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的制作方法和要领
- 格式:doc
- 大小:947.50 KB
- 文档页数:31
45度角榫制作流程1. 设计和准备工作在制作45度角榫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和准备工作。
设计要求将榫头切成45度角,以便更好地嵌入榫眼中。
在准备工作方面,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木材和木工工具,比如锯、锉、刨子、锤子、量尺等。
2. 制作榫眼首先,需要在榫接的两块木材上分别切割榫眼,榫眼的大小和形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然后使用刨子和锉子将榫眼打磨得光滑平整,以便更好地嵌入榫头。
3. 制作榫头制作榫头是制作45度角榫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制作榫头的过程中,首先要按照设计要求在木材上标出榫头的形状和大小,然后使用锯子和刨子将木材切割成相应的形状。
在切割的过程中要保持锯口在45度角,确保榫头的角度切割得到理想的效果。
之后需要使用锉子对榫头进行精细修整,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4. 拼接在制作好榫头和榫眼后,就可以进行拼接工作了。
首先将榫头小心地嵌入榫眼中,确保榫头和榫眼的角度和大小完全匹配。
然后使用锤子轻轻敲击榫头,让其完全嵌入榫眼中。
拼接完成后,再次检查榫头和榫眼的贴合度,确保连接牢固和稳定。
5. 完善完成拼接后,可以使用木工用的胶水或者其他粘接剂对榫接部位进行加固和固定,以增加榫接的牢固度。
之后可以使用刨子和锉子对榫接部位进行精细修整,使其表面光滑平整,达到美观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45度角榫的制作流程已经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木工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不断进行实践和经验积累,以提高木工技术水平。
希望大家在制作45度角榫时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制作出美观、坚固和耐久的榫结构。
榫头制作方法介绍榫头是一种常见的木工连接方式,用于连接木材的两个部分。
榫头具有稳固可靠的特点,常用于制作家具、门窗等木制品。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榫头制作方法:卯榫和榫卯榫。
卯榫卯榫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榫头连接方式,常用于连接木板和木柱。
以下是制作卯榫的步骤:1.测量和准备:首先,使用尺子和铅笔测量和标记需要制作榫头的两个木材,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然后,使用锯子或电锯根据标记线切割木材。
2.制作榫槽:选择一块木材作为榫头的一部分,使用锯子或榫头刨具在其表面切割一个榫槽。
榫槽的宽度应与对应的榫头的宽度相匹配。
3.制作榫头:选择另一块木材作为榫头的另一部分,使用锯子或电锯将其切割为与榫槽相匹配的形状。
确保榫头的边缘平整光滑。
4.测试和调整:尝试将制作好的榫头插入榫槽,检查它们的贴合度。
如果过紧或不够贴合,可以使用木锉或砂纸微调榫头的尺寸,直到获得理想的贴合度。
5.黏合和固定:将胶水涂在榫槽内,然后将榫头插入榫槽中。
使用夹子将两个木材固定在一起,让胶水完全干燥。
6.修整和润饰:待胶水干燥后,使用木锉或砂纸修整榫头和榫槽的表面,使其更加平整和美观。
如果需要,可以给木制品上涂上清漆或油漆,增加保护和装饰效果。
榫卯榫榫卯榫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精细的榫头连接方式,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和木构建筑。
以下是制作榫卯榫的步骤:1.测量和准备:同样,首先使用尺子和铅笔测量和标记需要制作榫头的两个木材,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然后,使用锯子或电锯根据标记线切割木材。
2.制作榫槽:选择一块木材作为榫头的一部分,使用锯子或榫头刨具在其表面切割一个榫槽。
与卯榫不同的是,榫槽不仅在表面上切割,还需要沿着木材的厚度方向进行切割,形成一个“卯”字形的槽口。
3.制作榫头:选择另一块木材作为榫头的另一部分,根据榫槽的形状,使用锯子或电锯将其切割为与榫槽相匹配的形状。
确保榫头的边缘平整光滑。
4.测试和调整:与卯榫相类似,将制作好的榫头插入榫槽,检查它们的贴合度。
划线制榫的过程及参数一、引言划线制榫是一种传统的木工技艺,用于制作木制家具、建筑结构等。
它是一种精细的工艺,需要准确的参数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划线制榫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参数。
二、划线制榫的过程1. 准备工作需要准备两块需要连接的木材,一般称为“母材”和“子材”。
母材是指较大的木材,子材是指较小的木材。
在制作过程中,母材上会划出榫眼,子材上会划出榫槽。
2. 划线首先在母材上进行划线,确定榫眼的位置和尺寸。
榫眼是指用于容纳子材的凹槽,它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榫眼的位置,并使用直尺和铅笔在母材上绘制出榫眼的轮廓。
3. 制榫在确定好榫眼的轮廓后,使用锯子或刨子将木材按照轮廓切割。
在切割时要注意保持刀口垂直于木材表面,以免出现误差。
切割完成后,使用凿子和锤子将木材中的杂质清除,并修整榫眼的边缘。
修整后的榫眼应该平整光滑,与子材的尺寸相匹配。
4. 划线子材在母材上制作好榫眼后,需要在子材上进行划线。
根据母材上的榫眼尺寸和位置,在子材上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出榫槽的轮廓。
榫槽是指用于插入母材的凸起部分,它的形状应与榫眼相匹配。
5. 制榫子材在确定好榫槽的轮廓后,使用锯子或刨子将子材按照轮廓切割。
与制作榫眼时类似,切割后要使用凿子和锤子将木材中的杂质清除,并修整榫槽的边缘。
修整后的榫槽应该平整光滑,与母材的尺寸相匹配。
6. 安装当母材和子材的制榫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它们进行组装。
将子材的榫槽插入母材的榫眼中,然后轻轻敲击子材,使其与母材紧密连接。
如果需要更加牢固的连接,可以使用胶水或钉子进行固定。
三、划线制榫的参数划线制榫的过程中,有一些参数需要注意。
这些参数包括榫眼的尺寸、榫槽的尺寸以及榫槽在子材上的位置。
1. 榫眼尺寸榫眼的尺寸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榫眼的深度应为子材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
榫眼的宽度应与子材的宽度相匹配,以便子材能够顺利插入。
2. 榫槽尺寸榫槽的尺寸应与榫眼相匹配,以确保连接的紧密性。
榫卯结构的方法与步骤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工技艺,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制作中。
它通过精确设计和巧妙构造,使得木头之间的连接不需要使用钉子或粘合剂等辅助材料,仅仅依靠榫头和卯眼的相互配合来达到稳固的结构连接。
以下是榫卯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一、设计阶段根据制作物件的需求和功能,进行榫卯结构的设计。
需要考虑到连接的牢固性、适用性和美观性。
根据木材的材质、尺寸和纹理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榫头和卯眼形式。
使用传统的木工工具如墨斗、曲尺、锯子等进行测量和划线,确保设计精度。
二、制作阶段根据设计图纸,使用锯子将木料锯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对于大型的榫头和卯眼,可能需要使用到车床等机械工具。
使用刨子将木料表面刨平,确保榫头和卯眼接触面平滑。
使用凿子和锤子,将榫头和卯眼逐步雕琢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确保榫头和卯眼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精确匹配。
完成榫头和卯眼的制作后,需要进行初步组装,检查是否配合顺利,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三、打磨阶段使用砂纸或砂轮对榫头和卯眼的接触面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和棱角,确保配合顺畅。
对整个制作物件进行整体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呈现出优美的木纹效果。
四、组装阶段将榫头和卯眼进行精确组装,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可以使用一些传统的辅助工具如木锤、钳子等来帮助组装。
检查各个连接部位是否紧密配合,无松动或缝隙。
根据需要使用木工胶水等进行加固处理。
完成组装后,可以使用传统的油漆或木蜡油等对木制品进行表面保护处理,使其耐久性和美观性得到提高。
在榫卯结构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材料选择:选择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的木材,可以提高榫卯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精确测量: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各个尺寸的精确测量,否则可能会出现配合不紧密、松动等问题。
保持干燥:木材对湿度敏感,因此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免受潮或变形。
工具使用:使用合适的木工工具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减少手工制作的难度。
制备直角榫的工艺流程一、材料准备。
咱得先把要用的材料准备好呢。
木材的选择可重要啦,就像挑对象一样得精心。
要选那种纹理直、质地均匀的木材,这样做出来的直角榫才结实耐用。
你要是随便拿个歪歪扭扭纹理乱得像一团麻的木材,那后面做出来的直角榫肯定也不咋地。
而且木材的含水率也得合适,太湿的话,做好之后容易变形,就像面团没发好就下锅,烤出来的面包也是怪模怪样的。
二、工具准备。
接着就是工具啦。
工具就像是厨师的锅铲一样,没有顺手的工具,这活儿可干不好。
咱得有锯子,那种锯条锋利的锯子,锯起木材来就像切黄油一样顺滑。
还有凿子,凿子的刃口得是尖尖的,这样才能精准地在木材上凿出咱需要的形状。
别忘了还有量具,像尺子之类的,得精确测量,不然做出来的直角榫不是大了就是小了,那就尴尬啦。
三、榫头制作。
好啦,材料和工具都齐活了,就开始做榫头呗。
先在木材的一端根据设计的尺寸画好线,这线就像是给木材定的一个小目标。
然后就用锯子沿着线锯呀锯,锯的时候可不能手抖,一抖就歪了,那可就成了歪脖子榫头啦。
锯完之后,再用凿子把多余的部分一点点凿掉,这个过程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要把榫头做得方方正正的,四个角就像四个小士兵一样站得笔直笔直的。
四、榫眼制作。
榫头有了,那得有榫眼来配呀。
在另一块木材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同样先画好线。
然后用凿子开始凿榫眼,这可是个技术活。
凿的时候要一下一下稳稳地凿,不能着急。
要是凿得太深或者太浅都不行,太深了榫头插进去就不稳,太浅了榫头又插不进去。
就像钥匙和锁一样,得刚刚好才行。
而且榫眼的内壁要光滑,不能坑坑洼洼的,不然榫头进去了也会卡住,就像鞋子里有小石子一样难受。
五、组装与调整。
榫头和榫眼都做好了,就可以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啦。
把榫头慢慢地插入榫眼,这个时候就像两个久别重逢的小伙伴拥抱一样。
如果发现有点紧或者有点松,那就得调整一下。
紧的话可以稍微用砂纸打磨一下榫头,松的话可以在榫眼里塞点小木片之类的东西来加固。
圆木卯榫制作知识点总结一、制作工具1. 锯子:制作圆木卯榫时需要用到锯子进行木材的切割,常见的有手锯和电动锯两种。
2. 刨子:用于修整木材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3. 锉刀:用于修整卯榫的形状,使其与榫口相互贴合。
4. 打磨机:用于对木材进行打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5. 半圆锉:用于修削卯榫的卯口,使其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凹槽。
二、材料准备1. 木材:制作圆木卯榫的主要材料是木材,通常选择坚硬耐磨的木材,如橡木、核桃木等。
2. 砂纸:用于对木材进行打磨,使其表面更加平整。
3. 木胶:用于将卯榫与榫口粘合在一起,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三、加工步骤1. 制作卯榫:首先需要将一段木头上的一端切割成一个圆形的卯口,然后用锉刀和半圆锉对卯口进行修整,使其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凹槽。
2. 制作榫口:在另一段木头上将一个合适大小的凸形榫口进行切割出来,然后用刨子和锉刀对榫口进行修整,使其形状和尺寸与卯口相匹配。
3. 粘合连接:在连接之前需要将卯榫和榫口的表面打磨光滑,然后在卯榫和榫口的接触面上涂抹适量的木胶,将两者粘合在一起,并使用夹具对其进行固定,待木胶完全干燥后,圆木卯榫连接完成。
四、注意事项1. 在加工卯榫时要保持榫底的平整度,不可有凹凸不平的情况,以便顺利榫入。
2. 在制作榫口时要确保榫的尺寸和形状与卯榫相匹配,否则会影响连接的牢固性。
3. 使用木胶时要注意涂抹均匀,并确保连接面干净,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4. 在固定连接时要使用夹具进行固定,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密合度。
5. 连接完成后要对连接部位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并且无棱角,以保证连接的美观性和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圆木卯榫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木工技术和经验,通过合理选择工具和材料、严格按照加工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制作出牢固耐用的连接结构。
希望本文所述的知识点总结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制作方法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基于木材的特性,通过凿榫和制作榫头来实现构件的连接。
这种结构具有牢固、稳定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古代建筑中。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凿榫、制作榫头和榫卯的组装。
一、凿榫凿榫是榫卯结构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凿榫需要使用凿子和锤子等工具进行操作。
首先,确定要凿榫的位置和尺寸,然后用线锯或锯子将榫槽的边界切割出来。
接下来,用凿子逐渐凿除榫槽内的木材,直到达到所需的深度。
凿榫时需要注意力度掌握,以免过度凿除或凿得不够,影响结构的牢固性。
二、制作榫头制作榫头是榫卯结构制作的第二步。
榫头是用来插入榫槽中的部分,起到连接构件的作用。
制作榫头需要根据榫槽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首先,根据榫槽的形状,在连接构件的一端切割出榫头的形状。
然后,用刨子和锉刀等工具修整榫头的形状,使其与榫槽相匹配。
最后,检查榫头和榫槽的配合度,确保插入时能够紧密连接。
三、榫卯的组装榫卯的组装是榫卯结构制作的最后一步。
在进行榫卯的组装时,需要将榫头插入榫槽中,并利用锤子等工具将其连接紧密。
在组装时,可以使用木楔或木钉等辅助工具,将榫头固定在榫槽中,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组装完成后,检查榫卯的连接情况,确保牢固稳定。
总结: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制作方法包括凿榫、制作榫头和榫卯的组装。
凿榫是通过凿子逐渐凿除木材,制作出榫槽的过程。
制作榫头是根据榫槽形状和尺寸,在连接构件一端切割出榫头,并修整形状使其与榫槽相匹配。
榫卯的组装是将榫头插入榫槽中,利用锤子等工具将其连接紧密,并使用木楔或木钉固定。
榫卯结构制作需要注意准确度和稳定性,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木构建筑的独特技艺,也为古代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榫卯结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精巧的木工制作工艺,它采用榫头和榫眼互相嵌合的方式,使得木材可以稳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工艺不仅在中国传统木工中广泛应用,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和家具制作中得到了重要的运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榫卯结构制作工艺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榫卯结构的原理在于榫头和榫眼的嵌合。
榫头是具有凸起的部分,榫眼则是凹陷的部分,两者形状互相匹配。
在制作过程中,木工师傅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精确测量出榫头和榫眼的尺寸,然后使用锯、刨等工具将木材加工成对应的形状。
接下来,将榫头和榫眼互相嵌合,并采用木榫钉等固定件进行加固,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牢固性。
榫卯结构制作工艺的步骤主要包括设计规划、木材准备、加工制作和装配固定。
设计规划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基础,木工师傅需要根据要制作的物品的形状和功能,合理安排榫卯结构的位置和数量。
木材的准备是制作的关键,选择质量好、干燥度适宜的木材,并根据设计要求将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加工制作是实施榫卯结构的环节,木工师傅需要使用锯、刨等工具将木材进行精确的加工,以确保榫卯的质量和精度。
最后,进行装配固定,将加工好的榫头和榫眼互相嵌合,并使用木榫钉等固定件进行加固,最终完成一个稳固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制作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被广泛用于梁柱、楼梯和门窗等部位,使得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同时,榫卯结构也在家具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桌椅、床和柜子等家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结构稳固。
此外,榫卯结构还被应用于船舶、桥梁和雕塑等领域,为这些工程提供了坚固的连接方式。
榫卯结构制作工艺是一种精巧而重要的木工制作工艺。
通过榫头和榫眼的互相嵌合,木材可以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具有很高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这种工艺在中国传统木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和家具制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精确加工和稳固固定,榫卯结构可以制作出美观、稳固的物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舒适。
榫的制作方法榫是一种常用于木工、家具制作以及木构建筑中的连接方法。
它是由一块木材上切割出的凸出部分,用于插入到另一块木材中的槽中,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榫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切削技术和修整工作。
准备工作在制作榫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木材:选择适合的木材作为榫的材料,通常使用硬木或软木,如橡木、松木等。
2.锯具:使用锯子或电锯来切割木材。
3.刨具:使用平刨机或手工刨子对木材进行修整。
4.钻头:用于在木材上打孔以便开始切削榫。
5.凿子:用于削减榫与榫相连接的槽。
切削技术下面是制作榫的切削步骤:1.测量与标记:首先,根据槽的尺寸和榫的形状设计,使用尺子和铅笔在木材上进行标记。
确保测量准确,并绘制出需要切削的区域。
2.固定木材:将木材放置在工作台上,使用夹子将其固定住。
这将确保在切割过程中木材保持稳定。
3.切削榫槽:使用锯子或电锯按照标记好的线条将榫槽切割出来。
注意保持直线切割并确保榫槽的深度与榫的尺寸相匹配。
4.切削榫部分:使用锯子和锉刀将榫的形状切削出来。
根据需要的榫形状,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锯子来实现精细的切削。
5.修整:使用平刨或手工刨子对榫的表面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光滑。
确保榫与榫槽之间的配合精确,以确保连接牢固。
修整工作完成榫的切削后,还需要进行一些修整工作,以确保榫能够完美地适配和连接:1.试装:在完成榫的切削和修整后,进行试装。
将榫插入到相应的榫槽中,检查它们是否完美地适配和连接。
如果榫太紧,可以使用砂纸或刨子修整榫的尺寸。
如果榫太松,可以使用木制胶水进行填充。
2.修整榫槽:如果榫与榫槽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需要修整榫槽。
使用凿子和刨子,将榫槽修整到合适的尺寸和形状。
总结榫是一种连接木材的常用方法,通过制作榫和榫槽来实现稳固的连接。
在制作榫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木材和准备所需的工具。
切削榫的技术包括测量与标记、固定木材、切削榫槽、切削榫部分和修整工作。
榫卯结构制作工艺1. 榫卯结构概述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木结构建筑技艺。
它利用不同形状、大小、数量的榫头和卯口,将多个木构件精密嵌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紧密牢固、稳定耐久的结构系统。
榫卯结构在古代中国、日本、欧洲等地都受到广泛应用,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之一。
2. 榫卯结构的种类榫卯结构按照构件形状、连接方式、应用领域等不同维度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其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包括:1.固定榫卯结构:榫卯连接之后,没有任何可调节的空隙,构件间紧密粘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重要建筑和桥梁等。
2.活动榫卯结构:榫卯连接之后,留有一定空隙,允许构件相对移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变形能力,适用于地基不稳定或变形较大的建筑和桥梁等。
3.卯榫配对:将卯口和榫头按照特定的比例和形状精密加工,以便将多个构件整合成一个整体,配对精度要求较高,适用于大型建筑和桥梁等。
3. 榫卯结构的优点榫卯结构的优点主要包括:1.紧密稳固:通过榫卯连接可以增强木构件的结合力,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密稳固。
2.耐久性好:榫卯结构耐久性较高,对于气候变化和时光侵蚀能够有所抵抗,使用年限较长。
3.造型美观:榫卯结构在设计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造型,从而赋予建筑更强的艺术价值。
4. 榫卯结构的制作步骤榫卯结构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1.材料准备:选择高质量的木材作为构件材料,应尽可能确保它们的质量、干燥度、强度等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2.制作榫头和卯口:按照设计要求用各种机械设备和手工工具对原木进行精密切割、钻孔、挖槽等处理,将榫头和卯口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3.组装构件:将经过加工的构件按照设计图样逐步组装起来,要求拼接精度高、榫卯紧密匹配、间隙均匀、构件平整。
4.定制部位:对于需要定制的部位(如榫卯腰、柱脚等),需要进行特殊加工,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平衡。
5.涂刷保护漆:为了保护木材的质量和美观度,需要对整个榫卯结构涂刷上防水、保护漆以延长使用寿命。
各种榫卯制作方法榫卯,又叫榫眼,接合两块木材一起组成大部件就是榫卯。
如今,榫卯已经成为木工加工行业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在家具制作和装饰类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榫卯的制作精度。
榫卯制作的精度决定了制作出来的家具的质量,精度不高容易造成木材接缝处不密实导致断面不平,使木材构件表面不光滑,影响家具美观度。
因此,榫卯制作的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榫卯制作方法。
1.锯榫卯:首先描画榫面线,确定榫面位置,然后用电锯轻微切割,小心翼翼地切割,使榫眼的尺寸吻合,最后进行检查,看是否制作出来的榫眼尺寸符合标准。
2.凿榫卯:首先用凿子把两块木材的榫面凿出基本的形状,再用尖嘴锤精细凿,达到接口部位更加贴合、稳定的效果,然后进行检查,看是否制作出来的榫眼尺寸符合标准。
3.榫接头榫卯:在相应的木材面上打出相应的榫眼,再对木材施加上压力,使木材贴合,以完成榫卯的制作。
4. 三面榫接头榫卯:三面榫接头,指的是在木材的三边上,形成钝角或者榫角,再将三边的榫角固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强度较高的接头,是许多木材加工产品一种重要的接头。
以上就是榫卯制作方法常用的四种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榫卯制作,以保证木材构件加工出来的质量。
在榫卯制作过程中,应当使用专业的木工工具,以保证接缝处处理的清洁度。
比如木工凿,木工锤等,榫眼凿的,可使用螺旋走心凿,能使榫角的切口更加光滑。
木工锤,打榫的榫表面粗糙度和打凿孔的深度都是很重要的,应当选择重量适当柄长合适的木工锤来进行榫卯制作。
此外,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木材因潮湿、虫蛀而变形;在装配前,应尽量保证榫面的正确性,避免有杂质,并使用木工胶或其他粘结剂将木材固定在一起,以保证木材接缝质量。
总之,榫卯制作是一个讲究精细技巧的技术制作,要制作出家具质量高质量的榫卯,需要的不仅仅是木工的技能,而且还要考虑木材的性能,正确地进行榫卯制作才能够使木材构件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中华榫卯八十一法
摘要:
1.中华榫卯概述
2.榫卯的结构和种类
3.榫卯的制作工艺
4.榫卯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5.榫卯的传承与现代发展
正文:
【中华榫卯概述】
中华榫卯,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结构方式,主要应用于木结构建筑。
它是一种通过榫头和卯口相结合,使构件牢固连接的方法。
榫卯结构具有稳定性强、牢固度高、拆卸方便等特点,是古代我国建筑技艺的瑰宝。
【榫卯的结构和种类】
榫卯结构主要由榫头和卯口两部分组成。
榫头是构件的凸出部分,卯口是构件的凹进部分,两者相互嵌入,形成稳定的连接。
榫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燕尾榫、穿带榫、抱肩榫等,共八十一法。
【榫卯的制作工艺】
榫卯的制作工艺要求严格,首先要选择质地坚硬、纹理顺直的木材。
然后通过锯、刨、凿等手法,将木材加工成榫头和卯口。
最后,将榫头和卯口组装在一起,通过锤击、调整,使两者紧密结合。
【榫卯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榫卯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宫殿、庙宇、民居等。
它不仅可以使建筑结构稳定,还具有美观的效果。
同时,榫卯结构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搬迁。
因此,古代建筑中榫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榫卯的传承与现代发展】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榫卯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所取代。
然而,榫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仍然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如今,一些古建筑修复、仿古建筑以及家具制作等领域,仍然在使用榫卯结构。
古建筑榫卯制作讲解
古代建筑在没有现代化机器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榫卯结构的拼接方式,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建筑。
榫卯结构是指在木材的横截面上将其切割成几何形状的突出和凹陷部分,如此连接在一起的木材不需要用钉子、螺丝等附加物,便可形成坚固的结构。
榫卯结构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1. 选择材料:榫卯结构制作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木材,一般选择密度较高的硬木,如榆木、柞木等。
2. 切割木材:根据所需的榫卯形状,将木材进行切割。
在古代,使用手动工具,如斧、锯等进行切割,而现代则可采用机器进行加工。
3. 制作榫头:榫头是指凸出的部分,需要根据榫眼进行制作。
制作榫头需要精准地测量榫眼的大小和形状,然后使用刨子、凿子等工具进行加工。
4. 制作榫眼:榫眼是指凹陷的部分,需要根据榫头进行制作。
制作榫眼同样需要精准的测量和加工,一般使用凿子等工具进行。
5. 组装木材:将制作好的榫卯结构进行组装,需要确保榫头和榫眼的精准对接,以保证结构的牢固。
榫卯结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榫头和榫眼的大小、形状必须保证一致,否则会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木材的质量、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结构的牢固程度,需要在制作过程中进行考虑。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环保的建筑结构,它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虽然现代建筑采用的
是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但是古代的榫卯结构仍然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财富。
木工榫卯结构制作方法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工连接方法,它利用榫头和卯榫的相互配合,使两块木材精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牢固、美观、易拆卸等特点,在家具、建筑和船舶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下面我将介绍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1.设计:首先需要根据需要设计出榫卯连接的位置和尺寸。
根据连接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如单榫、榫卯、对接榫卯等。
对于复杂的结构,还需要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
2.选择木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木材,通常使用硬木如橡木、胡桃木等,因为软木容易磨损。
确保木材的质量好、无裂纹和变形。
3.制作榫头:榫头是榫卯结构中凸起的那一部分,起到连接的作用。
首先在需要制作榫头的木材上标好切割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使用锯子或刨子将榫头的形状逐渐切割出来,一般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
注意要保持榫头的平整和均匀。
4.制作卯榫:卯榫是榫卯结构中凹入的那一部分,与榫头相匹配。
在另一块木材上标记好卯榫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使用凿子和锤子慢慢凿出卯榫,在凿时要保持凿出的平整和垂直。
5.配合榫卯:将制作好的榫头和卯榫配合在一起,插入榫头到卯榫中,注意插入的方向和位置要准确。
如果配合过于紧密,可以使用锤子轻轻敲击以使其更好地契合。
6.粘合:对于需要更牢固的连接,可以在榫卯结构中使用胶水进行粘合。
首先将榫头和卯榫插入到正确的位置,然后涂抹适量的胶水,用夹子将木材固定在一起,直至胶水完全干燥。
7.整形和修饰:待胶水干燥后,可以使用锉刀和砂纸对连接处进行整形和修饰,使其更加平滑和美观。
总结: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木工基础和技巧。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木材的选择和处理、榫头和卯榫的制作和配合、粘合等方面的操作。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步骤和技巧,才能制作出牢固、美观的榫卯连接。
直榫制作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直榫制作方法。
你可别小瞧这直榫,它就像是家具的关节,把各个部分紧紧连接在一起,让家具稳稳当当的。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牢固的直榫,那家具不就跟散了架似的。
要做直榫,首先得准备好工具,像锯子、凿子、锤子这些,那可都是咱的好帮手。
先把要做榫头和榫眼的木料准备好,尺寸可得量准咯,不然做出来不合适,那不就白费功夫啦!然后用锯子把木料按照需要的长度锯下来。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啦,开始凿榫眼。
这可得有点耐心和技巧,不能太着急,一锤子下去可就没法挽回啦。
拿着凿子,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凿,就好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看着那榫眼慢慢成型,心里是不是有一种成就感呢?榫眼凿好后,就该做榫头啦。
用锯子把木料锯出榫头的大致形状,再用凿子修整一下,让它和榫眼完美契合。
这就像是给榫眼找一个最合适的伴侣,得严丝合缝的。
然后把榫头插进榫眼试试,哎呀,要是不顺畅,那就得再调整调整,可不能将就。
等插进去刚刚好,那感觉,就像拼图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做好了直榫,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啦。
还得检查检查,看看是不是足够牢固,要是轻轻一碰就晃悠,那可不行。
这直榫制作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摔跟头,但只要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练。
你想想,当你自己亲手做出一个完美的直榫,把家具组装得稳稳当当,那得多有成就感啊!这可是咱自己的劳动成果呢。
所以啊,朋友们,别害怕困难,大胆去尝试。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咱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出漂亮的直榫,让咱们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
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直榫制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美家具!。
简单榫卯的制作方法榫卯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木工连接方式,常用于家具、建筑和木制工艺品的制作。
它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需要一些基本的木工工具和材料。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榫卯制作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材料准备:1. 木材:选择合适的木材,根据需要的尺寸和用途来确定。
2. 木工工具:锯、刨子、锉刀、锤子、钻孔机等。
3. 量具:尺子、卷尺等。
步骤一:测量和标记根据需要的尺寸,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木材的长度和宽度。
然后使用铅笔或记号笔在木材上标记出所需的切割和雕刻位置。
步骤二:切割和修整根据标记的位置,使用锯子将木材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然后使用刨子、锉刀等工具将木材表面修整平整,以便后续的连接工作。
步骤三:制作榫头榫头是榫卯连接的一部分,它通常是一个突出的木头部分,用于插入榫眼中。
根据需要的尺寸和形状,在木材的一端或两端制作榫头。
可以使用刨子、锉刀和锤子等工具进行雕刻和修整,使榫头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步骤四:制作榫眼榫眼是榫卯连接的另一部分,它是一个凹槽或孔,用于容纳榫头。
根据榫头的尺寸和形状,在另一块木材上制作榫眼。
可以使用钻孔机、锯子和锉刀等工具进行切割和修整,使榫眼的形状和尺寸与榫头相匹配。
步骤五:安装榫卯连接将制作好的榫头插入榫眼中,确保连接紧密。
如果连接过松,可以使用锤子轻轻敲击榫头,使其更牢固。
如果连接过紧,可以使用锉刀或砂纸等工具修整榫头和榫眼的尺寸,以便更好地安装。
步骤六:固定连接为了使榫卯连接更加稳固,可以使用木工胶水或木钉等固定连接。
将胶水涂抹在榫头和榫眼的表面,然后将它们插入并连接起来。
如果使用木钉,可以在连接处预先钻孔,然后将木钉钉入固定。
步骤七:修整和润饰连接完成后,使用锉刀、砂纸等工具修整连接处和木材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木器油或漆等材料对木材进行润饰和保护。
以上就是一种简单榫卯的制作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和木工技能的不同,制作榫卯连接的方法还有很多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初学者对榫卯连接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
榫卯结构的自制方法
榫卯结构指的是传统木结构中的一种拼接方式,其可以大大增强木制
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性能。
在自制榫卯结构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
关键的要素和步骤,以确保最终的成品符合安全和美观的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木材、锯、钻、手锤、半自动电动钻等。
不同的榫卯结构需要不同的尺寸和形状的木材,因
此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所需材料的规格和尺寸,以确保我们可以得到满
足需要的材料。
然后,我们需要按照图纸或CAD绘图进行精确测量和切割,确保所使用的木材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在切割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木材的
质量和硬度,以确保可以顺利进行后续的加工和拼接。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锯和钻来完成榫卯结构的加工和拼接。
在进行
此过程时,我们需要遵循正确的工艺和拼接方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
质量和坚固性。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润色和装饰,以使我们的榫卯结构成品更加美观
和耐用。
这些步骤包括对木材进行打磨、涂漆和添加装饰等。
总的来说,自制榫卯结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但是随着我们的技能的提高,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榫卯结构作品。
在完成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精确测量和切割,确保所使用的木材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 遵循正确的工艺和拼接方式,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坚固性。
- 进行润色和装饰,使榫卯结构更加美观和耐用。
最终,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自制木制品,这些榫卯结构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榫头榫眼接合是最古老的一种木料接合方式。
起初为古埃及的木匠们所青睐,数个世纪以后,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所用的船均已这种接合方式建造。
时至今日,这种接合方式在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更是如日中天。
它常被用于框架嵌板柜体结构,以及在桌椅上安装横撑。
这类接合方式均包括两个要素:从板件端部突出来的榫头,以及在与其接合板件上开出的榫孔。
它可以提供较大的长纹胶合面积,经过良好的加工组合,几乎可以抵御任何外力,燕尾榫接合则更是难以拆解。
标准的榫头榫眼接合方式有诸多变种,如牙销紧固闭口贯通榫常被用于制作板台,圆柱形闭口贯通榫则令温莎椅(一种细骨靠椅)不仅看起来美观,也十分坚固耐用。
然而,无论榫头是半闭口不贯通的、夹楔的、圆榫加固的还是带斜角的,制作时均需遵守如下基本规则:榫头厚度应为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榫宽可占工件宽度的三分之二至通体宽度不等;榫头的长度取决于其是否要贯穿榫眼工件或加以隐蔽处理,如闭口不贯通榫的榫头长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或更长些,不过也要根据与其接合工件的尺寸来确定。
闭口贯通榫的榫头长度则可与榫眼工件的厚度相同。
以下各页中,演示了多种榫头榫眼加工方法,例如,榫头可以用台锯、手锯甚至台钻来加工,榫眼可以用台锯、台钻、雕刻机或是用凿子手工制作,只需根据实际需要及木工房的工具配置情况,来选用最合适的加工方式。
开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 榫头划线。
将工件边缘朝上用台钳固定好,首先在其边缘上划线标示榫头长度(译者注:也就是常说的榫肩线啊)。
然后,调整划线器上划线针间距,使其等于榫头厚度--通常为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
调整划线器挡块位置,使拟划的榫头相对于工件前后面居中。
最后,划线器挡块贴紧工件表面,划出榫头线。
2. 锯割榫头。
可借助于开榫辅具在台锯上加工榫头,顺序为先锯榫颊,再锯榫肩。
工件夹固于开榫辅具上时,要在工件与辅具之间垫放木块,以保护工件表面。
然后,抬升锯片,使锯片边缘与工件榫肩线对齐,调整辅具靠山位置,锯片对齐一个榫头线,推料锯割。
锯完后,掉转工件,再锯另一个榫头线。
3. 锯榫肩。
在台锯角度推把上加装一个木制长靠山,工件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其边缘贴紧靠山,调整好锯深,榫肩线对齐锯片,然后,在长靠山上以夹具固定一木挡块,挡块上要预开出一个角槽,用来防止锯下来的木屑在挡块与工作台面之间堆积。
推料锯割单侧榫肩,之后,翻转工件,再锯另一侧榫肩。
4. 锯开口榫眼。
在台锯工作台上重新加装开榫辅具。
在工件上划好榫眼线(划线方法参照前述榫头线)后,将工件在开榫辅具上固定好。
接下来,调升锯片至榫眼深度线,推料锯割,要先锯榫眼的两颊线,最后,根据需要,在两颊锯口之间再多锯若干次,以清除榫眼中的废料.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 加工榫眼。
将工件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在榫眼区域内,使用与榫眼等宽的木工凿并辅之以木锤,木工凿的刃口斜面朝向废料一侧,在距榫眼端线3 毫米处垂直凿削,凿进深度6 毫米。
接下来,在距第一次下凿位置6 毫米处,重复上述凿削过程并按下述步骤剜除废料。
木工凿刃口凿进榫眼木料后,用手将凿体向刃口斜面方向撬压,这时,刃口尖端会把废料从榫眼底部剜出来。
重复该过程,凿一下,剜一下(译者注:在靠近榫眼两端线进行凿削之后,要把凿体向相反方向撬压)。
凿至距榫眼另一端线3 毫米处,要先掉转刃口斜面,使之朝向相反方向,再下凿。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凿到预定深度。
最后,修整榫眼底面及端面。
先用锁孔凿(也称鹅颈凿)修整榫眼底面,具体:锁孔凿底面凸起部分抵住榫眼一端面,并向另一端面方向推削。
凿刃会沿着榫眼底面削去残留废料,使底面变得平滑均匀。
然后,从相反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然后,用刚才凿榫眼的那个榫凿来修整榫眼两个端面。
具体:凿体垂直于工件,凿刃对齐榫眼端线,削去刚才未凿到的3 毫米废料。
2. 锯榫颊。
加工四肩榫头的顺序是先锯榫颊、再锯榫肩。
首先,在工件端部周围划出榫肩线和榫颊线,并将榫颊线引到工件端截面上。
然后,将工件端面向上用木工台钳固定好,在用夹背锯沿榫颊线锯割,至榫肩线停锯。
3. 锯榫肩。
将工件固定在辅助夹具内(译者注:不一定非得用此夹具),肩线与夹具的90 度锯槽对齐后下锯。
锯完一面后,翻转工件,重复上述步骤,锯另一面。
最后的工序是锯除榫头边缘废料,先将工件顶端向上垂直固定在台钳上,沿榫头顶端的短划线锯割至肩线。
然后,将工件翻转90 度至侧边朝上,固定好并沿肩线锯至榫头。
之后,再次翻转工件,另一面朝上,重复刚才步骤。
木楔加固闭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用雕刻机铣榫眼。
将工件固定于工作台两个档销之间,工件前后端应夹放木垫块以保护工件,工件下面应夹放木垫板,以免铣刀穿透工件后伤及工作台面。
然后,在自带滑轨雕刻机上加装直刀,直刀的工作直径应与榫眼宽度相同。
接下来,设定雕刻机铣深,由于通常情况下榫眼都较深,(为避免雕刻机过载)必要时应进行数次铣削以达预定铣深。
下一步,在雕刻机随机自带的滑动靠山上加装一个木制长靠山,以增加它的支撑面。
再下一步,将雕刻机平置于工件上,铣刀刃口与工件上的榫眼划线对齐,滑动靠山紧贴工件侧面并固定好,双手紧握雕刻机,铣刀沿着榫眼划线,从一端至另一端完成榫眼铣削。
待榫眼铣至预定深度后,用凿子对榫眼清角归方。
2.在榫头上锯楔缝。
首先,根据前面演示的方法,完成四肩榫头的加工制作,要确保榫头长度足以贯穿榫眼。
然后,将工件端部向上固定在台钳上,用夹背锯在榫头上锯出两个锯口(楔缝),锯口与榫头两侧边的间距约等于榫头厚度,锯至榫肩7 毫米左右时停锯。
3.插入木楔。
用硬木制作两个厚薄与楔缝相当的木楔,宽度与榫头厚度一致,楔入并削平后,木楔于榫头截面所显示的厚度不应大于 6.5 毫米。
下一步,将经组装并胶合的工件用台钳固定,榫头端朝上,在木楔上施胶并用木槌将其楔入榫头上的锯口,直至无法继续楔入时为止。
要交替敲击楔入两木楔,以使二者的楔入程度大体相当。
待胶干透之后,用平割锯锯掉木楔多余部分,使之与榫头截面齐平,最后,用砂纸打磨平整。
半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 用台锯加工榫头。
在台锯上预装开槽锯片,锯片厚度应略大于榫头长度,然后,在台锯靠山上加装木制辅助靠山(制作方法见本文第53 页)。
调整靠山,使锯削宽度等于榫头长度(译者注:部分锯片已嵌入木制辅助靠山的弧形槽中)。
调整锯深,使加工出来的榫头厚度等于加工榫眼所用凿的刃宽(如打算用雕刻机铣榫眼,则应等于雕刻机铣刀的工作直径)。
将工件面朝下置于工作台上,其侧边及端截面分别贴紧角度推把和台锯靠山,启动台锯,推料开槽。
之后,翻转工件,完成另一面开槽工作。
2.在榫头上加工半肩。
首先,将锯片调节至合适高度,完成工件内侧边榫肩的开槽加工。
然后,向锯片方向移动台锯靠山,完成工件外侧边半榫肩的开槽加工,半榫肩宽应约等于榫头厚度(如果你要制作的是像橱柜门那样的框架嵌板式结构的组件,那么,半榫肩宽应该等于侧框上嵌板通槽的槽深)。
接下来,启动台锯,推料在榫头上锯出半榫肩。
如果与此榫头接合的工件上没有嵌板通槽,则须进入下一工序(步骤3),在榫眼工件的一端开槽口以容纳榫头上的半榫肩。
3. 在榫眼一端开槽口以容纳半榫肩。
在台钳上固定好工件,用凿子在上面加工出不贯通榫眼(操作方法详见本文第71 页)。
然后,以步骤2 中加工好的半榫肩为模板,在榫眼工件上划出槽口的边线和深度线。
下一步,用手锯沿槽口宽度线在工件端部分别锯出两个锯口,并用凿子铲除锯口间废料(下图),每次铲削厚度应控制在3 毫米左右,至槽口深度线时停止铲削。
必要时,可用凿子平整槽口内面。
斜头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设计及设备调试。
在设计斜榫头时,需在一块实木木板或胶合板上划出椅子的全尺寸投影图。
上图所展示的即为椅子下部框架全尺寸构造图,包括椅子腿和横撑。
总的看,椅子的前、后横撑两端为普通的闭口榫头,两个侧部横撑两端为斜榫头,另须在椅子腿上加工出普通榫眼。
具体:将两块木板平置于划有全尺寸构造图的木板上,边缘对齐构造图的一角,以木工活动角尺两臂分靠在两木板内边上提取角度,并用它来设定台锯开槽锯片的锯割角度(译者注:用木工活动角尺取好倾斜角度后,应旋紧角尺上的紧固螺丝以锁定角度,因为在后续几个步骤中还要用到这个角度。
)。
下一步,在台锯靠山上加装木制辅助靠山(做法如本文第53 页),并设定锯片开槽宽度为18 毫米,锯深为3 毫米。
在一块与椅子侧部横撑尺寸相同的废木料的两端上试锯,然后,把这块木料放在构造图上进行比对(见内嵌图),如锯片开槽宽度正确,木料两端榫肩线应与构造图重合,如不重合,则需调整靠山加大开槽宽度,再次试锯直至二者重合为止。
接下来,按照上述比对方法,反复调整锯深直至木料两端榫颊也与构造图重合。
2. 加工斜榫榫颊。
开槽锯片的锯宽与锯深都调整好以后,即可用它来加工待接合工件上的斜榫榫颊了。
具体:首先,用台锯推把及辅助靠山推料,在工件两端分别加工出单榫颊(如上图)。
然后,用步骤 1 中的木工活动角尺比照已加工好的单侧榫肩,在工件侧面划榫肩线(上内嵌图)。
接下来,把台锯靠山及辅助靠山一并移到锯片另一侧,将工件的榫肩线对齐锯片外刃,再调整靠山使之贴紧工件端部,固定靠山并启动台锯,推料加工对侧榫颊(右图)。
以此类推,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所有斜榫榫颊的加工作业。
必要时,可在先前那块废木料上试锯,并对锯宽和锯深进行适当微调,以保证加工精度。
3. 锯侧榫肩之前的台锯调试。
首先,将台锯上开槽锯片调直为90 度角。
然后,将一木板平行于台锯角度推把滑槽放置,再用步骤1 中所用的木工活动角尺来设定角度推把的角度(如上图)。
再后,将椅子横撑工件侧边朝下贴紧角度推把放置(已锯好的两长榫肩的肩面需与台锯靠山大面平行,如果不平行,说明工件放反了,须翻转工件使其另一侧边朝下放置即可),再按照斜榫头长度和两侧榫肩宽度来设定好台锯靠山位置和锯深。
4. 锯侧榫肩。
就像步骤2 中锯割榫颊一样,两侧榫肩也要分两步来锯。
第一步,保持步骤3 的工件位置,用角度推把和台锯靠山共同引导推料完成工件一端的单侧榫肩锯割(如左图),然后,将工件水平掉转180 度,完成另一端的单侧榫肩锯割。
第二步,如步骤 3 那样,要再次用到那个木工活动角尺,重新将角度推把的角度设定为相反方向(译者注:这句话从文字上很难理解,但实际操作非常简单:如上图,步骤 3 设定推把角度时,活动角尺放在滑槽左侧、木板放在滑槽右侧,那么,本步骤重设角度时,可以把那个活动角尺水平翻转180 度放在滑槽右侧,而木板放在滑槽左侧),然后,采用与锯割前两个单侧榫肩同样的手法,完成工件另一侧边上两个榫肩的锯割作业。
牙销紧固闭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1. 在榫头上标出牙销位置。
首先,制作四肩榫头(做法参考本文第72页),榫头部分应足够长,使其穿过榫眼后尚有至少2.5厘米的突出部分,这样,可以留出足够的木料冗余,防止榫头被牙销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