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关系 主体 需要 满足 客体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 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
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判断。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 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 接联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 性认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是制约人们实 践活动的两个根本尺度。 所谓真理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追 求‚真实‛。
所谓价值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包 含主体的目标,追求‚满足主体的需 求‛ 。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
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 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 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 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 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
人的 实践 活动
真理 原则
客体性
条件性
统一性
价值 原则
主体性
目的性
多样性
形成于实践活动
相互 贯通
都是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定实践 条件下的 相对统一
统 一 表 现
相互 引导 实践 标准
真理 和价值 具体的 历史的 统一
具体的
历史的
实践基础 上不断发展 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