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科)
- 格式:docx
- 大小:24.27 KB
- 文档页数:30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专科)《大学语文》设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已有的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要求如下:议论文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论证法说理;运用假设性论据;运用设问修辞手法。
2.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1)掌握在本文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新时期创业精神所具有的八个方面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完全归纳论证法的运用;语言准确,简洁、明了,极少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地使用判断句式。
3.科学的春天(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时代和科学需要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的精神风采。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归纳、演绎、类比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法的运用。
4.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从当时政治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总结了沉痛的历史教训,指出中国当时并不具备施行“费厄泼赖”精神的前提条件,从而提出了“痛打落水狗”即不对坏人心慈手软的重要斗争原则。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类比、归纳、对比三种论证法的运用;比喻、比拟、拟人、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5.论气节(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论证法的运用;注重判断与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运用;对应词语的运用;哲理与浅显口语相结合。
6.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针对社会上流行的“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作者提出“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法的运用(包括理论和事例两方面)的归纳;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7.咬文嚼字(1)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叙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严谨精神。
教案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类型:自考专科科目名称:大学语文课时安排:3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基本词汇、常用词组和语法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书面对话。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学习古代、现代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散文:阅读现代散文作品,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3. 小说:阅读现代小说作品,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戏剧:欣赏现代戏剧作品,理解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分析戏剧的艺术特色。
5. 古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翻译古文,理解古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课堂讲解(8课时)1. 诗歌:讲解古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散文:讲解现代散文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3. 小说:讲解现代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戏剧:讲解现代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分析戏剧的艺术特色。
5. 古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理解古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二、课堂讨论与练习(16课时)1. 诗歌: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2. 散文:分组讨论散文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进行散文写作练习。
3. 小说:分组讨论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进行小说创作练习。
4. 戏剧:分组讨论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进行戏剧评论写作练习。
5. 古文:分组讨论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进行古文翻译练习。
三、课外阅读与作业(8课时)1. 诗歌:阅读古代、现代诗歌作品,进行诗歌鉴赏。
2. 散文:阅读现代散文作品,进行散文鉴赏。
专科大学语文学什么导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专科大学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专科大学,学习语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专科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以及应该学习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专科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
语文学习的意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沟通和表达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语文学习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思维能力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以及提出合理的观点。
增强综合素养语文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思想,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此外,学习文学作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专科大学语文学习内容语法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专科大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词类、句式以及语法规则,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表达,避免语法错误。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于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理解。
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写作则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古代文化的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古代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名称:自考专科《大学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课程中的重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背景。
2.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 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文学作品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文学作品中的抽象概念和哲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课程内容讲解1. 介绍课程中的重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背景。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 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抽象概念和哲理。
四、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2.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文学作品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
二、课堂讲解1. 分析学生上节课的作业,点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讲解。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作品中的哲理和人生启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文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重点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一专科一、汉字和词汇汉字是中文的基础,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汉字,比如基本的笔画顺序和规范书写。
此外,了解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必要的。
二、语法和句子结构了解语法和句子结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大一阶段,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句式和短语。
三、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修辞手法和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发展等。
五、作文和写作规范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会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准确表达观点,并注意文章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六、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七、修辞和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提高自己的修辞能力。
八、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在大一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培养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九、修辞和格律修辞和格律是古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通过学习修辞和格律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在大一专科中,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和格律,如对仗、平仄等。
十、写作和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专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作者为曹雪芹B. 作品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C. 以宝黛爱情为主线D. 作品完全基于历史真实事件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边城》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周易》D. 《尚书》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清照B. 辛弃疾C. 杜甫D. 王安石6. 以下哪部作品属于现代派小说?A. 《围城》B. 《家》C. 《子夜》D. 《骆驼祥子》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桃夭》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苏轼C. 王勃D. 李商隐9.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 《茶馆》B. 《家》C. 《边城》D. 《骆驼祥子》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__”三个部分。
12. 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__的深切忧虑。
13.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__”。
1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位,其中“智多星”指的是__。
15. 鲁迅的《呐喊》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__》是其代表作之一。
16.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象征着__。
17. 苏轼的《赤壁赋》中,有“对海而唱”的壮阔场景,这里的“海”指的是__。
专科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专科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专科大学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
掌握良好的语文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专科大学语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一、词语运用词语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
在词语运用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
例如:“生动”和“活泼”都表示形象、有生气的意思,但前者更偏重于描绘事物的细节,后者则更强调事物的动态。
2. 词义的引申和比喻。
有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会产生新的词义,需要通过阅读和积累拓宽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比喻的运用也可以加深对词意的理解。
3. 词语的词性和搭配。
了解一个词语的常见词性和搭配,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运用词语,避免用词不当的错误。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
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相互类比,以便更好地描绘事物的特征和意境。
如“他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展现自己的美丽。
”通过将人与孔雀相比较,使得人的美丽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性化的特征,以便更好地描绘事物的表情、动作和情感。
如“小草躲在地里,它害怕过马路的车辆。
”通过赋予小草害怕的情感,使得描写更具有感染力。
3. 借代。
通过用特定的词语替代与之相关的事物,以便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表达和感受。
如“故乡的美景,一直在我的心头飘荡。
”通过“故乡的美景”这个词语,使得读者可以想象出美丽的画面。
三、修辞的运用修辞不仅仅用于文学作品的写作,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的语言表达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辞用法:1. 夸张。
通过夸大的手法将事物描述得更大、更强烈。
如“我好饿啊,肚子都要坏掉了!”通过夸张的表达强调饥饿的程度。
2. 设问。
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命题人:郭琪审核人:辜静波卷面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区队:2011级所有专科区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其中,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B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2、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杜甫3、下列诗句中,表达了游子思妇音信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一句是( C )。
A、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B、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4、下列四句中,对下划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B、居则曰(闲居)C、如或知尔(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5、“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来源于( A )。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C、《论贵粟疏》D、《季氏将伐颛臾》6、《秋水》中,“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 A )。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7、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 C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8、《哭小弟》:“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肖像描写9、《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照( C )来划分的。
自考专科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红花B. 绿草C. 黑发D. 黄沙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3. 在现代汉语中,“凯旋”一词的正确用法是()。
A. 凯旋归来B. 胜利凯旋C. 凯旋而归D. 凯旋胜利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B. 由于他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C. 他之所以取得了好成绩,是因为他努力学习。
D. 他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的意思是()。
A.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了大路。
C.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无需自我宣扬,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D.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不自我宣扬,也会被人们所忽视。
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部署布署B. 妨碍干忧C. 必须必需D. 急躁急燥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
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出塞》C. 《望岳》D. 《登鹳雀楼》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家的观点?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巴金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马一样快。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12.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
1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________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融会贯通(fú)B. 雕梁画栋(diāo)C. 饱经风霜(páo)D. 源远流长(yu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语言生动,而且插图精美。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选修课程。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这场雨来得突然,导致很多市民被困在家中。
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美轮美奂B. 畅游无阻C. 风和日丽D. 青出于蓝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是班级的楷模。
B. 那里的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C. 她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D. 他每天起早贪黑,工作非常努力。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双音节单纯词的是:B. 高兴C. 美丽D. 愉快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懂得了知识、友谊和责任。
B. 我喜欢春天,喜欢她的温暖、她的生机和她的希望。
C. 他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努力,成绩优异。
D. 他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眼光如炬C. 轻歌曼舞D. 知难而进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是:A. 贪B. 好C. 来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今天去哪儿了?B.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C. 你喜欢这个礼物吗?D. 他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努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