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十一课第二课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知识梳理及课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二课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设计(二)一、教材分析(一)课标原文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二)本课知识点构成导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社会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科挑战技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三)教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2.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知道我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了解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
3.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学生分析(一)针对的问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只有了解国情,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
帮助学生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中,认清我们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的需要九年级学生对国内外时政消息比较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教学,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资料和信息的能力,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一)课时安排课序课题课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课时(二)设计理念积极学习,即学生是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运用所学。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1、中国有担当(积极有作为、负责任)的表现: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要继续对世界作出新贡献要如何做?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全面深化改革;②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3、“中国智慧”、“中国方案”①积极解决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
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④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⑤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⑥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4、中国如何参与国际事务?答:①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②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③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地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能力。
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5、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①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核心知识+考点梳理)九年级下册(注:❤表示熟读★表示背默)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思维导图】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核心观点】1.我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4.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5.面对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要有忧患意识。
6.面对挑战,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考点梳理】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一、中国担当★1.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P29-P31)(1)对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
(2)对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贡献中国智慧表现?(P32-P33)(1)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3)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二、与世界深度互动★3.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P35-P36)(1)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3)政治方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说明】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决定/领导/最重要/核心/统治/霸主/主宰作用。
(×)★4.对待人类文明态度及做法?(P37.P39)(1)态度: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做法:交流互鉴①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九下《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知识点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要讲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影响力。
以下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文明。
2.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第二大的经济体。
4.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区域互联互通。
5.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建设。
6.中国积极倡导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和武力解决争端。
2.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
3.中国重视国际公平正义,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和发展权。
4.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发展。
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国际贸易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
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积极推动地区和平解决争端。
5.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四、中国的对外援助1.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包括提供经济援助、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式。
2.中国坚持务实效果、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援助项目中充分尊重受援国家的意愿和需求。
3.中国的对外援助注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旨在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中国将对外援助作为国际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第十一课机遇与挑战第二课时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①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的奇葩(2)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利条件(机遇):①一是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②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大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世界经济的竞争和融洽。
③实际经济进入持续增长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不利条件(挑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刚刚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
(3)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4)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①增强忧患意识;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树立全球意识,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知识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多以材料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认识和理解。
●例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踪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这告诉我们()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我国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我国的科技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因此,我国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答案】D【随堂练习及时矫正】1. 11月3日到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召开,峰会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40多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北京,20多位联合国代表也应邀参加会议。
中国免除非洲国家欠华债务109亿元,并增加对非援助。
材料表明()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②中国政府“和谐世界”的理念正在成功实践③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④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既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也反映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既体现了了中国益重要的作用,也反映和平外交政策,所以应选 D。
【答案】D【课后操作迁移升华】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的主张()①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②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显示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关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的主张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A2. 5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树立全球化经营观念,积极“走出去”,并在此过程中讲诚信、重团结、促共赢、谋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共同努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①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需要②有利于学习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③通过竞争与合作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④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⑤可以确保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A.①②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解析】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分析,⑤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D3.入世5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两倍,排名跃居世界第3位。
入世后,世界500强企业中480多家在华投资。
目前在外企就业的人员已经超过2500万人,员工收入逐年增加。
材料表明()①实行对外开放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②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的增长③坚持对外开放,老百姓得到实惠多多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国之本A.①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③④【解析】关于入世5年来的评价,②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B4.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包括绵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杨震在内的6位四川民警,已出征参加联合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组织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③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④中国军事力量日益增强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答案】A5. 4月11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备受各方关注。
温总理把他这次访日喻为“A.和谐之旅B.和C.搭桥之旅D.融冰之旅【解析】这种题一定要对时政事件有所了解。
【答案】A6.下列选项能体现我国政府在国际上显示声望和实力的是④2006年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水平由去年的31位上升到19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要解决上述问题,一定要对时政事件有所了解。
而且必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答案】D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A.和平、发展、合作B.和平、合作、负责任C.发展、合作、负责任D.合作、强大、和平【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形象也得到提升,但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够强大,因此发展和强大两个词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B8.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是()①一是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②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大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世界经济的竞争和融洽③实际经济进入持续增长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刚刚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A.①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③④【解析】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是①②③,④是面临的挑战。
【答案】A二、非选择题1.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新年贺词中重申,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1)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2)材料内容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请加以概括。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题,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的观点,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可见,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合作、负责任。
2.(常州市二OO七年初中毕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径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请回答:(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2)1995年成立的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什么?(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4)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列举出三个)(5)面对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解析】本题一则材料多个问题,材料中说明了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呈现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每一问的提示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答案】(1)本题不设具体答案,所举事例能反映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即可,。
(2)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或wTo)。
(3)原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或发达国家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大)。
(4)共同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战争问题、非法移民、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武器扩散、疾病蔓延、网络安全等。
(5)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体会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第六上升到第四位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
200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1位。
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GDP)迅速增加。
按汇率法计算,2006年已达26452亿美元,居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4位,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5.5%。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继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200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2000美元,达2010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居世界的位次由132位上升到129位。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2年实际增长52.7%。
目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2003-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中,煤、水泥和化肥产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1位;钢、发电量和布的产量基本保持在世界前2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产量连续居世界第1位;茶叶产量升为世界第1位;甘蔗产量连续位居世界第3位,大豆产量稳居世界第4位。
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
2003-2006年,我国贸易总量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不断提升。
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近2倍,在世界的位次从第6位提升到第3位。
在此期间,我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达1865亿美元,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
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猛,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2005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1万人次,居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5位升为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