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胸腰椎骨折疗效总结及优化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评价叶华【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评价.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非手术综合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Cobb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疼痛缓解情况和Cobb角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9%(P<0.05).结论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后凸Cobb角度、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2页(P176-177)【关键词】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医综合疗法【作者】叶华【作者单位】重庆铜梁区中医院骨科一病区,重庆 4025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高处坠落伤、车祸等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脊柱损伤且多数为不伴有神经损伤,给患者带去极大痛苦[1-3]。
临床上对于这类有着无神经病损且椎体压缩不超过50%等指征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这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4]。
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2 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88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应用于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患者中,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25例,爆裂骨折21例,摔伤16例,椎体压缩骨折11例。
对照组43例:女18例,男25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0.9± 6.2)岁;实验组45例,女19例,男26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7±6.5)岁。
胸腰椎骨折21例治疗体会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常常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等原因导致。
该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下面是我对21例胸腰椎骨折治疗体会的总结和分享: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对于胸腰椎骨折病例,应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随时进行调整。
保持患者的安静和平卧,防止病情恶化。
对于急性期胸腰椎骨折病例,应采取严格的卧床休息措施,以保护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存在严重椎体移位或神经损伤的病例,应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植入内固定装置的方式恢复椎体的稳定性,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注意术后康复和护理。
对于手术治疗的病例,在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和护理,如适当的运动锻炼、康复训练和营养保健,以加快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感染等。
总的来说,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注重术后康复和护理,以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同时,还需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和安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注,促进康复和恢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V AS、NIHSS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造成骨组织内钙的逐渐丢失,引起骨强度和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
治疗上中医强调补肾气、调气血,西医主要采用钙剂、维生素D、激素替代疗法[3-4]。
本院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式,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選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42~65岁,平均(49.8±3.2)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9±0.7)年。
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症及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②入选前排除腰椎结核、腰椎爆裂性骨折、腰椎肿瘤和由腰椎化脓感染等引发的压缩性骨折。
采用严格的随机法分组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钙片(湖南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258)2次/d、2片/次和肌内注射降钙素(广东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00132)2次/周、12 U/次的常规西医治疗。
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目的:分析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 年5 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病人,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外用内服、垫枕过伸复位、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垫枕过伸复位、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
治疗1月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组病人优21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4.3%(33/35);对照组效果显示优14例,良11例,差10例,优良率为71.4(25/35),两组的优良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医综合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在常规的垫枕锻炼、过伸复位、腰部牵引之余,还能够配合中药外用内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维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损伤椎体的恢复,减少骨折发性症状的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综合治疗;疗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以胸腰椎椎体受纵向高度压力挤压被压缩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骨折,是脊柱骨折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产生的原因有间接暴力、直接暴力以及肌肉拉力,其中以间接暴力最常见。
老年人骨质疏松也可能会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T11-12以及L1-2最为多见。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以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1]。
纵向高度的挤压破坏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胸腰椎椎体受到纵向高度的压力挤压后常会形成前窄后宽的楔状损伤。
如果处理的不恰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可能会留下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的病人可能会丧失劳动力,给病人及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因此恰当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之前有人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一定的可行性[2]。
我们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发生压缩性骨折损伤的胸腰椎椎体的形态得到恢复,骨折能够愈合,病人的胸腰部疼痛能夠得到缓解,功能可以恢复[3]。
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 . 05)。
结论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列脊柱骨折脱位之首,因其位于活动度高的腰椎和活动度小的胸椎交界点,活动相对较为频繁,因此,容易发生损伤,其发生率约占整个脊柱骨折发生率的90%左右。
其中大部分合并有脊髓损伤,也有少部分无脊髓损伤。
在治疗方法上,目前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存在争议,如果患者合并有脊髓损伤,原则上应该早期做减压、内固定手术。
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约占整个胸腰椎骨折的33 . 7%[1]。
我院自2009 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60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手术治疗,并与保守治疗的30例比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45岁;受伤到就诊时间4小时〜7天,平均24小时。
损伤节段:T11 5 例,T128 例,L1 10 例,L2 3 例,L32 例,L41 例,L51 例;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4例,交通事故伤8例,摔伤4例,压砸伤3例,其它伤2例;按Dennis分型:爆裂性骨折8 例,压缩性骨折14例,骨折脱位6例,安全带损伤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44岁;受伤到就诊时间5小时〜6天,平均23小时。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进展摘要:目的:近些年,随着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多,胸腰椎骨折作为常见的损伤不断增加。
通过总结胸腰椎骨折固定方法的治疗进展,有助于提高学术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及其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论:胸腰椎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及不同固定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每个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路;前路;微创【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11-01近年随着工业及交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之一 [1]。
随着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的发展,人们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其治疗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本文对胸腰椎骨折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短节段固定加融合术为保留术后脊柱活动度的同时良好稳定骨折,恢复脊柱弧度,可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仅固定骨折椎体上、下节段的椎体(短节段固定)。
其主要优点为:三柱固定;固定节段短,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通过撑开起到间接复位、减压的作用;可经椎弓根或后外侧直接减压;可行后外侧植骨融合。
2 长节段固定联合短节段融合术长节段固定是将椎弓根螺钉植于骨折椎体上、下各 2 个以上椎体,以保持更好的椎体高度及实现角度的矫正[2],但常发生多个椎体融合。
为避免该情况发生,术中仅能融合病变椎体与上下相邻椎体节段的运动部分,拆除内固定后恢复非融合节段(与病椎非相邻节段)的运动[3]。
3 单节段固定(4钉固定)为了减少手术方法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单节段内固定的优点:a)三柱固定,通过脊柱前中后三柱的“力核”达到三维固定目的,获得多个平面矫形和稳定的同时, 融合节段的数目最少, 可以对伤椎进行固定[4]。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00例保守治疗体会标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垫枕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疗效笔者自1994年至今应用垫枕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治疗无脊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0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胸腰椎骨折均属屈曲型骨折,其中男64例,女3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1岁;稳定型胸腰椎压缩骨折67例,不稳定骨折33例;其中伴脊柱脱位者Ⅰ度21例。
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有明确外伤史;(2)胸腰椎骨折均属屈曲型骨折,局部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无合并脊神经损伤;(3)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2治疗方法2.1垫枕法复位患者卧硬板床,取仰卧位,骨折处垫枕,并逐渐增高,使脊柱过伸,同时指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撑在床上,用力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这样既能使骨折得到复位,同时又能锻炼腰背肌。
2.2中药治疗2.2.1中药内服根据骨科三期辨证,在临床中分别给予Ⅰ号方、Ⅱ号方、Ⅲ号方对症加减治疗。
I号方:大黄20g,芒硝12g(冲服),当归15g,木通12g,厚朴12g,红花12g,大血藤20g,陈皮12g,甘草6g,乳香10g,没药10g,上方水煎分2次,如服完第1剂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h之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2剂,以利为度。
适用于胸腰椎骨折并发肠麻痹、腹胀、便干、体质好者,大便下后则停。
Ⅱ号方:当归15g,生地15g,川芎12g,红花10g,赤芍12g,桃仁10g,柴胡15g,木香15g,茴香12g,青皮12g,生三七粉2g。
如脾胃虚弱者加生、焦山楂各20g,神曲20g,炒麦芽20g;如大便不通者加芒硝20g冲服;如有热象者加忍冬藤20g,适用于早、中期患者,特别是体质差不能攻下逐瘀者。
Ⅲ号方:熟地15g,杜仲12g,枸杞12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当归12g,山萸肉12g,红花10g,独活15g,肉苁蓉12g,鸡血藤膏20g,党参20g,焦山楂20g。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总结骨质疏松症是临床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
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最严重的后果,属脆性骨折,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一般轻微暴力可造成的骨折,常见的部位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此类骨折属完全性骨折,在老年人中常见,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致残率、致死率均显著增高。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公共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
本文将关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诊治作以下综述。
1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诊断1.1临床表现:骨折是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和首发症状,在骨折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在部分老年患者中,由于对疼痛不敏感而导致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漏诊[2],在椎体骨折时,由于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可较早发生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骨质疏松症患者一般均伴随疼痛者,而一旦发生骨折可使疼痛加重,因此,当老年患者出现腰背部骨疼或原有疼痛加重时,应特别注意有无骨折存在。
1.2影像学检查:1.4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对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
常规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同时可表现出骨质疏松的状况。
CT:能准确显示骨折的粉碎程度及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而CT三维成像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形态。
MRI:对发现隐匿性骨折以及鉴别新鲜及陈旧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1.3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是目前诊断、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WHO骨密度诊断标准>M―1SD正常;M―1SD-2SD骨量减少;M―2SD骨质疏松症(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M―2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泸州市中医医院
骨伤一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季度总结
2014年第1季度
我科针对单纯胸腰椎骨折,第一季度收治住院病人12例,均按照已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了治疗,分析:
1、平均住院天数16.8天,较2013年的15.4天,增加1天。
超过35天的
有2例。
2、次均费用:13452.3元。
较2013年的次均费用10082元,有所增加。
3、有4例变异,变异原因为:行手术治疗。
4、对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疗效分析,骨折愈合率100%,经过手法复位,
除4例手术病人,椎体压缩高度均恢复80%以上,COBB角小于11度。
5、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8例患者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
均未出现褥疮、
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
经对诊疗方案进行评估,发现对以下几点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1、单纯胸腰椎骨折病人,常为老年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部
份患者无明显外伤史,或有如咳嗽、喷嚏症状,以上均可出现胸腰椎骨
折。
故门诊应加强无外伤史患者的筛查,以防漏诊。
2、单纯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患者,伤后出现腑气不通的
症状较青年患者轻,伤科一号方针对老年患者使用时,可减轻行气通脏
剂量,以防伤正。
而青年患者则需加重此证治疗。
3、老年患者伤后气血虚,伤后理气通腑、活血化瘀的同时,应顾护脾胃。
并配合合理的功能锻炼。
4、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如监督其行肺部功能锻炼,踝
泵运动,推腑运动等。
胸腰段爆裂骨折多节段固定疗效分析背景介绍胸腰段爆裂骨折是指胸椎、腰椎及其相邻的椎体发生严重破碎、错位,导致神经根、髓以及椎管、椎间孔等重要结构受压、受挤甚至被切断等损伤,症状严重,疗效不良,甚至还会造成患者残疾。
多节段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更是十分复杂,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正中背、侧入路或前腹壁等不同路线进行。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椎体的稳定性、解除神经根压迫、减轻疼痛、促进尽早康复。
而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加固、牵引、镇痛等措施,并辅以适当的腰托、颈托等。
疗效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各有优劣。
手术治疗在恢复稳定性、纠正畸形、缩短病程方面优于保守治疗,但手术本身也有一定风险,例如术后感染、植入物疝等,并且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严格遵守医嘱和康复计划。
而保守治疗在保留椎体骨折稳定性以及减轻疼痛方面优于手术治疗,但恢复时间长、容易继发并发症、功能康复不佳等。
根据多个研究报告,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也有一些变量会影响手术疗效。
如果患者的伤势稍微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或者手术操作不当,都会影响疗效。
理想的方式是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结论综合以上内容,胸腰段爆裂骨折多节段固定在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多节段肿瘤性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要的选择。
对于其他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医疗基础、患病部位、损伤程度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取得更为良好的疗效。
备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与康复。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一、临床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受伤的方式、时间和疼痛的性质等。
2.体格检查进行脊柱的外观检查,观察有无畸形、压痛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X线、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鉴别是否存在胸腰椎骨折及其类型、程度。
二、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对于稳定性较好的单纯胸腰椎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穿戴硬质固定夹板、矫形外固定和使用颈托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性较高或存在严重神经损伤的单纯胸腰椎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术、融合术和置换术等。
三、疗效评价1.疼痛缓解治疗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是否明显缓解,对疼痛的评估可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法。
2.神经功能改善对存在神经损伤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是否有明显改善,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和电生理检查来评估。
3.功能恢复治疗后患者能否恢复正常的脊柱功能,如站立、行走和工作能力等。
4.并发症发生率对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和评估,如感染、出血等。
需指出的是,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包括骨折的类型、程度、患者年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以及医生的经验等。
因此,治疗方案的实施需要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总之,对于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方案的实施和总结,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脊柱功能,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常常导致严重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针对这种情况,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
一、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是显著的。
首先,手术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通过植入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可以将骨折段稳定起来,防止其移位和错位,使患者的脊柱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
其次,手术还可以减轻疼痛。
通过手术的方式,可以修复受损的椎间盘和椎体,减轻脊柱的压力,缓解疼痛症状。
同时,手术还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是可行的。
首先,现代医学设备的进步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利用计算机导航和影像引导技术,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和操控手术器械,降低手术风险。
其次,麻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手术过程更加舒适和安全。
麻醉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手术治疗的成功需要医护团队的协作配合。
多学科的配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三、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风险等。
只有在患者的整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其次,医生需要对手术方案进行精确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此外,手术后的恢复期也需要特别关注。
医生需要制定恰当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四、手术治疗的风险与并发症尽管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很好,但仍然存在风险和并发症。
首先,手术的风险包括手术创口感染、出血、麻醉相关的风险等。
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骨一科2012年通过2011年的总结,我科在2011年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在急性期的应用,如形成三期协定方,诊断特殊病症,个体治疗,同时积极预防中老年原发疾病的发生,以及使用骨折部垫软枕等方案,不断改善治疗方案,在2012年我科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例104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87例,治愈74例,好转8例,无效5例。
有效率94%。
优良率85%。
差或无效6%。
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83.65%。
(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躯干骨折,骨痿,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病例87例,男37例,女50例,男女比例1:1.35。
二、病期诊断早期42例,中期30例,后期13例。
三、入院检查项目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
四、治疗方法口服中药制剂85例,牵引疗法0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外敷、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6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86例,物理治疗87例,运动疗法87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0例。
中医治疗率98.8%。
五、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六、评价方法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 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椎管减压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为观察组进行椎管减压器后路手术治疗,选取同期的前行传统后入路手术的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椎管容积、Cobb角、残留椎体高度、神经功能症状、后背疼痛等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改良后路手术与传统后路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椎管减压器可以安全有效进行椎管减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管减压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当暴力来自垂直轴方向的压力,通常也是高空坠落,足臀部着地,脊柱保持正直,胸腰段脊柱的椎体受力最大.因挤压而破碎,由于不存在旋转力量,脊柱的后柱则不受影响,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
破碎的椎体向四周散开趋势,碎块与椎间盘可以向后方突向椎管,可压迫脊髓产生症状。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在轴向受到暴力冲击而发生的垂直压缩损伤,使椎体分裂,椎体前后、左右径移位明显,其后缘骨块向椎管内突入,椎板、后纵韧带、棘间韧带也可损伤,可伴有或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1]。
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为观察组进行椎管减压器后路手术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为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2-48岁。
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23-4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进行椎管减压器后路手术治疗,选取同期的前行传统后入路手术的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椎管容积、Cobb角、残留椎体高度、神经功能症状、后背疼痛等项目进行评价。
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优势分析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肾托复位后垫枕过伸卧床,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对照组优良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者椎体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综合疗法;临床效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一种类型,是指间接暴力作用于椎体后,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椎体骨折。
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椎体畸形、疼痛等后遗症,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失去劳动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由此笔者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所得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判定标准》[1]:局部有压痛、叩击痛、肿胀等症状;骨折部位位于腰椎、胸椎;经X摄片、CT 检查显示椎体后缘无明显移位,椎体前缘高度≥1/2的稳定性骨折。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合并神经损伤及椎体脱位的不稳定骨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肺肾系统疾病者;对中药过敏者。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6.5±2.3)岁;车祸伤19例,坠落伤12例,重物压伤8例。
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
骨一科2012年
通过2011年的总结,我科在2011年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在急性期的应用,如形成三期协定方,诊断特殊病症,个体治疗,同时积极预防中老年原发疾病的发生,以及使用骨折部垫软枕等方案,不断改善治疗方案,在2012年我科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例104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87例,治愈74例,好转8例,无效5例。
有效率94%。
优良率85%。
差或无效6%。
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83.65%。
(一)、一般资料:
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躯干骨折,骨痿,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病例87例,男37例,女50例,男女比例1:1.35。
二、病期诊断
早期42例,中期30例,后期13例。
三、入院检查项目
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
四、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制剂85例,牵引疗法0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外敷、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6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86例,物理治疗87例,运动疗法87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0例。
中医治疗率98.8%。
五、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六、评价方法
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 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
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
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
七、结果
本组病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临床管理者资料基本齐全,可进入临床分析。
项目治疗前治疗四周后治疗后三年
椎高百分比(%) 58.1±7.82 93.1±9.46 93.65±10.48 Cobb角(°) 14.5±5.58 4.6±2.85 5.7±2.24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治愈74例,好转8例,无效5例。
有效率94%。
优良率85%。
差或无效6%。
(二)、难点与优化方案
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经上一年度优化方案的实施,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另一方面,通过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干预,改善腰背部的后突畸形,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
但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如对于中医治疗的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优化措施:难点1: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缺乏基础实验研究。
解决措施:对于不稳定或爆裂性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及早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并不需要行椎管减压。
或压缩不超过二分之一,症状严重的,可行椎体成形术。
并与上级单位如广州军区总医院合作开展关于截瘫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难点2:护理措施经验不足:
解决措施:
(1)心理护理由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病情来得突然,在精神上所受打击较严重,加之病程较长,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同时腰部疼痛较重,需绝对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导致患者自理生活能力下降,产生忧虑等不良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满腔热情,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变过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充满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流,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配合治疗。
(2)对症护理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要求卧硬板床,在胸腰部垫软枕,以便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减轻疼痛,避免并发症,受伤当天即可垫软枕,高度逐渐增高,可达10~15cm,垫枕应保持平整,衣服应拉平,防皱褶,应定时巡视防止发生褥疮。
(3)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主要为腰背肌及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
腰背肌的锻炼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腰背肌锻炼,使骨折部分复原,腰背肌的力量增加,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退变的发生,避免腰背部的疼痛及畸形,患者局部疼痛减轻后即可在床上进行。
股四头肌的舒缩练习,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增加腿部力量,防止下床摔伤。
(4)并发症的护理
A腹胀、便秘、尿潴留胸腰椎压缩骨折由于骨折部的出血,血肿刺激后腹胀,肠系膜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胃肠功能减弱,不习惯卧床排便,患者多伴有腹胀、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饮食减少,我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①饮食上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食物和香蕉、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品,多饮水,可防止大便干燥。
②在排除急腹症以后,可中药热奄包热敷腹部,腹胀严重者给予持续肛管排气灌肠等。
③协助患者排便,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屏风遮挡),给予充足时间排便,同时按摩患者腹部,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方法多用掌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30~40次。
④若小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腹部热敷,上述方法无效给予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d,以免泌尿系感染。
B褥疮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腰骶部及双侧肩胛部长期受压,极易因局部缺血而产生褥疮。
为防止褥疮发生,应给予腰围固定,每2~4h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的姿势下翻身一次,另外在受压部位采用红花酒精按摩,2次/d,必要时局部可垫气圈。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屈曲压缩暴力所致,故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尤其是能否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关系到患者的情绪稳定,而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牵引、用药,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建立自信心。
只有认真实施了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