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胃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120例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120例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30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奥美拉挫、以及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紧急胃镜止血联合奥美拉挫、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研究组中出血量超过800ml的患者,与对照组中出血量超过800ml的患者相比,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
而两组患者中,出血量低于800ml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在急性胃出血患者就诊后,对患者采取紧急胃镜止血联合奥美拉挫、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对于出血量低于800ml的患者而言,使用奥美拉挫、以及生长抑素进行治疗,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奥美拉挫;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65-01近几年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人数也在逐渐的增加,其中急性胃出血的发病频率也逐渐增加,急性胃出血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造成出血的原因较多,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血、便血,甚至会出现昏厥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活均有着一定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是采取胃镜止血联合药物进行治疗[1]。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120例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提供研究资料。
报告详细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参与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30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每组23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0~63岁之间,18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体重40.53~76.53kg,平均(41.24±1.65)kg。
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 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患者。
两组老年患者入院后立刻进行消化液常规、血常规和便常规检查,并且积极进行止血处理。
A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为66.0%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52.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行(P<0.05);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76.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行(P<0.05);A组患者死亡0例,B组患者死亡6例,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行(P<0.05)。
B组6例死亡患者均为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度,抢救无效而死亡。
结论对于手术耐受力降低的老年患者来说,在进行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以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可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老年;急性胃出血;诊治;临床效果胃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
胃出血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发生胃出血。
胃出血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地危害,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极容易对老年人的生命造成威胁[1]。
因此,临床对于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救治不同于其它年龄段的患者。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胃出血患者100例,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胃出血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眩晕、恶心和呕吐。
100例老年患者的急性胃出血致病原因分别为:50例患者是由于胃溃疡致病的,有10例患者是由于门静脉高压致病的,有18例患者是由于胃癌致病的,有15例患者是由于出血性胃炎致病的,有7例患者是由肝硬化致病的。
将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患者。
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的全程舒适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的全程舒适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行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全程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昏迷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5.1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
结论:针对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患者,行全程舒适护理效果理想,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改良法洗胃;全程舒适护理;具体方法;护理效果中毒患者临床较为常见,急诊治疗需采取洗胃措施,其中综合改良法洗胃效果显著,但洗胃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洗胃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其中全程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的全程舒适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接收的行综合改良法急诊洗胃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6例。
对照组19例,女17例,年龄25~48岁,平均(31.37±2.52)岁,中毒原因:有机磷农药14例,食物中毒10例,药物中毒1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4~49岁,平均(32.45±2.67)岁,中毒原因:有机磷农药13例,食物中毒11例,药物中毒12例。
上述资料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洗胃指征;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强腐蚀剂摄入患者;主动脉瘤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3]。
60例胃癌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60例胃癌术后出血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探查病灶,根据出血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其中食管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2例,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远端胃部分切除14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i式)+远端胃大部切除44例。
结果:60例患者均找到出血部位并成功止血,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1~14d均痊愈出院,无再出血及刀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胃癌术后出血要及时进行探查和处理,腹部探查,找出出血部位及时进行修补术是治疗胃癌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胃癌;术后出血;胃空肠吻合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58-01胃癌是我国各种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症[1],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2],但是术后发现有不少的患者有出血发生,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为总结胃癌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60例胃癌术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60例胃癌术后出血患者,其中男44例,占73.3%,女16例,占26.7%,男女之比为2.75:1,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6.9岁。
出血量800~2500ml,平均1200ml,其中便血12例,占20.0%,呕血48例,占80.0%。
1.2手术方法:本组60例均行全身麻醉探查病灶,根据出血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其中食管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2例,胃空肠吻合术(毕ⅱ式)+远端胃部分切除术14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i式)+远端胃大部切除44例。
2 结果60例患者均找到出血部位并成功止血,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1~14d均痊愈出院,无再出血及刀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吴伟聪;朱柏桂;张梅;汤宗示【摘要】目的:分析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胃镜电凝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喷洒,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输血量较观察组多,其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9.45%,较观察组反应率5.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脱石散辅助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具有快速止血效果,能缩短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胃溃疡;胃出血;胃镜电凝止血;蒙脱石散【作者】吴伟聪;朱柏桂;张梅;汤宗示【作者单位】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四会526200;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四会526200;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四会526200;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四会52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情持续可导致胃出血情况发生,进一步发展则引发低血量休克,因此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降低患者生命威胁[1]。
目前,临床多以胃镜电凝术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效果良好,此外,有研究显示,蒙脱石散对溃疡面具有一定止血效果。
笔者就72例采用蒙脱石散辅助胃镜电凝治疗胃溃疡患者出血情况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无胃肠手术史。
②经病理诊断确诊。
③自愿配合调查者。
排除:①器官功能障碍。
②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癌性溃疡、复合型溃疡。
72例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庄植韬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72例急性胃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常规检测结果和各项指标水平以及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患者43人和手术治疗组患者29人,保守治疗组患者应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内镜指导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应用的不同治疗方法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全部72例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治疗之后,保守治疗组的43例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有25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0%;手术治疗组的29例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有14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9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9.3%。
结论针对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方式的总有效率要高于手术治疗方式,但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仍然应该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诊断指标以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判断,选择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奥美拉唑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6-02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72例急性胃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常规检测结果和各项指标水平以及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患者43人和手术治疗组患者29人,保守治疗组患者应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内镜指导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应用的不同治疗方法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讨论并分析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72例急性胃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6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则仅有31岁,平均年龄44.8岁。
分析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治疗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
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治疗的72例患有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服用奥美拉唑药物,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铝碳酸镁药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探讨治疗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疾病的有效方法。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时,有效缓解了老年患者的溃疡情况,减少出血并减轻疼痛,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好转,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于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胃溃疡并发胃出血奥美拉唑铝碳酸镁【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92-02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胃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患者多见。
临床中胃溃疡常与胃出血并发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功能下降,消化液损伤血管壁而引发出血现象[1]。
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患者常伴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2],严重降低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此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为研究老年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疾病的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将我院的7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奥美拉唑药物及奥美拉唑药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
具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7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33例,年龄介于51~73岁之间,中位数年龄是64岁。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一系列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及性别上比较时不存在明显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姚安琴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止血药口服治疗的对照组(n=40)和行静脉滴注治疗的实验组(n=40),对比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血控制时间、大便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效果确切,相较于止血药口服治疗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短,患者恢复快且疗效更佳。
关键词:急性胃出血;奥美拉挫镁肠溶胶囊;疗效急性胃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
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急性大呕血、黑便、心悸、头晕、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具有发病快、病情重的特点,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损害患者胃功能,甚至危及生命[2]。
目前,临床上常用止血药口服治疗与静脉滴注治疗两种方式对急性胃出血进行治疗,均有不错的效果,但临床上尚未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出明确定论。
为此,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分别行止血药口服治疗和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均数(54.77±8.25)岁;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9岁,均数(56.48±8.30)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胃出血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肝肾功能异常、血凝功能障碍;(3)有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72例胃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的体会【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42-01
【摘要】目的总结胃出血患者在本院治疗的体会,为基层医院治疗胃出血提供安全有效的参考模式。
方法选择本院72 例胃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基层医院完善应急准备,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并结合就地手术或转院治疗等措施,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的有益经验。
结果 72例胃出血患者全部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
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善的应急准备和合理的内科保守治疗条件下胃出血患
者绝大部分治疗效果良好,但无效的患者应及时安排就地手术或安全地转院治疗以规避难以预料的医疗风险。
【关键词】出血; 基层医院;治疗体会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本院作为一所农村基层医院,其业务量也大幅度增加,像胃大出血等危急重症就诊患者日趋增多。
由于受基层医院主客观条件限制,医疗风险相对较高。
2010 年1 月~ 2011 年6月,本院收治胃出血患者72 例全部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0 年1 月~ 2011 年6月胃出血病例共72 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分布为22 ~ 86 岁,病程为6月~12年。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恶心、上腹部节律性疼痛、灼痛、反酸、嗳气、腹胀、头晕、软弱无力、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和血压
降低现象,其中呕血为主35例,以黑便为主16例,呕血和黑便同时存在21例。
经胃镜、超声等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出血68例(其中底、体、窦部多发溃疡出血2例),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胆道原因出血2例。
血色素在90g/l~70g/l之间有48例,在70g/l~50g/l之间18 例,在50g/l 以下6例。
24小时内经合理的内科保守治疗有明显疗效62例,无效10例。
2 完善应急准备
本院成立了以院长、分管院长和相关医师组成的日常应急准备工作小组,鼓励医师在职学习和到上级医院进修,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临床抢救,及时预约或准备输血程序,配备齐全抢救设备,培养全体医务人员积极防范医疗风险、勇于面对风险、为医院创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意识。
建立社区范围内常住居民的健康档案,定期随访门诊和出院患者并指导患者家属院前急救准备,电话预约急救绿色通道,便于提前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
3 胃出血在基层医院的常规治疗方法
3.1 一般治疗尽快完善辅助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和确定诊断。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卧床休息,适当镇静,减少患者恐惧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的改变情况并酌情处理。
病情相对稳定时,可适当给予口服止血药、胃粘膜保护剂和流质易消化饮食等。
3.2 输血和补液酌情输血或补液治疗。
其中平衡盐液有补充失水、代替部分输血作用,对暂无法立即输血时可优先考虑。
估计
每失血1ml可给予平衡盐液3ml来补充,第1小时内可按每公斤体重10ml输入,以后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可以减为5ml;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利于改善末梢循环,每克中分子右旋糖酐可增加血容量15ml,但高分子右旋糖酐对凝血有影响临床上现已避免使用。
当患者出现持续性晕厥、血压下降和心律加快,收缩压低于90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等紧急输血指征时应立即输血治疗。
3.3 局部止血可经胃管注入4℃冷生理盐水,使胃内出血局部粘膜血管收缩和溶解纤维素的能力降低而达到止血目的。
也可经胃管注入含有8mg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溶液100ml并夹管3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有无持续活动性出血并视出血情况可适当延长夹管时间。
本院72例患者有36例出血病灶经局部止血总体疗效满意,其中止血效果完全满意23例,占64%,达暂时止血效果12例,占32%,无效1例,占4%。
3.4 针对性治疗措施常规静脉输注止血药物、补充凝血因子和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5 外科手术治疗或转院治疗绝大多数胃出血患者经过合理
的内科保守治疗后能有效控制,但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病例常有反复大出血的特点,应及时安排就地手术抢救或转院治疗。
本院72例胃出血患者中4例被及时安排在本院就地手术治疗后顺利痊愈,经明确诊断后发现多发性溃疡出血2例、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胆道原因出血2例共6例均被本院及时安全地转往
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后顺利痊愈。
4 结果
本文72例胃出血患者在本院经合理的内科保守治疗,24小时内有明显疗效者62例,占86.1%。
24小时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病例10例,占13.9%,其中4例被及时安排在本院就地手术治疗后顺利痊愈,占5.6%,其余6例被安全地转往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后顺利痊愈,占8.3%。
72例胃出血患者全部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
5 讨论
本院完善的应急准备工作可提前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和治疗机会,可从源头规避了基层医院治疗胃出血的部分风险。
本文胃出血患者出血原因绝大部分是胃溃疡出血(共68例,占94.4%),其次是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共2例,占2.8%)和胆道原因出血(共2例,占2.8%)三种情况。
文献报道胃溃疡出血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用和胃黏膜屏障防御机制受损致出血等四个方面[1]。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即h+-k+-atp酶),不论是基础分泌还是各种形式的应激胃酸分泌,都可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问世,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得到质的飞跃[2],因此胃溃疡出血患者大部分都能通过内科药物治疗而痊愈[3]。
但还有少部分胃溃疡出血患者是内科治疗所不理想的,其次严重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胆道原因出血病人内科治疗效果也不太满意,如果
不分轻重,一味依赖于药物治疗,轻则加重病情,重则丧失性命[4]。
正因如此,本院及时安排4例严重胃溃疡出血患者在本院就地手术治疗,及时将保守治疗无效的多发溃疡出血、严重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胆道原因出血患者共6例安全地转往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后痊愈,从而顺利规避了胃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的极大风险。
据文献报导凡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胃出血病例,大都有反复出血的特点,对不能耐受出血的老年病人,或者出血后迅速发生休克的患者,都应该争取早期手术[5]。
对一般性的出血,如果非手术治疗后不能及时止血,甚至已经止血后又重新出血,亦应及早手术[6]。
胃出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提示,完善的应急准备和合理的内科保守治疗条件下胃出血患者绝大部分治疗效果良好,但经确诊后发现系多发溃疡、严重肝硬化并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和胆道原因等胃大量出血患者由于受基层医院主客观条件限制
应尽量安全地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以规避难以预料的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洪波. 60 岁以上老人胃镜检查胃溃疡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17( 6) : 293 ~ 294.
[2] kanazawa h, okada a, higake m, et al. stereospecific analysis of omeprazole in human plasma as a probe for cyp2c19 phenotype[j].j pharm biomed anal, 2003, 30(6): 1817-1827.
[3]邓德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体会[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12( 3) : 44 ~45.
[4]王积良,张雨清.胃溃疡出血36 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8 年9月第37 卷第9 期: 1266~ 1267.[5]雷适,肖飞跃.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7):5656.
[6]王舒云.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0):103.
作者单位:417721 湖南省双峰县洪山殿镇中心卫生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