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申请一览表
- 格式:pdf
- 大小:24.57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曙光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公布日期】2017.08.17
•【字号】沪教委科〔2017〕67号
•【施行日期】2017.08.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曙光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
沪教委科〔2017〕67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关于2017年度“曙光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17〕20号)要求,各高校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共推荐了120名青年教师申报“曙光计划”项目。
经专家评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确定56人入选2017年度“曙光计划”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入选“曙光计划”的自然科学类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15万元,人文社科类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5万元,项目研究经费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
希望各高校重视对“曙光计划”项目的管理,保障入选者科研工作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联系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处陈悦,联系电话:23116822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杜春桃,联系电话:62326182
附件:2017年度“曙光计划”项目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7年8月17日附件。
附件1平凉市(州)静宁县阿阳小学学科分类C3教育管理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申请·评审书(网络初审号:)课题名称:关于在大学区化管理模式下的农村帮扶支教的实践与探索课题负责人___ 罗泽君_____________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静宁县阿阳小学__________课题完成期限一年填表日期 2017 年 04 月 20 日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2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
认可所填写的《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
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的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保证本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科技计划主要用于资助市属市管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单位或个人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促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首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第三条本科技计划鼓励多学科综合研究,鼓励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在北京地区实施;第四条本科技计划实行依法管理、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原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以下简称市教委科研处是本科技计划的管理机构;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市教委科研处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咨询、评审、监督、验收工作,可以授权或委托有关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部分管理工作;第五条本科技计划项目分为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两类;重点项目主要在国家和北京市优先发展的若干重要科技领域内实施,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本科技计划的重点项目同时列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计划;面上项目主要用于支持有关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展科学研究或技术发明活动;第六条重点项目必须有先进、明确的研究目标,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内涵,预期成果可以解决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某项重大关键问题,或者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景,或者具有国内公认的领先研究水平并能带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倡和支持市属市管高校间联合或者与中央在京高校的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重点项目;第七条面上项目应注意与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的协调和衔接,避免低水平重复,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预期成果能够体现国内先进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且促进相关学科理论发展或学科体系的完善,或者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面上项目一般不接受跨校联合申请;第八条本科技计划项目每年评选一次,其研究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年;第二章项目立项第九条项目立项包括申请、审批、签约三个基本程序;第十条申请本科技计划项目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㈠申请人即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重点项目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面上项目申请人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已离退休或项目在研期间将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科技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技人员不能作为项目申请人,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㈡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应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可靠的时间保证,所在单位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㈢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在承担本科技计划项目期间,一般不得再申请本科技计划的新项目但可同时承担一项重点项目,且一个年度只能申请一项;㈣申请人学风端正,信誉良好,承担的本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能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应结题的本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已按期完成并通过验收;㈤申请项目必须符合本科技计划的资助范围和有关要求,申报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第十一条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在每年三月底以前发布下一年度重点项目指南,确定下一年度重点项目实施的主要领域、资助条件、资助强度、立项控制数和有关要求;同时下达面上项目立项控制数和经费额度;市属市管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在本校范围内,也可校际联合,在每年一月底以前向市教委科研处提出下一年度重点项目立项建议,提交重点项目立项建议书;第十二条重点项目申请人根据重点项目指南和有关申报材料要求,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重点项目申请书;项目组主要成员应在重点项目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不得代签;第十三条重点项目申请人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就重点项目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以及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签署实质性意见,加盖学校公章;合作者所在单位也须在重点项目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加盖所在单位公章;申请人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将重点项目申请书一式十份,至少有三份为原件及本单位“申请重点项目汇总清单”一式一份统一送交市教委科研处,同时报送含上述内容的计算机软盘;申报期为每年5月10日至5月20日;逾期不再受理;第十四条重点项目评审遵循“指南引导、突出重点、公开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由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审,一般采取分领域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的形式;所聘请专家须是对每组项目所涉及的科技问题及其应用背景有深入了解并熟悉相关工作的高水平同行专家,并实行回避和保密制度;评审专家组审议重点项目申请书,听取申请人的陈述和答辩,进行民主评议后,提出评议意见,并通过记名投票方式确定优先立项顺序;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专家组评审结论研究确定批准立项名单,并在申报当年的9月10日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及其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处;第十五条面上项目申请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面上项目申请书;项目组主要成员应在面上项目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不得代签;第十六条面上项目申请人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本校申报的面上项目进行初选,确定初选项目名单和序次;初选工作要符合市教委科研处下达的控制数额要求,并体现本校学科布局与发展重点的实际需要;通过初选的面上项目,由有关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就立项的必要性、填报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以及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签署推荐意见,加盖学校公章;并负责将面上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均为原件以及本校“申请面上项目汇总排序清单”一式一份统一送交市教委科研处,同时报送含上述内容的计算机软盘;申报期为每年5月21日至5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第十七条市教委科研处负责聘请由科技专家、学科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面上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综合评审专家组根据北京市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学科布局和科研实力情况,对各高校申报的面上项目进行评议,提出拟资助各高校面上项目的数量与经费额度的建议方案;市教委科研处根据综合评审结果,确定面上项目立项名单,并在申报当年的9月10日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及其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处;第十八条被批准列入本科技计划的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须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确定项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合同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是保障科学研究顺利开展、进行项目研究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合同书由项目申请人按照项目申请书有关内容以及市教委科研处审定意见进行编制;合同书经签约各方审核同意后方可履行签订手续;由两个以上学校联合承担的重点项目还必须由承担各方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合同书的附件;合同书签订工作须在项目承担方接到批准立项通知书后一个月之内完成,有关材料齐备并由市教委科研处核准后正式生效;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十九条在本科技计划的管理中,市教委科研处负责:㈠编制和发布项目计划,制定和发布重点项目指南;㈡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㈢组织重点项目的评审工作,批准重点项目立项计划;㈣组织面上项目的综合评审,批准面上项目立项计划;㈤组织对重点项目进行阶段评估检查,根据需要调整重点项目研究计划;㈥根据需要聘请专家、组建专家组,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㈦审定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核定分年度项目拨款,审查重点项目的经费决算;㈧批准重点项目结题,审查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建立本科技计划管理档案;㈨解决项目执行中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㈩其他有关事项;第二十条在实施本科技计划的过程中,有关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受市教委科研处的委托,负责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主要是:㈠组织面上项目的初选工作,确定初选项目;㈡提出重点项目立项建议,协助做好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㈢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落实配套研究经费,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㈣制定本校实施本科技计划的有关管理办法或工作细则,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项目经费开支;㈤审查项目组提出的年度进展报告和项目研究总结报告;㈥负责面上项目验收以及各类项目的档案管理和保密管理;㈦由两个以上高校联合承担的重点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所在高校负责学校之间的协调工作;㈧承办市教委科研处委托交办的其他事宜;第二十一条在执行本科技计划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当保证做到:㈠严格执行合同,领导项目组成员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㈡掌握项目研究经费,依据有关规定管理经费使用开支;㈢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按时提交年度进展报告,负责在项目完成时编制项目研究总结报告;㈣接受有关管理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真实准确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㈤按照要求进行科技成果登记,负责报告项目执行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建议;㈥协助有关管理部门完成项目验收工作;第二十二条建立本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项目负责人须在每年1月中旬向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其中重点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经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3月1日前报市教委科研处;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变更、关键技术方案的变更以及因不可抗力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必须及时报告;第二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因特殊原因出国、因病、工作调动等一年以上不能参加研究工作,项目所在高校如有能力继续完成项目计划,可事先提交更换项目负责人的书面申请,经市教委科研处书面同意后,继续予以资助;否则按撤项处理并收回资助经费;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致使项目难以实施或在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合同任务,市教委科研处视具体情况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取消合同并追缴资助经费,并暂停有关直接责任人的本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资格二至五年;第二十四条本科技计划项目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北京市教育专项拨款,鼓励多渠道联合资助,鼓励有关高校给予配套经费;经费预算由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市教委财务处核准,由项目所在高校根据“立项通知”将本校的项目研究经费列入下年度“市教委科学研究计划”专项预算并报告市教委财务处;第二十五条项目经费实行一次核定、分年度拨款、专款专用;项目所在高校应按照市教委科研处的立项通知,将项目经费列入本校财务收支管理,按项目独立建帐,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截留本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第二十六条本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㈠设备购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所必需的样品、样机购置费用以及为此发生的运输、包装、装卸、安装费用,其中从国外引进的样品、样机购置费包括海关关税和运输保险费用;㈡能源材料费:指进行项目研究、开发、试验所需的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零配件的购置费用以及为此发生的运杂包装费用;㈢试验外协费:指研究、开发项目带料外加工或因本单位不具备条件而委托外单位协作进行试验、加工、测试、计算等发生的费用;㈣资料、印刷费:指进行项目研究、开发所发生的书刊、资料、计算机软件、制图、复印、印刷的费用;㈤租赁费:指进行项目研究、开发、试验而租赁的专用仪器、设备、场地、实验基地等所发生的费用;㈥差旅费:指进行调研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和参加与项目研究直接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㈦鉴定验收费:指科技成果在成果鉴定、验收时所发生的费用;㈧人员费:指向研究人员支付的加班费和外聘研究人员、技术专家的劳务酬金;㈨管理费:指本科技计划管理部门用于组织项目前期论证、评审、过程管理和服务等所发生的费用;㈩其他费用:指与项目研究、开发直接有关的其他必要支出;第二十七条本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开支必须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在经费安排中既要认可科学研究工作的硬件投入和物质消耗,又要重视肯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投入;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在项目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人员费用;在项目完成验收之后发生结余经费时,按有关财务规定,经批准,20%可以用于对项目研究人员的奖励,80%由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掌握并用于本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用于项目组人员劳务酬金和奖励的经费支出不得高于项目总经费的15%;凡用于个人福利性方面的费用,一律不得在项目经费中列支;第二十八条本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费由项目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收取,其比例不超过项目总经费的10%;第二十九条本科技计划的有关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者有义务接受主管部门或审计部门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章项目验收第三十条本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均须进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以合同书为依据,围绕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讲实效的基本要求,体现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对项目的整体研究水平、创新成果、应用前景和人才培养业绩的评价,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及对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第三十一条项目验收须在合同规定期限之后半年内完成,应遵循下列程序要求:㈠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人对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有关报告、资料或实物进行认真审核;对于研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创新发现的还须进行专门鉴定或评估;㈢对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要由学校财务部门形成经费决算报告并经学校审计部门审签;㈣重点项目验收由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教委科研处批准并组织实施;面上项目验收由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组织实施,报市教委科研处备案;㈤项目验收一般采取会议验收的方式第三十二条项目负责人在申请项目验收时应根据合同书规定提交有关报告、资料及实物,一般包括:㈠项目合同书以及市教委科研处有关批复文件;㈡项目研究总结报告;㈢项目研究所获成果论文、著作、专利等一览表;㈣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清单;㈤项目经费决算报告;㈥项目信息表;对于研制开发类项目还需要提供以下有关资料:㈠科技成果鉴定报告;㈡研制的样机、样品图片及数据;㈢建设的中试线、试验基地、示范点一览表、图片及数据;第三十三条有关管理部门应提前15天将项目验收的时间、地点和程序安排通知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承担单位,以便被验收者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第三十四条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重点项目验收专家组并主持项目验收工作;有关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面上项目验收专家组并主持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由熟悉所验收项目专业技术的同行专家五至九人的单数构成,参加验收的本校专家人数不得超过专家组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验收专家组的全体成员应认真阅读项目验收全部资料,必要时应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听取相关方面意见,核实或复测相关数据,独立、负责地提出验收意见和验收结论;专家组应对验收结论或评价的准确性负责,应维护所验收项目的知识产权和保守其技术秘密;第三十五条项目验收专家组须做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结论;重点项目的验收结论由市教委科研处会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书面形式正式下达;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视具体情况给予“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结论:㈠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不足80%;㈡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㈢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㈣擅自修改合同书规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第三十六条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30日内向批准验收的有关管理部门提出复议申请,有关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后30日内对其进行复议;未能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半年之内,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第三十七条除合同各方事先约定以外,本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数据库等均应明确标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有关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八条除合同各方事先约定以外,本科技计划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实用技术及无形资产,由项目所在高校代表国家行使使用权和经营权;项目研究成果及无形资产使用和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保障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承担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三十九条鼓励本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积极申报各级奖励、申请专利以及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四十条本管理办法执行中的问题由市教委科研处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本管理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执行,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2002-5-2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
创新计划立项情况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计划
【发文字号】沪教委科[2017]52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6.29
【实施日期】2017.06.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立项情况的通知
(沪教委科〔2017〕52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的通知》(沪教委科〔2017〕25号),由各高校申报的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经专家评审、市教委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确定复旦大学等17所高校的67个项目为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现将确定的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请各校认真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管理办法》(沪教委科〔2017〕22号)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附件: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6月29日
附件
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名单。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9.12.21•【文号】教技函[2009]91号•【施行日期】2009.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技函[2009]9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你们报送的有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收悉。
根据专家立项评审意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意见,经研究,现将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技术创新基地,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条件与资金必须切实落实: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计划的高等学校建设的工程中心,其建设经费由所在高校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相关平台建设经费中支出;依托地方高校组建的工程中心采取省部共建的方式,其建设经费由所在地方政府和依托高校落实和自筹。
二、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依托高校依据确认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及时启动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定期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报告。
建设期间,我部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
三、工程中心的建设期为2~3年。
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验收。
不能及时验收的应行文说明原因,申请延期验收。
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我部将正式授牌。
对于优秀的工程中心,我部将优先推荐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
附件: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教育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实施细则(试行)为规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以下统称为重点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保障重点项目研究任务按期完成,达到预定目标,取得高水平成果,根据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中期检查实施细则第一章职责划分第一条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以下简称市教委科研处)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自然基金委)共同组织实施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市教委科研处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共同组织实施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第二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提交《重点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二)对《重点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进行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三)按照规定的时间向市教委科研处报送《重点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以及中期检查的相关材料。
(四)协助实施中期检查工作。
第三条重点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一)按照规定的时间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重点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和其他相关材料;(二)汇报重点项目中期研究情况。
第二章中期检查内容及应提交的材料第四条中期检查的内容如下:(一)重点项目实施内容中期完成情况;(二)重点项目实施阶段目标是否达到;(三)重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第五条重点项目负责人应在中期检查日前3个工作日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如下材料:(一)市教委科研处批准的《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合同书》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以及市教委科研处有关批复;(二)《重点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三)重点项目阶段成果及其相关材料。
第三章中期检查时间第六条中期检查一般在重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中期进行,一般为重点项目开始实施次年的10-11月份,具体时间由市教委科研处决定。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说明一、项目类别、周期及经费(一)项目类别市教委科技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三类。
重大项目重点支持高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能源和智联网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5G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X 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开展研究。
重点项目、青年项目按照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原则,主要支持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其中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数10%。
(二)项目周期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其中管理及模式创新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1年。
(三)项目经费重大项目资助额度不低于20万元/项;重点项目中基础/ 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10万元/项,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4万元/项;青年项目中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4万元/ 项,管理及模式创新研究资助额度不低于2万元/项。
市属公办高校承担的项目由高校按照实际情况从财政教育经费(安排的8%~10%用于重点支持应用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以及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用于科研项目部分统筹考虑经费予以资助,市属民办高校承担的项目从优化财政扶持资金和办学收入等资金给予资助,部属高校、军队院校和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的项目自筹经费给予资助。
二、申报条件(-)申报本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 .项目负责人限为1人,应当是申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且是项目承担高校的全职在岗人员或以柔性引进方式聘用的人才,其中以柔性引进方式聘用的人才作为负责人的申报项目数不得超过项目承担高校申报限额的20% ;2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研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学风端正;3 .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科高校的应当未满40周岁,高职院校的应当未满45周岁(以申请计划当年1月1日为限);4 .项目负责人主持在研的本计划项目总数不超过2项,同一年度申请本项目限1项;项目参研人员参与的本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超过3项;项目参研人员不超过5人(不含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英语English: The Beij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s Research Program for General Projects aims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search projects tha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Beijing. The program is open to researchers from various institutions, including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ducation bureaus. The research projects can cover a wide range of education-related topics, such a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gram encourag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can broaden our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The program's application process involves submitting research proposals, which will be reviewed and evaluated by a panel of experts. The selected projects will be granted financial support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Overall, the BMEC's Research Program for General Projects i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for researchers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in Beijing.中文翻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一般项目旨在为能够提高北京市教育质量的研究项目提供财务支持。
教委课题申报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申报表格:填写课题申报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研究
团队成员、研究计划等。
2.项目简介:简要介绍所申报的课题,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
要突出该课题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3.研究内容和方法:详细说明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包括研究的主要
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4.研究计划: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进度、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5.经费预算:根据研究计划制定经费预算,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实验费、
劳务费等。
6.研究基础:介绍研究团队的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以证明研究团队具
备完成课题的能力和条件。
7.参考文献:列出课题研究过程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在撰写教委课题申报材料时,要注意突出研究重点和创新点,明确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同时要遵循学术规范和要求,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科研项目申请书(最新6篇)项目名称:XXXX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单位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申报日期:X年xx月xx日xx人民医院受理编号:密级:□公开□秘密□机密□绝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参考格式)专项名称:项目(课题)名称:项目(课题)责任单位:项目(课题)组长:项目(课题)年限:20年月至20年月填报日期:20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二〇xx年月一、制定课题基金申请书的步骤(一)论证课题1.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这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国家科委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各部门科技发展规则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在情报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同类研究单位,以及向专家的调研,综合分析,组织论证,并进行综合研究和平衡后,而编制的攻关项目计划。
这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国务院批准后,提交人大通过而下达实施,这类课题,如“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此外,各部门的课题仍然需要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组织论证方式,确定各部门的重点课题,便于有关单位投标竞争。
(二)具体措施的选择临床科研选题途径有投标、接受委托和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自选题目,不论是哪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应注重下面的具体措施。
1.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全国科技体制后,竞争体制引入科技管理。
国家攻关项目、部门重点科研项目和基金项目,都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科研课题必须有较强的竞争力才能中标,从而得到科研经费的资助。
为提高竞争力最重要的办法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努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形成“拳头”课题。
各地、各部门情况不同,科技人员素质也不一致,总之都各有自己的优点。
在全国或全省,如果把各方面的优势都集中起来,肯定会形成很强的科研力量。
就单位而言,如能组合各科室的优势,进行课题协作,也会形成强有力的科研队伍。
2024年度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数额分配表
【导语】
2024年度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为确保研究资源的合理分配,鼓励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生,特制定以下数额分配表。
以下内容详细列出了各类项目的申报数额分配情况,以供各位申报者参考。
【2024年度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数额分配表】
一、青年项目
1.申报限额:100项
2.资助经费:每项5万元
3.申报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
二、一般项目
1.申报限额:150项
2.资助经费:每项8万元
3.申报条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
三、重点项目
1.申报限额:50项
2.资助经费:每项12万元
3.申报条件: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
四、重大项目
1.申报限额:20项
2.资助经费:每项20万元
3.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或具有丰富研究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团队。
五、专项项目
1.申报限额:若干项
2.资助经费:根据项目需求和评审结果确定
3.申报条件:针对特定研究领域或问题,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创新意义。
【注意事项】
1.各申报者应严格按照上述分配表中的申报限额、资助经费和申报条件进行申报。
2.申报者需认真填写申报书,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3.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4年3月31日。
4.申报结果将于2024年6月30日前公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8.11•【字号】沪教委科〔2015〕42号•【施行日期】2015.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沪教委科〔2015〕42号各高等学校、区县教育局,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沪教委科〔2015〕16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我委审定确立10项重大项目、12项重点项目、100项市级项目、13项决策咨询项目,现将各类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3、4)。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2项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请各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联系电话:64184439、64182088。
附件:1.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4.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5年8月11日附件1附件2附件3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附件4。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类别研究领域指南题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3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年月日2填表说明一、请按《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6份,其中1份原件,5份复印件。
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按份装订或制成折页,报送6份。
三、封面上方3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本表所附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六、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七、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7号邮政编码:100031联系电话:66077219 网址:http://3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
主题词最多不超过3个。
主题词之间空一格。
课题类别请选项填写,限报1A、重点课题B、校本研究专项课题C、青年专项课题D、一般课题研究领域系指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A、综合问题研究B、基础教育研究C、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D、高等教育研究E、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F、德育研究G、体育、美育与校外教育研究H、教育管理与评价研究I、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K、奥林匹克教育研究跨研究领域的课题,请选为主的领域填写。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3年度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京教函〔2022〕242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3年度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的通知京教函〔2022〕242号各有关市属高校:根据《北京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京教研〔2021〕16号)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研〔2013〕8号)文件精神和规定,为做好2023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项目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科技一般项目依托理工农医类学科,社科一般项目依托人文社科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项目应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引导优秀青年科研人员“不追热点,把冷板凳坐热”,围绕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哲学、历史、文化等研究领域,加强基础研究,积极自由探索,夯实学术基础。
二、申报数量科技一般项目和社科一般项目均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数额依据学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的立项率、立项质量和结项率动态调整。
申报单位要根据《2023年度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申报数额》(见附件)要求进行申报。
三、申报条件(一)申请人应为市属高校专任教师,鼓励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申报。
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独立开展研究、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保障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
科技一般项目35周岁以下申报项目数额原则上不少于90%,社科一般项目35周岁以下申报项目数额原则上不少于90%。
每个申请人限报1个项目。
(二)申请人在依托单位的在职工作年限(不含返聘的工作年限)应覆盖项目资助周期。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1.在研市教委科研计划各类项目(包括科技重大、科技重点、科技一般、社科重点、社科一般)负责人;2.所主持的市教委科研计划各类项目被撤销者;3.申请人承担市教委科研计划各类项目没有按时结项的,暂停2年申请资格;4.已承担过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的负责人;5.原则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且40周岁以上;6.连续两年(指2021、2022年度)申请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2023年度申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