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含参线性规划题型知识点与解题规律技巧,含参线性规划典型例题讲解及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35.23 KB
- 文档页数:6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且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资源分配、生产计划、运输调度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理解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其数学模型一般可以表示为:目标函数:$Z = c_1x_1 + c_2x_2 +\cdots + c_nx_n$约束条件:$\begin{cases}a_{11}x_1 + a_{12}x_2 +\cdots +a_{1n}x_n \leq b_1 \\ a_{21}x_1 + a_{22}x_2 +\cdots +a_{2n}x_n \leq b_2 \\\cdots \\ a_{m1}x_1 + a_{m2}x_2 +\cdots + a_{mn}x_n \leq b_m \\ x_1, x_2, \cdots, x_n \geq0\end{cases}$其中,$x_1, x_2, \cdots, x_n$是决策变量,$c_1, c_2, \cdots, c_n$是目标函数的系数,$a_{ij}$是约束条件的系数,$b_1, b_2, \cdots, b_m$是约束条件的右端项。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1、图解法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使用图解法来求解。
其步骤如下:(1)画出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
(2)画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
(3)根据目标函数的优化方向,平移等值线,找出最优解所在的顶点。
例如,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目标函数:$Z = 2x + 3y$约束条件:$\begin{cases}x + 2y \leq 8 \\ 2x + y \leq 10\\ x \geq 0, y \geq 0\end{cases}$首先,画出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对于$x + 2y \leq 8$,当$x = 0$时,$y = 4$;当$y = 0$时,$x =8$,连接这两点得到直线$x +2y =8$,并取直线下方的区域。
问题25 线性规划中的参数问题一、考情分析线性规划是高考必考问题,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区域的确定问题;(2)区域面积问题;(3)最值问题;(4)逆向求参数问题.而逆向求参数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难点,其主要是依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可行域的情况决定参数取值. 二、经验分享(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3.目标函数中,x y 的系数均含参数【例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1x x y y x ≥⎧⎪-≥⎨⎪≥⎩,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ab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解的求法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应明确若可行域是封闭的多边形,最优解一般在多边形的顶点处取得.应用均值不等式时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小试牛刀】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是20-,则实数=a . 【答案】2±【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经过点(2,2)A 时取得最小值20-,即,解得2a =±.4.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且含有参数【例4】设不等式组⎪⎩⎪⎨⎧≥-≥-≤+01,0,4x x y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圆()0>r 不经过区域D 上的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A .[]52,22 B .(]23,22 C .(]52,23D .【答案】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给出目标函数的实际意义,即圆与可行域无公共点的问题.对于目标函数为平方型:,可看成可行域内的点(),P x y 与定点(),Q a b 两点连线的距离的平方,即;也可看成是以(),Q a b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转换为圆与可行域有无公共点的问题.【点评】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三)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均含参数【例6】设,1>m 在约束条件⎪⎩⎪⎨⎧≤+≤≥1y x mx y xy 下,目标函数my x z +=的最大值大于2,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21,1+B .()+∞+,21 C .()3,1 D .()+∞,3 【答案】B【小试牛刀】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答案】B五、迁移运用1.【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若满足,且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A.3 B. C. D.【答案】D【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小值为,即,则,当时,,即,同时也在直线上,代入可得,解得,故选D.6.【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A.4 B. C. D.【答案】D【解析】作出x,y满足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7.【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已知点(x,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动点,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A.1 B.-1 C.2 D.-2【答案】B【解析】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联立方程和,解得A(3,1),B(1,-1),由题意知A ,B 两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a =-1,b =1.故选B.8.不等式组(1k >)所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为S ,则1kSk -的最小值等于( ) A .30 B .32C .34D .36【答案】B【解析】,所以,当且仅当2k =时取等号,所以选B. 13.三个正数a,b,c 满足,,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2 B .2[,2]3 C .3[1,]2D .[1,2] 【答案】A14.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 4.x y x y s y x ≥⎧⎪≥⎪⎨+≤⎪⎪+≤⎩当35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6,15] (B )[7,15] (C )[6,8](D )[7,8]【答案】D .【解析】当3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C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3,24x y y x +=⎧⎨+=⎩解得12x y =⎧⎨=⎩,即(1,2)C ,代入y x z 23+=得7z =.当5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ODE,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E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024x y x =⎧⎨+=⎩解得04x y =⎧⎨=⎩,即(0,4)E ,代入y x z 23+=得8z =.∴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78z ≤≤,即[7,8],选D .15.已知y x ,满足约束条件,若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6≥k16.【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高三一模】已知实数,x y满足若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则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z mx y=+可化为y mx z=-+,0m-<, z取得最小值,则直线l的截距最小,最优解有无数个,即l与边界AB重合,故1m=,故答案为1.22.若不等式组126axy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四边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3,5.。
线性规划——作图与求解一、基础知识(1)线性约束条件:关于变量,x y 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2)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3)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4)目标函数:关于,x y 的函数解析式(5)最优解:是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2、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1)先作出围成可行域的直线,利用“两点唯一确定一条直线”可选取直线上的两个特殊点(比如坐标轴上的点),以便快速做出直线(2)如何判断满足不等式的区域位于直线的哪一侧:一条曲线(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区域,则在同一区域的点,所满足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相同,所以可用特殊值法,利用特殊点判断其是否符合不等式,如果符合,则该特殊点所在区域均符合该不等式,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竖直线x a =或水平线y b =:可通过点的横(纵)坐标直接进行判断 ② 一般直线()0y kx b kb =+≠:可代入()0,0点进行判断,若符合不等式,则原点所在区域即为不等式表示区域,否则则为另一半区域。
例如:不等式230x y -+≤,代入()0,0符合不等式,则230x y -+≤所表示区域为直线230x y -+=的右下方③ 过原点的直线()0y kx k =≠:无法代入()0,0,可代入坐标轴上的特殊点予以解决,或者利用象限进行判断。
例如:y x ≤:直线y x =穿过一、三象限,二、四象限分居直线两侧。
考虑第四象限的点0,0x y ><,所以必有y x ≤,所以第四象限所在区域含在y x ≤表示的区域之中。
(3)在作可行域时要注意边界是否能够取到:对于约束条件(),0F x y >(或(),0F x y <)边界不能取值时,在图像中边界用虚线表示;对于约束条件(),0F x y ≥(或(),0F x y ≤)边界能取值时,在图像中边界用实线表示3、利用数形结合寻求最优解的一般步骤(1)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所代表的区域(2)确定目标函数z 在式子中的几何意义,常见的几何意义有:(设,a b 为常数)① 线性表达式——与纵截距相关:例如z ax by =+,则有a z y x b b =-+,从而z 的取值与动直线的纵截距相关,要注意b 的符号,若0b >,则z 的最大值与纵截距最大值相关;若0b <,则z 的最大值与纵截距最小值相关。
专题35 线性规划求解技巧一.【学习目标】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2.掌握确定平面区域的方法;理解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注意线性规划问题与其他知识的综合.二.【知识要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1)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不包括边界直线.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半平面)包括边界直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直线Ax+By+C=0(B不为0)及点P(x0,y0),则①若B>0,Ax0+By0+C>0,则点P(x0,y0)在直线的上方,此时不等式Ax+By+C>0表示直线Ax+By+C=0的上方的区域.②若B>0,Ax0+By0+C<0,则点P在直线的下方,此时不等式Ax+By+C<0表示直线Ax+By+C=0的下方的区域.③若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则其平面区域是所有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线性规划相关概念3.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审题、设元——列出约束条件(通常为不等式组)——建立目标函数作出可行域求最优解.三.解题方法总结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确定的方法 第一种:若用y =kx +b 表示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0(B ≠0)表示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不等式 B >0B <0Ax +By +C >0 表示直线上方的半平面区域 表示直线下方的半平面区域 Ax +By +C <0表示直线下方的半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方的半平面区域联系:将第三种:选特殊点判定(如原点),取一点坐标代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若成立,则平面区域包括该点,反之,则不包括.2.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策略(1)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是关键,一般步骤如下: ①作:确定约束条件,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②移:由z =ax +by 变形为y =-a b x +z b ,所求z 的最值可以看成是求直线y =-a b x +zb 在y 轴上的截距的最值(其中a ,b 是常数,z 随x ,y 的变化而变化),将直线ax +by =0平移,在可行域中观察使zb 最大(或最小)时所经过的点;③求:求出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的坐标,并将其代入目标函数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④答:写出最后结论.(2)可行域可以是一个一侧开放的平面区域,也可以是一个封闭的多边形,若是一个多边形,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一般在多边形的某个顶点处取得.(3)若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通过图象求得的是非整数解,这时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最近的整点,或者用“调整优值法”去寻求最优解. 四.典例分析例1.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 .0B .4C .5D .6 【答案】D由,解得,即,此时,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学-科网-练习1.已知实数x,y满足,若不等式ax-y>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B.(4,+∞)C.(,4)D.(,4)【答案】B【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所示:若ax﹣y>0恒成立即y<ax恒成立,即平面区域在直线y=ax的下方即可.即A(1,4)在y=ax的下方或在直线上即可,即a>4,故选:B.练习2.若满足则的最小值等于A.B.C.D.【答案】B【解析】由,满足作出可行域如图,即为线段AB,联立,解得,化目标函数为,由图可知,当直线过A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有最小值为,故选:B.(二)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例2. 设,x y满足约束条件,则z x y【答案】2【解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由图形得,当0,0x y ≥≥时,,且当直线经过点()0,2A 时z 有最大值2,故可得z x y =+的最大值为2. 答案:2练习1.已知实数x , y 满足条件,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A .3B .4C .5D .6 【答案】C【解析】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下图,目标函数可变形为z=2x+y,即2y x z =-+,求截距的最小值,过点C(2,1)时, min 5z =,选C.【点睛】线性规划中常见目标函数的转化公式:(1)截距型: ,与直线的截距相关联,若0b >,当zb的最值情况和z 的一致;若0b <,当zb的最值情况和z 的相反;(2)斜率型:与(),x y 的斜率,常见的变形:,,.(3)点点距离型:表示(),x y 到(),m n 两点距离的平方;(4)点线距离型:表示(),x y 到直线的距离的.练习2.若实数,x y 满足,则21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0,4B .[]1,3C .[]2,6D .[]0,3 【答案】A【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令2z x y =+ ,则,则12z 表示直线2z x y =+在y 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大, z 越大 由题意可得12A -(,) ,此时12C -(, )又可行域过点B 时, z 最大,过点D 时z 最小,,,则故选A3.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是( )A .15B .14C .11D .10【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作出目标函数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由知,当目标函数经过点取得最大值,即,故选B.(三)与圆有关的线性规划例3.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直线平移到和圆弧相切时,取得最小值,此时直线方程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取负值),即的最小值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知识,考查线性型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求法,属于基础题.题目所给的约束条件中,表示的是圆心为,半径为的圆的圆上和圆内的点构成的区域.对于目标函数,由于,当直线截距最大时,取得最小值,这个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练习1.若点满足,点在圆上,则的最大值为A.B.C.D.【答案】A【解析】根据所给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因为在圆上,所以即求可行域内到点距离加半径即可由图可知,可行域内点(1,1)到点(-2,3)的距离最大,所以,所以PQ最大值为5+1=6所以选A练习2.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圆C:不经过区域D上的点,则r的取值范围为A.B.C.D.【答案】A【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及其内部,其中,,圆:表示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由图可得,当半径满足或时,圆不经过区域上的点,,当或时,圆不经过区域上的点,故选练习3.若,则函数的最小值等于______.【答案】故答案为:(四)目标函数为平方和例4.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A.B.C.1D.【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到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原点距离,所以原点到图中OP的距离即为所求,d,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故选:B.练习1.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A.B.C.D.【答案】D【解析】,而表示正方形及其外部(如图),所以的最小值为点(1,0)到AB:y=-x+2的距离平方减去1,即,选D.【点睛】线性规划问题,首先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五)分式型目标函数例5.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实数x,y满足x2﹣4x+3+y2=0,即(x﹣2)2+y2=1,表示以C(2,0)为圆心,半径等于1的圆.则1,表示圆上的点M(x,y)与定点A(1,﹣3)连线的斜率k加上1,如图.当切线位于AB这个位置时,k最小,k+1最小.当切线位于AE这个位置时,k不存在,k+1不存在.设AB的方程为y+3=k(x﹣1),即kx﹣y﹣k﹣3=0,由CB=1,可得1,求得k.而AE的方程为x=1,故k+1的范围为[,+∞),故答案为:[,+∞).练习1.若点位于由曲线与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包括边界),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解析】画出曲线与围成的封闭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表示封闭区域内的点和定点连线的斜率,设,结合图形可得或,由题意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或,∴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练习2.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B.0C.1D.2【答案】C【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由图像易知,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最大,由得,所以的最大值是.故答案为1练习3.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A.1B.C.D.【答案】B【解析】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的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连线的斜率,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转化为的最小值,由图形可知最优解为,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故选:B.练习4.已知满足不等式组,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答案】【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由得:,所以表示点到点距离的平方。
问题二线性规划中的参数问题简单的线性规划有很强的实用性,线性规划问题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区域的确定问题;(2)区域面积问题;(3)最值问题;(4)逆向求参数问题.而逆向求参数问题,是类型一标函数中含参数线性规划中的难点,其主要是依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可行域的情况决定参数取值.若目标函数中含有参数,则一般会知道最值,此时要结合可行域,确定目标函数取得最值时所经过的可行域内的点(即最优解),将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得参数的值.1.目标函数中兀的系数为参数x+y-2<0【例1】x , y满足约束条件兀—2y — 2S0,若z = 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2x-y+2>0则实数a的值为 ___________ .【答案】2或-1【解析】如虱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坐出直线严做,因此要使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直线y =的斜率,要与直线2x-p + 2 = 0或x+p-2 =0的斜率相等…•.° = 2或-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解的求法以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本题应进一步明确两点:(1)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最优解;(2)当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与可行域的某一条边界平行时,线性规划问题可以有无数个最优解.x-y>Q【牛刀小试】已知满足约束条件r+)V2,若z = ox+y的最大值为4 ,则y>0a = _________ .【答案】2【解析】将化为》作出可行域(如團所示力当心0时,当直线v = -ar+z向右下方平移时,直线v = -ar+z 在p轴上的截距z减少,当直线y = -^+z过原点时,=0 (舍力当。
> 0时,当直线》,=-妙+z向右上方平移时,直线y = -ax+z在v轴上的截距z増犬,若-1<-^<0, 即0<必1时,当直线公+z过点鸟(1」)时,z 适之+ 1=4,解得。
=3(舍力当一。
问题25 线性规划中的参数问题一、考情分析线性规划是高考必考问题,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区域的确定问题;(2)区域面积问题;(3)最值问题;(4)逆向求参数问题.而逆向求参数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难点,其主要是依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可行域的情况决定参数取值. 二、经验分享(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3.目标函数中,x y 的系数均含参数【例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1x x y y x ≥⎧⎪-≥⎨⎪≥⎩,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ab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解的求法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应明确若可行域是封闭的多边形,最优解一般在多边形的顶点处取得.应用均值不等式时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小试牛刀】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是20-,则实数=a . 【答案】2±【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经过点(2,2)A 时取得最小值20-,即,解得2a =±.4.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且含有参数【例4】设不等式组⎪⎩⎪⎨⎧≥-≥-≤+01,0,4x x y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圆()0>r 不经过区域D 上的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A .[]52,22 B .(]23,22 C .(]52,23D .【答案】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给出目标函数的实际意义,即圆与可行域无公共点的问题.对于目标函数为平方型:,可看成可行域内的点(),P x y 与定点(),Q a b 两点连线的距离的平方,即;也可看成是以(),Q a b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转换为圆与可行域有无公共点的问题.【点评】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三)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均含参数【例6】设,1>m 在约束条件⎪⎩⎪⎨⎧≤+≤≥1y x mx y xy 下,目标函数my x z +=的最大值大于2,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21,1+B .()+∞+,21 C .()3,1 D .()+∞,3 【答案】B【小试牛刀】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答案】B五、迁移运用1.【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若满足,且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A.3 B. C. D.【答案】D【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小值为,即,则,当时,,即,同时也在直线上,代入可得,解得,故选D.6.【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A.4 B. C. D.【答案】D【解析】作出x,y满足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7.【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已知点(x,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动点,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A.1 B.-1 C.2 D.-2【答案】B【解析】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联立方程和,解得A(3,1),B(1,-1),由题意知A ,B 两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a =-1,b =1.故选B.8.不等式组(1k >)所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为S ,则1kSk -的最小值等于( ) A .30 B .32C .34D .36【答案】B【解析】,所以,当且仅当2k =时取等号,所以选B. 13.三个正数a,b,c 满足,,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2 B .2[,2]3 C .3[1,]2D .[1,2] 【答案】A14.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 4.x y x y s y x ≥⎧⎪≥⎪⎨+≤⎪⎪+≤⎩当35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6,15] (B )[7,15] (C )[6,8](D )[7,8]【答案】D .【解析】当3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C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3,24x y y x +=⎧⎨+=⎩解得12x y =⎧⎨=⎩,即(1,2)C ,代入y x z 23+=得7z =.当5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ODE,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E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024x y x =⎧⎨+=⎩解得04x y =⎧⎨=⎩,即(0,4)E ,代入y x z 23+=得8z =.∴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78z ≤≤,即[7,8],选D .15.已知y x ,满足约束条件,若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6≥k16.【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高三一模】已知实数,x y满足若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则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z mx y=+可化为y mx z=-+,0m-<, z取得最小值,则直线l的截距最小,最优解有无数个,即l与边界AB重合,故1m=,故答案为1.22.若不等式组126axy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四边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3,5.。
问题25 线性规划中的参数问题一、考情分析线性规划是高考必考问题,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区域的确定问题;(2)区域面积问题;(3)最值问题;(4)逆向求参数问题.而逆向求参数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难点,其主要是依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可行域的情况决定参数取值. 二、经验分享(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3.目标函数中,x y 的系数均含参数【例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1x x y y x ≥⎧⎪-≥⎨⎪≥⎩,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ab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解的求法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应明确若可行域是封闭的多边形,最优解一般在多边形的顶点处取得.应用均值不等式时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小试牛刀】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是20-,则实数=a . 【答案】2±【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经过点(2,2)A 时取得最小值20-,即,解得2a =±.4.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且含有参数【例4】设不等式组⎪⎩⎪⎨⎧≥-≥-≤+01,0,4x x y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圆()0>r 不经过区域D 上的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 A .[]52,22 B .(]23,22 C .(]52,23D .【答案】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给出目标函数的实际意义,即圆与可行域无公共点的问题.对于目标函数为平方型:,可看成可行域内的点(),P x y 与定点(),Q a b 两点连线的距离的平方,即;也可看成是以(),Q a b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转换为圆与可行域有无公共点的问题.【点评】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三)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均含参数【例6】设,1>m 在约束条件⎪⎩⎪⎨⎧≤+≤≥1y x mx y xy 下,目标函数my x z +=的最大值大于2,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21,1+B .()+∞+,21 C .()3,1 D .()+∞,3 【答案】B【小试牛刀】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答案】B五、迁移运用1.【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若满足,且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A.3 B.C.D.【答案】D【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小值为,即,则,当时,,即,同时也在直线上,代入可得,解得,故选D.6.【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A.4 B.C.D.【答案】D【解析】作出,y满足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7.【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已知点(,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动点,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A.1 B.-1 C.2 D.-2【答案】B【解析】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联立方程和,解得A(3,1),B(1,-1),由题意知A ,B 两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a =-1,b =1.故选B.8.不等式组(1k >)所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为S ,则1kSk -的最小值等于( ) A .30 B .32C .34D .36【答案】B【解析】,所以,当且仅当2k =时取等号,所以选B. 13.三个正数a,b,c 满足,,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2 B .2[,2]3 C .3[1,]2D .[1,2] 【答案】A14.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 4.x y x y s y x ≥⎧⎪≥⎪⎨+≤⎪⎪+≤⎩当35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6,15] (B )[7,15] (C )[6,8](D )[7,8]【答案】D .【解析】当3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C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3,24x y y x +=⎧⎨+=⎩解得12x y =⎧⎨=⎩,即(1,2)C ,代入y x z 23+=得7z =.当5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ODE,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E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024x y x =⎧⎨+=⎩解得04x y =⎧⎨=⎩,即(0,4)E ,代入y x z 23+=得8z =.∴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78z ≤≤,即[7,8],选D .15.已知y x ,满足约束条件,若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6≥k16.【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高三一模】已知实数,x y满足若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则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z mx y=+可化为y mx z=-+,0m-<, z取得最小值,则直线l的截距最小,最优解有无数个,即l与边界AB重合,故1m=,故答案为1.22.若不等式组126axy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四边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3,5.。
问题25 线性规划中的参数问题一、考情分析线性规划是高考必考问题,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区域的确定问题;(2)区域面积问题;(3)最值问题;(4)逆向求参数问题.而逆向求参数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难点,其主要是依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或可行域的情况决定参数取值. 二、经验分享(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3.目标函数中,x y 的系数均含参数【例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1x x y y x ≥⎧⎪-≥⎨⎪≥⎩,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ab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解的求法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应明确若可行域是封闭的多边形,最优解一般在多边形的顶点处取得.应用均值不等式时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小试牛刀】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是20-,则实数=a . 【答案】2±【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经过点(2,2)A 时取得最小值20-,即,解得2a =±.4.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且含有参数【例4】设不等式组⎪⎩⎪⎨⎧≥-≥-≤+01,0,4x x y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圆()0>r 不经过区域D 上的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 A .[]52,22 B .(]23,22 C .(]52,23D .【答案】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给出目标函数的实际意义,即圆与可行域无公共点的问题.对于目标函数为平方型:,可看成可行域内的点(),P x y 与定点(),Q a b 两点连线的距离的平方,即;也可看成是以(),Q a b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转换为圆与可行域有无公共点的问题.【点评】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三)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均含参数【例6】设,1>m 在约束条件⎪⎩⎪⎨⎧≤+≤≥1y x mx y xy 下,目标函数my x z +=的最大值大于2,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21,1+B .()+∞+,21 C .()3,1 D .()+∞,3 【答案】B【小试牛刀】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答案】B五、迁移运用1.【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若满足,且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A.3 B.C.D.【答案】D【解析】由得,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小值为,即,则,当时,,即,同时也在直线上,代入可得,解得,故选D.6.【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A.4 B.C.D.【答案】D【解析】作出,y满足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7.【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已知点(,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动点,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A.1 B.-1 C.2 D.-2【答案】B【解析】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联立方程和,解得A(3,1),B(1,-1),由题意知A ,B 两点在直线上,所以解得a =-1,b =1.故选B.8.不等式组(1k >)所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为S ,则1kSk -的最小值等于( ) A .30 B .32C .34D .36【答案】B【解析】,所以,当且仅当2k =时取等号,所以选B. 13.三个正数a,b,c 满足,,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2 B .2[,2]3 C .3[1,]2D .[1,2] 【答案】A14.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 4.x y x y s y x ≥⎧⎪≥⎪⎨+≤⎪⎪+≤⎩当35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6,15] (B )[7,15] (C )[6,8](D )[7,8]【答案】D .【解析】当3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C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3,24x y y x +=⎧⎨+=⎩解得12x y =⎧⎨=⎩,即(1,2)C ,代入y x z 23+=得7z =.当5s =时,对应的平面区域为阴影部分ODE,由y x z 23+=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E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024x y x =⎧⎨+=⎩解得04x y =⎧⎨=⎩,即(0,4)E ,代入y x z 23+=得8z =.∴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78z ≤≤,即[7,8],选D .15.已知y x ,满足约束条件,若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6≥k16.【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高三一模】已知实数,x y满足若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则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z mx y=+可化为y mx z=-+,0m-<, z取得最小值,则直线l的截距最小,最优解有无数个,即l与边界AB重合,故1m=,故答案为1.22.若不等式组126axy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四边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3,5.。
高二数学线性规划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满足不等式组,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的解(x,y)有无穷多个,则m的值是A.2B.-2C.D.【答案】D【解析】画出可行域,目标函数z=mx+y,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知取得最优解必在边界上而不是在顶点上,目标函数中系数必为负,最小值应在边界3x-2y+1=0上取到,即mx+y=0应与直线3x-2y+1=0平行,进而计算可得m值.【考点】线性规划2.若x,y满足则的最大值是.【答案】 10【解析】根据线性约束条件划出可行域,由目标函数得,即只需求直线在轴上的最大值即可。
【考点】线性规划求最值问题。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2,则实数a的值为.【答案】3【解析】由题意得:不等式组(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必须为一个封闭图形.直线恒过定点所以平面区域为三角形,面积为【考点】线性规划4.已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答案】10【解析】作出满足约束条件下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点目标函数经过点时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5.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答案】A【解析】表示单位圆,表示单位圆上的点与点形成的直线的斜率.显然当与圆相切时,如图所示,可知 .【考点】线性规划求最值.6.不等式组所围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答案】2【解析】根据题意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直线的斜率都为,而直线的斜率都为1,所以该区域为正方形区域,其中该正方形的边长为,所以该平面区域的面积为.【考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问题;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7.设变量满足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A.2B.4C.6D.以上均不对【解析】因为变量满足,符合的x,y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目标函数. 其中的最小值即为直线CD在y轴的截距最小.所以通过移动直线CD可知过点B是符合题意.又因为B(1,0).所以.故选A.【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2.作图的能力.3.对比归纳的思想.4.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转化过程.8.已知实数满足,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6,最小值为1, 其中的值为( )A.1B.2C.3D.4【答案】B【解析】本题为线性规划含有带参数直线问题.需要对含参直线的斜率以及b进行讨论.另外借助选项,观察4个选项都是正数,所以.这样可以减少讨论情况 .利用现行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当讨论(ⅰ):若无论我们都可以作图,若则表示虚线下方无最大值不合题意.所以建立方程组和分别代入目标函数可以得出.(ⅱ):同理当时,结合图像仍然会得如上的方程组.所以.所以答案为D.【考点】线性规划、分类讨论思.9.下列坐标对应的点中,落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是A.(0,0)B.(2,4)C.(-1,4)D.(1,8)【答案】A【解析】把选项中的点的坐标代入不等式检验,得点(0,0)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点评: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 ,以Ax0+By0+C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Ax+by+C>0 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0 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10.已知实数x,y满足,若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解有无数个,则a的值为()A.0B.2C.-1D.【解析】先画出可行域,该可行域是一个三角形,因为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解有无数个,根据图象可知应该与边界平行,所以【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点评: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处理方法一般是:①将目标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变形,化成斜截式②分析Z与截距的关系,是符号相同,还是相反③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图形做出结论④根据斜率相等求出参数.11.(本题满分12分)某家电生产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决定调整产品生产方案,准备每周(按40个工时计算)生产空调器、彩电、冰箱共120台,且冰箱至少生产20台.已知生产这些家电产品每台所需工时和每台产值如下表:432【答案】【解析】设每周生产空调台、彩电台、则生产冰箱台,产值(千元). (2分)目标函数为(6分)所以题目中包含的限制条件为即: 可行域如图.(10分)解方程组得点的坐标为所以(千元) (12分)【考点】线性规划的最优解运用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抽象出不等式,同时结合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平移法得到最值,属于基础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及实际应用高考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知识点归纳1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Ax+By+C=0,坐标平面内的点P( x0, y0)B> 0 时,① Ax0+By0+C> 0,则点 P(x0,y0)在直线的上方;② Ax0+By0+C<0,则点 P( x0,y0)在直线的下方对于任意的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y+C>0(或< 0),无论 B 为正值还是负值,我们都可以把 y 项的系数变形为正数当 B> 0 时,① Ax+By+C>0 表示直线 Ax+By+C=0 上方的区域;② Ax+By+C< 0 表示直线Ax+By+C=0 下方的区域2 线性规划 :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类似函数的定义域);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最优解生产实际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问题一般用图解法,其步骤如下:( 1)根据题意,设出变量x、 y;( 2)找出线性约束条件;( 3)确定线性目标函数z=f( x,y);( 4)画出可行域(即各约束条件所示区域的公共区域);( 5)利用线性目标函数作平行直线系f( x, y) =t(t 为参数);(6)观察图形,找到直线 f(x, y) =t 在可行域上使 t 取得欲求最值的位置,以确定最优解,给出答案题型讲解例 1 求不等式| x - 1| +| y - 1|≤ 2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分析:依据条件画出所表达的区域,再根据区域的特点求其面积解:| x - 1| +| y - 1|≤ 2 可化为x 1 x 1 x 1x 1 y 1 或 y 1 或 y 1或 y 1x y 4xy 2x y 2xy 0其平面区域如图∴面积 S= 1×4× 4=82点评:画平面区域时作图要尽量准确,要注意边界 例 2某人上午 7 时,乘摩托艇以匀速 v n mi le/h ( 4≤ v ≤ 20)从 A 港出发到距 50 n mi le的 B 港去,然后乘汽车以匀速w km/h (30≤ w ≤ 100)自 B 港向距 300 km 的 C 市驶去 应该在同一天下午 4 至 9 点到达 C 市 设乘汽车、摩托艇去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x h 、 y h( 1)作图表示满足上述条件的x 、y 范围;( 2)如果已知所需的经费 p=100+3×( 5- x ) +2×( 8- y )(元),那么 v 、w 分别是多少时走得最经济 ?此时需花费多少元 ?分析:由 p=100+3 ×( 5-x ) +2 ×( 8- y )可知影响花费的是 3x+2y 的取值范围解:( 1)依题意得 v=50, w=300, 4≤v ≤ 20, 30≤ w ≤100yx∴ 3≤ x ≤ 10, 5 ≤ y ≤25①22y由于乘汽车、 摩托艇所需的时间和 x+y 应在149至14个小时之间,9即 9≤x+y ≤ 14②因此,满足①②的点( x ,y )的存在范围是2.5图中阴影部分(包括边界)o 39 10 14 x( 2)∵ p=100+3 ·( 5- x )+2·( 8-y ),∴ 3x+2y=131- p设 131- p=k ,那么当 k 最大时, p 最小 在通过图中的阴影部分区域(包括边界)且斜率为- 3的直线 3x+2y=k 中,使 k 值最大的直线必通过点(10,4),即当 x=10,y=4 时, p 最小2此时, v=12 5, w=30 , p 的最小值为 93 元点评:线性规划问题首先要根据实际问题列出表达约束条件的不等式然后分析要求量的几何意义例 3 某矿山车队有 4 辆载重量为 10 t 的甲型卡车和 7 辆载重量为 6 t 的乙型卡车,有9 名驾驶员 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 360 t 矿石至冶炼厂 已知甲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 6 次,乙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 8次 甲型卡车每辆每天的成本费为252 元,乙型卡车每辆每天的成本费为 160 元 问每天派出甲型车与乙型车各多少辆,车队所花成本费最低?分析:弄清题意,明确与运输成本有关的变量的各型车的辆数,找出它们的约束条件,列出目标函数,用图解法求其整数最优解解:设每天派出甲型车x 辆、乙型车 y 辆,车队所花成本费为z 元,那么x y 9y106x 6 8 y 360x4, x N7y7, y Nz=252x+160y,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作出直线l 0:252x+160y=0,把直线 l 移,使其经过可行域上的整点,且使在距最小观察图形,可见当直线5x+4y=30即可行域,x+y=9向右上方平o4xy 轴上的截252x+160y=t 经过点( 2, 5)时,满足上述要求此时, z=252 x+160 y 取得最小值,即x=2, y=5 时, z min=252× 2+160 ×5=1304答:每天派出甲型车 2 辆,乙型车 5 辆,车队所用成本费最低点评: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题时,求整数最优解是个难点,对作图精度要求较高,平行直线系 f(x, y) =t 的斜率要画准,可行域内的整点要找准,最好使用“网点法”先作出可行域中的各整点4 x y6例 4设z2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2 x y4求 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由已知,变量x, y 满足的每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因此①所表示的区域为如图中的四边形ABCD当 z2x y 过点C时,z 取最小值,当 z 2 x y 过点 A 时,z取最大值即当 x3, y1时, z min7 ,当 x 5, y 1时, z max11例 5某糖果公司得一条流水线不论生产与否每天都要支付3000 元的固定费用,它生产 1 千克糖果的成本是 10 元,而销售价是每千克 15 元,试问:每天应生产并销售多少糖果,才能使收支平衡,即它的盈亏平衡点是多少?解:设生产x 千克的糖果的成本函数为y( x) 3000 10x ,销售 x 千克的糖果的收益函数为 R(x)15x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反映盈亏平衡的产销量,令 y( x) R( x) ,得 3000 10x 15x得 x600. ,即每天必须生产并销售600 千克糖果,这条流水线才能做到盈亏平衡,从图中可以看出,当x600 时,R( x) y( x),表示有盈利,反之则表示亏本例6某人有楼房一幢,室内面积共180m2,拟分隔成两类房间作为旅游客房,大房间每间面积为18,可住游客 5 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为40 元,小房间每间面积为15,可住游客 3 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为50 元,装修大房间每间需要1000 元,装修小房间每间需要 600 元,如果他们只能筹 8000 元用于装修,且游客能住满客房,它应隔出大房间和小房间各多少间,能获最大利益?解:设应隔出大房间x 间和小房间y 间,则18 x15 y180 且 1000 x600 y8000,x, y Ny目标函数为z 5 40x 350 y ,10作出约束条件可行域:5根据目标函数z 200x150 y ,作出一组平行线200x150 y to5x 当此线经过直线18x15 y 180和直线 1000 x 600 y8000的交点 C(20,60) ,77此直线方程为 200x150y 13000,7由于 ( 20,60) 不是整数,所以经过整点(3,8)时,才是他们的最优解,同时经过整点(0,12) 7 7也是最优解即应隔大房间 3 间,小房间8 间,或者隔大房间0 间,小房间12 间,所获利益最大如果考虑到不同客人的需要,应隔大房间 3 间,小房间8 间小结:简单的线性规划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资源的限制下,如何使用资源来完成最多的生产任务;或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资源来完成如常见的任务安排问题、配料问题、下料问题、布局问题、库存问题,通常解法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归结为线性规划,使用图解法解决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是关键的一步一般地,可行域可以是封闭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非封闭平面区域第二是画好线性目标函数对应的平行直线系,特别是其斜率与可行域边界直线斜率的大小关系要判断准确通常最优解在可行域的顶点(即边界线的交点)处取得,但最优整数解不一定是顶点坐标的近似值它应是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平移进入可行域最先或最后经过的那一整点的坐标学生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点( 0,0)在区域x+y≥ 0 内B 点( 0, 0)在区域x+y+1<0 内C 点( 1, 0)在区域 y>2x 内D 点( 0, 1)在区域 x- y+1>0 内解析:将( 0, 0)代入 x+y≥ 0,成立答案: A2 设动点坐标( x, y)满足(x-y+1)(x+y- 4)≥ 0,x≥3,则x2+y2的最小值为A 5B10C 17D 10 2解析:数形结合可知当x=3, y=1 时, x2+y2的最小值为 10答案: D3 不等式组 2 x-y+1≥ 0,x- 2y-1≤0, x+y≤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A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无界区域B 等腰三角形及其内部C 不包含第一象限内的点的一个有界区域D 正三角形及其内部答案: B4 点(- 2, t)在直线2x- 3y+6=0 的上方,则 t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解析:(- 2,t)在 2x-3y+6=0 的上方,则2×(- 2)- 3t+6<0,解得 t>2答案: t>2 33x0,5 不等式组y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共有4x 3 y12____________个解析:( 1,1),( 1,2),( 2,1),共 3 个答案: 36 ( x-1)2+( y- 1)2=1 是| x- 1| +| y- 1|≤ 1 的__________ 条件A 充分而不必要B 必要而不充分C 充分且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 B7( x+2y+1)(x- y+4 )≤ 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A B C D答案: B8 画出以 A( 3,- 1)、 B(- 1, 1)、 C(1, 3)为顶点的△ ABC 的区域(包括各边),写出该区域所表示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求以该区域为可行域的目标函数z=3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本例含三个问题:①画指定区域;②写所画区域的代数表达式——不等式组;③求以所写不等式组为约束条件的给定目标函数的最值解:如图,连结点A、B、 C,则直线AB 、BC、 CA 所围成的区域为所求△ABC 区域直线 AB 的方程为x+2y- 1=0 , BC 及 CA 的直线方程分别为x-y+2=0 , 2x+y- 5=0在△ ABC 内取一点P( 1, 1),分别代入 x+2y- 1, x- y+2, 2x+y- 5得 x+2y -1>0 , x -y+2>0, 2x+y - 5<0因此所求区域的不等式组为x+2y - 1≥0, x - y+2≥ 0, 2x+y - 5≤ 0作平行于直线 3x -2y=0 的直线系 3x - 2y=t ( t 为参数),即平移直线 y=3x ,观察图形2可知:当直线 y= 3x - 1 t 过 A ( 3,- 1)时,纵截距-1 t 最小 此时 t 最大, t max =3× 3- 222 2× (- 1) =11;当直线 y=3x - 1 t 经过点 B (- 1, 1)时,纵截距- 1 t 最大,此时 t 有最小值为 t min =2223×(- 1)- 2× 1=-5因此,函数 z=3x - 2y 在约束条件x+2y - 1≥0, x - y+2≥ 0, 2x+y - 5≤ 0 下的最大值为 11,最小值为- 59 某校伙食长期以面粉和大米为主食,面食每100 g 含蛋白质 6 个单位,含淀粉 4 个单位,售价 0 5 元,米食每 100 g 含蛋白质 3 个单位,含淀粉 7 个单位,售价 0 4 元,学校要求给学生配制盒饭,每盒盒饭至少有 8 个单位的蛋白质和 10个单位的淀粉,问应如何配制盒饭,才既科学又费用最少 ?解:设每盒盒饭需要面食x (百克),米食 y (百克),所需费用为 S=0 5x+0 4y ,且 x 、 y 满足 6x+3y ≥ 8, 4x+7 y ≥ 10, x ≥ 0,y ≥ 0,由图可知,直线 y=- 5x+ 5 S 过 A ( 13,14 )时 , 纵421515截距5S 最小,即 S 最小2故每盒盒饭为面食13百克,米食14百克时既科学又费用最少151510 配制 A 、B 两种药剂,需要甲、乙两种原料,已知配一剂 A 种药需甲料 3 mg ,乙料 5mg ;配一剂 B 种药需甲料 5 mg ,乙料 4 mg 今有甲料 20 mg ,乙料 25 mg ,若 A 、 B 两种药 至少各配一剂,问共有多少种配制方法?解:设 A 、 B 两种药分别配 x 、y 剂( x 、 y ∈N ),则x ≥ 1,y ≥ 1, 3x+5 y ≤ 20, 5x+4y ≤ 25上述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以直线x=1 ,y=1, 3x+5y=20 及 5x+4y=25 为边界所围成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整点为(1,1)、(1,2)、( 1,3)、( 2,1)、( 2,2)、( 3,1)、( 3,2)、(4, 1)所以,在至少各配一剂的情况下,共有8 种不同的配制方法.11 某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同时出售变频空调机和智能洗衣机,由于这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多少就能销售多少,因此该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资金、劳动力)确定产品的月供应量,以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 已知对这两种产品有直接限制的因素是资金和劳动力,通过调查,得到关于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资金 单位产品所需资金(百元) 月资金供应量(百元)空调机 洗衣机成 本30 20 300劳动力(工资)5 10 110单位利润68试问:怎样确定两种货物的月供应量,才能使总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设空调机、洗衣机的月供应量分别是x 、 y 台,总利润是 P ,则 P=6x+8 y ,由题意有30x+20y ≤ 300, 5x+10y ≤110,x ≥ 0, y ≥0, x 、 y 均为整数由图知直线 y=- 3 x+ 1P 过 M ( 4,9)时,纵截距最大 这时 P 也取最大值 P max =6× 4+848×9=96 (百元)故当月供应量为空调机4 台,洗衣机 9 台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9600 元12 实系数方程 f ( x )=x 2 +ax+2b=0 的一个根在(0,1)内,另一个根在( 1, 2)内,求:( 1)b 2的值域;a 1 ( 2)( a - 1) 2+(b - 2) 2 的值域;( 3) a +b -3 的值域解:由题意知f ( 0)> 0, f ( 1)< 0, f ( 2)> 0 b >0, a+b+1< 0, a+b+2> 0 如图所示A (- 3, 1)、B (- 2, 0)、C (- 1, 0)又由所要求的量的几何意义知,值域分别为(1)(1 , 1);( 2)( 8, 17);( 3)(- 5,4-4)。
高考数学线性规划常见题型及解法线性规划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常考题型,属于中等偏简单题,易得分,高考中要求会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格二元线性规划的模型,使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现就常见题型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一、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题:(2012年广东文5)已知变量,x y 满足条件1110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A.3 B.1 C.-5 D.-6解析: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
可行域如图阴影所示,先画出直线0:2l y x =-,平移直线0l ,当直线过点A 时,2z x y =+的值最小,得110,x x y =-⎧⎨--=⎩12,x y =-⎧⎨=-⎩min (1,2),12(2)5A z ∴--∴=-+⨯-=- 探究提高: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求最值,同时考查学生的作图能力,数形结合思想及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
二、求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例题:(2012山东文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24,41x y x y x y +≥⎧⎪+≤⎨⎪-≥-⎩则目标函数3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线30x y -=,并向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作直上、向下平移,由图可得,当直线过点C 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当直线过点A 是,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由210,(2,0)240x y A x y ++=⎧⎨+-=⎩得;由4101,(,3)2402x y x y -+=⎧⎨+-=⎩得Bmax min 133206,3322z z ∴=⨯-==⨯-=-,33-62z x y ⎡⎤∴=-⎢⎥⎣⎦的取值范围是,探究提高:本题设计有新意,作出可行域,寻求最优解条条件,取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进一步确定取值范围三、求约束条件中参数的取值;例题:(2012福建文10)若直线2xy =上存在点(,)x y 满足条件-30-2-30,x y x y x m +≥⎧⎪≤⎨⎪≥⎩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 )解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xy =的图像及30230x y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图阴影部分所示。
第5节 含参线性规划【典例讲解】例一:若x ,y 满足⎩⎪⎨⎪⎧x +y -2≥0,kx -y +2≥0,y ≥0,且z =y -x 的最小值为-4,则k 的值为( )A .2B .-2 C.12 D .-12【答案】D 【解析】可行域如图所示,当k >0时,知z =y -x 无最小值,当k <0时,目标函数线过可行域内A 点时z 有最小值.联立⎩⎪⎨⎪⎧y =0,kx -y +2=0,解得A ⎝⎛⎭⎫-2k ,0,故z min =0+2k =-4,即k =-12. 例二: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23110,480,2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0z x ay a =->的最大值为1,则a = . 【答案】3【解析】约束条件所满足的区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过B (4,1)点是取得最大值,所以141a =-⨯,所以3a =.【针对训练】1、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x y x y y -≥⎧⎪+≤⎨⎪≥⎩,若z ax y =+的最大值为4,则a = ( )(A )3 (B )2 (C )-2 (D )-3【答案】B2、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y ≤x ,x +y ≤4,y ≥k ,且z =2x +y 的最小值为-6,则k =________.【答案】-2【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不难得出z =2x +y 在点A (k ,k )处取最小值,即3k =-6,解得k =-2.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x -y ≥-1,2x -y ≤2,(1)求目标函数z=12x-y+12的最值.(2)若目标函数z=ax+2y仅在点(1,0)处取得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解(1)作出可行域如图,可求得A(3,4),B(0,1),C(1,0).平移初始直线12x-y=0,过A(3,4)取最小值-2,过C(1,0)取最大值1.∴z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2.(2)直线ax+2y=z仅在点(1,0)处取得最小值,由图象可知-1<-a2<2,解得-4<a<2. 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4,2).【练习巩固】1、若不等式组5002x yy ax-+≥⎧⎪≥⎨⎪≤≤⎩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是(). A.5a<B.7a≥C.57a≤<D.5a<或7a≥2、x,y满足约束条件⎩⎪⎨⎪⎧x+y-2≤0,x-2y-2≤0,2x-y+2≥0.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的值为()A.12或-1 B.2或12C.2或1 D.2或-1【答案】D3、当实数x,y满足⎩⎪⎨⎪⎧x+2y-4≤0,x-y-1≤0,x≥1时,1≤ax+y≤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32 4、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x ≥1,x +y ≤3,y ≥a x -3.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A.14 B.12 C .1D .2【解析】由已知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ABC 内部及边界部分,由目标函数z =2x +y 的几何意义为直线l :y =-2x +z 在y 轴上的截距,知当直线l 过可行域内的点B (1,-2a )时,目标函数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2-2a =1,a =12,故选B.5、设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2x -y +1>0,x +m<0,y -m>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x 0,y 0),满足x 0-2y 0=2,求得m 的取值范围是( )A.⎝⎛⎭⎫-∞,43B.⎝⎛⎭⎫-∞,13 C.⎝⎛⎭⎫-∞,-23 D.⎝⎛⎭⎫-∞,-53 【答案】C 【解析】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可行域内与直线x -2y =2有交点,当点(-m ,m)在直线x -2y =2上时,有m =-23,所以m<-23,故选C.6、.设m >1,在约束条件⎩⎪⎨⎪⎧y ≥x ,y ≤mx ,x +y ≤1下,目标函数z =x +my 的最大值小于2,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目标函数z =x +my 可变为y =-1m x +zm,∵m >1,∴-1<-1m <0,z 与zm同时取到相应的最大值,如图,当目标函数经过点P ⎝ ⎛⎭⎪⎫1m +1,m m +1时,取最大值,∴1m +1+m 2m +1<2,又m >1,得1<m <1+ 2.【答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