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1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特殊配比和特殊的施工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其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低的渗透性。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包括: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不低于C50;•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流动性、保水性等;•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要求,如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
2. 选择合适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低收缩、低热发射的水泥。
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高铝酸盐水泥等。
3. 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常用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4. 选择合适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碱硅酸反应活性。
通常采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大于5mm。
5.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掺合料有减水剂、泵送剂、防冻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上述选择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用量。
7. 试配混凝土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并进行试配。
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8. 检验混凝土的性能制备标准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测定其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9. 配合比优化在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粉煤灰、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4.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或复合水泥等,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骨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4.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水,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
2.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水灰比的初步范围。
3.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的最终范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五、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水灰比和配合比。
2.等效材料法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等效材料的性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3.试验法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六、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抗裂性要求等。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骨料、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要求极高抗压、抗弯、耐久性能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制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流程、试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耐久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如抗渗、抗冻、抗腐蚀等。
3.工作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施工。
4.材料要求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高,如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特性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最小水胶比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材料适应性原则,材料应具有相互协调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
2.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3.确定最小水胶比和最大骨料粒径等参数。
4.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
5.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
6.进行现场试验,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均匀性等。
7.根据试验结果和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1.材料试验: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如强度、吸水率等。
2.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抗腐蚀试验等。
混凝土添加剂常用配合比1. 引言混凝土添加剂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添加剂的选择和配合比的确定对于混凝土工程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添加剂的常用配合比,以供工程施工人员参考。
2. 水泥添加剂的配合比水泥添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加流动性、提高强度等。
常见的水泥添加剂配合比有以下几种:- 液体水泥添加剂配合比:液体水泥添加剂一般按照混凝土总重量的1%~3%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 粉状水泥添加剂配合比:粉状水泥添加剂一般按照混凝土水泥用量的5%~10%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 高性能水泥添加剂配合比:高性能水泥添加剂一般按照混凝土水泥用量的10%~15%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3. 砂浆添加剂的配合比砂浆添加剂是指在砂浆中添加的一种材料,用于改善砂浆的性能,如增加粘结力、提高抗裂性等。
常见的砂浆添加剂配合比有以下几种:- 液体砂浆添加剂配合比:液体砂浆添加剂一般按照砂浆总重量的1%~3%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砂浆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 粉状砂浆添加剂配合比:粉状砂浆添加剂一般按照砂浆水泥用量的5%~10%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砂浆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 高性能砂浆添加剂配合比:高性能砂浆添加剂一般按照砂浆水泥用量的10%~15%添加。
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砂浆设计强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4. 混凝土添加剂的配合比注意事项在确定混凝土添加剂的配合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不同的工程对添加剂的要求不同,因此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以及添加剂的耐久性等因素。
- 结合施工方式进行调整: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具体的施工方式,如浇筑工艺、抗裂措施等,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高性能混凝土规格尺寸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耐化学侵蚀、抗冲击、抗疲劳和抗温度变化的混凝土。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重要工程中。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材料、规格尺寸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规格尺寸。
二、混凝土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水泥用量下,按照一定的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选用适当的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配合比。
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在300kg/m³以上,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
2.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需选用优质骨料,其强度应大于或等于混凝土设计强度,骨料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常用的骨料有河砂、山石、碎石等。
3.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一般选用矿渣粉、煤灰、硅灰等,掺量应在20%以下。
4.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三、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需选用优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需选用优质水泥,水泥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需选用优质骨料,骨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需选用优质掺合料,掺合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需选用优质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规格尺寸高性能混凝土的规格尺寸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要求符合以下要求:1.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强度等级有C50、C60、C70等。
2.尺寸高性能混凝土的尺寸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尺寸有100×100×100mm、150×150×150mm、200×200×200mm等。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等优异性能。
UHPC的配合比标准是制定UHPC配制和生产的基础,对UHPC的性能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UHPC配合比标准进行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描述。
一、UHPC的配合比概述UHPC的配合比是由水泥、矿物粉、细集料、粗集料、高性能粉料、掺合料、化学添加剂、水等配合而成的混合物质量比。
UHPC的配合比应根据UHPC的使用要求和生产工艺确定,配合比应确保UHPC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品质。
二、UHPC的配合比设计原则UHPC的配合比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配比:UHPC的配合比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性能进行调配,确保UHPC具有高强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等优异性能。
2.经济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材料的成本,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可操作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UHPC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
4.可靠性:UHPC的配合比应考虑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UHPC的品质稳定可靠。
三、U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U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有实验室试验和经验公式法两种。
1.实验室试验法实验室试验法是UHPC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UHPC的材料特性和性能,进而确定UHPC的配合比。
实验室试验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材料特性和性能,包括水泥、矿物粉、细集料、粗集料、高性能粉料、掺合料、化学添加剂等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2)确定UHPC的使用要求和生产工艺,包括使用场合、要求强度、密实性、耐久性和抗裂性等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设计试验方案,包括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等。
(4)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UHPC的配合比。
2.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UHPC配合比设计的另一种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渗透性、较高的抗冻融性、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本文将从材料、性能、设计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
一、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水、粉煤灰、矿渣粉、化学添加剂等。
1.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品种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石子石子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石子规格有5-20mm、20-40mm等。
3.砂砂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骨料,其粒径应在0.15-4.75mm之间。
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水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清洁、无杂质的水源。
5.粉煤灰、矿渣粉粉煤灰、矿渣粉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常用矿物掺合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化学添加剂化学添加剂是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和裂缝等问题。
常用的化学添加剂有减水剂、外加剂、缓凝剂等。
二、标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材料性质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以下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1. 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450kg/m³石子:700kg/m³砂:300kg/m³水:150kg/m³粉煤灰:50kg/m³减水剂:1.5%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如下:水泥:500kg/m³石子:400kg/m³砂:200kg/m³水:100kg/m³粉煤灰:50kg/m³矿渣粉:50kg/m³高效减水剂:2%三、性能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以下性能要求:1. 抗压强度: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6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120MPa。
c40hf混凝土配合比C40HF混凝土配合比C40HF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等重要工程中。
它的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C40HF混凝土配合比展开讨论,探讨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配合比的优化。
一、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概述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一般而言,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子:骨料:水=1:1.5:2.8:0.5。
二、C40HF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强度: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泥的比例较高,可以提供足够的胶凝材料,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合理的砂子和骨料的比例可以填充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进一步提高强度。
2. 耐久性: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的比例适中,可以保证充分的水化反应。
另外,合理的砂子和骨料的比例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渗水性能,提高耐久性。
3. 施工性: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砂子和骨料的粒径分布均匀,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良好,便于施工操作。
同时,适量的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可塑性,方便浇筑和成型。
三、C40HF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C40HF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措施:1. 使用矿渣粉:适量添加矿渣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使用高性能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保持适当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控制骨料的质量:选择坚硬、强度高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总结C40HF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第一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着极好的自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用水量较少,但是经过混合搅拌后的材料具有着流动性好,抗离析性高的特点,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填充性非常好,自密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第二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极低的水化热性。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使用后所表现出的弹性模量、收缩值与徐变、温度变形量的多少。
而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水泥浆体的使用量有了极大的降低,按照规定配合比使用,其干缩值不足0.04%。
因为水使用量的降低,其水化热性能也随着下降。
第三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较高。
实验证明,28天的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已超过200MPa,而且,抗拉强度在100至120MPa。
其强度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第四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其抗化学腐蚀的能力的高低。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这极高的自密实性,其防止化学物质渗透的能力也是极高,所以其耐久性是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
第五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火性。
或许很多朋友都会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水比较少并且其自密实性极高,其耐火性就会较低。
其实不然,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中被加入了特定的有机纤维,对其耐火性进行了提升。
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试搜辛苦调整等步骤确定。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C40 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C40 ~ C50 不宜大于450 kg/m3; C60 及以上的非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00kg/m3,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30 kg/m30 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小用最应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磁灰等矿物掺合料,用以提高其耐久性,改善其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其掺量宜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0%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其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配合比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标准。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
我国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分为C15至C100共10个等级,其强度等级与标准试件的尺寸、配合比、养护条件等有关。
1.C15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15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15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2:4,水灰比为0.55。
2.C20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2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20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1.5:3,水灰比为0.50。
3.C25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25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25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1.2:2.7,水灰比为0.45。
4.C30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3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30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1:2,水灰比为0.42。
5.C35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35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35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0.8:2.2,水灰比为0.40。
6.C40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4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40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0.7:2,水灰比为0.38。
7.C45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45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45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0.6:1.8,水灰比为0.36。
8.C50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C50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的抗压强度为50MPa,其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砂:石子=1:0.5:1.6,水灰比为0.3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而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检验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选用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最广泛的水泥类型,其强度和耐久性均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2.骨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骨料主要有碎石、卵石、石英砂等。
其中,碎石是最常见的骨料类型,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高,因此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较为广泛。
3.细集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细集料主要有石英砂、石粉等。
其粒径应当小于4.75mm。
4.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其掺入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30%。
5.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加速剂等。
外加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强度的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一般为C50~C80。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2.水胶比的确定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5。
3.骨料用量的确定骨料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骨料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5~2.5倍。
4.掺合料用量的确定掺合料用量可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强度。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合料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30%。
5.外加剂用量的确定外加剂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应当根据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配置比例及调配办法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37%,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预制空心砖等。
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基础、垫层等.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路基护坡、骨架预制件、回填等.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基坑、回填、骨架护坡、集水井等.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CFG桩.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 F类粉煤灰.4、使用部位:CFG桩.32、基准砂率为49%,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37%,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侧沟、预制盖板等.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垫层、翼墙、侧沟等.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箱涵框架基础等.C20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3.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基础、侧沟、回填等.C20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垫层、翼墙、侧沟等.2、基准砂率为45.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水沟、盖板、挖孔桩护壁、填充等.高性能混凝土(C25)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7.0%.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预制防护栅栏等.5、只调掺合料比例.C25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3.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基础、垫层等.C25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路基面找平、挡墙、侧沟及盖板、基础回填等.31、基准砂率为50.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2、基准水胶比为0.40,在基准水胶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0.05.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仰拱﹑初期支护等.C2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5.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 粉煤灰:Ⅰ级.4、使用部位:水沟、盖板、挖孔桩护壁、填充等.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5.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 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0.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7.0%.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预制电缆槽、栅栏、声屏障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明挖基础.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承台、基础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7.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承台、基础等.5、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支承垫石.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外掺料.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5.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2、基准砂率为44.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5:fcu,0=(35.0+1.645×4.5)×(1+0.15)=48.8MPa.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0.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支承垫石.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3.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H1.2、基准砂率为44.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5:fcu,0=(35.0+1.645×4.5)×(1+0.15)=48.8MPa.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2.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墩台身、顶帽、托盘.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7.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基础、墩台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防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在基准水胶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0.2。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方法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可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
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在 26~30 之间。
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矿物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烧失量低的Ⅰ级或Ⅱ级粉煤灰;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宜在 400m²/kg 以上;硅灰的 SiO₂含量应不低于 85%。
4、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需要掺入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便于施工操作。
引气剂能够引入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
2、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便于施工浇筑。
3、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和水胶比,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通常采用正交试验法或试配法。
首先确定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砂率等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试拌调整外加剂的用量,使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不宜大于 04,胶凝材料用量宜在400~550kg/m³之间,砂率宜在38%~45%之间。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1、原材料计量原材料的计量应准确无误,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不应超过±1%,骨料的计量误差不应超过±2%。
2、搅拌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适当延长。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构造材料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耐火性好等。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材料、工艺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沙子、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以制作出预期质量的混凝土。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工作性能。
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1. C20混凝土配合比C20是指在混凝土中,水泥的充填率为20%,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原料比例为:水泥350千克、砂1200千克、碎石1800千克、水215千克。
应注意的是,此配合比中的砂、碎石需按照一定的粒径比例进行选取,以保证混凝土的紧密性、强度和耐久性。
2. C25混凝土配合比C25是指在混凝土中,水泥充填率为25%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制作方法和原料比例与C20混凝土类似。
其原料比例为:水泥375千克、砂1200千克、碎石1800千克、水210千克。
3. C30混凝土配合比C30是指在混凝土中,水泥充填率为30%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较高,适用于结构性建筑和桥梁等工程。
其原料比例为:水泥400千克、砂1200千克、碎石1700千克、水220千克。
4. C35混凝土配合比C35是指在混凝土中,水泥充填率为35%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更高,适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
其原料比例为:水泥425千克、砂1200千克、碎石1600千克、水220千克。
以上是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但随着建筑工程中材料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其它类型的混凝土。
例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HPC)、自密实混凝土(SSC)等。
这些新型混凝土的配合比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制作。
在使用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适宜的类型和配比。
而制作混凝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原材料的选择要合理,砂、碎石的粒径比例要严格控制。
2. 水泥和水的用量应对应相应的配合比,过少或过多均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3. 在混合水泥、砂、碎石时,应控制好混合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表现为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耐久性和高耐久性等特点。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质量可靠,需要制定标准配合比。
本文将从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的要求。
二、材料要求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其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2.5MPa,掺加矿物掺合料时,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 粉煤灰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其28d活性指数不得低于75%,掺量不得超过30%。
3. 矿物掺合料采用硅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其28d强度不得低于42.5MPa,掺量不得超过20%。
4. 骨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石英砂、卵石、玄武岩等细骨料和粗骨料,骨料强度不得低于石英砂抗压强度的1.2倍。
采用符合要求的清洁自来水或工业用水,其pH值不得低于6.0,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4%。
6. 外加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缓凝剂、减水剂、增塑剂等外加剂,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进行设计。
在保证混凝土达到强度等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耐久性。
2. 骨料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骨料品种、外加剂类型等因素进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混凝土收缩应采用适当的外加剂和骨料配合,控制混凝土收缩,防止混凝土龟裂和开裂。
4. 控制混凝土温度应采用适当的水泥品种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开裂。
四、施工要求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确保混凝土均匀混合。
2. 浇筑应采用震动棒进行震动,确保混凝土密实无孔隙。
3.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温度不得低于5℃,湿度不得低于90%。
五、总结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和高耐久性等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和高可塑性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
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重要工程领域。
二、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HPC的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HPC的强度等级。
2.选择适宜的水泥和掺合料选择优质的水泥和掺合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重量比值,水灰比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过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一般HPC的水灰比在0.25-0.35之间。
4.确定骨料配合比HPC的骨料一般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组合,细骨料的粒径一般小于5mm,粗骨料的粒径一般大于5mm。
骨料配合比的确定需要考虑骨料的种类、粒径和比重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三、应用技术规程1.混凝土搅拌HPC的搅拌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搅拌前,应将水泥、掺合料和骨料充分拌和,再逐步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2.混凝土浇筑HPC的浇筑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和浇筑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清理和润湿处理。
3.混凝土养护HPC的养护需要采用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养护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保温和湿润处理,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四、案例应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了HPC作为结构混凝土,其配合比如下:1.水泥:P.O42.52.粉煤灰:20%(水泥用量的20%)3.矿渣粉:10%(水泥用量的10%)4.细骨料:0-5mm的机制砂5.粗骨料:5-20mm的鹅卵石6.水灰比:0.3根据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浇筑工艺,对混凝土进行了充分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