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第04章分析样品前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39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考点整理(适用于期末、研究生考试)第一章药典概况一、药典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1.凡例:解释和使用药典的基本原则,并规定共性咨询题标准品、对比品系指用于鉴不、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治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以国际标准品举行标定;对比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举行计算后使用。
2.正文: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按笔画顺序罗列,单方制剂在其原料药后,药用辅料集中编排。
3.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办法、指导原则。
4.索引:中文按拼音排序,英文按字母排序。
二、药典发展与国外药典1.共8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05版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纳入,列为三部2.美国USP(32)-NF(27),英国BP,欧洲Ph-Eur,XXX药局方JP三、药品检验工作基本程序:取样、鉴不、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第二章药物的鉴不试验一、概述:判不真伪,检验是否为标示药物,别能赖以鉴不未知物。
二、鉴不试验项目1.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汲取系数)2.普通鉴不试验:依靠阴阳离子及官能团,证实是某一类,别能证实是哪一种。
3.专属鉴不反应: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选用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鉴不真伪。
三、鉴不办法1.化学法:呈群反应、沉淀生成反应、荧光反应、气体生成反应、使试剂褪XXX、测定生成物熔点2.光谱法:紫外(专属性别如红外)、红外、近红外、原子汲取、核磁共振3.X射线粉末衍射4.群谱法:薄层群谱、高效液相、质谱5.生物学法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概述1.来源(1)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在合成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别纯或未反应彻底、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副产物在精制时未能彻底除去而引入杂质。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知识性,强化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使其能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有在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药物分析》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1.《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
因此,保证广大人民能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是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药物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建立起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始终围绕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控制药品质量的规律与方法,掌握药物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分析的知识解决新药研发中和商品药物使用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3.《药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药物分析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4.《药物分析》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物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在药物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药物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样品前处理技术在药物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定义、分类、常用方法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定义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指在药物分析中,对药物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干扰物质、提高药物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的一系列操作。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是将复杂的实际样品转换为适于仪器检测和定量分析的形式。
二、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的不同,样品前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洗脱技术:通过洗涤样品来去除杂质,常用的洗脱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水相萃取和固相萃取等。
2. 浓缩技术:将样品中的分析物浓缩到较小的容量中,常用的浓缩技术包括蒸发浓缩、气相浓缩和液相浓缩等。
3. 分离技术:将样品中的目标物与干扰物质进行分离,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萃取、析出、萃淋和分液等。
4. 净化技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或干扰物质,常用的净化技术包括沉淀净化、离子交换净化和凝胶渗透层析净化等。
三、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目的,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通过吸附柱将样品中的目标物吸附,同时去除干扰物质,然后用溶剂洗脱目标物。
SPE具有简单、高效、高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等优势。
2.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利用两相不溶的溶剂,将样品中的目标物从样品液相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以实现分离和浓缩。
LLE具有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 直接注射(Direct Injection):适用于目标物浓度较高、样品不含干扰物质或对干扰物质不敏感的情况。
直接注射省去了前处理步骤,简化了分析流程。
4. 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利用溶剂与目标物之间的相溶性差异,将目标物提取到有机相中,以实现分离和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