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冷暖色调和运用冷或暖色调;2、能力目标:据个人喜好选择一个表现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3、发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绘画中体验色彩美、感受艺术美,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冷暖色。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冷暖色。
教学准备:学具——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策略:根据本课的特点,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简单的操作演示,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制作了课件,充分利用屏幕展示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画面的冷暖感觉,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举例,比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始终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感觉边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相环中找出暖色和冷色。
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开阔他们的思维。
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情境设疑,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烈日炎炎的夏日,你和小伙伴们在球场上踢足球,此时,太阳就好像是火球一样的炙烤着你,而你已经在太阳下玩了很长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玩够,你汗流浃背、口渴难耐,特别的想喝水……此时,老师注意观察学生进入情境的情况,适时播放冷和暖的色彩图,请看屏幕(课件1):老师问“现在有两间房子,请选择你要进去的房间并说明理由。
”这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选冷色图的房间,理由是:已经很热了,不想再进入(以红色为主的)房间,这样的房间看起来更热,所以选择以蓝色为主的冷色房间,那样觉得会凉快一些。
这时老师揭示本课课题:如果是我,我也会与大家一样的选择,因为色彩会给人冷暖的感觉,是色彩的一种属性。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与暖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能够运用冷色和暖色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色彩的冷与暖的含义、色彩的冷与暖在绘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绘画作品欣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运用简单的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但是,对于色彩的冷与暖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冷与暖,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与暖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冷色和暖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冷与暖的概念。
2.运用冷色和暖色进行绘画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色彩的冷与暖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和理解色彩的冷与暖。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色彩的冷与暖的意义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与课程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色彩冷与暖的应用。
让学生初步感受色彩的冷与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色彩的冷与暖的概念,解释冷色和暖色的含义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通过举例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色彩的冷与暖。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运用冷色和暖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运用冷色和暖色。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色彩的冷与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家居、设计等方面。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色彩的温度感,学会运用冷暖色调表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通过观察、实践,学生将能够识别和运用冷色与暖色,培养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础知识:介绍三原色、间色和复色,以及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
2. 色彩的冷暖感:讲解色彩的温度感觉,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颜色带来的心理效应。
3. 冷暖色调的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冷暖色调在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学生能够辨别和运用冷暖色调。
- 学生能够运用冷暖色调表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难点- 学生对色彩冷暖感的理解和感知。
- 学生在实际绘画中准确运用冷暖色调。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色彩样本、冷暖色调的绘画作品、PPT课件。
- 学生准备:水彩画具、画纸、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冷与暖,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原色、间色、复色,以及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
3. 互动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颜色冷暖感的看法。
4. 实例分析:展示冷暖色调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运用的技巧和产生的视觉效果。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冷暖色调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与暖》- 提纲:1. 色彩的基础知识2. 色彩的冷暖感3. 冷暖色调的运用4. 绘画练习与评价作业设计- 作业名称:《我的冷暖世界》- 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冷暖色调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色彩的冷与暖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在实例分析环节,学生对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准确运用冷暖色调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练习和指导。
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 1 色彩的冷与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色彩的冷与暖”,属于绘画基础知识的学习范畴。
在课堂上,我们将主要讲解以下三个方面:1.色彩的基本概念,冷、暖色调的形成原理;2.通过真实的例子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区分冷色调和暖色调;3.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冷、暖色调在画面中表达不同情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概念,理解冷、暖色调的形成规律;2.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冷色调和暖色调;3.掌握运用冷、暖色调表达不同情感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冷、暖色调的形成原理;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表现技巧,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在导入环节中,我将利用一些原生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如:1.雄伟、神圣的天空、大海等;2.温馨、和谐的家、鲜花等;3.险峻、寂静的山峰、沼泽等。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感都是通过图像中的色彩来表达的。
因此,我将引入下一个话题:色彩。
让学生认识到色彩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2. 形成知识体系接着,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中,我将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如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的二次色调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将突出冷、暖色调的区别,并介绍它们的基本形成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板书展示:冷色调:蓝色、紫色、绿色暖色调:红色、黄色、橙色请学生注意到,不同的色调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同的,例如:1.冷色调:寒冷、清新、深沉;2.暖色调:温暖、欢快、活泼。
3. 提高学生色彩感知能力接下来,我将让学生亲身感受色彩的魅力。
我将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冷色调的,有些是暖色调的,要求学生通过颜色来判断图片的冷暖。
请学生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展示数张图片,要求学生出示冷暖色调的区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让学生逐渐区分冷暖色调、整体掌握二者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冷暖色调的感知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以色彩的冷与暖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理解色彩的温度感。
课程内容包括:色彩基本知识回顾、冷暖色的识别、冷暖色调的搭配与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冷暖色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1. 冷暖色的细微差别识别。
2. 冷暖色调在绘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冷暖色卡片、绘画作品示例。
2. 学具:水彩画具、画纸、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冷与暖,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冷暖色的概念,并通过示例作品分析冷暖色的运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冷暖色调的识别练习,随后独立完成一幅以冷暖色调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冷暖色调的应用技巧。
5. 总结延伸: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冷暖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运用冷暖色调。
板书设计1. 色彩的冷与暖2. 正文:包括色彩基本知识、冷暖色的识别、冷暖色调的搭配与应用。
3. 示例:展示冷暖色调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色彩运用。
作业设计1. 作业一:绘制一幅以冷暖色调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作业二:观察生活中的冷暖色调,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色彩的冷与暖这一概念。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通过展示评价,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冷暖色调表达情感和氛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色彩的冷与暖。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1. 色彩的冷暖概念的理解。
2. 冷暖色调的运用及绘画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冷暖色调的特点及运用方法。
3. 示范讲解:演示冷暖色调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总结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色彩的冷与暖2. 色彩的基本概念3. 冷暖色调的运用4. 绘画创作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冷暖色调现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冷与暖知识,提高了绘画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同时,课后作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色彩的冷暖概念的理解和冷暖色调的运用。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色彩的冷暖概念。
2.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
3. 在学生练习环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绘画、色彩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色彩的冷与暖。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冷暖色调的特点,学会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冷暖色调的特点,能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
2. 冷暖色调的区分和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洗笔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冷暖色调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要求运用冷暖色调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色彩的世界。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冷暖色调的特点3. 绘画创作要求4. 作品展示与评价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运用冷暖色调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搜集生活中的冷暖色调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评价,使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冷与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冷暖色调的区分与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区分冷暖色,并能运用冷暖色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光与色、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冷暖:冷暖色的概念、冷暖色的视觉感受、冷暖色的应用。
3. 运用冷暖色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学会运用冷暖色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冷暖色表达情感,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冷暖色卡片。
2. 学具:水彩笔、水粉、画纸、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冷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讲解冷暖色的概念、视觉感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冷暖色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运用冷暖色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冷与暖》2. 内容:光与色、色彩三要素、冷暖色的概念、视觉感受、应用、绘画创作步骤。
3.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冷暖色创作一幅表达情感的绘画作品。
2. 要求:作品需运用冷暖色,富有创意,表达真情实感。
3. 评价标准:创意、色彩运用、情感表达、画面构图。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1 色彩的冷与暖|人教新课标(秋)一、教材内容本篇为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第一讲,主题为“色彩的冷与暖”。
核心内容是:了解色彩的冷暖两种不同属性,通过具体的图画示例,学生会认识如何用色彩表达冷暖感情。
具体的教学点包括: - 色彩冷暖的基本概念 - 色彩冷暖的表达方法 -色彩冷暖的联想与表情绘画二、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冷暖的不同2.学习如何区分、使用色彩3.通过画图,表达感情和情绪三、教学重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2.色彩冷暖的表达方法3.色彩冷暖的联想与表情绘画四、教学准备1.教案和讲义2.色彩盘、调色板、颜料、画笔等3.学生用品:画纸、刮画板、油性笔等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引入本节课程主题:色彩的冷与暖。
和学生分享两张图片,一张是蓝色山水画,另一张是红色的夕阳画,看看同学们会联想什么?一起讨论色彩的属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 2. 新知讲解 #### (1)色彩的冷暖属性色彩可以分为冷色系和暖色系两种。
其中,以蓝色、绿色、紫色为冷色系;以黄色、橙色、红色为暖色系。
和学生一起观察和分辨这些色彩,并在白纸上尝试用笔画出不同的色彩,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属性和特点。
(2)色彩冷暖的表达方法为加深学生对色彩冷暖的理解,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同时,可以用简单的线描画出三种不同的冷暖画面,并在画面上涂上不同的色彩,令学生体会到冷暖色调带来的感官体验的变化。
(3)色彩冷暖的联想与表情绘画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冷暖色彩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画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图案,帮助他们由色彩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