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原理与实践 C语言版 高卫东 第三章 C51程序设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83
C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是指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控制和操作单片机的工作。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它包含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模块,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在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中,首先需要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法规则。
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具有简洁、高效和可移植等特点。
接下来,要熟悉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寄存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方式、中断、定时器等功能。
在进行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设置寄存器和引脚的初始化: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需要的功能,设置相关的寄存器和引脚的初始化。
这些初始化可以包括引脚的输入输出模式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初始化、定时器的设定等。
2.主程序的编写:主程序是单片机的执行入口,通过主程序可以完成各种功能的实现。
在主程序中,可以定义变量、函数和结构体等。
3.中断程序的编写:中断程序是由硬件触发的,可以在需要时被调用执行。
中断程序可以包括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等。
在编写中断程序时,需要设置相应的中断向量,并完成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4.函数的编写:函数是实现其中一特定功能的代码段,通过函数可以提高程序的模块化和可重用性。
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相应的函数,并在主程序中调用。
5. 调试和测试:在编写完程序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调试和测试可以发现程序中的bug和错误,并进行修复。
可以通过缓慢单步调试、观察变量值和输出结果等方式进行调试和测试。
6.优化和改进:在程序完成后,可以对程序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优化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减少资源的占用。
可以使用编译优化选项、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使用等方式进行优化。
以上是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硬件平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编程。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编程,可以实现单片机的各种功能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家电等领域。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可以通过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来进一步提高和拓展自己的技能。
答案1 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间接寻址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位寻址2 累加器A PC DPTR3 00H,0,0,0,04 指令5 一二三6 转移指令的PC值加上它的字节数7 DPH=3CH , DPL=5FH , SP=4FH选择题1 C2 C3 A4 D5C问答题1(1) 分析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求解问题的意义和任务。
对项目背景和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地了解和分析,将一个实际的问题转化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问题。
(2) 确定算法: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和指令系统的特点,决定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这是正确编程的基础,比程序设计语言本身更为重要。
(3) 绘制框图:根据所选定的算法,制定出运算步骤和顺序,把运算过程画成程序框图。
这样使程序清晰,结构合理,便于调试。
(4) 分配资源:要根据程序区、数据区、暂存区、堆栈区等预计所占空间大小,对片内外存储区进行合理分配并确定每个区域的首地址,便于编程使用。
(5) 编写程序:编写程序就是采用汇编语言来实现上面已确定的算法,也即是将由人类自然语言组织的程序框图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组织的源代码。
(6) 仿真调试:利用单片机各种开发工具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检验程序是否完成了指定的功能。
测试过程要尽可能仔细,保证程序中的各条支路都得到了检验。
(7) 软件优化:在完成指定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程序优化,以进一步缩短程序量、减少运算时间和节省工作单元。
(8) 状态固化:完成前期工作之后,将程序烧录到EEPROM等程序存储器上,保证单片机系统每次上电后都能正确运行程序。
(9) 文档说明:将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所采用的主要算法以及程序必要说明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整理成一个文档,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便于对程序的维护和扩充。
2.(1)bit位标量:利用它可定义一个位标量,但不能定义位指针,也不能定义位数组。
它的值是一个二进制位,不是0 就是1,类似一些高级语言中的Boolean 类型中的True 和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