014·广东执信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油脂分成油和脂肪,油的熔点高于脂肪5.下列物质中油脂含量最多的是(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的是( )A.水 B.汽油 C.苯 D.CCl47.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A.饱和高级脂肪酸 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C.硬脂酸钠 D.甘油8.烧碱能与油脂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是( )A.可以用NaOH溶液洗手,除去手上的油污B.将树叶放在NaOH与Na2CO3悬浊液中煮沸,制作叶脉书签C.将试管放在NaOH溶液中煮沸,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D.工业上常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取肥皂9.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A.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即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10.为了进行下表中Ⅰ项中的实验,请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剂,从Ⅲ选出一种合适的实验操作方法,把答案写在下表中的答案栏内:钠溶液(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氯化钠 c.过滤(3)(4)除去肥皂中的甘油 D.氢氧化钠 d.盐析(4)11.“脑黄金”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A.(C25H51COO)3C3H5B.(C25H39COO)3C3H5C.(C26H41COO)3C3H5D.(C26H47COO)3C3H512.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13.油脂的硬化是油脂进行了()①氧化反应②氢化反应③加成反应④还原反应⑤皂化反应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4.下列关于皂化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合液B.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D.发生盐析后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得到高级脂肪酸钠15.下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的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油脂1.了解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油脂的皂化反应和氢化反应等概念。
(重点) 3.初步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基础·初探]1.组成(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组成元素:C、H、O。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3.分类4.常见的高级脂肪酸[题组·冲关]1.油脂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A.羧基B.醛基C.酯基D.碳碳双键【解析】油脂属于酯类,分子中一定含有酯基。
【答案】 C2.油脂燃烧时,产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A.CO B.CO2C.H2O D.SO2【解析】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燃烧产物中一定不含SO2。
【答案】 D3.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①豆油②酱油③羊油④甘油⑤重油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解析】豆油、羊油是油脂,属于酯类;甘油属于醇;重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答案】 A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导学号:88032057】【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答案】 C5.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导学号:8803205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根据油脂的性质和所给物质的结构分析各选项。
A项,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都是可再生资源;B项,生物柴油中含有多种酯;C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 C油脂的性质[基础·初探]1.物理性质(1)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