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国际贸易术语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费用的是()。
A、FCAB、FASC、FOBD、EXW2、象征性交货意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A、不交货B、既交单又实际性交货C、凭单交货D、实际性交货3、CIF Ex Ship’s Hold 属于()。
A、内陆交货类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C、目的港交货类D、目的地交货4、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术语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租船运输,如我方不想负担卸货费用,我方应采用的贸易术语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B、CIF Landed Singapore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D、CIF Ex Tackle Singapore5、在以CIF和CFR术语成交的条件下,货物运输保险分别由卖方和买方办理,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坏的风险()。
A、前者由卖方负担,后者由买方负担B、均由卖方负担C、前者由买方负担,后者由卖方负担D、均由买方负担6、按照《2010年通则》的规定,以FOBST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B、货物在装运港船上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D、装运港码头7、《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合同而制定的。
A、FOBB、CFRC、CIFD、FCA8、CIF Ex Ship’s Hold 与 DAP相比,买方承担的风险()。
A、前者大B、两者相同C、后者大D、买方不承担任何风险9、在交货地点上,《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对()的解释与《2010年通则》中对FOB的解释相同。
A、FOB Under TackleB、FOBC、FOB VesselD、FOB Liner Terms10、某外贸公司对外以CFR报价,如果该公司先将货物交到货站或使用滚装集装箱运输时,应采用()为宜。
A、FCAB、CIPC、CPTD、DDP13、按CIF Tianjin 成交的进口合同中,卖方完成交货任务的地点最有可能是在()。
国际贸易术语解析及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贸易术语解析及法律风险防范第一章引言本文旨在对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术语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其中涉及的术语和法律风险较多,需要进行合理的解析和风险控制。
第二章贸易术语解析1.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CIF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表示卖方负责货物的成本、保险和运费。
在此情况下,卖方需将货物交付到指定目的港口,并负责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买方需承担自货物到达目的港口起的风险和费用。
2.FOB(Free On Board)FOB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表示卖方将货物交付给船方后,卖方已履行完毕其责任,买方有义务负责运输。
3.EXW(Ex Works)EXW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表示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时,卖方已完成了其责任,买方需自行负责货物的运输和安装。
4.L/C(Letter of Credit)L/C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即开证行根据买卖双方的约定开立信用证,承诺在卖方提供符合条件的单据后支付货款。
5.Incoterms(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Incoterms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国际商务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各种术语包括货物交付的时间、地点、责任和费用分担等内容。
第三章法律风险防范1.合同风险防范●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具体,尤其是涉及价格、货物质量、交货时间等关键条款。
●对方信用风险评估,了解对方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合作历史等。
●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和索赔机制,确保自身权益。
2.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注册和保护自身的商标、专利和版权。
●在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侵权行为。
3.仲裁和诉讼风险防范●在合同中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可以选择国际仲裁或国际商事法庭。
第二章贸易术语及其国际惯例案例讨论题及参考答案案例1:FOB1997年3月,卖方A与买方B签订甜菜粕合同,价格条件是FOB大连,数量2000公吨,2%的溢短装,最迟装运日是8月20日。
B与船方C备好船后通知A,8月14日:船到;8月16日:装船;8月17日:装货时下雨,部分货物被淋湿。
此时A、B、C三方均有代表在场,于是达成扒舱协议,卸下受损货物108吨。
8月19日装完船后,买方与船方认为实装1903吨,于是在大副收据上签了1903吨货物,当时卖方并未表示异议,但是后来卖方认为自己所交的货物是2011吨,卸下的108吨货物是上船后才发生的损失,不应由自己承担该损失,遂不接受大副收据。
据此,A与B各不相让,但载货船只已抵达目的港,没有提单B无法提货,最后,C只得签发2011吨货物的提单。
根据《Incoterms®2010》,你认为A方这样做有无道理,为什么?案例1:FOB 参考答案按照《Incoterms®2010》,FOB术语中以装运港船上为界划分风险,货物被雨淋湿是发生在指定装运港装上船之后,此时的风险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是有道理拒绝接受写有1903公吨货物的大副收据的。
案例2:FOB2004年1月8日,河南开封一家外贸服装公司A与韩国一家公司XX签订了一批服装出口合同,共600箱,每箱100件,每件售价80美元,FOB青岛港,托收方式付款,装运期为2004年6月18日之前。
该公司在青岛设有办事处,于是在6月上旬将货物运到青岛,由青岛办事处负责存仓、装船。
不料在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发生意外,电路遭雷击失火,导致600箱服装全部被毁。
办事处立即要求其内地总部尽快赶制补发600箱,以便按期装船,但A公司原存货不够,只好要求韩国XX公司延长交货期,使装运期延误了一个月。
根据《Incoterms®2010》,你认为A公司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案例2:FOB 参考答案本案中,由于采用了FOB术语,根据《Incoterms®2010》,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在指定装运港将将符合合同的货物按照港口惯常方式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完成交货,风险自此转移给买方。
国际贸易术语解析(doc 9页)国际贸易术语 11052820(Trade Terms,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价格术语。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
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某些和价格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与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种报价的模式。
每一模式都规定了买卖双方在某些贸易条件中所承担的义务。
用来说明这种义务的术语,称之为贸易术语。
术语内容贸易术语所表示的贸易条件,主要分两个方面:其一,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是否包括成本以外的主要从属费用,即运费和保险;其二,确定,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方面彼此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表示价格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开报价中使用贸易术语,明确了双方在货物交接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构成。
从而简化了交易磋商的手续,缩短了成交时间。
由于规定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对买卖双方应该承担的义务,作了完整而确切的解释,因而避免了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在履约中可能产生的某些争议。
法律规定对于国际贸易术语的使用,国际上用《》进行规范。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称Incoterms)的宗旨是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解释的国际规则,以避免因各国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规定宗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的情况时常出现。
这就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CC)于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名为Incoterms 1936,以后又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现在则是在2000年版本中做出补充和修订,以便使这些规则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Incoterms涵盖的范围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已售货物(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交货有关的事项。
国际贸易术语总结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国际贸易术语则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风险转移、费用承担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和指引。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定义与作用国际贸易术语,简单来说,是在国际贸易中用以确定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系列缩写术语。
它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责任划分。
通过规定在不同阶段谁负责货物的运输、保险、报关等事项,避免了买卖双方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模糊和纠纷。
其次,简化交易流程。
使双方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沟通和协商,减少了因对交易细节理解不一致而导致的误解和延误。
再者,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责任明确,各方能够更有效地安排资源和预算,从而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二、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1、 EXW(Ex Works)这一术语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点(如工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
卖方不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或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
这意味着买方承担最大的责任和风险,包括运输、保险以及进出口的相关手续和费用。
2、 FOB(Free on Board)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
这一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买方则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并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3、 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但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卖方还需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4、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与 CFR 类似,卖方不仅要支付运费,还要为货物购买保险。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仍由买方承担,卖方需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5、 CPT(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