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部件ppt课件contents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中央处理器(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主板、总线及扩展槽•电源、散热及机箱•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与升级目录01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硬件系统定义与功能定义功能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硬件系统发展历程硬件系统分类及组成部分分类主机组成部分外部设备组成部分02中央处理器(CPU)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计算机的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解释和执行指令,处理数据。
CPU基本概念及作用时钟频率越高,CPU 的运算速度就越快。
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钟频率并不是唯一的性能指标。
时钟频率核心数量缓存容量选购建议多核心CPU 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整体性能。
但也需要考虑软件的优化程度。
缓存容量越大,CPU 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但缓存容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在选购CPU 时,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所配主板的兼容性等因素。
CPU 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IntelAMD 其他品牌型号介绍01020304常见CPU品牌及型号介绍03存储设备随机存储器(RAM)01只读存储器(ROM)0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03硬盘存储器(HDD)容量大、价格低、读写速度较慢,适合长期存储大量数据。
固态硬盘(SSD)读写速度快、抗震性好、价格较高,适合作为系统盘或需要高速读写的应用。
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便携性好,适合在不同设备间传输数据。
存储设备性能指标及选购建议01020304存储容量读写速度接口类型可靠性04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入文本、数字、符号等信息。
用于控制光标移动、点击、拖拽等操作。
将纸质文档转化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
通过触摸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直观易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1.3.1计算机硬件系统信息工程系2017.09.03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既可以进行数值计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它能够按照程序运行,是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按功能和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按工作原理分类,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概念知识回顾算机的硬件系是指成算机的各种子器件、机械部件等物理。
通俗的,就是那些看得、摸得着的。
算机硬件系是算机工作的物基。
1.3.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你想要什么的配置?什么的CPU?多大的内存?多大的硬?什么的鼠?独立卡是集成卡?算机硬件系中央理器存器入出1、中央处理器算机硬件系中央理器运算器控制器•中央理器,称CPU或微理器,算机的核心•理、运算算机内部所有的数据•主大小决定算机的性能,位GHz•运算器又称算数元,用于数据行加工和理•控制器用来和指整个算机系的操作2、存储器内存器算机硬件系存器外存器•存器是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装置•基本功能:能按照指定位置存入或取出信息•存器大小的衡量位:KB、MB、GB、TB内存器内存器,也称主存器,称内存。
用于存放当前正在使用(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与CPU能直接行数据的。
一般来,内存的大小影响着同行多个程序的速度。
内存器分随机存取存器(RAM)和只存器(ROM)。
计算机硬件课件
计算机硬件课件
一、教材使用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第一节中二进制的知识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我将其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而将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节合并一起来讲,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学生接受。
该节课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能力。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通过学生合作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网络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
学生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的学习总是不那么感兴趣。
因此,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以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
我校学生来自省内四面八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差异很大,课堂教学要求每位学生在原有都有进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内部部件,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教师点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使教学内容合理流畅,水到渠成。
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
法有实物展示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我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竞争激励法等。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计算机元器件及图片、课件、学习材料、多媒体机房、已经拆开的计算机。
学生分组:按机房机器的摆放,将学生分成每五位学生为一组,每组由学生推选一个小组长。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将事先准备好的CPU、内存条、硬盘等计算机元器件一一展示给学生。
伴随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都是主机箱内的元器件,你打开过电脑的主机箱吗?你知道这些元器件在机箱里的位置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一个探秘的机会。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回答的计算机元件实物引入本课内容,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本节新授内容上来。
(二)任务探究
1.机箱探秘(7分钟)
活动:(由于学生对拆机的注意事项不很清楚,课堂时间有限,这节课只让学生观看拆开的主机。
)学生分组观察主机内部元件,同时,观看大屏幕上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的计算机元器件的实物图片及作用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观察。
★探究任务一 :通过实物观察、阅读课文,尝试说出计算机有哪些设备组成,它们有何作用?回想我们的日常用的计算机,还有哪些设备是和计算机相连,一起为我们服务的?
检验方法:给每组学生发一页纸,从前到后,学生不断补充答案,由组长负责。
教师活动:活动结束时,将学生的答案汇总,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紧接着提出问题:计算机系统可以有这么多设备,我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
由此导入到五大功能部件的学习。
2.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13分钟)
★探究任务二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体的四肢、五官及大脑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3分钟)回答问题: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作用分别相当于人体哪一部分?
为了加深印象,接下来我以竞赛活动的形式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归类并要求学生说明其功能。
竞赛、抢答活动:(5分钟)(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加分)
依照冯·诺依曼结构,对我通过投影仪展示的设备归类并说明其作用。
★探究任务三 : 接下来给出自学任务(5分钟):
学生活动:五大功能部件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工作的`呢?阅读课本内容,同时,类比人脑的工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以flash动画的形式演示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3分钟)
该节课术语多,理论性强。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修正。
在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以板书的形式,将课堂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
(四)拓展延伸(7分钟)
自计算机的产生以后,计算机的各个组件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CPU的更新,内存、硬盘的增大,兼容性的提高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通过阅读课后阅读材料、浏览相关网站、查阅计算机相关书籍刊物、咨询老师、同学、朋友,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对其发展历程及前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阐述。
(这是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加工能力,并能够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计算机的发展。
)给学生时间网上搜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