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土地流转赔偿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7
土地流转国家补偿标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着中国新乡村建造的逐步推进以及乡村土地确权流通入市方针的实施,乡村土地有了法律依据,那么农村国家补偿标准是多少呢?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的土地流转国家补偿标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土地流转国家补偿标准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哪些1、土地互换:土地流转试点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划分土地时留下的种种弊病,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如何让土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于是互换这种最为原始的交易方式,进入农民视野。
2、土地出租: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
3、土地入股: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
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公司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
该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产权清晰、利益直接,以价值形态形式把农户的长期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新突破。
土地法48条补偿标准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对于征收、征用、占用土地
的情况,需要给予被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的农民合理的补偿。
补偿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补偿费用:根据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的类型和面积,
以及土地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土地补偿费用。
2.临时安置费用:如果农民需要暂时搬迁或者临时安置,征收
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包括房屋征收补偿、过渡期间的生活费用、搬迁过程中的补偿等。
3.就业补偿:对于因征收、征用、占用土地导致失去工作机会
的农民,应当给予相应的就业补偿费用。
4.恢复土地功能补偿费用:对于被征收土地之后,恢复土地功
能所需的费用,应当给予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补偿标准可能根据地区、土地性质和政策等因素有所不同,具体的补偿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相关政府规定执行。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协议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土地征用范围与面积1.1 土地位置1.2 土地面积1.3 土地用途第二条:土地征用补偿原则2.1 补偿标准2.2 补偿方式2.3 补偿计算公式第三条:土地征用补偿费用3.1 土地补偿费3.2 安置补助费3.3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3.4 青苗补偿费3.5 其他补偿费用第四条:补偿费用支付方式4.1 支付时间4.2 支付方式4.3 支付主体第五条:土地征用补偿款的分配5.1 分配原则5.2 分配方式5.3 分配时间第六条: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6.1 双方职责6.2 协调机制6.3 问题解决方式第七条:土地征用协议的签订与生效7.1 签订程序7.2 协议生效条件7.3 协议变更或解除条件第八条:违约责任8.1 违约情形8.2 违约责任承担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9.1 争议解决途径9.2 争议解决时限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和解除10.1 生效条件10.2 变更条件10.3 解除条件第十一条:合同的终止11.1 终止条件11.2 终止后的处理第十二条:保密条款12.1 保密内容12.2 保密期限12.3 违约保密责任第十三条:法律法规适用13.1 适用法律13.2 法规冲突解决第十四条:其他约定14.1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14.2 附件说明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土地征用范围与面积1.1 土地位置本协议所指土地位于市区(县)街道(镇)村,具体地理位置以附件一《土地位置示意图》为准。
1.2 土地面积征用土地的总面积为平方米(具体面积以附件二《土地面积清单》为准)。
1.3 土地用途征用土地的用途为项目用地,具体用途以附件三《土地用途说明》为准。
第二条:土地征用补偿原则2.1 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如下:(1)土地补偿费:元/平方米;(2)安置补助费:元/平方米;(3)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元/平方米;(4)青苗补偿费:元/平方米;(5)其他补偿费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土地流转补偿标准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流转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转补偿标准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概念、形式、计算方法、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概念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是指农村土地流转双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由双方协商确定的一种经济补偿标准。
二、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形式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支付,即在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一次性将补偿款支付给农民;另一种是分期支付,即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分期支付补偿款。
三、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土地租金标准计算、按照土地市场价格计算、按照土地生产潜力计算。
1.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土地租金标准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土地租金标准计算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可以保证农民的土地租金不会降低。
2.按照土地市场价格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当地土地市场价格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最大化,但也可能会导致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土地租金降低。
3.按照土地生产潜力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土地生产潜力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最大化,并且不会降低农民的土地租金。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计算难度较大。
四、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调整机制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调整机制是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土地流转补偿标准需要进行调整的机制。
1.合同约定调整在土地流转合同中,可以约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调整机制,如每年根据当地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机制可以保证农民的土地租金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降低。
2.市场调整如果土地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协议(2024年修订)本合同目录一览1. 土地征用补偿范围及对象1.1 土地征用范围1.2 补偿对象确定2. 土地用途及性质2.1 土地现有用途2.2 土地征用后用途2.3 土地性质变更3. 补偿标准及计算方法3.1 土地补偿标准3.2 房屋及附属设施补偿标准3.3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3.4 其他补偿标准4. 补偿金额及支付方式4.1 补偿金额总计4.2 补偿金支付时间及方式4.3 补偿金支付主体5. 土地交付及搬迁5.1 土地交付时间及条件5.2 搬迁补偿及支持政策5.3 搬迁完成时间及标准6. 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6.1 合同履行监督及协调6.2 违约责任认定及处理7. 争议解决方式7.1 协商解决7.2 调解解决7.3 仲裁解决7.4 法律诉讼8.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 8.1 合同生效条件8.2 合同变更程序8.3 合同终止情形9. 保密条款9.1 保密信息范围9.2 保密义务及期限10.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10.1 适用法律10.2 争议解决方式11. 其他约定11.1 附加条款11.2 补充协议12. 合同的签署与生效12.1 签署主体12.2 签署程序12.3 合同生效时间13. 附件13.1 土地权属证明13.2 房屋产权证明13.3 其他重要文件14. 附则14.1 合同修改及解释权14.2 合同的复印与保管14.3 合同签署份数及效力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土地征用补偿范围及对象1.1 土地征用范围本协议所指土地征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位于_______(具体地址)的面积为_______平方米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附属物和权益。
1.2 补偿对象确定补偿对象为上述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附属物和权益的合法拥有者,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其他相关权益人。
第二条土地用途及性质2.1 土地现有用途土地现有用途为:_______(填写现有用途)。
2.2 土地征用后用途土地征用后的用途为:_______(填写征用后用途)。
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是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因征收、征用、占用土地而对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补偿的标准。
在我国,土地的流转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征赔标准的确定对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的规定和执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土地的质量和产出能力。
土地的质量和产出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因此在确定征赔标准时,应当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对于高产地和优质土地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还应当考虑土地的开发潜力和未来利用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一些地方的土地在未来可能会有更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征赔标准的确定上,应当考虑土地的未来发展潜力,给予合理的补偿,以激发土地的开发活力。
此外,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还应当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对于生态脆弱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土地流转,应当给予相应的生态补偿,以保护好生态环境。
最后,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的确定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其合法权益,避免因征赔标准不合理而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综上所述,流转土地被征赔偿标准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质量和产出能力、开发潜力和未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以实现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征赔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流转国家补偿标准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将自有土地承包给其他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经营的行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国家对于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各方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国家对于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主要包括土地流转费用、生活补助和社会保障。
土地流转费用是指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这部分收益应当合理补偿给农户。
生活补助是指在土地流转期间,农户因失去土地而导致的生活收入减少,需要得到一定的补偿。
社会保障则是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不会因土地流转而受到损失。
其次,国家对于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还包括了土地流转的方式和程序。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合同签订和公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国家也规定了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明确了各项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和计算方式,以确保补偿的公平合理。
此外,国家还对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了监督和管理。
相关部门会对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方按照规定履行补偿义务。
同时,国家也会对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补偿标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土地流转需求。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国家补偿标准是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国家对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费用、生活补助、社会保障等内容,同时也规定了流转方式和程序,进行了监督和管理。
这些举措有利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在中国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征用和赔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贵州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土地赔偿标准也备受关注。
那么,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征收应当按照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征收土地,并给予合理的补偿。
贵州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了《贵州省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了土地征收和补偿的具体标准和程序。
其次,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绿化补偿费、迁坟费、过渡期补偿费等。
具体来说,土地补偿费是根据土地的类型、土地利用年限、土地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按照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补偿。
绿化补偿费是指在土地征收后,需要进行绿化的地方,按照绿化的难易程度和成本进行补偿。
迁坟费是指对于需要移坟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补偿。
过渡期补偿费是指在土地征收后,因无法立即安置或者无法立即实行生产经营,需要一定过渡期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偿。
再次,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还包括了对于农田的补偿标准。
根据《贵州省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对于被征收的农田,要按照农田的类型、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给予相应的补偿。
同时,对于因土地征收导致的农田流转和承包关系的变化,也要进行相应的补偿。
最后,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还涉及到对于农民的安置和就业的补偿。
根据《贵州省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对于因土地征收而需要搬迁的农民,要给予相应的安置补偿和生活补助。
同时,对于因土地征收而失去生产经营场所的农民,也要给予相应的就业补偿和培训。
总的来说,贵州土地的赔偿标准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级条例进行规定的,旨在保障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土地征收和赔偿工作的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第1篇一、引言土地征转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或者征用的行为。
在我国,土地征转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土地征转行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土地征转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土地征转的概念、法律依据、程序、补偿安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土地征转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农村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城乡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或者征用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以公共利益为原则,以补偿安置为前提。
”三、土地征转的概念1.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行为。
2.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对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行为。
四、土地征转的程序1.申请与批准(1)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征收或者征用申请。
(2)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3)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审核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土地征收或者征用。
2.公示与听证(1)县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土地征收或者征用后,应当向社会公示征收或者征用的土地范围、补偿安置方案等信息。
(2)公示期满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听取被征地农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土地流转补偿相关政策2020(一)土地补偿费1.征用耕地、蔬菜地,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按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下同)的六倍计算;2.征用鱼塘、藕塘、养殖场、果园、竹园、林地等土地,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3.征用柴山、滩地、水塘、苇塘和其他有收益的非耕地,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三倍计算;4.征用宅基地按邻近耕地的补偿标准计算;房屋由建设单位另行征地移迁重建的,原宅基地不再给予补偿;5.征用无收益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补偿。
(二)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1.青苗补偿费,一般按一季农作物的产值计算;能收获的不予补偿。
多年生经济林木,可以移植的,由建设单位付给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单位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2.房屋拆迁,按房屋结构、面积、新旧程度,给予合理补偿;违章建筑物和开始协商征地后突击抢栽的树木、突击抢建的建筑物,不予补偿;3.农田水利工程及机电排灌设施、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和电力、广播、通讯设施等附着物,按照实际情况付给迁移费或补偿费。
(三)安置补助费1.征地前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在一亩以上的被征地单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三倍;征地前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满一亩的被征地单位,征用每亩耕地安置补助费以年产值的四倍起算,人均耕地每减少零点一亩,安置补助费相应增加年产值的一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年产值的十倍;2.征用非耕地安置补助费,按该土地年产值和略低于邻近耕地的安置补助倍数计算;3.征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地基以及无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四)按照本条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最高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十倍。
(五)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支付的各项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除应当属于个人的附属物和青苗补偿费付给本人外,其他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有关乡(镇)村商定处理,用于组织被征地单位发展生产、安排多余劳动力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占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拆迁补偿暂行条例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人民建设更美好安宁的家园,方便交通,充分发挥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时间缩小边远地区的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特制定本条例。
(一)征地补偿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二)其他税费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
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4耕地占补平衡造地费,平均每亩4000元,统筹调剂使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监督验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1告知征地情况。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
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将协议作为征地报件必备件附征地卷一同上报。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
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
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协同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四)、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1房屋补偿标准楼房(二层以上)每平方米补偿3300元。
捣(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280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补偿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着物补偿标准仓房每平方米补偿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补偿165元。
沼气池每个补偿4600元。
厕所每平方米补偿190—300元。
猪鸡舍每平方米补偿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补偿180—330元。
砖石墙每延长米补偿190元。
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长米补偿450元。
大门楼每个补偿2400元。
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1000元。
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3万元。
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长米补偿80—150元。
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
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坟每座补偿5000元。
3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每户2万元。
(五)、征占林木补偿标准1林木补偿标准⑴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1—3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元;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36000元;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80000元;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32000元。
⑵柞树林木补偿费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30000元;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44000—60000元;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24000元。
⑶红松林木补偿费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4—20年平均每亩补偿20000—31000元;21—40年平均每亩补偿56000—62000元;41—70年平均每亩补偿168000元;7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26000元。
⑷落叶松林木补偿费1—3年平均每亩补偿150000元;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0—250000元;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130000元;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35-65元;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0—300元;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350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苗圃地每亩120000元;未成林每亩86600元;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63360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亩76670元;疏林地、灌木林地每亩50000元;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亩43340元。
4林业设计费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总和的3%收取。
(六)、果树补偿标准1苹果树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150-220元;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300-450元;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600-18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00元。
2梨树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45-120元;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150-300元;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1900-22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200元。
3桃树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45-90元;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150-280元;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补偿350-680元;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280元。
4葡萄树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补偿30-55元;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补偿40-150元;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补偿150-330元;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90元。
5枣树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30-80元;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50-120元;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补偿520-130元;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80元。
6杏树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45-185元;初果期(4-7年)平均每株补偿200-310元;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500-1600元;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80元栗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补偿45-95元;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补偿190-210元;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50-1600元;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860元。
8杂果树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25-50元;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补偿80-130元;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补偿130-28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40元。
(七)、电力设施动迁补偿标准1低压线路改移(0.4KV)每公里补偿30000元;线路加高木杆平均每根1000元,砼杆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2高压线路改移(10KV)每公里补偿47000元;线路加高砼单杆平均每根60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3高压线路加高(66KV):砼单杆平均每根55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砼A杆平均每基10000元,铁塔平均每基1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4高压线路加高(220KV以上):砼双杆平均每基2万元,铁塔平均每基2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八)、邮电通讯设施动迁补偿标准1电话线路木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000-2000元;砼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电)缆木杆平均每根500元;砼杆平均每根1000元;光(电)缆每米50-150元。
3地下电缆电缆、光缆每米100-200元。
(九)、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动迁补偿标准采取工程修复和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按成本价适当补偿。
1农村小型水库水库水面(灌溉与养殖兼用)每亩补偿19000元;水库水面(灌溉)每亩补偿16000元;水库荒滩每亩补偿300元。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小型闸门(砼结构)每个补偿15000-20000元;排灌干渠堤坝每延长米补偿80元。
(十)、厂矿企事业单位动迁补偿标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动迁,考虑实际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
办公用房参照民房动迁标准;厂房等生产设施按重置折旧计算,适当考虑停工搬迁损失费用。
(十一)、施工运输道路补偿标准凡工程施工指定的乡村运输道路,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工程竣工后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修复。
乡村道路(沥青路面)视取料难易、路面宽度情况,每公里补偿20-35万元。
乡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9万元。
乡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补偿4万元(十二)、乡村道路和田间作业道补偿标准考虑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确需修建的乡村道路连接线和田间作业道,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实施。
村道路连接线(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12万元(含征地费用、简易构造物)。
乡村道路连接线、田间作业道每公里补偿8万元(十三)、征地及动迁不可预见费按签订的征地和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总费用的5%计算。
不可预见费由建设单位负责使用,主要用于因工程设计变更引发的扩大征地和地上附着物动迁的补偿;工程设计时没有发现,征地动迁协议中没有列入的不可预见的地下构造物动迁补偿;因国家政策性调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灾害等不可预见项目的补偿。
涉及征地的不可预见项目,由省交通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核定。
(十四)、各市动迁办公室管理费按省市签订的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的总费用的3%计提。
各市动迁办公室为临时性机构,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拆迁地上、地下附着物和地方协调工作。
市动迁办公室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十五)高速公路占地赔偿——林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一苗圃地补偿费计算方法苗圃地补偿费=该苗圃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苗圃地面积(公顷)×补偿倍数注:补偿系数=临时占地(指占用期二年以下,下同)为每年2.5--5倍;永久占用(指占用期三年以上,下同)为10--25倍。
二国有其它林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其他林地补偿费=所在乡(镇)农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林种补偿系数三集体其它林地永久占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集体其他林地永久占地补偿费=所在乡(镇)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补偿倍数(6至10) 四集体其它林地临时占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集体其他林地临时占地补偿费=所在乡(镇)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补偿倍数(占用期一年为1.5- 3倍,占用期二年为5倍)(十六)对拆迁特困户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房屋,由拆迁人按以下规定给予照顾:1、对拆迁持有有效《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住户,其拆迁货币补偿款低于5.5万元的,按5.5万元给予货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