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中国通信网 《小型通信网组建》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小型通信网的组建学生专业班级通信1001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3-3-20实习(设计)地点信息楼2013 年 3 月 20 日通信网数据传输课程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1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一号中继通话的信令收发过程。
二、实验器材数字程控交换机独立模块(B独模块)、BAM、电话机三、实习内容:在对待使用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拓扑分析,给出通信网构建方案,对此方案进行性能分析,经济性分析,并组建局域网。
根据不同的拓扑结构的要求,完成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的硬件配置。
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依据不同的要求完成软件程序的编写。
也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自行选择设计题目,但应属于通信网建设范畴。
I、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电话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一号中继。
II、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电话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七号中继。
III、利用SDH设备实现数据通信(链形拓扑)。
IV、利用SDH设备实现数据通信(环形拓扑)。
四、实验要求:1.通过实习,能掌握通信网组建的原理与方法2.撰写课程设计报告3.实现小型通信网的组建4.按照计划安排的时间准时参加实习,不得迟到早退。
5.成绩评定分为考勤、设计结果、答辩和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情况四个部分。
五、实验内容说明程控交换机2M接口在DDF架上的位置:交换机板位如下图所示:(B 独主控柜)假设的数据如下:本局信令点AAAA01、本局信令点(按实验终端编号进行区分,每台终端设定的局数据不同):AAAA01~AAAA45。
本局号段为5550000~5550063;本实验采用自环方式实现一号信令呼叫,中继电路采用0~31、32~63课程设计报告正文I.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将已有的终端用户构建两个电话局,并实现局间通信,采用的中继为一号中继。
II.实验步骤:1、运行e-bridge通信实验平台客户端软件,先点击“还原数据”2、点击“业务输入终端”,弹出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3、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4、选择已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一号中继总体配置脚本”,点击“打开”。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的组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 计应1001、计软1001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设计题目: 小型校园网的组建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015年6月23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任务分配表表1 任务分配表第 * 组学号姓名负责部分成绩代码、画图Word档、界面写感想、查找资料排版、资料查找I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课程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局域网,InternetII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目录任务分配表 ..................................................................... ..................................................I 摘要 ..................................................................... . (II)第1章引言...................................................................... (1)1.1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 . (1)1.2 问题陈述 .......................................................................................................... 1 第2章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 (2)2.1 需求分析 ..................................................................... . (2)2.2 设计原则: .................................................................... . (2)2.2.1 实用性和经济性 ..................................................................... . (2)2.2.2 先进性和成熟性 ..................................................................... . (3)2.2.3 可靠性和稳定性 ..................................................................... . (3)2.2.4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 ......... 3 第3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 . (4)3.1 拓扑结构图 ..................................................................... (4)3.2 详细步骤: .................................................................... . (4)3.2.1 设备选型 ..................................................................... .. (4)3.2.2 VLAN及IP地址规划如下...................................................................... .. 53.2.3 服务器等设备的IP地址分配如下 (5)3.3 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 (5)3.3.1 三层交换机 ..................................................................... .. (5)3.3.2 二层交换机 ..................................................................... .. (9)3.3.3 接入路由器 ..................................................................... (10)3.3.4 校园服务器的IP配置 ..................................................................... (11)3.3.5 外网服务器的IP配置 ..................................................................... ..... 12 第4章校园网络安全...................................................................... .. (13)4.1 网络安全的概念 ..................................................................... (13)4.2 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及面临的威胁 .....................................................................134.3 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 ..................................................................... .. (13)4.4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 ................. 14 第5章系统测试的结果 ..................................................................... .. (15)5.1 学生ping教师 ..................................................................... .. (15)5.2 教师ping学生 ..................................................................... .. (15)5.3 学生ping实验中心 ..................................................................... . (16)5.4 实验中心ping外网服务器...................................................................... ........ 16 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8)III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1章引言1.1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通过几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及路由协议的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原则,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掩码的配置。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在局域网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配置和调试。
2. 使学生具备解决局域网故障的基本能力,如IP冲突、网络不通等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性能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定义、功能、分类。
- 局域网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
- 网络协议:TCP/IP、ARP、ICMP等常见协议的作用和原理。
-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格式、分类,子网划分方法,网络掩码配置。
2. 实践操作:- 网络设备认识: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局域网组建:设备连接、配置IP地址、子网划分、设备调试。
- 网络故障排除:分析IP冲突、网络不通等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网络监控与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性能分析和优化。
3.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局域网概念。
- 第二周:学习网络协议,掌握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第三周:认识网络设备,学习设备配置方法。
- 第四周:实践操作,组建小型局域网,进行故障排除与网络监控。
小型通信系统课程设计前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小型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术语。
2. 掌握小型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不同组件之间的协作方式。
3. 学会分析小型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理解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小型通信系统,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了解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和解决小型通信系统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关注通信领域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后续学习通信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小型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通信科学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型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解读小型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和处理过程。
2. 通信系统组件及功能:学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发射器、接收器、天线、信道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讲解调制与解调的概念,分析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及其优缺点,如AM、FM、ASK、FSK等。
4. 小型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学习小型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5. 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介绍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
《中小型局域网组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说所说的课程是《中小型局域网组建》,说课的流程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保障以及课程特色和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1.1课程定位《中小型网络组建》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维护及应用能力的支撑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组建及维护中小型网络的能力。
1.1.1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走访了多家IT企业,向锐捷等公司的网络工程师请教,上网搜索网络方面人才的招聘广告,我们可以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网络系统设计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适应我国信息产业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维护及网络应用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
即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核心能力是: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维护及应用。
1.1.2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市场调查以及与企业工程人员沟通,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1.1.3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表2: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课程体系《中小型网络组建》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组建中小型网络”,它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它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关键位置,学习它的前提是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方法,即它的前修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它为后续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及网络故障排除等领域的学习提供技术基础,为以后成为网络专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即后续课程为《网络安全》及《网络互联》等。
如图1所示。
图1:《中小型网络组建》的课程定位1.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参考局域网组建案例及服务器配置等资料,根据用户需求,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制定中小型局域网组建及实施计划(包含无线网络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实施与检查反馈。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下面我说课的流程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教材的分析1、教材的出处我的教学内容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我所选择的课题隶属于网络领域,是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网络技术类别之一,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日后的从事网络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把教学内容分2课时完成,本堂课是第1课时——双绞线的制作讲解,第二节可是项目的实践。
2、学情分析结合教与学的特点,我采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专业特点分析:注重学生的能力,鼓舞培养,满足社会对技术紧缺人才的需要。
学生特点分析:积极性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理解能力分析欠缺。
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任务引领、互助合作。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知结构心理特征和学科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双绞线的制作。
了解双绞线排线的顺序。
能力目标:熟练使用各种制作工具及测试工具。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组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我把本节课的重点锁定了双绞线的制作,要完成双绞线的制作必需地把排线的顺序充分的掌握,所以我用重点引出难点,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层层递进的方式进入到本课的重点学习当中。
重点:双绞线的制作难点:双绞线排线的顺序二、教学方法分组教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其中分组教法是我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手段,我设定一个项目通过两个人的互相协作来完成,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三、教法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总结归纳。
老师做为引导,让学生完成总结。
四、教学准备1、Direct辅助教学课件2、工作台及网线、Rj45水晶头、网线钳、网线测试仪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主要部分。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部分进行,深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的进入了我的课堂,使每一环,环环相扣。
《小型通信网组建》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课程名称小型通信网组建与调试院部名称xx专业xx班级 xx学生姓名 xx学号 xx课程设计地点 xx课程设计学时 xx指导教师 xx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第一部分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一、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学生应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和组建、IP地址的配置、网段的划分、网络协议的配置、网络互连设备的选择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达到能够自己规划和组建网络的目的。
【要求】:1、认真查阅资料2、遵守课程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3、认真保质保量完成设计要求4、认真撰写报告。
二、企业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1.企业网络规划现有一企业,想组建自己的公司内部网络,此公司目前状况:公司主要有一幢三层楼,主要的部门有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与推广部,产品设计部,行政管理部等五个部门;各层楼,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该公司的主要情况是:(10名工程师,5名人力资源人员,5名财务人员,30名产品设计人员,7名管理人员,20名营销/推广人员,5名其他成员),三层楼中层与层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00米2. 需求分析上述各计算机除互连外,还需要连入互联网,并考虑以后能增加:(1)每个部分各有一台的服务器。
(2)一台内部文件服务器,(用于产品部门的资料共享,设计资料是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存放)(3)2台WEB服务器(一台用于该公司网站和产品信息的发布,一台用于公司内部员工访问WEB服务器)(4)要求服务器的连接至少为100Mb/s,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外,其他各pc机的连接要求带宽至少为10Mb/s。
(5) 财务部门管理工资,资金流向等重要的数据业务,应考虑起安全性,要求每个部门独立形成一个网络。
(6)公司要求最底T1的Internet连接,并且电信部门承诺可以免费安装一条上行2M下行8兆ADSL专线或10M光纤到公司内部任意地方,并且提供一个正式IP。
中小型公司网络组建与设计方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用BOSON软件实现小型互连网的综合设计二.要求:1)查阅资料,根据用户需求,掌握小型互连网的设计方法;2)熟练掌握CISCO路由器、交换机及PC及机的基本配置命令;3)用掌握的CISCO基本配置命令调试通整个网络。
(至少要有两个LAN一个WAN,网间设备之间能互通)4)WAN 的路由选择:(1)静态路由(2)要有默认路由(3)动态路由(RIP路由)5)VLAN设置6)软、硬件环境:Windows等操作系统、Boson Netsim仿真软件三.参考案例:3.1需求分析1.背景:公司新办公地点共一层楼,面积约为600平方多米分为两家公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助理(1台电脑)、总经理室(1台电脑)、财务部(6台电脑)、人力资源(4台电脑)、审计监察(3台电脑)、营运管理部(2台电脑)、后勤部(2台电脑)、企划设计部(4台电脑)、营销部(5台电脑)共:28台电子商务公司:网络技术部(3台电脑)、策划广告部(2台电脑)、泛媒体拓展部(3台电脑)、产品部(1台电脑)、行政部(2台电脑)、培训部(1台电脑)、财务部(1台电脑)、总经理办公室(1台电脑)、营运总监(1台电脑)、执行副总(1台电脑)、策划总监(1台电脑)、客服中心部(30台电脑)共:47台2.未来发展:未来的3—5年,单位电脑会增加到100台左右,主要增加在电子商务公司的客服中心,计划该部门增加到50台电脑。
3.用户需求分析:为了能让公司更好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接轨,更快的获取市场信息及为了让外界了解该本公司的相关信息特组建企业网,以实现对“公司档案管理”、“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4.网络功能:根据公司现有规模,业务需要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有如下功能:a)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以及电子商务平台非常健康网,可向外界发布信息,并进行网络上的业务。
b)要求市场部、客服中心可以连接Internet,与各企业保持联络,接受订单及发布本公司产品信息。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课程名称小型通信网组建与调试院部名称xx专业xx班级 xx 学生姓名 xx学号 xx课程设计地点 xx课程设计学时 xx 指导教师 xx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第一部分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一、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学生应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和组建、IP地址的配置、网段的划分、网络协议的配置、网络互连设备的选择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达到能够自己规划和组建网络的目的。
【要求】:1、认真查阅资料2、遵守课程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3、认真保质保量完成设计要求4、认真撰写报告。
二、企业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1.企业网络规划现有一企业,想组建自己的公司部网络,此公司目前状况:公司主要有一幢三层楼,主要的部门有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与推广部,产品设计部,行政管理部等五个部门;各层楼,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该公司的主要情况是:(10名工程师,5名人力资源人员,5名财务人员,30名产品设计人员,7名管理人员,20名营销/推广人员,5名其他成员),三层楼中层与层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00米2. 需求分析上述各计算机除互连外,还需要连入互联网,并考虑以后能增加:(1)每个部分各有一台的服务器。
(2)一台部文件服务器,(用于产品部门的资料共享,设计资料是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存放)(3)2台WEB服务器(一台用于该公司和产品信息的发布,一台用于公司部员工访问WEB服务器)(4)要求服务器的连接至少为100Mb/s,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外,其他各pc 机的连接要求带宽至少为10Mb/s。
(5) 财务部门管理工资,资金流向等重要的数据业务,应考虑起安全性,要求每个部门独立形成一个网络。
(6)公司要求最底T1的Internet连接,并且电信部门承诺可以免费安装一条上行2M下行8兆ADSL专线或10M光纤到公司部任意地方,并且提供一个正式IP。
(7)要求现在所设计的网络,能保证所有公司部人员都能上网,5名其他人员可以不用配备的计算机上网。
c114中国通信网《小型通信网组建》课程设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小型通信网组建》课程设计”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
课程名称小型通信网组建与调试院部名称信息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IIT)班级一班学生姓名叶杰学号
0805110409 课程设计地点工科楼B405 课程设计学时20 指导教师王少平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学生应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和组建、IP地址的配置、网段的划分、网络协议的配置、网络互连设备的选择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达到能够自己规划和组建网络的目的。
【要求】:
1、认真查阅资料
2、遵守课程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
3、认真保质保量完成设计要求
4、认真撰写报告。
二、企业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
1.企业网络规划
现有一企业,想组建自己的公司内部网络,此公司目前状况:
公司主要有一幢三层楼,主要的部门有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与推广部,产品设计部,行政管理部等五个部门;各层楼,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该公司的主要情况是:(10名工程师,5名人力资源人员,5名财务人员,30名产品设计人员,7名管理人员,20名营销/推广人员,5名其他成员),三层楼中层与层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00米 2. 需求分析
上述各计算机除互连外,还需要连入互联网,并考虑以后能增加:(1)每个部分各有一台的服务器。
(2)一台内部文件服务器,(用于产品部门的资料共享,设计资料是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存放)
(3)2台WEB服务器(一台用于该公司网站和产品信息的发布,一台用于公司内部员工访问WEB服务器)
(4)要求服务器的连接至少为100Mb/s,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外,其他各pc机的连接要求带宽至少为10Mb/s。
(5) 财务部门管理工资,资金流向等重要的数据业务,应考虑起安全性,要求每个部门独立形成一个网络。
(6)公司要求最底T1的Internet连接,并且电信部门承诺可以免费安装一条上行2M下行8兆ADSL专线或10M光纤到公司内部任意地方,并且提供一个正式IP。
(7)要求现在所设计的网络,能保证所有公司内部人员都能上网,5名其他人员可以不用配备的计算机上网。
(8)考虑所见成的网络能够适应未来3-5年的发展,并能各个部门人员翻一倍实现人员并且在未来10年内具有可持续的升级性。
三、设计方案
我们通过思科公司的packet tracer5.0软件进行模拟仿真1、网络拓扑结构图
2、设备选择:
3、主要设备介绍: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史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德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德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得高速转发,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情况做到最优
的网络性能。
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网络连接和路由选择,即连接下层各个基层网络单位——园区网,同时负责下层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
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功能,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广泛应用。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
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有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包。
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路由器。
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称为服务器。
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4、详细设计
(1)总体设计简介
通过使用PC机代替各个部门,2台SERVER-PT代替公司内部服务器和WEB服
务器,各个部门划分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通过交换机和路由连接,并通过一个专用路由与外网连接,公司总部与分部也能通信
(2)地址分配(以表格形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