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23课导学案(2)
- 格式:docx
- 大小:47.92 KB
- 文档页数:13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表”的文学常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3.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重点难点】1.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2.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学习过程】预习案背景介绍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
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
适逢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感到后主刘禅暗弱,不懂得治理政事,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学习案第一课时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2.文体知识:表任务二:积累字词,诵读课文1.字词学习崩殂.cú疲弊.bì不懈.xiè恢弘.hónɡ妄自菲.fěi薄塞sè陟.zhì罚臧否..zānɡ pǐ郭攸.yōu之费祎.yī遗.wèi陛下行.hánɡ阵和睦桓.huán、灵长.zhǎnɡ史猥.wěi自枉屈二十有.yòu一年矣夙.sù夜忧叹五月渡泸.lú庶.shù竭驽.nú钝斟酌..zhēnzhuó2.划分节奏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ji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yí诏。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
(重点)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难点)学法指导:一读:运用逐句逐行法,边默读边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解决。
二读:“跳读”,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抓住小标题,筛选、提取、整合文本主要信息。
三讨论归纳:紧紧抓住文本的四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就透出了一个主要信息,因为这些小标题都为“内容式”标题,它揭示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跳读”。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关于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乘组)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乘组)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乘组)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乘组)景海鹏、陈冬2.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小标题必须居中。
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按照事物的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二、按照事物的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小标题结构,使文章新颖别致,过渡便捷,内容丰富,主旨突出。
第23课⽂明的冲撞与交融导学案(附参考答案)第23课⽂明的冲撞与交融导学案时间:_____周星期____;_____⽉_____⽇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知能导航填⼀填,整体把握学习⽬标1.⼈类的交往有和两种⽅式。
区域⽂明之间的冲突,⽐较典型的是和。
2.希波战争是希腊和波斯从公元前492~449年进⾏的战争,希腊取得和战役的胜利,公元前4世纪亚历⼭⼤⼤帝东征开启了时代,与相结合,使得当时的飞跃发展。
3.阿拉伯数字原由发明。
13世纪的意⼤利威尼斯商⼈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为《》,也叫《》。
学法导读看⼀看,名师教你提⾼学习效率本课讲述了古代东西⽅⽂明之间的暴⼒冲撞与和平交流,以及由此产⽣的影响。
希波战争、亚历⼭⼤东征突出表现为古代区域⽂明之间的冲撞和交融;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说明了和平交往有利于世界⽂明和先进⽂化的传播与发展。
本课理论性较强,建议使⽤⽐较法、讨论法,从古代⽂明扩展中认识⽂明交往的⽅式、规律和意义。
要把握三个⽅⾯的内容:⼀是⼈类⽂明⾃产⽣以来,就形成了各具特⾊的区域⽂明;世界各个区域⽂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造就了多元性,多元性要求有共容性。
⼆是⼈类⽂明发展的过程是各区域⽂明之间冲撞和交流的过程;暴⼒冲撞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明交往的两种⽅式;它们共同贯穿于⼈类历史发展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明交往的乐章。
其中,和平交流是世界⽂明交往中永恒的主题。
三是⽂明交往的结果是⽂明的整合,其基本规律是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
通过⽂明的冲撞与交融,认识世界⽂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多元性和共容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化传统;树⽴学习异族⽂明的观念,逐步形成⾯向世界、⾯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感悟现代⽂明的整合,需要在世界多元⽂明之间进⾏平等和耐⼼的对话。
同步导练做⼀做,感悟历史学习的奥妙活动探究:感悟“⽂明的交往”背景材料:在历史的长河中,⼈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明,感悟这些⽂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化精华的开放⼼态。
单元第七单元内容主题人与动物主备教师李学兰主要内容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
其中《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是精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是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写19个生字及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学习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5.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6.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让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重难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让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学中让学生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感悟。
总课时数11课时集体备课成员李清林郑文新侯晓娟李学兰刘耀李慧香周月红尚艳萍单元第七单元上课人尚艳萍课型多媒体课上课时间 2013年12月9--10日课题21、老人与海鸥教学内容114---11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教学重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发法、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探究、交流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本课总课时数2课时本节课是第几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什么样的?2.请大家展示您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导学案Lesson 20:At the Post Offiice学习目标:1.会听、说、读、写单词send2.会用“How much____________?”说话。
学习重点:本课单词和重点句型学习方法:分组练习学前准备:1.准备明信片2张2.根据汉语写出单词。
明信片_______邮票_______需要______ 学习过程:一、每组同学设计一组“问路“的对话。
1、小组内设计并练习对话。
2、各小组展示练习结果。
二、学习课文1、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单词Send3、听录音(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三、师生互动练习对话四、反馈练习1、学生分组设计一组“买东西“的对话2、展示各组成果五、盘点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21: Writing the Address学习目标:会在明信片上写地址学习重点:在明信片上写地址学习方法:实践练习学前准备:空白明信片1张学习过程:一、复习与本课有关内容1、明信片各部分的名称左____右____顶部____底部____角落____2、明信片内容的书写格式二、学习课文1、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听录音。
(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4、回答问题(1)W here does Danny write the address ?(2)D o you know Danny`s address ?(3)W here does Danny put the address ? What is it ?5、我会说指着自己的明信片,告诉别人如何写地址以及邮票贴在何处。
三、巩固练习1、给你的朋友或亲人些一张明信片2、展示你的成果四、盘点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课《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案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重点)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重点)3.正确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
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著作有《孟子》。
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就是宣扬“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的思想。
3.作品背景《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
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向专题性论文(《庄子》)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
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
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4.关于“四书”、“五经”和“六艺”。
23《京剧趣谈》课上导教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认识对于京剧的知识。
3.理解对于京剧的“术语”,领会表达的条理性。
4.感悟京剧的无量魅力,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学习过程】一、预习查评1.检查预习教案的达成状况。
2.检查学生采集的作者、作品状况。
(1)xx 城北简介(2)有关京剧3.检查字词和课文朗读状况。
(1)字词注音控.制()彻.底()鲜.明()虚构.()仆.人()生怕.(()(2)词语解说完全:生怕:无量无尽:二、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用一句话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2.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议论(一)学习《 xx》部分1.《马鞭》这部分共三个自然段,试归纳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3.你从“完全”和“非常美丽”中读出了什么?4.马“鞭”这类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拥有如何的魅力呢?.显)凸5.“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构的道具,但同样可感觉可使用。
”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7.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很存心思?(二)学习《亮相》部分1.默读《亮相》部分,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2.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虑:“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语句认真体会。
4.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虑:这类“亮相”表现形式有什么妙处呢?5.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刀(枪)下场”这一动向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四、总结归纳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回首全文,谈谈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今日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知识,我们课前又增补了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对京剧的新认识?五、作业学唱一段京剧戏曲名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拨开3. 朗读课文,这篇课文细致的描述了5 .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小组对子互读。
6.自由默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怎么分?把段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7 .文中直接描写珍珠鸟的样子的句子有哪些?在课文中划出来。
8.给课文分段,试编写段落提纲。
三、展示交流:不由自主4.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蔓”在文中它读 ,还有一个读音是收获反思小组内推荐组员上来展示上面的问题之一。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答案。
知识延伸.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 ”反映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舒适而温暖的巢”是()给珍珠鸟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 五、 达标检测1 .课后第2题(描红) 六、 总结提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2四2的感情。
)的语气来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内容:21珍珠鸟 第二课时主备人: 学习目标 审核人:授课时间:月 日1.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我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 信赖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 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学习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 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一、课前检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 品读课文第 1 .仔细读课文3自然段,思考: 写了雏鸟的外形特点?画出这些语句, 受。
可抓住以下语句重点品读: 3自然段 哪些语句描写了雏鸟鸣叫声的特点?哪些语句描 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 它们有了雏儿。
(1)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具体写出了雏鸟的鸣叫声?用横线标出。
(2) 听到这样的鸣叫,想一想“我”有怎样的感受?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试一试,反复读一读。
♦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 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 (2) 到( (3) 请你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描写了小珍珠鸟的 ()、()、()、这是按从 () )的顺序描写的。
这是一只( )的小珍珠鸟,你觉得要想读好这段话,应该抓住哪些 词句呢?请你用笔圈出来,并练习读一读。
(二)展示交流 1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 .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收获 反思3 .同桌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一一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1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① 找出这一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② 同桌按这样的顺序有条理地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2 .朗读第五自然段:① 请你发挥想象,雏鸟会如何的“淘气”?② 请划出这一段中描写雏鸟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 .学习第六自然段① 先认真观察书上第115页的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试着给这幅图起个 名字。
()② 反复读课文中描写的句子,体会小珍珠鸟对我的信任。
(二)展示交流1 .说一说小珍珠鸟和我逐步亲近的过程。
2 .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背诵五六自然段。
四、 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一一学习第七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小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的“不由自主” 。
五、 课堂检测1. 填空:白天,它(我伏案写作时,( 它睡得好熟哇!(2. 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傍晚,它( )。
我手中的笔( )!)。
有一天,)。
不一会儿,().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 .我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我能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 内容。
自主预习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注意 “誓、残、斥”的读音。
我会读词语,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恩图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知恩图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利忘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信弃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恩将仇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朗读课文,写出文章的主人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 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思考:(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色鹿是一只 ■勺鹿。
(2)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我能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学习目标3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2.()滥杀无辜)背信弃义收获 反思2 .按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展示交流:三、 展示交流:.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友情提醒大家。
.朗读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九色鹿? .本篇课文是个民间故事, 四、 达标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Chi z) kuu shhudng b dig ■v"1a sh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知恩图( ) ( )将仇报.填空。
《九色鹿》是一篇民间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 ,而另一个 。
(知恩图报见利忘义) 五、总结提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千恩万( 背() )弃义(见(杀无辜 )忘义,其中一主人公是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内容:22 、九色鹿主备人: 审核人:授课时间:月 日学习目标 1.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我能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 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 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 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 1 .你们读过哪个童话故事?用一句话写一写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看法。
2 .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你比较欣赏,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自由读读《九色鹿》的故事。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是 点呢? (1) 细读第1自然段 边读边画边想九色鹿是_ (2) 细读第2— 5自然段① 用笔划出描写人物的不同特点的词语。
② 反复朗读品味人物特点。
③ 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的鹿? 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 (3)细读6—9自然段①哪些地方表现了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②你认为国王会怎么斥责调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段话。
(4)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你比较欣赏,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自由读读《九色鹿》的故事。
①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第二课时收获 反思四、达标检测 按课文内容填空:(1) (2) (3) (4) “(国王非常惭愧是因为( 调达背信弃义表现在()。
恩将仇报表现(如果面对调达,我会对他说:“( )”读到“国王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时,我情不自禁地赞扬国王:)”)。
)。
(从这句话我读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 挣扎。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入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这句话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交流.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练习用“,,只好,,”和“,,竟然,,”造句 、同桌相互美美地读一读 三、学习板块(二)(一) 合作探究一一理解课文1 .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一个词语形容九色鹿或调达的行为。
()的九色鹿()的调达2 .《九色鹿》的故事一定激起了你的爱恨之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二) 展示交流1 .组内分角色演读课文2 .说说学完课文后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并写下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过程、自主预习.下面的你词语都能读上吗?试一试。
雾淞凝结夜幕淹没河畔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开火车读).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介绍的是什么?如何介绍的?、学习板块)自主探究一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摄、畔、琼”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琼枝玉树缭绕晶莹洁白弥漫2 .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1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如何识记生字的。
2 、选择一段你最拿手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一一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收获反思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文章重点介绍了什么,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简要说出雾淞形成的原因:(二)展示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雾淞?说给大家听听。
•在小组内说说雾淞是如何形成的。
三、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一一写字指导观察课后生字(二)展示交流.说说这些生字的关键笔画。
.书上描红、临写。
四、达标检测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五、总结提升这一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从方面介绍雾淞?收获反思1.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背诵课文。
2. 感受吉林雾淞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 河的思想感情。
感受吉林雾淞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 思想感情。
感受吉林雾淞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 思想感情。
一、学情调查1. 吉林雾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 学习板块(一)(一) 合作探究一一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1)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在“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世界里所出现的壮 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