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氓》:"送于涉淇,至于

顿丘。"淇,指淇水,在

今(A )

A.河南省

B.河北

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

秦思想家是(B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

3.《诗经》“国风”中揭露

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

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

的诗篇是(C )

A.《伐檀》

B.《七月》

C.《硕鼠》

D.《君子于役》

4.主张“兼爱”、“非攻”

的先秦诸子是( b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

A.《曹刿论战》

B.《晋

楚城濮之战》 C.《烛之

武退秦师》 D.《冯谖客

孟尝君》

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文选》

D.《古诗源》

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

B.《行行重行行》

C.《十五从军征》

D.《陌上桑》

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出自

( )。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

悲愤豪放之作是(A )

A.《咏荆坷》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

花源记》

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

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

(B)

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

空林 B.衾枕昧节候,

褰开斩窥临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

鸣篱 D.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13.“初唐四杰”是指

( )。

A.沈全期、宋之问、王

勃、杨炯 B.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

C.王勃、杨炯、杜牧、

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

卢照邻、骆宾王

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

横绝 " 的七言歌行

是( )。

A.骆宾王的《帝京

篇》 B.

陈子昂的《感遇》

C.张若虚的《春江

花月夜》 D. 卢

照邻的《长安古意》

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

府诗的是()。

A、《卖炭翁》

B、《琵

琶行》C、《长恨歌》D、《钱塘湖春行》

17.初唐时期力反齐梁

诗风,标举“风雅寄兴”

和“汉魏风骨”,在复古

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

新的著名诗人是

( D )

A王勃B卢照邻

C沈期D陈子昂

19.孟浩然《过故人庄》

是一首著名的( C )

A山水诗B边塞诗C田

园诗D哲理诗

20.王维《山居秋暝》:"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所用典出自(B )

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21.《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岱宗"

指(C)

A.华山

C.泰

山 D.恒山

2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

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

A.《李凭箜篌引》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23.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走

向成熟的是( )。

A.志怪小说

B.

志人小说 C.唐代传奇

D.章回小说

24.柳永《望海潮》词写的

是钱塘的景象,这“钱塘”就是现在的( )。

A.南京

B.

杭州 C.上海

D.合肥

25.据考证,“三国周郎赤

壁”应该是( )。

A.黄州赤壁

B.武昌

赤壁 C.蒲圻赤壁 D. 九江赤壁

26.下列作品中,开宋代豪

放词先声的是(D )

A.《桂枝香》(登临送目)

B.《踏莎行》(候馆梅残)

C.《雨霖铃》(寒蝉凄切)

D.《渔家傲》(塞下秋来

风景异)

27.《前赤壁赋》:"壬戌人秋, 七月既望。?"既望"是指

阴历(B )

A.十五

B.十六

C.十

七 D.十八

2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