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报发明史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电报和电话是如何发明的电报和电话是如何发明的电报以及电话是如何发明的电报:电报是一种最先的、靠得住的即时远距离通信体式格局,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以及美国成长起来的。
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互换线路以电信号的体式格局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取代书契以及数字,通常施用的编码是莫尔斯编码。
此刻,跟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施用了。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先施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
它哄骗电流(有线)或多年以前收发电报模拟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以及响应的电处置惩罚技术使成为事实人的总称远距离传输与互换信息的通信体式格局。
电报大大加速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
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厥后施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办事。
到了二十世纪初,起头施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
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书契讯息,施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电话:电话的发明者--安东尼奥·梅乌奇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
通常人们将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以为是电话的发明者。
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269号决议明确承认安东尼奥·穆齐(AntonioMeucci)为电话的发明人。
"电话"一词是日本人的生活造的汉语词,用来意译英文的telephone,后传入神州。
历史上对电话的革新以及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互换板,拨号盘,AUTO电话互换机,程控电话互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
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模拟移动电话以及数字移动电话等。
电话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以及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体式格局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
这是一种由16个信号塔组成的通信系统。
信号机由信号员鄙人边通过绳子以及滑轮,把持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干的信息。
信息技术发展重要历史事件信息技术发展重要历史事件有16个,这16个历史事件如下: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
2.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3.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
4.1878年,贝尔在相距300千米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成功。
5.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6.19世纪末,电影问世。
7.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8.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9.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0.20世纪5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
11.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推出了“脉码调制”技术,实现了电话数据的数字化传输,也为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2.20世纪7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问世,很快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3.1973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化》,提出了“图灵测试”的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用于军事目的的网络协议和软件标准IP/TCP协议,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
15.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进入商业领域,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
16.21世纪初,云计算概念开始兴起,它将数据和应用程序从硬件解耦出来,将其迁移到远程的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
电报系列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报的发明历史电报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电磁现象,并发现了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尝试利用电流来传输信息。
1809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塔在研究电流磁场关系时,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场,从而奠定了电报发明的理论基础。
1837年,美国发明家莫斯和英国发明家摩尔斯几乎同时独立发明了莫斯电报系统,这一发明被认为是现代电信技术的开端。
莫斯电报系统利用电流和电报码来传输信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二、电报的工作原理电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来传输信息。
发送方通过按下发报键,使电流按照一定的电报码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的继电器通过解码将电报码转换为文字信息。
传统的电报系统使用的是有线的传输方式,而现代的无线电报系统则通过使用无线电波来进行传输。
三、电报的使用方法电报的使用方法包括设备的操作和电码的编解码。
在传统的有线电报系统中,设备包括发报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用户需要通过按键发送电报码,接收方则需要通过解码器将电报码还原为文字信息。
而在现代的无线电报系统中,用户只需使用无线电报机和接收器就可以进行通讯,无需使用有线的设备。
四、电报的优缺点电报的优点在于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传输成本低等,尤其是在没有其他通讯方式的地方,电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电报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信息容量小、经常需要专门设备、无法进行语音通讯等。
五、电报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其他通讯方式所替代。
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电报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在灾难救援、电磁干扰较严重的环境等方面,电报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电报可能会与其他通讯方式相结合,发展出更加灵活多样的通讯方式。
综上所述,电报作为一种早期的通讯方式,对现代通讯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电报的发明历史、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通讯方式的重要性和特点。
【名人故事】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莫尔斯(Samuel Morse)是一位美国画家,但他却因为发明了一种通讯电报而声名大噪。
他发明的电报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被后来的人们称为莫尔斯电码。
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将每个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转化成一系列点和横杠的组合,用来传输信息。
莫尔斯电码被广泛使用,直到今天,它依然是通信和交通领域中最重要的编码方式之一。
莫尔斯电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当时,莫尔斯正在与他的妻子一起游览欧洲。
在旅途中,他接到了一封令他十分悲痛的信,信中告知他,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讯方式非常落后,这封信已经迟到了好几周。
莫尔斯非常悔恨,他决定要发明一种更为快捷和可靠的通讯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莫尔斯回到美国之后,他用尽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电信技术。
他最终想出了一个用电流、绝缘线和电磁铁来传输信息的方案。
但他还面临了另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将大量的信息传输到遥远的地方。
最终,他想出了一种用点和横杠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编码方式。
这种编码方式非常简单而又可靠,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莫尔斯发明的这种电报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铁路、通信和航空领域,几乎所有的长途通信都是使用莫尔斯电报传输的。
在那个年代里,莫尔斯的发明被认为是一个“奇迹”,因为它让信息的传输速度大大增加,而且传输的内容也更加详细和准确了。
莫尔斯的伟大发明来自于他的创造性思维和坚定不移的毅力。
尽管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还很低,但是他依靠自己的才智,在这个世界上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通讯之路。
他的成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赞誉,他被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和画家,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电报的发明者是谁?在现代的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迅捷的通信方式。
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社交媒体使我们能够在几秒钟内与全球各地的朋友和亲人联系。
然而,在现代技术之前,人们如何发送和接收快速的消息呢?答案就是通过电报。
电报是一种通过电线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使用电信技术将字符和符号编码并传输到远距离的接收器上。
电报的发明者是塞缪尔·莫尔斯。
莫尔斯是美国的一位艺术家和发明家,他于1837年申请了他的电报机的专利,并于1838年首次展示了这一发明。
莫尔斯的电报使用一个特殊的电码来传输信息。
这种电码被称为莫尔斯电码,它由点和线组成,用于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通过按下一个按钮,可以在电报机上生成点和线,然后通过电线将这些信号传输到远处的接收器上。
电报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迅速而可靠的通信方式。
在电报发明之前,人们必须依赖邮件或信使来传递消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电报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在几分钟内传达到遥远的地方。
这对商业和政府通信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帮助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政治交流。
电报的发明也对隐私和安全产生了影响。
由于电报是通过电线传输信息的,因此信息可以被窃听和拦截。
为了保护通信的机密性,人们开始使用密码和加密技术来保护电报的内容。
这种加密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后来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石。
莫尔斯的电报机在十九世纪中叶迅速传播开来,并成为当时主要的通信工具之一。
不久之后,电报网络覆盖了整个美国,并开始扩展到其他国家。
这种全球电信网络的存在在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1872年的美国大选中,电报网络被用于快速传递选举结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电报。
电话、互联网和无线电通信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迅速和便捷。
尽管如此,电报在通信史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先驱和里程碑。
总而言之,电报的发明者是塞缪尔·莫尔斯。
他的发明在19世纪中叶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为商业、政府和个人间的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了可能。
莫尔斯发明了什么发明电报的时间
塞缪尔·莫尔斯是一名享有盛誉的美国画家、电报之父。
的同行发明的电报就是运用“莫尔斯”码来传递信号的,1844年莫尔斯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拍发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扩展资料
美国人莫尔斯(S.F.B.Morse)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在1835年获得了在实验室内架设有线电报机的成功。
1837年,莫尔斯在纽约大学的会议室里,架设了518米长的导线,获得通报实验成功,电报机由此诞生。
1844年3月24日举行了启用仪式,莫尔斯在国会议事厅里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1858年,横跨大西洋联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第二条海底电缆铺成,从此海缆成为通信上的.一种正规的通信工具。
1875年,法国的巴特发明了多路电报,它能以一条导线传送8路电报。
1915年美国的甘培尔和德国的瓦格纳发明了滤波器,从而可以能用一条导线传送几十路电报,并由此产生出能够同时发报的载波电报的设想。
电报是谁发明的
电报由查尔斯·惠斯通及威廉·库克发明,两人为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
在美国,萨缪尔·摩尔斯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
摩尔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称为摩斯电码。
电报介绍
电报(Telegraph)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
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
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
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
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电报发展史1、电报的起源电报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用电来传递信息。
英国科学家库克和惠斯通在1837年发明了电报的雏形,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电脉冲传输的方式,通过在导线上传输电流来传递信息。
这种传输方式被称为“电报”的起源。
2、电报技术的早期发展在电报的早期发展阶段,美国科学家萨缪尔·摩尔斯在1838年发明了摩尔斯电码,这是一种用点和划来代表字母和数字的编码方式。
摩尔斯电码的发明为电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快速和准确。
同时,英国科学家威廉·库克在1846年发明了一种可以在没有电线的情况下传输电信号的方法,即无线电报。
这种方法为电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信息的传输不再受限于导线的长度。
3、电报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随着电报技术的不断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的电信公司开始建设电报网络,以便商业和个人用户能够通过这些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家级的电报网络,如英国的电缆和美国的大西洋电缆等。
同时,随着电报技术的普及,国际间的电报通信也开始发展起来。
1865年,国际电报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员国之间可以通过电缆进行通信。
这一时期,电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商业、新闻、军事等领域。
4、电报与电话技术的交互发展在电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话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1876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通信,从而更加便捷地传递信息。
随着电话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报和电话之间的交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电信公司开始将电报和电话网络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的电信公司开始提供电话交换服务,以及电报交换服务,这些服务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流。
5、电报在战争和外交中的应用在战争和外交领域,电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广泛使用电报技术进行通信和情报传递。
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通信阶段(以1838年电报发明为标志)年代历史事件1838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1843年亚历山大•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1876年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1879年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1880年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1892年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频率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2)近代通信阶段(以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为标志)年代历史事件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1950年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1951年直拨长途电话开通1956年铺设越洋通信电缆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1962年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60年代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1969年电视电话业务开通20世纪70年代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现代通信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为标志)年代历史事件20世纪80年代开通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陆续制定20世纪90年代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光纤通信得到迅速普遍的应用;国际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1997年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相应的,通信文化也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文化浪潮、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三个阶段。
受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的影响,通信文化的三波浪潮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参差不齐的。
从全球范围看,通信文化目前正在经历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
从严格意义上讲,宽带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延伸,但是,考虑到宽带技术对通信文化的潜在影响十分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啻于是一场新的通信文化革命,所以我们特别将其剥离出来,以表征这种特殊性。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在144年前的今天,1872年4月2日农历二月廿五,美国科学家,电报发明者莫尔斯逝世。
莫尔斯Morse, Samrel Finley, Breese,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
1791年4月27日距今225年生于马萨诸塞州查尔斯顿现在是波士顿的一部分;1872年4月2日卒于纽约。
1810年,莫尔斯毕业于耶鲁大学,他没有顺从双亲的意愿,去了英国深造艺术。
在1812年的战争期间,他留在英国,因为在当时的舒适日子里,这场战争似乎是一件并不妨碍任何人的事。
回国后,他作为艺术家获得了颇佳的声誉,但并不富有。
莫尔斯作为一个当地美国人党一个顽固地反天主教和反移民的团体入政界,但他很不成功。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在一次航海中受到同舟乘客杰克逊的感染,莫尔斯开始热衷于电的实验。
他决定制造一台电机,但又觉得力有胜任,因为他对电的知识一无所知。
有一次,他偶然地遇到了亨利,,亨利毫不吝惜地帮助了他,回答了他的所有问题。
此后,莫尔斯开始为制造电报机谋求援助,在这里,莫尔斯作为一个持之以恒、决习果断的显示了他真正才干。
1840年,他取得专利权,然后他想方设法说服和劝诱抱非常勉强态度的国会批准于1843年度拨款三万美元架设一条从尔的摩到华盛顿的超过四十英里的电报线仅多六票。
1844年,该电报线开始修建,同年投入了运营。
莫尔斯的第一份电报电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电文是用莫尔斯发明的迄今仍被任称为“莫尔斯电码”的点、划电报符号发出的。
莫尔斯继续暴露出其卑鄙的灵魂,因为他从来不承认亨利对他的帮助,当然,当他在同亨利关于发明优先权的长期诉讼期间,他力图坚持亨利从来也没有帮助过他。
可是,亨利在审讯时作证,轻而易举地证明了相反的情况。
在内战期间,莫尔斯虽然是北方人,但由于他的种族主义立场,认为黑人受奴役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他同情南方。
尽管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名誉、荣誉还是接踵而至。
当美国何去伟人纪念馆于1900年在纽约大学校园第一次开幕时,莫尔斯被定为首批成员,而真正的美国伟人亨利到1915年才被选入。
电报发明史自从人类发明电以后,就有人想利用电来进行通信。
有个叫摩尔逊的人,曾架设26根电线,代表26个字母,来传递信息。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电报机"了。
但其设备庞杂,传递不远,虽有人不断改进(如用单根导线代替26根导线等),但终究没能达到实用的阶段。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
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
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
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
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
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萨利”号邮轮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
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
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
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要是利用电流的断续,作出不同的动作,录成不同的符号,通过电流传到远方,不是可以创造出一种天方夜谭式的通信工具了吗?”他越想越入迷,觉得这个极妙的理想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一定要实现它。
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莫尔斯回到国立图画院后,白天坚持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电学。
他把自己的画室改造成电报实验室。
为了缩短自学的时间,特地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
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
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
改变世界的一封信发明电报的故事改变世界的一封信:发明电报的故事电报的发明与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全新的通信时代。
它的出现为信息传递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的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为您讲述电报的故事,以及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一、电报的发明电报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西方世界正处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
电报的发明者塞缪尔·莫尔斯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他与他的合作伙伴艾尔弗雷德·维尔森一起,于1837年成功地发明了电报机。
电报机的原理很简单,通过电流的导通与断开来传递信息,将信息转化为摩尔斯电码进行传输。
这一发明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轰动。
二、电报的传播和应用随着电报机的发明,电报系统迅速扩展至全球各地,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经济方面,电报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通过电报,商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到远方市场的行情,进行及时的决策和交易。
电报还缩短了国际贸易的时间跨度,使商品的交换更加迅捷高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在政治方面,电报的发明使政府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快捷。
信息的迅速传递使各国政府能够更好地协调行动,避免冲突和误解。
此外,电报也被广泛运用于战时通信,为军事行动的指挥和协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社会方面,电报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远距离的联系不再依赖于信件传递的速度,人们可以通过电报及时地沟通和分享信息。
这使得世界更加密切相连,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电报对社会的影响电报的发明与应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电报的出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信件传递速度很慢,信息的获取和分享存在时间上的滞后。
而电报的出现使消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任何地方,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流动速度。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及时地获取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变化。
其次,电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电报,各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活动得以迅速展开,市场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捷高效。
介绍电报发展史的书
摘要:
一、电报发展史概述
二、中国电报发展史
1.1964 年:双机头自动发报机
2.1965 年:晶体管载波电报机
3.民国时期:电信改属交通部
三、电报的发展史
1.1833 年:电磁式电报机的研制
2.电报的改进与应用
四、总结
正文:
电报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
电报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早期的电磁式电报机、改进后的电报机以及现代的通信技术。
在电报的发展史中,中国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4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双机头自动发报机,这是一种先进的电报发送设备。
次年,中国又推出了晶体管载波电报机,这是电报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此外,在民国时期,电信事业改属交通部,设立了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对电信事业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电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33 年,当时德国科学家高斯和韦伯开始研
制电磁式电报机,并在他们的实验室之间进行了首次试验。
随后,电报机不断得到改进,逐渐成为一种实用的通信工具。
电报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通信手段,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电报的发展史是人类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通信手段,而且还推动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9.1 无线通信发展历史无线通信的出现比有线通信稍晚一些。
莫尔斯(Morse)1837年发明了有线电报,贝尔(Bell)1876年发明了有线电话,1887年赫兹(Hertz)做了第一个无线电实验,英国人马可尼(Marconi)则在1899年和1901年分别实现了横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通信,这些试验的成功使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船只之间以及船只和海岸之间的通信。
早期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是火花间歇放电发射器,它仅适用于无线电报。
德福雷斯特(DoForest)在1906年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从而可以对连续波信号进行调制,并可用于语音传输。
早期的无线发射设备过于笨重,不便于安装在运输工具上。
20世纪20年代,底特律警察局使用的第一个移动无线系统是单工的,在聱车中只有接收设备而没有发射设备。
20世纪30年代中叶出现了双工的警用无线通信,当时它的设备几乎装满了一辆卡车。
早期的无线通信采用的是幅度调制(AM〉技术,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性能更好的频率调制(FM)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移动式和便携式无线系统的发展,其中包括可以在战场上携带的双工系统,可以说这是今天的蜂窝电话的雏形。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1946年建设了改进的移动电话服务(IMTS)系统,可以将移动用户自动接入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因为它的容量有限,所以提供的服务比较昂贵,但这的确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服务系统。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寻呼机,取名为BellBoy.最初的寻呼机只能通知用户去找个电话并拨打它提供的电话号码,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型号的寻呼机不仅能够传递字母和数字信息,还能够显示文字信息,由于成本低、体积小,所以尽管寻呼机功能相当有限,但仍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世界上第一个蜂窝无线服务系统于1979年在日本投入使用,然后是1983年的北美服务系统。
为了能容纳大量的用户,蜂窝系统把一个地理区域划分成许多小区。
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始于何时?作者:魏飞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年第12期关键词有线电报,教科书,史料实证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65-03有线电报的使用,是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变的重要体现。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中国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教科书表述与学术著作存有差异,列举如下: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①……1877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试设由天津机器东局到北洋大臣衙署的电报线,长16里,此为中国自设的第一条电报线。
——李长莉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且都没有论证过程,我们中学老师该相信谁呢?笔者决定去尝试考证一下。
查阅资料,各种著作对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的时间叙述不一,典型的如黄嘉漠的论述:丁日昌于四月间由台湾回到福州,几经安排,至六月初一日(七、一一),才由飞云号装运电柱电线器材前赴台湾。
七月初十日(八、一八),安设电线的工作开始,先由台湾府城南至旗后(打狗),继又由台湾府城延至安平。
……九月初十日(一○、一六),全线安设工作告成,计长九十五里。
……同年十月初六日(一一、一○)以后,台湾南路电线开放对外营业,规定发寄电报以二十字为基本单位,由安平或台湾府至打狗间的电报,每单位收费银洋一元;由安平至台湾府间的电报,每单位收费银洋二角。
——黄嘉漠:《中国电线的创建》③此文参考文献众多,可信度较高。
但是,不能盲信一家之言,最好还是用第一手史料来验证一下。
1877年时,《申报》已创办有年,如能在其中找到相关报道,自是最好的旁证。
在《申报》电子数据库搜索之后,发现有两则报道可用,内容如下:台湾设电线告示节略。
昨得台湾来信,悉台湾道经出示晓谕居民,以府城至打狗一带拟设电气线,特示仰军民人等不得阻碍工程云云,观于此则台湾之将有电线系实信也。
电报发明史
自从人类发明电以后,就有人想利用电来进行通信。
有个叫摩尔逊的人,曾架设26根电线,代表26个字母,来传递信息。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电报机"了。
但其设备庞杂,传递不远,虽有人不断改进(如用单根导线代替26根导线等),但终究没能达到实用的阶段。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
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
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
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
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
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萨利”号邮轮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
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
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
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要是利用电流的断续,作出不同的动作,录成不同的符号,通过电流传到远方,不是可以创造出一种天方夜谭式的通信工具了吗?”他越想越入迷,觉得这个极妙的理想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一定要实现它。
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莫尔斯回到国立图画院后,白天坚持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电学。
他把自己的画室改造成电报实验室。
为了缩短自学的时间,特地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
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
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
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几次他想重操旧业。
然而,每当他拿起画笔看到画本上自己写"电报"字样时,又为当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励,从失望中抬起头来。
他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真检查了设计思路,发现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发送信号。
1836年,莫尔斯终于找到了新方法。
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的设计方案:"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现出火花。
有火花出现可以看成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出现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一种符号。
这三种符号组合起来可代表字母和数字,就可以通过导线来传递文字了。
"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啊!但莫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点、划和空白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是多么不容易啊!这种用编码来传递信息的构想是多么伟大,多么奇特!这样,只要发出两种电符号就可以传递信息,大大简化了设计和装置。
莫尔斯的奇特构想,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尔斯在取得突破以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把设想变为实用的装置,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
第一次收发电报成功
为了使电报样机迅速得到试验鉴定,莫尔斯与维耳多次研究考察,拟定了在华盛顿与马利兰州的巴尔的摩两城市间架设第一条40千米长的高空试验性电报线路计划。
几经波折,计划于1843年得到美国国会的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厅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
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
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
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
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1854年,美国最高法院正式确定莫尔斯的发明专利权。
1858年,欧洲各国联合发给莫尔斯40万法郎奖金。
这位画家成为电报发明家的故事传遍了世界!
晚年,享有盛誉的莫尔斯将发明电报获得的巨大财富从事慈善事业。
1872年4月2日莫尔斯逝世后,纽约市人民特地在中央公园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永远纪念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