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chapter_21.ppt
- 格式:ppt
- 大小:341.01 KB
- 文档页数:17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是指在软件工程领域进行科研或实践活动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作为软件工程师或研究人员,了解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研究效果和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软件工程实践者常常会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实践者可以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结果。
在进行软件工程研究时,文献综述可以帮助实践者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知识前沿,避免重复前人工作,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软件工程实践者常常会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
在软件工程领域,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实践者验证和评估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实证研究的方法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实证研究通常需要建立假设、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为软件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软件工程实践者还可以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
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个别现象,来了解其背后的特征、机制和原理。
在软件工程领域,案例研究可以帮助实践者了解特定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团队合作方式、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案例研究的方法包括案例选择、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
通过案例研究,软件工程实践者可以提炼出通用的经验和教训,为软件工程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此外,软件工程实践者还可以采用原型开发和评估的方法。
原型开发是指通过迭代的方式,快速构建软件原型并与用户进行交互和反馈。
在软件工程研究中,原型开发可以帮助实践者快速验证和演示新的软件功能和设计理念。
而原型评估则是对原型实施用户调查、实验和评估,以了解用户对软件原型的满意度、易用性和实用性等。
原型开发和评估的方法可以帮助实践者迅速验证和改进其研究成果,提高软件工程实践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最后,软件工程实践者还可以采用模型构建和仿真的方法。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实践者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方法在实践者的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系统地获取、分析和应用相关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
一、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软件工程实践者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通过详细地调查和分析实际的软件项目或实践案例,来获取关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有用信息。
案例研究可以帮助实践者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另一种常用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了解实践者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实际行为、经验和观点。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实践者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指导他们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工作。
三、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
实践者可以设计和进行实验,以验证和评估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技术。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实践者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评估其性能和效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四、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软件工程实践者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文献和相关资料,来了解和总结某个特定主题的研究进展、方法和结果。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实践者了解目前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从而指导他们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方向。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实践者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混合研究。
例如,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或者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相结合,来验证和支持已有的理论和方法。
总之,软件工程实践者在进行研究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该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严谨地进行研究,以获取有价值的结果,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跨越20年的软件工程经典教程:《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5版)》20年前,一位年轻的美国教授,坐在桌前,正用手写着一部当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书稿。
这部书的主题是关于软件工程的。
在当时,计算机少的可怜,只有一些性能远不如喜爱你在家用电脑的小型机供一些高深莫测的程序员使用,大家讨论的也只有软件编程,对于软件工程关心极少,甚至很少有人真正懂得。
因为那个时候只有科学家和程序员,还没有今天已经成为热门职业的软件工程师。
这位年轻的教授就是后来软件工程界大名鼎鼎的Roger S. Pressman。
当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心爱书稿会被出版商拒绝,因为出版商说将不会存在关于“软件工程”的书籍市场。
几经挫折,幸运的是最后McGaw-Hill出版公司决定尝试一下,于是我们终于能够读到这本流行20年经久不衰的软件工程经典著作---《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SEPA-这本书的缩写,也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热门词汇。
20年前,别说软件工程,就是计算机对于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十来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
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在一种Apple II的计算机上用固化的BASIC编写简单的程序。
10年前,当我用IBM兼容的PC机开发DOS程序时,崇拜的是编程高手,软件英雄。
5年钱,当WINDOWS开发渐成主流,团队开发实在必行,那时中国没有一本软件工程的图书和资料~今天,当我读到最新版《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时,我的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
因为这个时候,软件工程已经成为国内软件业的最新热点,国内的大学开始招收首批软件工程硕士(2004年)。
回顾20年,我们会有很多的感慨,因为我们在摸索中走过了太多的弯路。
虽然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买到最新的电脑芯片,使用全球同步发行的主流开发软件,了解和掌握国外最先进的技术。
但是,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却和国外相比有着太大的差距。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以前对软件工程不够重视,导致大量的手工作坊式的开发难敌国外工业化的软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