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活性污泥法
- 格式:ppt
- 大小:8.81 MB
- 文档页数:37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一、预处理阶段。
在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工作。
污水处理方法1. 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2. 传统生物处理方法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2.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该方法通过将污水暴露在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2.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适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并能产生可再生能源,如沼气。
该方法通过将废水暴露在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3.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滤和沉淀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3.1 物理过滤物理过滤是通过滤网、滤纸等物理障碍物来阻挡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从而实现净化的效果。
3.2 沉淀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至底部,从而分离出清水的过程。
常见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淀罐。
4.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4.1 絮凝絮凝是通过添加化学絮凝剂将微小的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块,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4.2 氧化氧化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氯和臭氧。
5. 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外,还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污水处理方法,如电化学处理、紫外线消毒等。
6. 结论污水处理是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和污染物。
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有效的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AAO工艺的详解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近2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处理的目标,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工艺和AAO工艺。
AO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除磷的厌氧—好氧工艺,一种是用于脱氮的缺氧—好氧工艺;AAO工艺则是既脱氮又除磷的工艺。
1、AAO工艺原理及过程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并被去除。
该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组成,专性厌氧和一般专性好氧菌群均基本被工艺过程所淘汰。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
在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的作用,但BOD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
以上各种物质去除过程可直观地用图所示的工艺特性曲线表示。
污水进入曝气池以后,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好氧生物分解,BOD浓度逐渐降低。
在厌氧段,由于聚磷菌释放磷,TP浓度逐渐升高,至缺氧段升至最高。
在缺氧段,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TP保持稳定。
在好氧段,由于聚磷菌的吸收,TP迅速降低。
在厌氧段和缺氧段,氨氮浓度稳中有降,至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氨氮逐渐降低。
在缺氧段,NO3-N瞬间升高,主要是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的NO3-N,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硝酸盐浓度迅速降低。
在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升高。
2、AAO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
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当选择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废水的性质、水量、目标排放标准、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的介绍。
1. 传统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
它通过将氧气注入到废水中以支持生物处理过程。
废水与来自污水处理厂回流的污泥混合,形成活性污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曝气、沉淀和污泥处理等,来分解有机物和去除悬浮物。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废水类型、对温度变化适应性较强。
然而,传统活性污泥法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同时在处理高负荷废水时存在易产生污泥过多,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
2. 厌氧处理工艺(Anaerobic Treatment Process)厌氧处理工艺是利用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废水引入厌氧反应器中,厌氧菌可以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并产生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
厌氧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耗能低、产生可持续能源等。
然而,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氨氮和硫化物等物质的处理效果较差,并且需要将产生的废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3. 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过滤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在活性污泥法中引入膜设施,可以实现生物污泥与水的物理分离,从而实现高效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的去除。
该工艺的优点是出水质量稳定,能够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然而,膜生物反应器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对膜设施的维护也需谨慎。
4.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资源来处理废水的一种自然处理方法。
废水通过湿地中的多层植物根系和土壤层,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原理The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a widely used bi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方法,用于处理污水。
It works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oxygen to break down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effectively treating it before it is released back into the environment. 它通过利用微生物和氧气的结合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将其释放回环境之前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
The process requires the wastewater to be mixed with a culture of microorganisms, also known as "activated sludge," in aeration tanks. 这个过程需要将污水与微生物培养物(也称为“活性污泥”)混合在曝气池中。
During this m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consume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as a food source, and in the process, they also remove pathogens, nutrients, and other contaminants. 在这一混合过程中,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源,同时也去除了病原体、营养物质和其他污染物。
The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typically consists of several key components, including primary treatment, aeration tanks, final clarification, and disinfection.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通常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初级处理、曝气池、最终澄清和消毒。
第三章城市污水解决典型工艺流程第一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一、工艺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地注入空气,维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通过一段时间后,污水即生成一种絮凝体。
这种絮凝体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的,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生长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题,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足接触,使污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它的重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关键在于要使曝气池保持高的反映速率,让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处在良好的状态,同时要使曝气池内保持足够高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为此,沉淀后的活性污泥又回流至曝气池前端,使之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后充足接触,以反复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在正常的连续生产(连续进水)条件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不断运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由于合成作用的结果,活性污泥大量增殖,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愈积愈多,当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应适当排放一部分,这部分被排出的活性污泥称作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絮绒状颗粒,也称为“菌胶团”或“生物絮凝体”,其直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为1.002~1.006g/cm3,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cm2/mL。
活性污泥由有机物及无机物两部分组成,组成比例因污泥性质不同而异。
例如,城市污水解决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其有机成分占75%~85%,无机成分占15%~25%。
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成分重要由生长在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群体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其中以各种细菌及原生动物为主,也存在着真菌、放线菌、酵母菌以及轮虫等后生动物。
在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之间,原生动物为103个/mL左右,而原生动物中则以纤毛虫为主,因此可以用其作为指示生物,通过镜检法判断活性污泥的活性。
传统活性污泥法与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比较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废水处理成为一个愈发重要的环境问题。
活性污泥法作为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之一,在污水处理业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近年来,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反应原理、处理效果、应用范围等方面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反应原理比较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和吸纳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则结合了吸附和生物降解两种机制。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起首通过吸附作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生物降解作用被活性污泥降解。
相较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能够起到更好的去污作用。
二、处理效果比较在处理效果方面,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在于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生物降解效率高。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某些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果较差、容易形成污泥膨胀等。
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先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再经过生物降解作用,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并缩减了产生污泥的量。
因此,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应用范围比较传统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一般性污水,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能够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则更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
由于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能够通过吸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浓缩到吸附剂上,因此对于处理高浓度废水有更好的效果。
同时,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还可用于针对某些特定有机物的处理,如染料废水等。
结论:综上所述,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在废水处理方面各有优势。
活性污泥法作为有较长历史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根据水质的变化、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特点和运行管理、技术经济及排放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又发展成为多种运行方式和池型。
其中按运行方式,可以分为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法(即生物接触稳定法)、高速率曝气法等。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又称为传统活性污泥法。
推流式曝气池表面呈长方形,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曝气池中的水流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5-18所示。
在曝气过程中,从池首至池尾,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反应速度是变化的,F/M值也是不断变化的,微生物群的量和质不断地变动,活性污泥的吸附、絮凝、稳定作用不断地变化,其沉降-浓缩性能也不断地变化。
推流式曝气的特点是:①废水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②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③对废水的处理方式较灵活。
但推流式曝气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沿池长均匀供氧,会出现池首曝气不足,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推流式曝气池一般建成廊道型,根据所需长度,可建成单廊道、二鹿道或多廊道(见图2-5-18)。
廊道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5:1,以避免短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推流式曝气池的各项设计参数的参考值大体如下:BOD 负荷(Ns) 0.2~0.4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Nv) 0.3~0.6kgBOD5/(m3.d)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ts) 5~15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1500~35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1200~2500mg/L;污泥回流比(R) 25%~50%;曝气时间(t) 4~8h;BOD5去除率 85%~95%。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均匀一致的。
一口气看完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活性污泥法基本上是人工强化天然水的自净化。
它可以去除污水和悬浮固体以及其他可被活性污泥吸附的物质中溶解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具有对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
由于其广泛的性质,灵活的操作方式和良好的可控性,已成为生物处理方法的主体。
1 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混合而成的絮状污泥颗粒。
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
由于其生化活性,被称为活性污泥。
泥浆。
活性污泥的性状:从表面上看,活性污泥就像明矾花絮颗粒,又称生物絮体。
絮体直径为0.0 2-0.2mm,站立时可立即凝结成较大的天鹅绒颗粒并下沉。
活性污泥的颜色因污水的水质而异,一般为黄或茶棕色,供氧不足或无氧状态时为黑色,供氧量过大时为灰白色,含少量酸性、微土壤气味和带有霉变气味。
活性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在99%以上。
活性污泥的比重随含水率的不同而变化。
曝气池混合物的相对密度为1.002-1.003,回流污泥的相对密度为1.004-1.006。
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 cm2/mL。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小于1%,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其组成比根据未加工污水的性质而变化。
有机成分主要是居住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还包括一些惰性“难降解有机物”,其被进水污水中的细菌摄取和利用,以及微生物自氧化的残留物。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是以好氧菌为主的混合类群。
其他微生物包括酵母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正常活性污泥的细菌含量一般为107-108/ml,原生动物的细菌含量约为100/ml。
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中,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后生动物以原生动物和细菌为食。
它们形成食物链,形成生态平衡的生物种群。
活性污泥菌多以细菌胶束的形式存在,游离较少,使细菌具有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
游离细菌不易沉淀,但可以通过原生动物进行捕食,因此沉淀池的出水更清晰。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对比1. 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以微生物为核心,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传统活性污泥法具备处理效率高、工艺成熟、设备简单等特点。
传统活性污泥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器体积大、处理时间长、产生大量污泥等。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使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分解污水的处理工艺。
该工艺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餐厨废水等。
厌氧消化法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质,并产生可利用的沼气资源。
该工艺还能够减少污泥产生和处理成本。
厌氧消化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还较为依赖污水的成分和浓度,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产生的沼气的安全问题。
3. 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孔过滤膜分离微生物和液相的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高、所需场地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污水处理场合。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通过氧气的供应和废水的泵送来实现有氧条件下的污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的设备和运行成本较高,还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洗膜组件,否则可能导致膜堵塞和处理效果下降。
4. 生物填料法生物填料法是一种利用特殊的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基质来处理污水的工艺。
生物填料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填料,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生物填料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设备简单、运营成本低等优点。
生物填料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可能存在填料脱落和生物膜脱落的问题,需要定期更换填料和维护生物膜。
5. 高级氧化工艺高级氧化工艺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工艺。
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微污染物,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等特点。
高级氧化工艺对设备要求较高,设备成本较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等副产物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监测。
第16章活性污泥法16.1 基本概念16.1.1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以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组成的活性微生物为主体,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未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自身代谢的残留物。
16.1.2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流程1.产生:从间歇式发展到连续式2.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图活性污泥法特征1)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化学反应器2)曝气池内混合是一个三相混合系统:液相—固相—气相;混合=污水+活性污泥+空气3)传质过程:气象中 O2→液相中的溶解氧DO→进入微生物体内(固相)液相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固相)所吸收降解→ 降解产物返回空气相(CO2)和液相(H2O)4)物质转化过程:有机物降解→活性污泥增长16.1.3 活性污泥的形态、增长规律及有关指标1.活性污泥的形态与组成1 )外观形态: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体)为黄褐色絮凝体颗粒:2)特点:(1) 颗粒大小:Φ =0.02 ~ 0.2 mm(2)表面积: 20 ~ 100 cm 2 /mL(3)(2000~10000)m2/m3污泥(4)活性污泥形状图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M=Ma + Me + Mi + Mii1)Ma—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好氧细菌(异养型原核细菌)真菌、放线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2)Me—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3)Mi—活性污泥吸附的污水中不能降解的惰性有机物有机物( 75 ~ 85% )4)Mii—活性污泥吸附污水中的无机物无机物(由原污水带入的)(15~25%)挥发性活性污泥 M v = X v= Ma + Me + Mi活性污泥微生物(Ma)的组成活性污泥微生物 Ma 通常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组成。
1)细菌:(1)异养型原核细菌:107~108个/mL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在含糖类、烃类污水中占优势产碱杆菌属:在含蛋白质多的污水中占优势黄杆菌属大肠埃希式杆菌(2) 细菌特征:世代时间 G 短,一般 G=20~30min,并结合成菌胶团的絮凝体状团粒2)真菌:微小的腐生或寄生丝状菌3)原生动物:肉是虫鞭毛虫,纤毛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