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第二章 文书工作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4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意义;•掌握文书的基本写作规范和技巧;•熟悉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能够独立完成一份符合规范的文书,并对其进行归档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文书工作概述•什么是文书工作?•文书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常见的文书类型和用途;•常见的文书写作规范和技巧。
2. 档案管理概述•什么是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意义和职责;•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档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3. 文书写作实践•常见的文书类型和用途;•文书写作规范和技巧;•实际写作练习。
4. 档案管理实践•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实际档案管理练习。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创新与探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写作和档案管理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书写作技巧和档案管理流程,提升实际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采取综合评测的方式,包括:•论文评估:学生需要写一篇符合规范的文书,并附以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要求,作为论文评估的依据;•实践评估: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达到符合规范的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能力,作为实践评估的依据;•考试评估: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写作规范和流程要求等。
五、总结与建议本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建议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机会,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二、学时与学分:学时:72 学分:4三、授课对象:文秘专业四、课程教材:《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五、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是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公文的概念,特点,要求等,能按照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文书处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以及纸质档案管理和新型载体档案管理等。
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概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书与档案第二节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第三节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办公室的性质、地位和职能第五节文书与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第六节不同性质机构中的文书与档案工作教学要求:了解办公室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遵循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培养文秘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技能。
教学重点:1. 掌握文书与档案两个概念。
2. 理解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文书的主体--公文 (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第二节公文的名称和种类第三节公文的特点及写作过程第四节制发公文的规范化要求教学要求:1. 理解公文的概念,分类,作用。
2. 了解公文的特点,写作过程及制发公文的规范化要求。
3. 掌握我国现行法规公文和事务性公文的种类和名称。
、教学重点:掌握公文的结构和格式的规范化要求.第三章文书处理(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书处理的基本知识第二节文书管理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文书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文书整理的方法。
2.能够对文书进行收发、登记、分送和系统整理、编目、归档. 教学重点:掌握文书处的基本知识和文书处理的方法.第四章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件的归档范围第二节立卷工作第三节立卷改革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教学要求:1.学习《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第一章文书基础一、名词解释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记载、传递和存储信息,而形成和使用的具有一定应用性和特定格式,以文字形式处理各种事务的凭证性工具。
一切的书面材料都可以称为文书,包括纸质文书和电子文书。
2.公文: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
3.版记: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位置在公文最后一页。
版记主要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版记各要素之间均使用分隔线。
二、填空题1.纸质书面文书和电子文书。
2.具体的文种3.定稿正式文本签发会议4.眉首主体版记5.公务文书私人文书三、不定项选择题1.D2.C3.B4.C(正确:用3号仿宋体标识)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文书定义的含义:第一,文书是一种文字材料,即书面材料。
第二,文书有特定的格式。
第三,文书具有应用性。
第四,文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五,形成和使用文书的主体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和具体的个人和家庭。
2.公文和其他实用文体比较,具有五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担负义务的机关与组织。
撰写公文是机关与组织的行为,它的内容受法律法规、行政授权、工作需要以及领导人指示的制约,其法定作者制发公文的权利和名义受法律的保护。
法定作者的名义不容侵犯。
第二,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公文的法定权威是指公文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它代表制发机关颁发的法律、命令等,传达了制发机关的决策和意图,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强制性作用。
第三,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行政公文有特定的效用是它的政治内容所决定的。
行政公文担负着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任务以及向国内外宣布得要事项的任务。
第四,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2.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书处理能力和档案管理能力;4.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书工作1.文书定义和分类;2.文书的格式和要求;3.文书处理的方法和步骤;4.文书的整理、归档和查阅。
2. 档案管理1.档案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档案管理的分类和档案的保管;4.档案的利用和查询。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举例说明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文书和档案管理情况的技巧。
四、教学评价1.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际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任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评估:通过实际操作的表现和成果,评估学生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
3.综合考核: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践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思考题1.你在做档案管理时遇到过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2.你在写文书时遇到过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3.如何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4.如何提高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六、教学成果1.提高学生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2.使学生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激发学生的写作和信息处理兴趣;4.为学生未来工作和实践提供实用技能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