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02 世界地理概况和亚洲(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9
【最新】2019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2世界地理概况和亚
洲讲提升版含解析1
【课标细化】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4.世界人口的分布。
5.亚洲的地理特征
6.以全球或大洲图为背景,结合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考查世界海陆分布、人种分布及某些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
【核心突破】
一、世界陆地与海洋
1.洲、洋界线及分布
(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2)海底地形
【方法技巧】世界重要海峡(包括运河)及其意义
1.世界主要海峡及其意义
沟通的。
高二世界地理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本文将从亚洲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主要国家和对全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展示亚洲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一、地理特点亚洲位于东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相连,北界北冰洋。
亚洲幅员辽阔,境内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此外,亚洲还有著名的长江、恒河、尼罗河等重要河流,各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和自然环境使亚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陆,约占全球人口的60%。
人口密度高低不均,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人口集中,而西亚和中亚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亚洲人口的分布也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印度等国家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沙特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则人口相对较少。
三、主要国家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家,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皿煮国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
四、亚洲对全球的影响亚洲地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亚洲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同时,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区域经济体系。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除了经济影响,亚洲地区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对全球产生着重要影响。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亚洲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外交政策也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印两国作为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多样的人口分布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对全球产生着重要影响。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亚洲亚洲,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和奥秘。
从地理位置来看,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亚洲的范围广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多样。
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亚洲中部的帕米尔高原向四周延伸出众多高大山脉,众多山脉之间分布着广阔的平原和盆地。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地势相对较低,分布着广袤的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亚洲的气候类型极为丰富。
由于亚洲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亚洲的气候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等。
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的一个重要特点。
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风来自内陆,寒冷干燥。
这种季风气候对亚洲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亚洲的河流众多,水系复杂。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它流经中国多个省份,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它的水资源对于沿岸各国的农业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恒河、印度河等著名河流。
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水资源,还在水力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亚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矿产资源方面,石油、煤炭、铁矿等储量丰富。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产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煤炭储量也较大。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东南亚等地。
水资源方面,亚洲虽然河流众多,但由于人口众多和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仍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亚洲的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大洲之一。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区域地理专题02 世界地理概况和亚洲(讲)【课标细化】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4.世界人口的分布。
5.亚洲的地理特征6.以全球或大洲图为背景,结合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考查世界海陆分布、人种分布及某些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
【核心突破】一、世界陆地与海洋1.洲、洋界线及分布大洲(洋)名称地理分界线亚洲和欧洲A乌拉尔山、B乌拉尔河、C大高加索山脉亚洲和非洲F苏伊士运河、G红海、H曼德海峡亚洲和北美洲I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D地中海、E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北美洲L丹麦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J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南极洲K德雷克海峡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8°W经线印度洋与大西洋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印度洋与太平洋马六甲海峡,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2.(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2)海底地形【方法技巧】世界重要海峡(包括运河)及其意义1.世界主要海峡及其意义代号海峡名称连接的海洋重要意义C 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是亚洲东部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国家之间的捷径H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波斯湾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B 土耳其海峡黑海与地中海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F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大西洋地中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惟一通道G 英吉利海峡北海与大西洋西欧与北欧各国重要的海上通道I 麦哲伦海峡大西洋与太平洋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E 白令海峡北冰洋与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的惟一通道莫桑比克海峡南北印度洋世界最长的海峡代号名称所属国家通航能力沟通的海洋重要意义D 苏伊士运河埃及25万吨红海、地中海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捷径A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5-10万吨大西洋、太平洋沟通了大西洋(加勒比海)与太平洋,是美洲东西两岸的航运捷径(1)关于甲、乙、丙海域海水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海域海水盐度西北部低、东南部高B.乙海域海水盐度西北部高,东南部低C.丙海域盐度自出口处向海内逐渐增加D.盐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答案】D(2)乙海域是我国某资源主要的进口来源地,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我国自乙海域进口的资源是石油B.从乙海域至我国的轮船途中依次经过曼德海峡、北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C.夏季,运输该资源的轮船来我国途中经过北印度洋时顺水顺风D.冬季,自我国去乙海域的轮船经过北印度洋时顺水顺风【解析】考查自然资源、世界主要海域、洋流。
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从波斯湾到我国不需要经过该海峡。
【答案】B(3)有关甲海域面积变化及其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面积扩大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面积扩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C.面积缩小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面积缩小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答案】A【针对练习】1.读图,回答(1)~(3)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
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多1个B.多2个C.少1个D.少2个【解析】本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比较、六大板块的分布、世界上重要海峡的地理位置以及大体的轮廓,重要的经纬线穿越的地区等。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序号与各大洲、大洋的对应关系是:G—亚洲,F—非洲,E—北美洲,D—南美洲,C—南极洲,B—欧洲,A—大洋洲,K—太平洋,I—大西洋,J—印度洋,H—北冰洋。
第(2)题,四大海峡中,①—直布罗陀海峡,②—英吉利海峡,③—台湾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第(3)题,春分日全球各地6时日出,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当地时间12时。
由题目可知重庆与该岛相差6小时,即经度相差90°,重庆在105°E~110°E之间。
所以该岛的经度应该为15°E~20°E,故甲沿经线向南飞行穿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乙沿纬线飞行穿越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答案】 (1)B (2)D (3)A2.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2)上述海峡中属于印度洋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C二七大洲位置和地形特征洲名经纬度位置地形主要特征亚洲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非洲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欧洲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⑴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南极洲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1.绝对定位(经纬网定位)区域位置的判读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往往影响着其他问题的解决。
因此要做好区域位置的判读,我们首先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
如图所示: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经线、160°E经线、120°E经线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如下图所示:其次是选取十条重要的经纬线作为参照帮助记忆,总结如下表。
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纬线北回归线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赤道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刚果苏门前,亚马加里面(曼)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潘帕斯草原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经线20°W格陵兰岛、冰岛西侧、大西洋东部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东部穿0°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半岛、几内亚湾零度经线、大不列颠、伊比利亚、几内亚湾20°E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波德平原、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刚果盆地、南非高原、好望角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的海、巴尔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南非、好望穿40°E东欧平原、黑海、红海、东非高原东部边缘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60°E乌拉尔山、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北沿乌拉尔山,南过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海120°E大兴安岭、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兴安、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穿180°白令海、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白令海中,新西兰东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下图: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入海状态、湖泊的形状、城市、人文建筑等特征,之后通过联想定位。
几个重要海上交通要道的比较:4.特殊地理事物定位(1)轮廓形状定位。
抓住大洲、国家等区域轮廓的突出形状,模拟成熟悉事物形象或几何图形帮助辨识。
如美国本土略呈长方形、印度像由三个不等的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埃及近似梯形、法国呈六边形、英国轮廓像一只正在吃青草的兔子等。
(2)水系形状状况。
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等。
(3)地形剖面信息。
非洲赤道剖面西低东高,北美洲大陆两边高、中部低等。
【典例分析】【例2】下面的经纬网简图中,X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地在大洲的西海岸,读图回答(1)~(3)题。
(1)X—Y位于 (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2)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富士山B.鲁尔区C.大分水岭D.“硅谷”(3)当Y地一年中夜最长的时期 ( )A.X地正值多雨季节B.Y地正值多雨季节C.X地为水稻播种季节D.Y地为小麦收获季节【答案】(1)C (2)D (3)B【针对练习】3.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陆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2)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A.a>c B.b>d C.d>c D.a>b(3)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A.a B.b C.c D.d【解析】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结合纬度位置,可能是南美大陆或非洲大陆;四个海域的温度最可能是a >c,b>d或者d>c,a和b不好确定,若在南美大陆,则a<b;c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为热带荒漠分布区。
【答案】(1)B (2)D (3)C4.读“世界输电电缆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
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上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乙。
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MN为晨线,则上述地点中此时太阳能发电效能最高的是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各点位于世界两大山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