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5
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特别提醒】以上各点是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判断依据。
考点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1】(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X >Y >ZB .Z >Y >XC .Y >X 、Y >ZD .X >Y 、Z >Y【解析】X 、Y 与硫酸反应,X 能产生氢气,Y 不能,证明X 排在氢之前,Y 排在氢之后,活动性X >Y 。
Y 、Z 与硝酸银反应,Y 的表面析出Ag ,Z 不能,证明Y 排在Ag 之前,Z 排在Ag 之后,Y>Z ,故顺序为X>Y>Z 。
故选A 。
【答案】A【例2】(2016新华区二模)X ,Y ,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①X +H 2SO 4===XSO 4+H 2↑ ②Y+H 2SO 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 3===Y(NO 3)2+2Z A .Y>X>Z B .X>Z>Y C .X>Y>Z D .Z>X>Y【解析】X 与H 2SO 4能反应,X 排在氢之前;Y 与H 2SO 4不反应,Y 排在氢之后;Y 能置换Z ,Y 排在Z 之前,则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C 。
【答案】C考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例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 、Al 、Cu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A.Al>Cr>CuB.Cr>Al>CuC.________【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有X 、Y 、Z 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 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 和Z 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将Z 放放入X 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Z 的表面无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X>Y>ZB .Y>X>ZC .Y>Z>XD .Z>Y>X 2.为验证Zn 、Cu 和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将Zn 、Cu 分别加入AgNO 3溶液中B .将Zn 、Cu 和Ag 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 .将Zn 、Ag 分别加入CuSO 4溶液中D .将Zn 分别加入CuSO 4、AgNO 3溶液中3.取一定量的Al 放入Cu(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中一定有Ag 与CuB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AgNO 3 Cu(NO 3)2 Al(NO 3)3C .AgNO 3一定完全反应D .Cu(NO 3)2 一定没有参加反应4.与下列实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Cu+2AgCl=CuCl 2+2AgB .实验室制取氧气:22222MnO H O H +O ↑↑C .稀盐酸除去铁锈:6HCl+Fe 2O 3=2FeCl 2+3H 2OD .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32CaCO CaO+CO ↑高温5.某实验探究小组想验证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的试剂组合如下,其中能达到目的的试剂是①Zn 、Ag 、CuSO 4溶液①Zn 、Cu 、Ag 、H 2SO 4溶液①Cu 、Ag 、ZnSO 4溶液①Cu 、Zn (NO 3)2溶液、AgNO 3溶液,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对比法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探究活动没有采用对比法的是 A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B .用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 .探究燃烧条件7.下列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是A.锌B.铁C.铝D.银8.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金银分离的工艺记载:“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入坩埚中鹏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练习(含答案)1.(2021广东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的现象可知,铝能将铜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Al>Cu,A正确;根据实验乙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的现象可知,铜能将银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Cu>Ag,B正确;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C 正确;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也有相同的现象,能完成题中实验探究,D错误。
2.(2021四川自贡中考)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答案】B【解析】通过实验①、②,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Fe>Cu,A说法正确;通过实验①、②、③,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Fe>Ag,但不能比较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B说法错误;实验④中,若X为Cu,Y为FeO4溶液,铜不能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能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Fe>Cu,C说法正确;实验④中,若X为Cu,Y 为AgNO3溶液,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能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Cu>Ag,D说法正确。
中考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专题训练(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一、选择题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镁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
记述的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金B.铜C.铁D.镁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银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在铝、镁、铁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铝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3.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
下列溶液中的金属能够完全消失而没有固体存在的是()A.铁与硫酸B.铜与盐酸C.铝与硫酸铜溶液D.铜与硫酸锌溶液4.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C.X一定是金属铁D.Y一定是金属铜5.有甲、乙、丙三种金属,若将甲、乙、丙分别放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只有甲表面产生气泡;若将丙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丙表面无现象。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乙>丙B.丙>乙>甲C.甲>丙>乙D.乙>丙>甲6.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将铁丝、铜丝、银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铁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将铁丝、银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7.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滤渣中含有Zn时,滤液中只有Zn(NO3)2D.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二、填空题8.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题1、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及浓度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同学认为通过观察A和C中实验现象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来确定。
③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4种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E,其中X金属是,Y溶液是。
【答案】解:①实验B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得出的结论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②锌和铁都与盐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说明锌在铁的前面,所以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快。
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③上述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大于银,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设计实验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实验,可以用金属铁,硫酸铜溶液,也可以用金属铜,选择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稀盐酸溶液,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①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2Ag+Cu(NO3)2②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③铁(铜);CuSO4溶液(FeSO4溶液/稀盐酸)。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究活动:[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清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猜想三:Fe>Cu>R,【表达交流】写出铁丝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答案)一、单选题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而x 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A.y>x>zB.x>z>yC.z>y>xD.z>x>y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 B.①或② C.②或③ D.③或④3.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B.Z、X、YC.Y、Z、XD.X、Z、Y4.下列物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银B.锌C.铁D.铝5.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将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氢气.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B.Z、X、YC.Y、Z、XD.Y、X、Z6.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溶解并产生氢气;把X、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X表面有银析出。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X>YB.Y>X>ZC.X>Y>ZD.Z>Y>X7.能证明X.Y.Z三种金属活动性是X>Y>Z实验组合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快速提分专训(二)专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2023·南阳实验学校期末】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等量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②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④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2.【2023·永州】X、Y、Z三种金属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①Y+H2SO4===YSO4+H2↑,Z和H2SO4不反应;②Z+2XNO3=== Z(NO3)2+2X。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C.Y>X>Z D.Y>Z>X3.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Hg和稀HCl B.Cu和稀H2SO4C.Zn和KCl溶液 D.Fe和CuSO4溶液4.同学们对金属N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N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NCl2),将金属N放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H2SO4=== NSO4+H2↑B.N+MgSO4=== Mg+NSO4C.2Al+3NSO4=== 3N+Al2(SO4)3D.N+CuSO4=== Cu+NSO45.【2022·海南】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Zn、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Zn、Cu和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Zn、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D.将Zn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6.【2023·郴州】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2Ag+CuSO4===Ag2SO4+Cu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7.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银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 .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C .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 .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2.现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的X 、Y 、Z 三种金属,将X 、Y 分别放入CuSO 4溶液中,只有Y 的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又将Y 、Z 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后者产生气泡比前者快。
由此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Z >Y >Cu >XB .Z >Cu >Y >XC .Y >Z >X >CuD .Y >Z >Cu >X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O Al Si 、、由高到低−−−−→ B .氮元素质量分数323NaN NaNO NaNO−−−−−−−→、、由大到小 C .金属活动性顺序:Zn Ag Cu −−−−−→、、由强到弱D .物质的溶解性:322CaCO Ca(OH)CaCl−−−−−−−−→、、由大到小 4.为验证Fe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提供Fe 、Cu 、Ag 、稀硫酸、FeSO 4溶液、CuSO 4溶液、AgNO 3溶液等七种试剂,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AgNO 3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B .据现有试剂最多可以设计两种实验方案C .为达成实验目的,最少要选择三种试剂D .只提供Fe 、Cu 、稀硫酸、FeSO 4溶液即可实现实验目的5.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呈浅绿色B .b 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C .取c 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D .c 、d 点溶液中溶质相同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 .只用CuSO 4溶液就可以确定Zn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7.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
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
【特别提醒】以上各点是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判断依据。
考点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1】(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解析】X 、Y 与硫酸反应,X 能产生氢气,Y 不能,证明X 排在氢之前,Y 排在氢之后,活动性X >Y 。
Y 、Z 与硝酸银反应,Y 的表面析出Ag ,Z 不能,证明Y 排在Ag 之前,Z 排在Ag 之后,Y>Z ,故顺序为X>Y>Z 。
故选A 。
【答案】A
【例2】(2016新华区二模)X ,Y ,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 +H 2SO 4===XSO 4+H 2↑ ②Y+H 2SO 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 3===Y(NO 3)2+2Z A .Y>X>Z B .X>Z>Y C .X>Y>Z D .Z>X>Y
【解析】X 与H 2SO 4能反应,X 排在氢之前;Y 与H 2SO 4不反应,Y 排在氢之后;Y 能置换Z ,Y 排在Z 之前,则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C 。
【答案】C
考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例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 、Al 、Cu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假设中A、B或C)。
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答案】(1)Al>Cu>Cr;(2)物理;(3)A;Cr+2HCl===CrCl2+H2↑;(4)AlCl3、CrCl2
1.(2016路北区中考模拟)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4===ZnSO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B.金属M一定是Cu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2.(2016张家口理综二模)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
C.Fe、Cu、ZnSO4 D.Fe、Cu、KOH
3.(2015西宁中考)金属Ni、Mn分别放入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4.(2016路南区理综二模)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Y可能是稀硫酸
B.固体丙中一定含有银
C.根据上述流程无法完全比较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锌、X、铜、银
5.(2016保定中考模拟)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
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 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C.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
D.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6.(2015重庆中考)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7.(2014株洲中考)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
弱的是( B )
A.X B.Y C.Z D.W
8.(2016黄冈中考模拟)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 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
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
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 3和Cu(NO 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2016海港中考模拟)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 4溶于水)( B )
A .Mn +2HCl===MnCl 2+H 2↑
B .Fe +MnSO 4===FeSO 4+Mn
C .2Al +3MnSO 4===Al 2(SO 4)3+3Mn
D .Mg +MnSO 4===MgSO 4+Mn
10.(2016原创)如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 .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 .两边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D .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6沧州中考模拟)置换反应是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 +单质B ―→化合物C +单质D 。
试回答:
(1)若D 为氢气,A 为稀硫酸,则B 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之前的金属__。
(2)若D 为铜,化合物A 的化学式可能为__CuO(或CuSO 4、CuCl 2)__。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 +H 2O=====高温
CO +H 2__;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AB__(填字母序号)。
A .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 .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 2+2NaBr===2NaCl +Br 2 I 2+Na 2S===2NaI +S↓ Br 2+2KI===2KBr + I 2↓ 由此可判断:
①四种单质S 、Cl 2、I 2、Br 2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Cl 2__,最弱的是__S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C__(填字母序号)。
A.Cl2+2NaI===2NaCl+I2↓
B.Br2+Na2S===2NaBr+S↓
C.I2+2KBr===2KI+Br2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__属于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6唐山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浅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FeSO4+Cu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__丙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同学们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Mg>Fe>Cu__。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外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Cu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Cu、Fe__,可能含有__Mg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