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广场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71 MB
- 文档页数:51
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分析,旨在对林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估,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考察社会经济效益,并提出可行性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得出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林地、可行性分析、资源调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效益评估、风险评估、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是指在进行建设工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林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适合用于建设工程项目。
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因此在开发利用之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项目对林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过度开发和利用林地资源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发展持续推进,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林地资源。
对于如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进行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林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重要功能,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进行可行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涉及到社会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可行性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导语: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是为大家的,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想要知更多的资讯,请多多留意文书帮!【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林业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林业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项目的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林业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林业项目建设背景(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三)……二、林业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二)……(三)……(四)……三、林业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林业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
第一章总论 (3)第一节项目提要 (3)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4)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四节结论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7)第一节项目由来和形成.第二节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 (9)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1)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1)第二节劳动力资源条件 (13)第四章建设方案 (14)第一节方案编制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4)第二节项目区范围及建设规模 (15)第三节项目建设布局 (15)第四节项目建设内容 (19)第五节营造林技术措施 (25)第六节种苗需求预测 (27)第七节水土平衡计算 (27)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28)第一节森林保护 (28)第二节环境保护 (29)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34)第一节经营管理形式 (34)第二节项目管理机构 (34)第三节项目管理 (35)第七章估算与资金筹措 (37)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 (37)第二节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7)第三节资金筹措 (43)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 (44)第一节项目建设期限 (44)第二节建设进度安排 (44)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45)第一节森林资源动态展望 (45)第二节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45)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47)第四节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8)第十章结论 (5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塔什店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建设单位:金三角有限公司金珀角有限公司三、项目主管单位:塔什店镇政府四、建设目标及建设宗旨:项目建成后,将在塔什店西面的荒山形成666.67公顷(10000亩)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植被覆盖度提高,有效改善塔什店2.2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而改善塔什店西北面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景观观赏价值,促进当地工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区范围:项目区西临塔什店州煤矿,南接孔雀河,北临铁门关水库,东临吐哈公路库尔勒断。
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
在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中,我们分析了当前林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接着,我们深入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对林地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项目的要求。
在利弊分析中,我们权衡了项目带来的利益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了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结论,展望了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利弊分析、未来发展展望、建议与对策。
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通过对森林资源现状、建设工程项目对林地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利弊分析的综合研究,来分析是否可以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
本研究旨在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促进建设工程项目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建设工程项目对林地的影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林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分析,不仅涉及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林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建设工程项目对林地的影响做出科学评估,找到合理的利用方式。
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要求,有助于提出保护措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对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进行利弊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规划。
通过可行性研究,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评估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对建设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荒山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荒山是指因林木遭受破坏、土地遭受侵蚀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无人利用、荒废的山地。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资源过度消耗,导致了大量的荒山问题。
而绿化荒山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荒山进行绿化的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分析,探讨荒山绿化的可行性,为荒山绿化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 实地勘察:选择数个典型的荒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和土壤特征等情况。
2.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的气候、土壤、植被和环境保护等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等方法,对荒山绿化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四、研究结果1. 地形地貌特征:荒山地形大多较为陡峭,地势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工作。
2. 植被状况:荒山植被覆盖较差,植被类型单一,植被生态系统功能缺乏,生物多样性较低。
3. 土壤特征:荒山土壤贫瘠,容易发生侵蚀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
4. 可行性评估:经过数据分析和评估,认为荒山绿化是可行的,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场建设等措施,改善荒山生态环境,并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五、绿化措施1. 种树造林: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的改良。
2. 水土保持工程:在荒山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包括梯田、草坡、防护林等工程,减缓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3. 草场建设:合理利用荒山草场资源,进行草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六、绿化效益1. 生态效益:通过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荒山植被状况和土壤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环境的改善。
2. 经济效益:荒山绿化可以增加土地的综合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社会效益:荒山绿化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厂区绿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厂区绿化对于提升厂区环境质量、改善员工生活、增加厂区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厂区绿化的可行性,为厂区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厂区绿化的经验和实践,分析其可行性;2. 实地考察:对厂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厂区环境现状和潜在绿化区域;3.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评估厂区绿化的成本和效益;4. 参考范例:参考其他成功的厂区绿化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
三、研究内容1. 厂区环境评估:对现有厂区环境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等指标,分析绿化对改善环境的作用;2. 绿化植物选择:根据厂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包括树木、花卉和草坪等;3. 绿化设计规划:设计厂区绿化方案,确定绿化区域、植物布局和种植密度等;4. 绿化成本评估:对绿化所需的成本进行估算,包括植物购置费用、养护费用等;5. 绿化效益评估:评估厂区绿化对员工生活和生产效益的影响,如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减少生产事故等;6. 风险评估:评估厂区绿化存在的潜在风险,如植物过敏、害虫滋生等问题,并提出防控措施。
四、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厂区绿化的可行性如下:1. 厂区绿化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员工生活品质,增加厂区的形象和吸引力;2. 厂区绿化需要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并合理规划绿化区域;3. 厂区绿化的成本较高,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并进行科学管理;4. 厂区绿化对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但也需要注意潜在的风险问题。
五、建议措施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制定详细的厂区绿化规划,包括绿化区域划分、植物选择和养护管理等;2. 配置专业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厂区绿化的设计和管理;3. 加强员工参与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绿化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4. 结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行生态绿化,提高绿化的环境效益;5. 定期对绿化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修剪和更换不适合的植物。
林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全球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和森林破坏,全球森林资源正面临严峻的威胁。
因此,开发可持续的林业资源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而林场作为一种林业管理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旨在对林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的1.评估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条件。
2.探讨林场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为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
3.分析林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1.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已有的林场案例、经验总结和专家意见等。
2.针对具体林场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资源状况和管理现状。
3.采用SWOT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对林场的优势、弱势、机会和挑战进行评估。
四、研究内容1.林场概况分析对比国内外林场案例,介绍林场的定义、分类及主要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林场生态环境评估对林场所在地的土壤、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适宜发展的植被类型和生态功能。
3.林场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林场的木材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经济价值,分析其潜在利润和可持续性。
4.林场社会效益评估从社会影响、就业创业和社区发展等方面,评估林场对当地社会的积极作用和促进作用。
5.林场可持续发展路径结合SWOT分析结果,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路径,以指导林场的后续发展和管理。
六、研究成果1.林场的优势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其可持续性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能够为当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林场的劣势和挑战主要来源于其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模式。
3.林场项目的可行性主要受到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的影响,在制定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的同时,应注重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七、研究结论1.林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业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条件,是当前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逐渐恶化,植被覆盖率低,城市人居环境越来越差,因此需要进行绿化工程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的居住质量。
本报告旨在研究绿化工程的可行性,为决策层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1. 根据城市规划和用地情况,确定绿化工程的范围和目标。
2. 研究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植被种类。
3. 计算绿化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的成本,评估投资回报率。
4. 分析绿化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等方面。
5. 研究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包括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三、可行性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本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植被生长,土壤肥沃,适合进行绿化工程。
2. 本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城市环境恶化,进行绿化工程可以有效改善环境。
3. 绿化工程所需的成本较高,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投资回报率较高。
4. 绿化工程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提升人民的居住环境。
5. 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显著,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绿化工程的可行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对绿化工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投资意愿。
2.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化工程,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
3. 开展绿化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4. 加强对绿化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5. 积极开展绿化工程的评估和效果展示,向公众传递绿化的积极意义。
五、结论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绿化工程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绿化工程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我们建议决策层加大对绿化工程的投入和支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林地可行性进行研究,以评估在特定地区开发和管理林地的潜在利益和可行性。
林地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林地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
2. 背景与目的林地是指被树木覆盖的土地区域,包括天然森林和人工林。
林地具有多种功能,如提供木材、控制水源、减少土壤侵蚀、吸收二氧化碳等。
然而,合理的林地管理对于实现这些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特定地区开发和管理林地的可行性,以便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
3. 方法为了评估林地的可行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3.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与林地相关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林地的资源状况和潜在问题。
3.2 环境评估通过对林地周围环境的评估,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这包括评估附近水源的质量、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
3.3 经济分析我们进行经济分析,评估林地开发和管理的潜在经济效益。
这包括估计木材产量、木材价格、潜在的木材市场需求等。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林地管理的成本,如种植、保护和管理费用等。
4. 结果与讨论4.1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
土壤类型适宜树木生长,气候条件有利于林地的发展。
植被类型表明该地区适合建设人工林。
因此,该地区开发和管理林地是可行的。
4.2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显示,该地区附近水源的质量良好,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因此,林地开发和管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3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显示,该地区木材市场需求旺盛,木材价格较高。
预计林地的开发和管理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管理林地的成本也需要考虑,包括种植、保护和管理费用等。
5.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特定地区开发和管理林地是可行的;-林地开发和管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林地开发和管理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旨在研究绿化项目的可行性。
以下是该项目的背景信息: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具体地理位置]。
项目目的和意义:通过实施绿化项目,旨在提升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此外,绿化还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并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问题和需求:该地区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需求包括缺乏绿地空间、城市化程度高、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渴望。
以上是绿化项目背景的相关信息。
本报告旨在阐明进行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包括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强调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介绍所需的方法和步骤。
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确定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对绿化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可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和实施。
强调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提供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评估项目潜在效益和风险的依据,促进科学决策和资源有效分配。
探讨所需的方法和步骤:本报告将介绍进行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所需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市场分析、技术评估、财务分析、社会环境评估等。
该报告将对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相关利益方了解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备注:本文内容仅用于参考,不得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本报告旨在探讨绿化项目的可行性。
以下是进行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方法: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梳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绿化项目的背景、目的和前沿研究成果。
这有助于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收集关于绿化项目相关的实际情况和现有问题。
可以考察绿化区域的环境状况、植被种类、土壤质量、绿化设施等方面的信息。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性等指标,以评估绿化项目的可行性。
样本或数据收集方式:选择合适的样本或数据收集方式,以获取充分的信息。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概述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业主 (1)1.1.3 项目承办单位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 研究工作概况 (1)1.1.6 工程总投资 (1)1.2 项目提出背景 (2)1.3 编制依据 (2)1.3.1 国家法律依据 (2)1.3.2 行政法规依据 (2)1.3.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3)1.3.4 地方性法规、政策及文件 (3)1.3.5 相关技术文件 (5)1.3.6 投资估算依据 (5)1.3.7 研究范围 (5)1.4 主要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6)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6)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7)2.1 项目区地理位置 (7)2.3自然环境概况 (10)2.3.1地形、地貌 (10)2.3.2 土壤 (10)2.3.3 植被 (10)2.3.4 动物 (13)2.3.5 农作物状况 (13)2.4 矿区地质构造 (13)2.4.1 区域构造 (13)2.4.2 井田构造 (14)2.5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5)2.5.1 地表水 (15)2.5.2 地下水 (16)2.5.3 水文地质类型 (18)第三章项目建设目标、工程布局 (20)3.1 建设目标 (20)3.2 项目建设布局 (21)3.3 进度安排 (25)第四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7)4.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7)4.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7)第五章治理工程措施设计 (28)5.1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28)5.2 树种选择 (29)5.4 施工方案 (32)第六章工程管理 (36)6.1 工程管理机构 (36)6.2 资金使用管理 (38)6.3 强化监督职能 (39)6.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9)6.5 施工期工程管理 (39)6.6 后期管理 (39)第七章投资估算 (41)7.1 编制说明 (41)7.1.1 投资主要指标 (41)7.2 投资估算表 (42)第八章效益分析 (42)8.1 生态效益 (42)8.2 经济效益 (43)8.3社会效益 (43)第九章风险分析 (44)第十章保障措施 (45)10.1 政策保障 (45)10.2 资金保障 (46)10.3 技术保障 (46)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47)10.1 结论 (47)10.1 建议 (48)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1.1.2 项目业主1.1.3 项目承办单位1.1.4项目建设地点1.1.5 研究工作概况2012年2月10日,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方编制《xxxxxxx 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接受委托后,我方组织成立了项目可研编制组,项目组全体人员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现状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评价,重点调查了矿区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矿区因采煤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情况等,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对矿区的污染和破坏现状进行了实拍,完成了《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6 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概算为3821.83万元;其中:Ⅰ类费用3161.98万元;Ⅱ类费用312.41万元;工程预备费347.44万元。
1.2 项目提出背景本煤矿所在区域处于黄土丘陵阶地,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2000~4000t/km2·a,属中度水土流失区,按照全国土壤侵蚀分区,属于黄土丘陵台地中度流失区,侵蚀以水蚀为主。
土壤侵蚀形式以面蚀为主。
区域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本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草地、耕地等,植被稀疏,地形复杂,土壤抗蚀性差,生态环境脆弱。
为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扩大绿化覆盖率,营造园林式矿区,打造生态示范矿井,必须对工业场地和宜林荒山进行绿化。
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1.3.2 行政法规依据1、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国发[2000]38号;2、《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2005年6月;3、“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5]109号),2005年10月;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5、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汇报》,2006年4月;6、国函[2006]52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2006年。
1.3.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2.国土资源部[1999]36号《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999年2月4日;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三家共同发布,2005年6月;1.3.4 地方性法规、政策及文件1、《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2、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3、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9)59号《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1999年;4、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办法,1994年7月;5、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06]445号,2006年;6、“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环境专题报告”,2007年;7、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2006年10月;8、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2006年10月;9、关于发布“山西省(市、县)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编制导则”、“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导则”,晋环发(2007)603号;10、晋政发[2007]9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年3月31日;11、晋政发[2007]4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年11月15日;12、晋财煤[2008]15号《关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专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年3月24日。
1.3.5 相关技术文件1、《怀仁县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7月;2、《朔州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3、《山西省怀仁联顺玺达能源有限公司柴沟煤矿资源整合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10)》及批复意见;4、《山西省怀仁联顺玺达能源有限公司柴沟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2008.6)》及批复意见;5、《山西省怀仁县柴沟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6.6。
1.3.6 投资估算依据规划投资估算主要从山西省实际出发,参照煤炭行业已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的实际成本、人工费用类比估算。
主要定额依据有:1.《山西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及相应估算指标;2.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工程概算及其他费用定额编制方法》;3. 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4. 国家重点工程有关投资估算标准等;5. 2011年朔州市《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
1.3.7 研究范围1、对矿区植被现状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2、提出工业场地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的具体工程措施,并进行量化;3、进行投资概算。
1.4 主要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试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工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确定设计原则:1、绿化达到三个功能效果:水土保持功能,改善环境功能,景观功能。
2、适地适树,适地适草。
3、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1.5 可行性研究结论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场地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已有建设规划,在政府给予资金扶持的条件下,具有完成该项目的工作基础。
经过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工业场地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之后,可以有效地改善矿区和怀仁县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了矿区居民身体健康,工农关系得到改善,纠纷减少,社会安定。
为建设园林是矿区和生态示范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名贵中药材——枸杞和油料树种——文冠果的大范围产业化种植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同时体现出较好的后续经济效益,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引导矿区农民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工程实施后,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总之,本工程实施是必要的,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分析,本项目均十分可行,是符合国家、地方政策的好项目。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 项目区地理位置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鹅毛口镇西约1.2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2°56′48″~113°2′13″;北纬39°51′25″~39°55′10″。
井田东南约12km有北同蒲铁路通过,经北同蒲铁路线怀仁站北上大同与京包线、大(同)-秦(皇岛)线相连,南经太原与南同蒲线、石太线相接。
公路:井田东南12km有208国道、大(同)-运(城)高速公路(怀仁有入口),经大同与(北)京-大(同)高速、大(同)-唐(山)公路相通,柴沟井田有运煤简易公路与大运公路及208国道相接,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井田距大同市37km,向南距太原市313km。
井田交通位置见图2-1。
2.2 企业概况柴沟煤矿资源整合工作和筹建的业主为怀仁联顺玺达柴沟煤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2005年按照晋煤整合办审[2005]1号文《怀仁县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可研的批准意见》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及首采区宜林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公司法》在山西省怀仁县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6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