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检定操作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匡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为了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心电图机:确保心电图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是否校准准确。
2. 电极:准备好标准的心电图电极,确保电极表面清洁、无损坏。
3. 电极粘贴剂:使用适当的电极粘贴剂,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
三、患者准备1. 问询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过敏史等。
2. 患者脱衣:要求患者脱去上身衣物,确保电极与皮肤直接接触。
3. 皮肤准备:清洁患者胸部皮肤,去除汗水、油脂等,保持皮肤干燥。
四、操作步骤1. 电极粘贴:根据心电图导联的要求,在患者胸部粘贴电极。
普通情况下,使用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电极粘贴位置包括右肩、左肩、右腹肋、左腹肋、右腹部、左腹部、右髂前上、左髂前上、右髂前下、左髂前下、右髂后上、左髂后上。
2. 电极连接:将电极线与心电图机连接,确保连接坚固。
3. 心电图记录:启动心电图机,根据机器指示进行心电图记录。
记录时间普通为10秒至3分钟不等,视患者情况而定。
4. 检查结束:记录完成后,关闭心电图机,拆除电极。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心电图操作知识和技能,了解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患者应保持肃静,避免说话和活动,以免干扰心电图记录。
3. 电极粘贴应坚固,确保电极与皮肤密切接触,避免松动或者脱落。
4. 患者应配合操作,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深呼吸或者屏气,以便记录到更准确的心电图数据。
5. 心电图记录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心电图报告中。
六、心电图报告1. 心电图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心电图记录时间、记录导联、心率、心律、ST段、QRS波群、T波等相关数据。
2. 报告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根据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诊断。
3. 报告应及时归档,确保患者的心电图记录得到妥善保存。
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心电图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获取准确的心电图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心电图检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应该确认心电图机的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机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心电图贴片、导联线等相关设备,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 患者准备。
在进行心电图检测之前,需要让患者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测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整个检测过程。
然后,需要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清洁胸部皮肤,以保证心电图贴片的贴合度和信号的清晰度。
3. 导联贴附。
接下来是导联的贴附工作。
根据心电图机的要求,将相应数量的心电图贴片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位置。
在贴片贴附的过程中,要确保贴片与皮肤的贴合度良好,避免空气隔离导致信号不清晰。
4. 机器设置。
在导联贴附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机的设置工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检测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增益、滤波器等。
在设置过程中,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获取准确的心电图结果。
5. 开始检测。
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开始进行心电图检测。
操作人员应按照心电图机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启动设备并开始记录心电信号。
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信号的采集和记录正常。
6. 检测结束。
心电图检测完成后,需要做好相应的收尾工作。
首先,要关闭心电图机并断开相关设备,将导联贴片和导联线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还需要将心电图结果进行保存和整理,以备医生查阅和分析。
以上就是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希望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心电图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
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心电图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心脏电信号的变化,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下面将介绍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这一设备。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连接好必要的电源和电缆。
同时,也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放松身体,以便获得准确的心电图数据。
2. 安装电极。
接下来是安装心电图机的电极。
通常情况下,心电图机需要使用12个电极来记录心脏电活动。
这些电极需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确保它们与皮肤接触良好。
安装电极时要注意电极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其准确无误。
3. 设置参数。
在安装完电极后,需要对心电图机进行参数设置。
包括选择心电图的导联方式、设置增益和滤波器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会影响到心电图的记录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开始记录。
当准备工作完成并且参数设置好之后,就可以开始记录心电图了。
通过心电图机的操作界面,启动记录功能,并等待心电图机完成数据采集。
在记录过程中,要确保患者保持安静,以免外界干扰影响心电图的准确性。
5. 分析结果。
心电图记录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心电图机自带的分析软件,也可以将数据导入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观察心电图的波形、节律和振幅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 结束操作。
最后,当心电图记录和分析工作都完成后,需要做好结束操作。
包括关闭心电图机、清理电极和设备,保存记录数据等。
同时,也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心电图数据,以备日后参考。
总结。
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
只有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心电图数据,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更好地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心电图操作流程,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导联线、电极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室内环境,确保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和电磁干扰。
3.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的电极贴片、导电凝胶等耗材。
4.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目的。
四、操作步骤1.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2.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类型(如常规12导联、18导联等)。
3. 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贴片附着部位的皮肤干燥、清洁、无油脂。
4. 按照规定的顺序和位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良好的导电接触。
5. 连接导联线,根据患者体型调整电极位置,确保信号的清晰和准确。
6. 启动心电图机,进行数据采集,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7. 完成检查后,关闭心电图机,断开导联线,小心移除电极贴片。
8. 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区域的皮肤护理,如有需要,涂抹适量的护肤品。
9. 保存心电图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 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医疗设备的患者,应事先通知心电图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遇到紧急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保持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
2. 心电图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并出具书面报告。
3. 将心电图报告及时归入患者的病历档案。
七、附录心电图操作指南图解、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指南。
通过遵循以上规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为了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心电图机:确保心电图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连接稳定。
2. 导联线:检查前检查导联线是否完好,无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3. 电极贴片: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过期的情况。
三、患者准备1. 通知患者:告知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解答其相关问题。
2.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保持胸部干燥和清洁。
3. 体位选择:患者可以选择平卧位或半卧位,保持身体舒适。
4. 导联贴附:清洁患者皮肤,确保无油脂和污垢,按照正确的导联位置贴附电极贴片。
四、操作步骤1. 心电图机设置:打开心电图机电源,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模式(常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
2. 导联连接:将导联线正确连接到心电图机上,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
3. 导联贴附:根据标准的导联位置,将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身上,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贴合。
4. 心电图记录:操作员按下心电图机上的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信号。
5. 观察记录:观察心电图信号是否清晰、准确,如有干扰或异常情况,可以重新调整导联或重复记录。
6. 心电图保存:记录完毕后,将心电图保存在心电图机或计算机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员要熟悉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正确、规范。
2. 导联贴附时要注意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或不适。
3. 心电图记录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说话,以免干扰心电图信号的准确性。
4. 操作员要仔细观察心电图信号的波形和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记录。
5.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心电图机和导联线,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心电图信号不清晰: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紧固、电极贴片是否贴附牢固,重新调整导联或更换电极贴片。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本文旨在规范心电图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心电图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源是否接通。
2. 检查心电图仪器的电极和导线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准备心电图纸和打印机纸,确保纸张质量良好。
4. 检查心电图仪器的设置参数,如增益、滤波器等,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三、患者准备1. 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3. 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将导联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4. 提醒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和活动。
四、操作步骤1. 打开心电图机器,确保电源正常。
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如三导联、十二导联等。
3. 检查导联电极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导联电极与心电图仪器的插口连接牢固。
4. 点击心电图仪器上的开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5. 在记录过程中,观察心电图仪器上的波形图,确保波形清晰可见。
6. 在记录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呼吸和心率变化,记录相关信息。
7. 心电图记录结束后,点击心电图仪器上的停止按钮,停止记录。
8. 检查记录的心电图是否完整,如有不完整的情况,可重新进行记录。
9. 将打印机纸上的心电图剪下,并在心电图上标注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记录时间。
10. 将记录的心电图归档,确保保存完整和有序。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心电图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导线的连接情况,确保准备充分。
2.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操作时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尽量减少患者的紧张和不适。
4.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心电图记录和相关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确认各导联与肢体连接正确及到电性能良好。
2.做心电图时,如出现振幅超出心电图纸范围和心率过慢过快时及时调整电压和走纸速度至合理范围。
3.躁动患者做心电图时,由家属协助进行,改用手动模式分步进行逐个导联描记。
4.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特殊心电图异常改变(急性改变)应及时同临床医生联系,并限制病人活动,做完心电图后应及时记录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时间)并粘贴。
5. 描记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后,如II导联有异常Q波(即Q波大于1/ 4R波),应加做吸气描记。
如V1、 V2导联R波较高,或可疑后壁心肌梗死,应加做V7-V9导联;可疑右室梗死者,应加做V3一V6R导联。
6.突发情况下不能处理时,应及时联系主班医师,确保医疗安全。
心电图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
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操作规程的四个部份,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解读。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操作人员应确认患者的身份,包括姓名、年龄和性别等信息,以避免操作错误。
1.2 准备设备和材料:确保心电图仪器正常工作,并准备好所需的电极贴片、导联线和胶带等材料。
1.3 准备患者: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匡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以便贴上电极贴片。
二、操作步骤:2.1 安装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正确地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电极与皮肤密切接触,并保持导联线的通畅。
2.2 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正确地连接到心电图仪器上,确保导联的接触良好,并避免导联线的交叉干扰。
2.3 开始记录心电图:启动心电图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选择相应的记录模式,并确保记录时间足够长,以获取准确的心电图波形。
三、注意事项:3.1 保持患者肃静:在记录心电图时,要求患者保持肃静,避免说话、咳嗽或者活动,以免干扰心电图的记录。
3.2 检查导联质量:在记录心电图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导联的质量,确保导联的连接良好,并及时更换电极贴片或者调整导联位置。
3.3 避免电源干扰:心电图仪器应与电源隔离,避免电源干扰对心电图的影响,同时要确保仪器的接地良好,以减少干扰信号。
四、结果解读:4.1 波形分析:对记录的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包括心率、R波振幅、ST段变化等指标的评估,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4.2 异常判断:根据波形分析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者其他心脏疾病的异常表现,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3 结果记录:将心电图的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归档,以备后续的参考和比较。
总结:心电图操作规程是确保心电图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操作规程仪器简介: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可依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43-2008《心电图机》、JJG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JJG1043-2008《脑电图机》、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JJG954-2000《数字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JJG1042-2008《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JJF1149-2006《心脏除颤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监护部分)》进行检定、校准。
此外,还可提供超低频信号及模拟心电信号灵活地运用于生理电等方面的测试。
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也完全符合JJG749-2007《心、脑电图机检定仪》、JJG1016-2006《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可按照这两部规程方便地实现量值溯源。
1、目的:为了规范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适用于心电图机。
3、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小于80%;供电电源:220(1±10%)V,50(1±5%)Hz▲技术指标●平衡衰减器:衰减比:1/1000;衰减比最大允许误差:±0.3%。
●方波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 ±1%;8.00μV ~50.0μV±10%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正弦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频率在20mHz~200Hz 内)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1%;8.00μV~50.0μV±10%频率范围:20mHz~1000Hz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失真度:500Hz 以下,<1%;500Hz 以上,<2%;●三角波: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标准心率信号:心率范围:(10.0~500)次/分钟;心率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ms)幅度范围:(峰峰值):4.00μV~15.0V 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40.0μV~15.0V±1%;25.0μV~40.0μV±5%;4.00μV~25.0μV±10%●极化电压:直流:±300 mV,电压最大允许误差:±5%●微分信号:频率:1Hz,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 10Hz 2mV●交流信号:用于动态心电图机的检定。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
为了保证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心电图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操作前准备1. 设备检查:确保心电图机正常工作,检查电极、导线、电缆是否完好,电极是否干净。
2. 准备材料:准备好心电图纸、导联电缆、电极贴片等必要的材料。
三、操作步骤1. 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 让患者脱去上身衣物,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3. 准备电极: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手腕和脚踝处,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4. 连接导联电缆:将导联电缆与电极贴片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5. 调整心电图机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如12导联、3导联等),设置合适的增益和走速。
6. 开始记录心电图:点击心电图机上的记录按钮,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肌肉活动干扰。
7. 观察记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注意记录过程中是否有干扰、漂移、截距等问题,及时调整导联或电极位置。
8. 完成记录后,关闭心电图机,将心电图纸取下并加盖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9. 将心电图纸交给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心电图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 心电图机应经过定期的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干扰结果的因素。
4.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尽量减少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感。
5. 若发现心电图记录异常,应及时调整导联或电极位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五、操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电极脱落或导联松动:及时检查电极和导联连接是否牢固,重新粘贴电极或调整导联。
2. 电极贴片过期或损坏:更换新的电极贴片。
3. 干扰信号:检查是否有外界干扰信号,如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及时消除干扰源。
心电图操作1.检查机子是否有心电图打印纸。
2.连接电源,开机。
3.按F1录入患者信息,回车键结束。
4.走到病床,核对患者信息;5.检查患者之前,我们要将导联线检查、整理,避免导联线打结,有利操作过程顺利,心电图形完整清晰;6.接下来,病人检查前准备:嘱病人平卧,衣服拉至乳房以上固定,两侧手脚裸露腕部10cm 以上,双手平放身体两侧,双脚伸直;注意腹部保暖。
7.先连接下肢导联,后连接上肢导联,用酒精棉球清洁两侧手腕、脚腕以上10cm左右的内侧皮肤,以左脚(绿)右脚(黑)左手(黄)右手(红)顺序放置,有金属片这一侧夹在之前清洁皮肤侧,夹子直立,夹稳为准,当左右脚的线放在一个夹子时,也按照左绿右黑放置。
8.6个胸导(C1、C 2、C 3、C 4、C 5、C 6,以颜色区分为别为红、黄、绿、棕、黑、紫)。
常规取病人右侧位检查,接着到胸导联,我们一边定位,一边依序连接6个胸导联。
放置前用酒精棉球清洁该部位,然后轻捻吸球,利用负压将导联轻轻放上,就稳稳吸在正确位置了。
(胸导联位置见图1)12导心电图就连接好了,接下来,继续进行机子操作。
10.接上导联线后机子进入采集页面,在患者心电图波形基线平稳后,点击“打印”,开始采集,等待30秒后打印成功。
12.波形异常可以选择冻结波形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以打印;13.打印结束后,先取胸导联再取肢导联,为患者整理衣服。
14.关机。
将检查结果送心电图室进行报告分析。
注:当病人考虑有右室、后壁问题时候,需要加做相关导联。
我们用V1-V3代替右室导联(V3R、V4R、V5R),用V4-V6代替后壁导联(V7、V8、V9)。
连接方法同上。
(相应位置见图2)附加导联V3R-V6R分别接右胸与V3-V6导联对称部位。
V7-V9导联电极分别接腋后线、肩胛骨、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线上。
心电图机检定操作程序文件编号:JCX003-2010 1、范围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临床医用的模拟式单道及多道心电图机和八道以上脑电图机的检定。
不适用于信息处理、数字化及特殊用途的心电图机和脑电图机的检定。
2、依据JJG543-1996《心脑电图机检定规程》。
3、检定条件3.1环境温度:(20±10)℃。
3.2相对湿度:≤80%。
3.3大气压:96 kPa~104kPa.3.4供电电源:220(1±2%)V,50(1±2%)Hz.3.5周围环境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强磁场干扰及振动。
4、检定设备(1)智能化心脑电图及心电监护仪检定仪:A.平衡衰减器:衰减比1/1000 衰减比最大误差±0.3%B.方波信号:幅值范围(峰峰值):8.0u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80.0 u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 uV~80.0V ±1% 、8.00 uV~50.0V ±10%、周期范围:2ms~50s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1%+2usC.正弦信号:幅值范围(峰峰值):8.0u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频率在20H Z~200H Z)80.0 u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 uV~80.0V ±1% 、8.00 uV~50.0V ±10%。
失真度:500H Z以下< 1% 500H Z以上< 2%频率范围:20H Z~1000H Z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2usD.三角波:周期范围:2ms~50s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2usE.标准心率信号:心率范围:(10.0~500)次/分钟心率最大允许误差:±0.1%+2ms幅值范围(峰峰值):4.00uV~15.0V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40.0 uV~15.0V ±1%、25.0 uV~40.0 uV ±5% 、4.00 uV~25.0 uV ±10%F.极化电压:直流:±300mV 、电压最大允许误差:±5%G.微分信号:频率1H Z、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2)万用表:A.型号:VC3266A∕C;B.测量范围:交流0~600V;C. 不确定度:±(1.2%+3d)。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1、病员的准备,向受检查者简单说明此种检查对人体无害也无痛苦,以消除紧张。
2、检查前按申请单核对姓名。
3、接通电源及地线,开电源开关,加热机件。
4、病员仰卧于床上,在两手腕屈侧关节上约3厘米及两内踝上约10厘米处涂抹导电胶或酒精并适当摩擦,再以皮带固定电极。
5、按规定按好导联线。
6、检查阻尼是否适合以免描记的波形失真调节电压定准器使1mv等于心电图纸上10小格。
7、转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作Ⅰ、Ⅱ、Ⅲ、avR、avL、avF、V1、V3、V5必要时加作V2、V4、V6。
8、如遇基线不稳定及干扰时应检查导联级及地线的连接
9、检查完毕立即在图纸上注明姓名及检查日期每一个导联开始处都注明导联名称。
10、工作完毕、关闭机器、切断电源总开关。
12个标准心电图导联
双极肢体导联I、II、III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L、aVR、aVF
胸导联V1、V2、V3、V4、V5、V6
心电图机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第一步:值班护士检查仪器连接处是否紧密,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第二步:立即通知医生听诊患者心脏情况。
第三步: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汇报护士长、科主任。
第四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及时处理。
第五步:向其他科室调借更换仪器,使用备用心电图。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图。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一、目的确保心电图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诊断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院心电图室、门诊部及移动心电图检查等场合。
三、操作前准备1. 检查心电图机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及接地线是否安全无损。
2. 确认设备已连接稳定,电源插座符合规格要求。
3.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的导联线、吸盘和凝胶等耗材。
4.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专业培训,了解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操作步骤1. 开启心电图机,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联类型和检查程序。
3. 按照心电图检查标准,正确安置导联线和吸盘于患者身体相应位置。
4. 调整吸盘压力,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5. 开始记录心电图,注意观察波形是否正常。
6. 记录完成后,及时断开导联线和吸盘。
7. 保存心电图数据,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打印或电子存档。
8. 关闭心电图机,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患者裸露的皮肤,以防交叉感染。
2. 确保患者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因紧张导致的心电图异常。
3. 避免在有强磁场或高频设备附近操作心电图机,以防干扰。
4. 对于特殊患者群体(如心脏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5. 定期对心电图机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六、故障处理1. 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记录故障现象。
2.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3. 严禁非专业人员拆卸或修理心电图机。
七、记录与报告1. 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和患者信息。
2. 心电图结果应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遵循以上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机的有效使用和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准确性。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心电图机是一种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医疗设备,它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和异常。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介绍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核对医嘱,确保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合理性。
同时,需要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了解并配合检查。
2. 安装电极。
接下来,需要安装心电图电极。
根据心电图机的类型,电极的安装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安装电极,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信号干扰。
在安装电极时,需要注意电极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电极连接正确,信号传输畅通。
3. 调节仪器。
在安装完电极后,需要对心电图机进行调节。
首先,需要打开心电图机并进行系统自检,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模式,调节采样频率和增益,以确保记录到的心电信号清晰可辨。
4. 开始记录。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开始记录心电图了。
在记录心电图时,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身体活动干扰信号记录。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留意心电图机的显示屏,确保信号记录正常。
在记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 停止记录。
当心电图记录完成后,需要及时停止记录。
在停止记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不完整。
同时,需要将记录的心电图保存到系统中,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使用。
6. 拆卸电极。
最后,需要拆卸心电图电极。
在拆卸电极时,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不适。
同时,需要检查电极的清洁和完整性,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工作。
总结。
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心电图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正确的操作流程下,才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心电图数据,帮助他们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接通电源,功能选择静态心电图检查1、开机。
2、按定标,走纸速度等键。
横轴定标时间:走纸速度25mm/s、纵标电压10mm/ mv。
3、检查描笔的位置,调针至心电图纸正中。
4、按开始键开始描记心电图。
5、按I、II. Ⅲ、aVR、aVL、aVF、VI、V2、V3、V4、V5、V6、V7、V8导联的顺序描记心电图。
完成录图。
6、关机。
7、取下心电图纸。
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根需要分别注明各导联)。
注意事项1.注意室温调节和检查环境的隐蔽性。
2.患者在准备检查前应充分休息,取仰卧位,放松肢体;如患者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发过多,应先清洁皮肤或制毛。
3.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和仪器只能通过导联线连接。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4.为减少电极与皮肤的空隙,增加导电性能,应直接使用导电膏涂擦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
涂导电膏时应根据导联放置位置,相互分开,不可涂成一片,避免短路。
5.当心电图波形与患者的病情特征不相符合时,应选择其它检查方法来帮助诊断。
6.对于瓣膜活动、心音变化、心肌功能状态等,心电图不能提供直接判断,要借助其它的检查方法如来共同诊断.7.由于心电图的波形改变受生理性、病理性或解剖学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能单凭心电图作出超越其许可范围的诊断结论。
8.如发现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波时,应检查电极是否松动脱落,或尝试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些,此时若波形变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波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
9.如果发现11和/或aVF导联的波较深,应重复描记这些导联的心电图。
若此时Q波明显变浅或消失,则可考虑横膈抬高所致,反之不能排除外下壁心肌梗死。
故障排除1、来自交流电源干扰:其特点是呈锯齿状,频率为每秒50周~ 60周。
2. 来自患者方面因素:因寒冷、紧张产生肌肉震颤或体位移动,过度呼吸运动等,均可产生干扰。
3、操作不当引|起的干扰:如电极板缚得过紧;导电胶太少;操作者与患者接触;未接地线等。
心电图机检定操作规程一、外观检查:a)心电图机应标有生产厂名、型号、出厂日期及编号、附件完整;b)心电图机不得有影响其电气性能正常工和的机械损伤,附件完整(包括说明书及前次检定证书);二、检定前准备:将被检仪器导联线与心电图机检定仪正确连接。
三、内定标电压:心脑电图机检定仪置ECG检定状态,压下S+SU键,功能1灯亮此时检定仪输出峰峰值1mV×1档方波信号,记录其幅值,利用同样的方法对1mV×1/2档和1mV×2档进行检定,并作好记录。
四、电压测量:被检仪器在标准检定条件下,按S+SU键使检定项目指示灯“2”亮。
检定仪输出1mV峰值、100ms(10Hz)的方波信号。
1、各输入电压的相对误差检定:在标准检定条件下,心电图机置I 导联。
首先设置灵敏度为10mm/mV输入电压为1mV、0.2mV、2mV时进行检定。
将心电图机上描记到的信号幅值作好记录,用同样的方法对灵敏度为20mm/mV和5mm/mV时进行检定并作好记录。
2、引线选择器各位置相对误差:在灵敏度为10mm/mV时,分别设置检定仪与12导联相对应的导联进行走纸描记,并作好记录五、时间间隔测量:按S+SU键使检定项目指示灯“3”亮,这时检定仪上显1.28s按开如始键走纸,用同样的方法检其它时间点,并作好记录。
六、时标:按S+SU键使检定项目指示灯“4”亮,调节其输出信号的周期T0与时标的周期T相同,测出走纸2s后再记录10个T0及T波形所对应的走纸距离L0与L。
应进行走纸速度为25mm/s和50mm/s两次测量。
七、幅频特性:a)滤波器均置“关”,按S+SU键将检定仪置幅频特性档,输出电压频率为10Hz,输至被检仪器,调节各道放大器增益,使描记的幅值H10均达10mm;b)保持检定仪输出电压幅值不变,连续改变输出电压频率为1Hz、5Hz、20Hz、30Hz……60Hz,测出各道频率点的波形幅值,并作好记录。
八、共模抑制比:按S+SU键将检定仪置幅频特性档,在未接心电图机时,调节检定仪输出可变电容C T,使其输出电压为10VRMS,接入按规程规定改变导联开关位置,分别记录波形的幅值九、噪声:将被检仪器灵敏度Smax置最大档、滤波器置最宽档、走纸速度按规程表4设置,将检定仪置噪声档,各道描记10s,取其中幅值最大的为HN ,并作好记录。
心电图机检定操作程序
文件编号:JCX003-2010 1、范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临床医用的模拟式单道及多道心电图机和八道以上脑电图机的检定。
不适用于信息处理、数字化及特殊用途的心电图机和脑电图机的检定。
2、依据
JJG543-1996《心脑电图机检定规程》。
3、检定条件
3.1环境温度:(20±10)℃。
3.2相对湿度:≤80%。
3.3大气压:96 kPa~104kPa.
3.4供电电源:220(1±2%)V,50(1±2%)Hz.
3.5周围环境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强磁场干扰及振动。
4、检定设备
(1)智能化心脑电图及心电监护仪检定仪:
A.平衡衰减器:衰减比 1/1000 衰减比最大误差±0.3%
B.方波信号:
幅值范围(峰峰值):8.0u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
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 80.0 u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
50.0 uV~80.0V ±1% 、 8.00 uV~50.0V ±10%、
周期范围:2ms~50s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1%+2us
C.正弦信号:
幅值范围(峰峰值):8.0u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
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频率在20H
Z ~200H
Z
)
80.0 u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 50.0 uV~80.0V ±1% 、 8.00 uV~50.0V ±10%。
失真度: 500H
Z 以下 < 1% 500H
Z
以上 < 2%
频率范围:20H
Z ~1000H
Z
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2us
D.三角波:周期范围:2ms~50s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2us
E.标准心率信号:
心率范围:(10.0~500)次/分钟
心率最大允许误差:±0.1%+2ms
幅值范围(峰峰值):4.00uV~15.0V
幅值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40.0 uV~15.0V ±1%、25.0 uV~40.0 uV ±5% 、4.00 uV~
25.0 uV ±10%
F.极化电压:直流:±300mV 、电压最大允许误差:±5%
G.微分信号:频率 1H
、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
Z
(2)万用表: A.型号:VC3266A∕C;B.测量范围:交流0~600V;C. 不确定度:±(1.2%+3d)。
(3)数显温湿表: A.型号:WSB-1;B.测量范围:-20℃~ +60℃10%RH~99%RH;
C. 精度:±0.1℃±5%RH。
(4)气压计:
5、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5.1检定项目:见规程表3.
5.2检定方法
5.2.1外观检查:用手感与目测的方法检查。
5.2.2检定前准备:将被检仪器导联线与心、脑电图机检定仪正确连接。
5.2.3被检仪器必须接地良好。
5.2.4开机,按产品说明书规定时间预热,各道描笔描迹清晰;调节各道描笔的阻尼应符合规程图2所示。
5.2.5内定标电压
5.2.6电压测量
5.2.7灵敏度(增益)
5.2.8时间间隔
5.2.9走纸速度
5.2.10时标
5.2.11过冲
5.2.12时间常数
5.2.13幅频特性
5.2.14基线漂移
5.2.15噪声
5.2.16共模抑制比
5.2.17耐极化电压
5.2.18输入阻抗
6、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
6.1经检定合格的发给检定证书;不合格者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指明不合格项目。
6.2心电图机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年。
7注意事项
7.1使用后标准器做完清洁工作后存放箱内;
7.2移动、运输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