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金融云技术白皮书_v2.0
- 格式:pdf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48
阿里金融云用户手册版本历史V1.0 2015/1/7 正式发布V1.0.1 2015/1/15 增加一些FAQ更新云盾新版相关操作V1.0.2 增加上传下载文件FAQ合并VPN客户端安装手册目录1. 实名认证 (3)1.1 实名认证流程 (3)1.2 常见问题 (5)2. 管理VPN (6)2.1 安装风云令 (6)2.2 开通与管理 (6)2.2.1 开通与绑定 (6)2.2.2 管理VPN用户 (7)2.3 登录VPN (8)2.4 常见问题 (8)3. 付款充值 (15)3.1 合同 (15)3.2 充值 (15)3.3 发票 (15)3.4 常见问题 (16)4. 云上应用搭建 (17)4.1 金融云推荐架构 (17)4.2 E CS云服务器 (18)4.2.1 E CS云服务器开通 (18)4.2.2 E CS云服务器管理 (21)4.2.3 安全组配置 (21)4.2.4 搭建金融云推荐架构 (24)4.2.5 常见问题 (25)4.3 S LB负载均衡服务 (27)4.3.1 S LB开通 (27)4.3.2 S LB配置 (28)4.3.3 搭建金融云推荐架构 (31)4.3.4 常见问题 (32)4.4 R DS数据库服务 (33)4.4.1 开通数据库服务 (33)4.4.2 配置数据库服务 (34)4.4.3 搭建金融云推荐架构 (37)1.实名认证 1.1实名认证流程 完成金融云认证后,会收到通过金融行业客户认证的通知,之后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如果不完成实名认证,无法开通SLB和OSS资源。
实名认证可认证为个人或企业。
建议企业机构进行企业实名认证。
企业实名认证有两个选择,可选择企业支付宝认证,或访问用户中心-‐>会员信息-‐>实名认证,进行认证。
如果选择登录支付宝快速认证,则需要登录企业支付宝帐号,登录成功后即可立即完成认证。
如果选择备案信息快速认证,则登录阿里云的备案系统后,即可立即完成认证。
KILL防火墙KFW V2.0产品技术白皮书北京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3)二产品特性 (3)三产品功能 (4)四产品性能指标 (7)4.1百兆防火墙系列 (7)4.2千兆防火墙系列 (7)一概述KILL防火墙V2.0是北京冠群金辰公司最新推出的高安全性硬件防火墙产品,它采用高性能硬件平台,加固了操作系统内核、优化了网络协议分析和处理性能。
此外,还提供状态检测包过滤、应用代理、动态路由、入侵检测防护、IPSec VPN、SSL VPN、抗DDoS攻击、深度内容检测、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KILL防火墙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安、军队、企业、电信、金融等行业的网络环境。
KILL防火墙系统有效的解决并改善了传统防火墙产品在性能及功能上存在的缺陷,综合了防火墙、VPN和IDS等多种功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更加显著的功能特性和优异的网络性能,同时具备广泛的适应能力。
二产品特性高安全性KILL防火墙具备强大的抗攻击能力,例如:防Syn Flood、Ack Flood、UDP Flood、TCP 连接耗尽攻击、Land攻击、Ping of Death、TearDrop、Smurf、Ping Flood、Jolt2等攻击。
KILL防火墙采用专用的安全系统内核,消除了采用通用操作系统造成的防火墙自身的安全隐患,保障了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性。
高稳定性KILL防火墙采用高质量的硬件平台和经过严格检验的软件质量检验,使KILL防火墙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性能KILL防火墙型号涵盖高中低端各种性能的产品,可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需要,最高级别的设备可达到接近万兆处理性能。
KILL防火墙产品方面具备先进成熟的技术,同等硬件平台上其性能高于同类产品。
灵活的部署方式KILL防火墙可部署在企业网络边界和内部网段。
提供强大的NAT/反向NAT、PAT等功能,可配置为路由模式、混合模式、透明模式等多种方式,适应大多数网络结构与应用需求。
T ongT ech®TongGTP6.0技术白皮书东方通科技公司技术白皮书(14)目录1.前言 (3)2.TONGGTP V6.0主要新特性 (3)3.基本术语 (5)4.体系结构 (6)4.1. 产品组成 (6)4.2. GTP节点 (6)4.3. GTP客户端 (7)4.4. 监控管理中心 (7)5.主要功能 (8)5.1. 文件收发 (9)5.1.1.多种文件类型 (9)5.1.2.任务的灵活调度 (9)5.1.3.文件筛选及过滤 (9)5.1.4.压缩加密 (9)5.1.5.断点续传 (10)5.1.6.流量控制 (10)5.1.7.文件组播 (10)5.1.8.文件发送后归档 (10)5.1.9.文件重发 (10)5.2. 权限管理 (10)5.3. 系统管理 (11)5.3.1.管理方式 (11)5.3.2.分域管理 (11)5.3.3.传输进度监控 (11)5.3.4.预警及故障告警 (11)5.3.5.集中任务管理 (11)5.3.6.任务配置 (12)5.3.7.动态配置 (12)5.3.8.监控管理 (12)5.3.9.查询统计 (12)5.3.10.操作审计 (12)5.4. 日志管理 (12)5.5. 链路管理 (13)5.6. 易用工具 (13)5.6.1.批量导入导出 (13)5.6.2.本地日志查询统计 (13)5.6.3.本地运行监控 (13)5.6.4.链路检测工具 (14)5.7. 传输扩展 (14)5.7.1.任务出口 (14)5.7.2.灵活的加密算法 (14)6.系统特点 (14)7.应用案例 (15)1.前言随着大型企业或机构实现业务集中处理后,各个数据中心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以及各种图像文件等需要及时快速地从省、市一级的服务器或终端传输到全国中心,或者从全国中心往省、市、县级中心下发,多数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FTP解决传输问题。
主要因为它是一个免费的非侵入式的软件,一个技术人员稍加培训即可在基于IP的网络上进行各种类型文件的传输操作。
软件许可证管理解决方案(SmartLIC V3.2) 技术白皮书重庆优正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前言 (3)SmartLIC所支持的许可类型 (3)SmartLIC软件功能详述 (3)SmartLIC产品包功能清单对比表 (4)系统基础管理 (5)✓许可服务器注册管理 (5)✓全局许可服务器看板管理 (5)✓各许可服务器详情看板管理 (6)✓SmartLIC在线用户查看(3.2标准版不提供此功能,专业版以上才提供) (6)✓License Server当前用户 (8)集中查看所有License Server上当前占用许可的用户信息。
(8)✓日志管理 (8)许可证防呆管理 (9)✓计时防呆(SmartLIC 客户端控件模式) (9)✓是否强制使用客户端 (9)✓设置vip用户 (10)许可证统计管理 (10)按各许可服务器各模块的使用率实时排列 (10)按指定许可服务器生成各模块当天使用分时图表 (11)按指定许可服务器生成各模块历史统计图表 (12)按指定用户生成该用户历史使用行为统计图表 (13)按时间段统计各许可服务器全局使用人次与时长 (15)许可证调度管理 (16)系统通知 (17)SmartLIC 运行环境网络部署 (18)SmartLIC V3.2所支持的软件说明 (19)前言SmartLIC是解决企业研发类等浮动软件许可证的共享和管理解决方案。
SmartLIC可提高软件许可的使用透明度管理,在符合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优化调度软件许可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节约软件的采购投资,并二次盘活企业的软件许可资产。
同时,SmartLIC还能为IT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丰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图表,以辅助IT管理者进行业务决策。
SmartLIC所支持的许可类型SmartLIC支持Flexnet/Flexlm, IBM LUM, DSLS, Safenet, 申思洛克等网络版许可服务器,涵盖了目前国际国内主流市场90%以上的网络浮动软件许可证管理。
2023年安化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与发展题库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点任务。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A2、“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点产业。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B3、“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要场景。
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正确答案为:C4、()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对数据要素市场相对准确、清晰的认识和界定,是探索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模式和方向的重要前提,也是值得各界商榷的难点所在。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A5、()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的集合。
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的集合。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B6、()从本质上来讲是产权的概念,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个人或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以物理或电子的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C7、()就是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向由市场配置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形成以市场为根本调配机制,实现数据流动的价值或者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
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正确答案为:D8、()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据产权、交易机制、定价机制、分配机制、监管机制、法律范围等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A、数据资源B、数据资产C、数字信用D、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正确答案为:D9、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0-2021)》,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归结为()大模块,覆盖数据要素从产生到发生要素作用的全过程。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目录1. 内容简述 (3)1.1 文档目的 (4)1.2 背景与需求 (4)1.3 文档结构概览 (5)2.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概述 (6)2.1 云存储技术简介 (7)2.2 云存储解决方案与企业需求匹配分析 (9)2.3 云存储优势与挑战分析 (9)2.4 解决方案核心功能概述 (11)3. 云存储解决方案技术架构 (13)3.1 整体架构图 (14)3.2 核心组件概述 (15)3.2.1 云存储平台 (16)3.2.2 数据中心与基础架构 (17)3.2.3 数据安全性与合规性措施 (19)3.2.4 可扩展性与性能优化 (20)4. 实施与部署 (21)4.1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22)4.2 实施步骤 (24)4.2.1 初始准备与规划 (26)4.2.2 数据迁移与备份策略规划 (27)4.2.3 安全性措施和合规性要求部署 (29)4.2.4 监控与维护策略制定 (29)4.3 用户培训与支持 (31)4.4 性能优化与调优 (31)5. 云存储解决方案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33)5.1 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 (34)5.2 合规性与遵从性管理 (35)5.3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 (36)6. 性能评估与监控 (38)6.1 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39)6.2 自适应性能调优 (41)6.3 系统监控与告警机制 (43)7. 迁移策略与数据管理 (44)7.1 迁移策略规划 (46)7.2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47)7.3 版本控制与恢复 (48)8. 成本效益分析与收益预期 (49)8.1 成本结构分析 (50)8.2 规模化效益分析 (51)8.3 预期ROI分析 (53)8.4 对比传统存储解决方案优势 (55)9. 案例研究与客户部署经验分享 (56)9.1 典型客户使用案例分析 (58)9.2 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 (59)9.3 客户反馈与建议 (61)10. 结论与未来展望 (62)10.1 总结陈词 (64)10.2 未来技术趋势与解决方案发展方向 (65)10.3 对企业的价值提升建议 (67)1. 内容简述本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文档旨在为贵公司提供一个全面地云存储解决方案的指南。
T ong T ech®TongGTP6.0技术白皮书东方通科技公司技术白皮书(14)目录1.前言 (3)2.TONGGTP V6.0主要新特性 (3)3.基本术语 (5)4.体系结构 (6)4.1. 产品组成 (6)4.2. GTP节点 (6)4.3. GTP客户端 (7)4.4. 监控管理中心 (7)5.主要功能 (8)5.1. 文件收发 (8)5.1.1.多种文件类型 (9)5.1.2.任务的灵活调度 (9)5.1.3.文件筛选及过滤 (9)5.1.4.压缩加密 (9)5.1.5.断点续传 (9)5.1.6.流量控制 (10)5.1.7.文件组播 (10)5.1.8.文件发送后归档 (10)5.1.9.文件重发 (10)5.2. 权限管理 (10)5.3. 系统管理 (11)5.3.1.管理方式 (11)5.3.2.分域管理 (11)5.3.3.传输进度监控 (11)5.3.4.预警及故障告警 (11)5.3.5.集中任务管理 (11)5.3.6.任务配置 (11)5.3.7.动态配置 (12)5.3.8.监控管理 (12)5.3.9.查询统计 (12)5.3.10.操作审计 (12)5.4. 日志管理 (12)5.5. 链路管理 (13)5.6. 易用工具 (13)5.6.1.批量导入导出 (13)5.6.2.本地日志查询统计 (13)5.6.3.本地运行监控 (13)5.6.4.链路检测工具 (13)5.7. 传输扩展 (14)5.7.1.任务出口 (14)5.7.2.灵活的加密算法 (14)6.系统特点 (14)7.应用案例 (15)1.前言随着大型企业或机构实现业务集中处理后,各个数据中心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以及各种图像文件等需要及时快速地从省、市一级的服务器或终端传输到全国中心,或者从全国中心往省、市、县级中心下发,多数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FTP解决传输问题。
主要因为它是一个免费的非侵入式的软件,一个技术人员稍加培训即可在基于IP的网络上进行各种类型文件的传输操作。
阿里云云数据库RDS版技术白皮书法律声明阿里云提醒您在阅读或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充分理解本法律声明各条款的内容。
如果您阅读或使用本文档,您的阅读或使用行为将被视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
1. 您应当通过阿里云网站或阿里云提供的其他授权通道下载、获取本文档,且仅能用于自身的合法合规的业务活动。
本文档的内容视为阿里云的保密信息,您应当严格遵守保密义务;未经阿里云事先书面同意,您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本手册内容或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2. 未经阿里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公司或个人不得擅自摘抄、翻译、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方式或途径进行传播和宣传。
3.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调整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有可能变更。
阿里云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下对本文档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并在阿里云授权通道中不时发布更新后的用户文档。
您应当实时关注用户文档的版本变更并通过阿里云授权渠道下载、获取最新版的用户文档。
4. 本文档仅作为用户使用阿里云产品及服务的参考性指引,阿里云以产品及服务的“现状”、“有缺陷”和“当前功能”的状态提供本文档。
阿里云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应的介绍及操作指引,但阿里云在此明确声明对本文档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可靠性等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任何单位、公司或个人因为下载、使用或信赖本文档而发生任何差错或经济损失的,阿里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任何情况下,阿里云均不对任何间接性、后果性、惩戒性、偶然性、特殊性或刑罚性的损害,包括用户使用或信赖本文档而遭受的利润损失,承担责任(即使阿里云已被告知该等损失的可能性)。
5. 阿里云网站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著作、产品、图片、档案、资讯、资料、网站架构、网站画面的安排、网页设计,均由阿里云和/或其关联公司依法拥有其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非经阿里云和/或其关联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修改、复制、公开传播、改变、散布、发行或公开发表阿里云网站、产品程序或内容。
数据交易市场解决方案(Data Exchange Market)V 0.1文档修订摘要目录第1章背景 (1)第2章解决方案目标 (5)第3章解决方案价值 (6)第4章解决方案特性 (8)4.1与政府合作的公信力市场 (8)4.2撮合交易的市场 (8)4.3独立的第三方市场 (8)第5章术语解释 (9)第6章解决方案介绍 (11)6.1解决方案架构 (11)6.1.1功能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技术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数据交易市场的交易内容和交易形式 (12)6.2.1数据交易内容 (12)6.2.2数据交易模式 (12)6.3解决方案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线上交易服务 (13)6.3.2交易撮合服务 (15)6.3.3会员活动服务 (16)6.4引进产品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1产品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产品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ata for Oracle数据库一体机技术白皮书【版本发布时间】【版本】【白皮书封面图片】目录产品简介 (3)产品背景 (4)产品架构 (4)产品特性 (5)金融安全 (5)金融合规 (5)高可靠性 (6)高性能 (6)可定制 (6)高性价比 (7)易扩展 (7)快速部署 (7)硬件模块 (7)计算节点 (7)存储节点 (7)InfiniBand交换机 (8)主机通道适配器(HCA) (8)56Gb/s无源铜缆 (8)软件模块 (8)Tencent Linux (8)LinkX (9)ASM (12)TMGR (13)TMON (13)数据迁移、备份 (14)高可用、容灾支持 (14)系统配置 (15)产品简介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Oracle RAC)实现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已经广泛适用于行业标准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TData for Oracle数据库一体机选择PCIe高速闪存卡、高性能X86服务器、InfiniBand高速互联技术、RDMA远程直接数据存取技术以及服务于腾讯百万级别服务器的Tencent Linux操作系统,结合Oracle RAC进行深度优化整合及调教,为用户提供高可用、易扩展、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适用于OLAP、OLTP以及混合负载等各种应用场景。
产品背景随着市场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金融机构在探索与实施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势必需要灵活可变的IT架构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的缩短创新产品的开发与实施周期以占领市场先机。
云计算服务凭借快速交付、易扩展性、低运维成本等特性,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创新试验的首选架构。
腾讯金融云敏锐的发觉很多金融行业客户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与拥抱云计算潮流所面临的许多痛点,借助迅猛发展的X86平台、PCIe高速闪存卡、低时延高带宽的InfiniBand 网络等,结合腾讯强大的技术实力推出TData for Oracle数据库一体机产品,助力金融客户业务创新。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下的新质生产力价值剖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的意义 (3)1.2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4)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的主要领域与特征 (6)2.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8)2.2 云计算与大数据 (9)2.3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 (10)2.4 5G 与移动通信技术 (12)2.5 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 (13)2.6 其他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15)三、新质生产力价值的内涵与构成 (16)3.1 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18)3.2 降低生产成本与资源消耗 (19)3.3 创新产品与服务 (20)3.4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21)3.5 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23)四、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对新质生产力价值的影响 (24)4.1 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25)4.2 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26)4.3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安全水平 (27)4.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8)4.5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30)五、典型案例分析 (31)5.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2)5.2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3)5.3 物联网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 (35)5.4 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36)5.5 其他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的案例 (37)六、结论与展望 (38)6.1 研究结论总结 (39)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40)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41)一、内容概要本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价值体现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核心力量。
论文开篇即指出,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不仅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更催生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
这种新质生产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如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等,均因数字技术的融入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编写单位: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2016年10月18日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际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轮变革中,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蚂蚁金融云、万向控股、微众银行、乐视、万达网络、平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专题研究,编撰形成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白皮书总结了区块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核心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标准化路线图等相关建议。
白皮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把握区块链发展趋势和规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速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2016年10月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内容摘要近两年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个发达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有关区块链的系列报告,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在国内,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制造企业积极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发展势头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