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李金梅作品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5.74 MB
- 文档页数:5
李久密作品欣赏规章制度Born in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Li Jiumi now is a first-level artist of China, member of Hebei Artists Association, vice president of Zhongyiming Beijing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research fellow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Research Society of Qinhua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etc.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nd won grand prizes.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and published into famous collections and journals.李久密,河北省奏皇島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秦皇岛美术家协会会员,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副院长,秦皇岛市委机关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多年来致力于山水、牡丹、竹、荷,以《画论六法》要求写生创作。
作品博众家之长,求物象的内在神韵,创意新颖、精丽清秀,形成了个人风格。
2022年,作品《国色天香》《荷花争艳》《天之娇》《鸟语花香》等被《中国杂志》刊登,被聘为中国拍卖艺术网高级艺术家。
2022年,作品《富贵到百年》《仙子贺寿》等被多家杂志登载;部分作品入编《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
2022年,为庆祝建国65周年应邀参加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核心价值引领风尚,翰墨丹青再续新篇”书画展,并入编书画作品集。
2022年,作品《天然富贵》被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刊登在封面上;作品《富贵吉祥》被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第六届“长城杯”书画作品集纳编。
李金山山水画欣赏李金山山水画欣赏李金山画语:关于“功夫在画外”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其本质意义在于以意定形,以意驱形,其独具的文学性、抒情性,以大观小,空灵的禅宗思想,博大精深的道法自然,深远的人文关怀,意冥玄化、纯任自然的创造。
这种烟波风月、平淡虚旷、萧条淡漠的境界是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这就要求中国画不光要具有书法和绘画本身的艺术内涵,更不可缺或缺的与之相关的很多文化的滋养和支撑。
诗词文赋、儒释道诸多传统哲学思想,和高度发达的思维体系、洞察能力,高度的人本理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都直接影响着作品本身品味、意境、思想内涵、艺术感染力等诸多因素。
这就要求创作者的人格、学养、心性、智慧全方位的积累达到相当程度,在创作的一瞬间集中赋予作品。
我从来就是把书法与文学视为画内的功课来做的,而且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涉猎戏曲、摄影、哲学等等,尽可能的开阔思路,博采众长。
我的书画作品,尽量题自己的诗文,在作画的时候诗文已经成竹在胸,画毕则题于其上。
总之,中国书画,是生存于悠悠华夏八千年文明的丰厚土地上的一朵鲜艳的奇葩,书内书外,互为一体,画内画外,内外兼修,才能融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体系中。
从古至今,那些书画艺术大家,都是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样样精通,王维、苏轼、赵孟頫、郑板桥、等等历史人物,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启功等等这些现当代大家都是如此,他们不仅是书画艺术大家,更是内外兼修的国学大师。
可见,对一个画家来说,除了画面语言表现技法外,书法、诗词、文学、哲学以及人格、学养、心性、智慧的修为都是缺一不可的。
不然,你的绘画作品也就成了索然无味的符号堆砌。
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是非常苛求的,自断其后路,逼着自己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李金山画语:关于“风格与境界”关于风格与境界,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但真探其精髓的能有几人呢?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谈到风格与境界,可以把它分开来讲,但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密不可分的。
047笔墨山水里的侠骨柔情|黄玲玲笔墨山水里的侠骨柔情黄玲玲《进山采撷》 李天本/作《黄山烟云》 李天本/作面对一幅山水画,你仿佛正站在高处俯瞰着一个壮观的瀑布群,所有的水流汇集于此,从数个高低不同的狭长绝壁奔流而下,瀑布下杂树姿态各异,无不展示着恶劣环境下生命的顽强。
裸露的怪石嶙峋,深一处,浅一处,将原始森林的原始风貌展现无遗。
凑近画前,仿佛有细雨般的水雾扑面而来,有滚石惊雷由远而近,瀑布的奔涌欢腾,落地的畅快决绝,让人感觉不是在画作前,而是在某个名山大川,某个如挂壁似的瀑布前。
李天本的画作就有这种亲临感,他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苍劲细腻,壮美秀丽,雄浑博大,深厚雅致,笔墨酣畅淋漓,气韵赏心怡人。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有上苍赐予他的引路人。
著名书画家魏启后先生曾给李天本多方指导。
中央美院李琦教授的讲座给李天本很多启发。
去年,他参加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由著名山水画家张宝珠先生亲自授课的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学习,得到了恩师的点拨和一些技巧的传授。
有了名家的指引,他的画作日渐娴熟老道。
技艺渐精,也要靠持之以恒,几十年来,李天本四处学习,光大学文凭就拿下了三个,他要撷取精华,为我所用。
生于泰山脚下的他,对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跋涉于山水间,挥毫泼墨宣纸之上。
一方桌,一摞纸,一点墨,一支笔,方寸之地写芳华,半生过往仍少年。
他激情永在,豪情万丈,落笔之时已成王侯。
军人的刚毅之气和在部队时习画的纯粹,就算是退伍多年,也初心不改。
他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笔墨048文学·艺术《名家名作》·品味《山间小溪》 李天本/作《山中访友》 李天本/作代替了钢枪,他要尽情书写祖国的壮美,用心呵护每一处景点。
他站在画作前构思,构图,造型,让万千丘壑藏于画作中。
他的画作,动与静,明与暗,冷与暖,立体的,写意的,都意味深远。
远峰,孤雁,苍松,流水,仿佛一气呵成。
高山黑石,浓雾薄云,绝壁上挺立的八角亭,孤立于世,与天相接。
李梅莹作品欣赏
成功书画网6月18日讯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院委会副主任、山东莱芜书画院院长李梅莹花鸟画作寄至成功美术馆,将在馆内展出。
李梅莹作品欣赏
观李梅莹笔下的花鸟画,是他对生活的深刻诠释与感悟,画家把生活描绘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精致画面,并通过对花鸟的灵动展现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力。
画家用娴熟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定格,即便一些平凡的飞禽、蔬果、抑或花草,都在他的笔下显得自然、生动,富有情趣,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李梅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然之中的那些真实而又朴素的美,并借由笔触赋以花鸟树木一种灵性,并渗透在画面中,表现出他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
李梅莹作品欣赏
李梅莹,1960年生于山东莱芜。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院委会副主任,山东莱芜书画院院长,莱芜市政协常委,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记者/苏娜)。
明代末期张宏三十六幅绘画赏析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
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
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忠等。
这里我们介绍张宏绘画作品。
张宏(公元1577年-1652)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
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
他的山水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乃明末吴门画坛之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
他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并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学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风格。
张宏平生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注重外师造化,汲取绘画养分,藉以开拓创作视野和体悟艺术真谛。
所作人物画,线条疏朗,形神俱佳,散聚得宜,皆具天然逸趣。
传世作品有:《栖霞山图》《句曲松风图》《浮岚暖翠图》《止园图》《青绿山水图》《西山爽气图》《华子冈图》《兰亭雅集图》《琳宫晴雪图》《越中十景册》《蜀葵图》《击缶图》《秋塘戏鹅图》《金山胜概图》《越中十景册2》《村径柴门图》《牧牛图卷》《史记君臣故事图》《山居雪景图》《袖里奇峰》《仿古山水册》《仿李唐幽溪书屋图》《古木寒鸦图》《灵岩积雪》《山水四屏》《吴中胜览》《幽山访友》《布袋罗汉图》《函关紫气图卷》《延陵挂剑图》《浮岚暖翠图》《山塘短棹图》《阊门舟阻图》《松下闲话图长卷》《山水图》《杂技游戏图》等。
在文献记载中,张宏一六五二年画过一幅《蜀葵图》,这是他留给人们的最后资讯。
明代末期张宏《栖霞山图》赏析《栖霞山图》,明代1634年,张宏,纸本设色,立轴,纵341.9厘米,横101.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栖霞山图》描绘的是南京近郊的风景名胜“栖霞山”,本画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
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使人看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世界之中。
心系山水乐享人生作者:镇娟来源:《名家名作》2019年第05期笼罩在薄雾中的群山巍峨峻挺,峰壁奇秀傲立。
几株苍翠、古朴的松树生气勃勃,傲然屹立于山巅,展示着迷人的风姿,似乎在诉说着这钟灵毓秀的群山数千年来的沧桑和历史。
欣赏着这幅精彩绝伦、犹如仙境的山水画,让我不由得想起贾岛的一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难得一见的壮美奇观,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一定想不到,这幅大气、灵动的山水画,是出自李有明老先生那支神奇的墨笔。
他泼墨挥毫,笔势朴茂雄伟,墨色淋漓酣畅,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尽显豪情。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用工作,就可以心无旁骛从事自己喜欢的艺术研究;有些人要工作,因此放棄了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但也有人利用业余时间,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李有明先生属于后者,他白天在单位兢兢业业地工作;晚上坚持勤练书法,数十年如一日,从不停歇。
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受邀参展,并屡获省、市级大奖,同时也颇受业内人士的称赞。
近年来李有明先生更是专注于学习研究绘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虽然李有明先生非科班出身,书法、绘画只是业余爱好,但他身上那种执着、专注,敢于追求所钟爱之物的艺术精神,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我尤其钟爱李有明先生的这幅《白云山里人家》。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条长龙盘绕在山头休憩,若隐若现,积蓄力量准备腾飞。
左边陡峭的半山腰上,几株高大、挺拔的松树手牵手、肩并肩,保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像是要去拥抱灿烂的云霞。
从半山腰往下,巨石纵横,还有几座飞檐翘角、黑瓦尖顶的楼阁、庙宇藏在山脚下,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之中。
微风四起,只见香炉清烟飘拂,紫气腾腾,让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
与此一河之隔的山村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几缕炊烟在简陋村舍的屋顶上袅袅升起,有人扛着锄头走在田间小道上,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
河中有一只乌篷船,是谁在船舱独自凝坐?瞧,他正在向我招手,邀我入画与他同坐在那只小小的乌篷船上,去体验乡间的风光美景。
纤手泼墨大写意——盛春红画作赏评兼三八献辞纤手泼墨大写意——盛春红画作赏评兼三八献辞文/张奎高我印象中,女子画画多为工笔或小写意,大写意者少。
枯枝甚至指墨画者更少。
若枯枝,指墨兼具又作大写意的女子,便可称为画界奇女子了。
我就认识了这样一位奇女子画家——盛春红。
那是去年12月26日,我在苏州盛泽参加一次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活动。
大会安排我发表了一个讲话。
并由朋友朗诵了我即兴创作的“心问”抒情诗。
朗诵者深情并茂的朗诵让全场一片寂静,不少人落下了感动的眼泪。
中间休息时,几位年轻的朋友来找我,说是想和我合个影,我这人喜交年轻朋友,当然慨然应允,合影后,各自加了微信,这其中就有盛春红。
几句闲聊得知,春红是南通人,寓居苏州,从事床上用品生意,唯一的受好是书画。
文学书画本一家,也算是以文交友吧,何况又是老乡呢,就这样我们成了至今仍是一面之交的朋友。
春节前,春红每天给我发一幅虎年手绘挂历图片,征求看法。
我是书画外行,不懂书法技法,但凡让我一见动心的东西,我就认为是美的。
故当我第一次看到春红的画作时,心中一动:好美的泼墨大写意!一个女子竟有如此的功底,心中生出几分喜爱。
春红的画作,既具有焦墨风格,又具指墨技法,故我称其为“双墨大写意”。
不管如此叫法是否专业,我自己懂得就好。
“双墨大写意”笔法酣畅,墨色浑交,清雅纯朴,意韵悠长。
见其画如见青山绿水,岫云淡烟。
如入桃源仙乡,蓬莱胜境!飘飘然,悠悠然,无限怡然!令我惊叹不已,回味无穷,竟忘了身在红尘里,窗外世界正喧嚷呢。
诗画,诗画,好诗如画,形神兼备。
好画呢,意韵悠长,令人遐想。
读春红的画作,我会目光与思绪齐飞,感叹与遥想共存,感慨无限……古代多少奇女子,她们以贤德奇才感动世人,留名青史。
为此,李渔为女儿们专门辑录了一部八卷古代贤女故事的《干古奇闻》。
蔡文姬,西施,貂婵,文成公主,李清照等古代才女尽在书中,以此书作为她们成长,学习的教科书。
“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空留桃花香”。
古朴之美、笔墨淋漓——当代著名艺术家李枚先生作品欣赏
李枚老师简介
李枚: 美国--爱德万斯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卓仁艺美教育机构董事长,当代艺术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天津美院,清华美院,四川美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法国当代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榜书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特级美术师。
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
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市场调研员,中国经济发展调研办公室调研员,天津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天津华侨协会副会长,天津羊绒协会会长,宁夏羊绒协会副会长。
2005年被国务院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百强企业;2006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优秀企业家”,2007年被国务院评为时代楷模,2008年被国务院发展战略委员会授予“创业中国年度十大榜样人物”和“中国成长型企业100强”;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被国务院发展战略委员会评为最具影响力的财富人物。
作品欣赏。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尤在当下,中国山水画诠释着“文化无止境”的审美延伸与拓展。
观李爱梅的山水画,能感觉到她通过笔墨和心智对天地自然物象那种超越时空的扩展和关注,在任意挥洒间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李爱梅的作品给我们创造了不一样的绘画语境。
特别是女性画家对色彩有着真实的自然感悟。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自我天趣中,女性自带三分姿色,正如唐·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中所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画面所呈现出的是物华天宝、彩色佳丽的意蕴,一股自然清秀扑面而来。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美好生活、写照大好河山的源泉,只有熟知这片沃土的艺术家,其笔下才能诠释有灵魂有感染力的作品。
对画家李爱梅而言,她似乎有着更深的认知与感悟,她笔下的作品是诗意的挥洒、是哲学般的丰润,不忘初心,笔墨相融,她努力运用绘画语言不断寻求内心沉浸的那片净土。
李爱梅的作品《四季欢歌颂党恩》不仅仅表现壮丽和雄阔,更是追求画意富有情趣蕴藉的山川风物。
其作品采用重叠式构图,人物错落叠加仿佛给人看山不是山,虚实相生之美妙,重现峰回路转之嵯峨;如诗如歌,迷离朦胧,物我浑化,山色空蒙雨亦奇般的风和日丽之景象。
画中可为树木葱茏,山色幽静而淳朴;画家采用传统中国年画的构图形式又融合西洋色彩的凝重与朴实,以浓墨重彩的笔触,表现闹中求静、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意味。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境。
画家既物我相融,捕捉人物布局中的各个场李爱梅,女,1965年3月生,祖籍山东青州市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居北京海淀区。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三次获得优秀奖,多次入选。
2012年8月,作品《三贤祠》入选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中国画作品展(宜兴);2012年10月,作品《武当仙境》入选话说武当·全国中国画展(十堰);2014年11月,作品《中学时代之一》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包头);2015年5月,作品《盛世安居》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南昌);2016年8月,作品《四季欢歌颂党恩》在希望的田野全国农民画作品展(青州)获优秀奖;2016年10月,作品《春雨细无声》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威海)获优秀奖;2016年9月,作品《春暖日融》在翰墨青州获优秀奖;2017年7月,作品《忆·南泥湾垦荒》入选中国(南昌)军事美术作品展。
从《金瓶梅》看明代书画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金瓶梅》,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风尚,无论人事、礼仪、饮食、服饰,无不曲尽其详。
本文所要探讨的,只是《金瓶梅》所反映的明代书画情况,以利于对明代书画的收藏、鉴赏、研究。
为了说明问题,先从不同版本《金瓶梅》的祖本--万历本《金瓶梅词话》摘录一些有关材料:(一)第7回叙贩布杨家:“正面上供着一轴水月观音、善财童子。
四面挂名人山水,大理石屏风。
“(二)第13回叙西门庆从姘妇李瓶儿(后纳为妾)处得到一卷春宫画。
(三)第34回叙西门庆夏日纳凉之翡翠轩:“两边挂四轴天青衢花绫裱白绫边名人的山水。
······正面悬着'翡翠轩'三字。
左右粉笺吊屏上,写着一联:“风净槐阴清院宇,日长香篆散帘栊。
“(四)第37回叙西门庆姘妇家:“房正面纸门儿镶的炕床,挂着四扇各种前面色绫缎剪贴的,和生遇莺莺蜂花香的吊屏儿。
“(五)第39回叙玉皇庙外方丈松鹤轩:“左壁挂黄鹤楼白日飞升,右壁悬洞庭湖三番渡过,正面有两幅吊屏,草书一联:'引两袖清风舞鹤,对一方明月谈经'。
“(六)第49回叙西门庆大厅:“两边挂的画,都是紫竹杆儿、绫边、玛璃轴头。
“(七)第59回叙妓女郑爱月儿家:“进入明间内,供养着一轴海潮观音。
两边挂四轴美人,按春、夏、秋、冬: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
上面挂着一联:'卷帘邀月入,谐瑟待云来'。
······西门庆坐下,看见上面楷书'爱月轩'三字。
“(八)第62回,叙西门庆请韩先生为亡妾李瓶儿画像。
(九)第69回叙西门庆姘妇林太太家:“正面供养着他祖爷太原节度、阳王王景崇的影身图“,“迎面朱红匾,上书'节义堂'三字。
两边书画丹青,琴书潇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
静谧淡雅出新作李桂荣黑天鹅系列作品赏析
张静
【期刊名称】《西部大开发》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初识李桂荣老师源于一次书画展.无意中在欣赏众多画家的作品之余看到了她索墨淡雅的花鸟作品,便被吸引.她的作品给人一种恬静惬意的舒适感,让您能在浮华喧噪的尘世间寻找到一份慰藉. 李桂荣老师端庄高雅、和蔼自然,给人一种安静、温馨之感.她与书画的缘分并不像大多数书画家一样是受天赋抑或是家人的影响,她
全靠自学,而当她开始自学的时候已经30岁有余.那年是1997年,在参加一次画展时,她有幸结识了西安国画院的王西京院长,更值得高兴的是她的画作得到了王西京
的赏识与肯定.随后便有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也就是这次机会,让她有幸进入了西安国画院.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张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卢志荣新作"秉承·延伸"2017系列——世界诗词之方舟 [J], 吉湘
2.2011年日内瓦高级钟表展碎石、流水、木化石、苔藓和土壤演绎出时间流逝的
静谧"万宝龙前卫艺术系列典藏" [J],
3.含蓄淡雅静谧幽玄——日本电影民族性美学解读 [J], 周建萍
4.淡雅如茶,28年心系青泉志不悔——记江苏省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李桂林 [J], 王婷婷
5.清逸淡雅情趣盎然——安庆博物馆馆藏郑珊、郑琳部分书画作品赏析 [J], 操春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牡丹写意与盛世神韵牡丹写意与盛世神韵——李建设国画
《一枝浓艳占春风》赏析
墨庐
【期刊名称】《前线》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1页(P127)
【作者】墨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雍容华贵绝非大红大绿--浅谈中国画写意牡丹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 [J], 祁国荣
2.意象品读寓情于画——张亮京国画《云锦丹绯竹石劲春风盛世暖人心》赏析 [J], 美文
3.师出名门自成一家落笔如神韵达四海--齐派名家、当代写意花鸟代表人物孙家海作品赏析 [J], 武文龙;宋广山
4.盛世写意山水媚道——当代中国画画家李晓东访谈录 [J],
5.“盛世写意·当代中国画提名展”在北戴河举行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38文学·艺术《名家名作》·品味秋韵笔墨情缘醉墨山人中国花鸟画最注重“意境”的表达,是天人合一的结晶在绘画层面上的具体反映。
中国花鸟画发展至今,正处于“不断前进又不失传统积淀回溯”的状态。
在当今的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很有造诣的花鸟画家,这当中尤为突出的是画家李素花,她的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她的作品构图严谨,设色淡雅,充满诗意,让人从中看到鸟语花香。
其展出的花鸟作品给人一种敦厚朴实墨韵飘香之感。
观她的作品,如同听一曲“百鸟争鸣”的音乐,澄澈空明,清新自然,婉转悠扬,余音袅袅。
她笔下的一花一叶均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通过对自然的热烈讴歌,尽情赞美,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期待。
李素花的画作,妙趣横生,娇而不媚,艳而不妖,墨韵纯正,笔意饱满。
正是因为她汲取那份营养,浸泡于那份寂寞,着意于艺术上的探索,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风,形成了她的花鸟风情和水墨情韵。
认真探索后,会发现她的画除了具有一般花鸟画的共性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梅花独特的“野性”和荷花中透出的妩媚和娟秀。
每一位欣赏者都会觉得,李素花的花鸟画,乍一看秀气十足,不论是梅花的铮铮铁骨,还是荷花的玉心丹青,都有独到之处,但仔细品来,却都有一股清新的委婉向你袭来,这就使得她的画耐看。
她笔下的花鸟画是寂静的、落寞的,更是清远的、不染纤尘的。
她用历史的笔墨叙述着花鸟画几千年的流变。
然而,就是在某个梅花枝头,某一个荷花蕊处,依然有着生命《梅香》 李素花/作039秋韵笔墨情缘|醉墨山人《秋之韵》 李素花/作李素花,字秋韵,斋号墨香斋,生于河北省涿州市。
现为涿州市书画院院士,中华国际文化艺术总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特约书画师,河南今网书画院院士,香港职业书画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会长,香港职业书画家协会会员。
的涌动,有着诗意的呈现。
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人们不能不感动于画家的活力;苍劲的梅花,婀娜多姿的荷花,隐隐的诗意,都在作品中尽显无遗,我们还可以看出画家的深厚情怀。
齐白石作品鉴赏------------------------------------------作者xxxx------------------------------------------日期xxxx井研中学高一九班—齐白石作品鉴赏组长:彭自强成员:翁静潘琴朱琴枚周丹汤敬梁小琴梅懿袁丽铭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创作赏析以形写神《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中,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进行惟妙惟肖的再现,而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即写物的神。
画面中山川、河流、蝌蚪无不生动鲜活。
而齐白石先生着重的是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
显然齐白石先生是经过了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作画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迁想妙得,提笔一挥,才能够把对象的形和神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空间灵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上,留有大块的空白,即天和水的地方不着墨色,留出白纸。
这样的表现使画面虚实相生,使主体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层次,布局更加合理。
画面却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
山峦由近及远,河流由远及近,仿佛蛙声也从远处传来,让人如身临其境。
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
讲究意境《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就是秉承中国画“重墨不重色”的特点,巧妙而娴熟的用墨,使画面有了色彩的感觉.墨即是色,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可以使人有不同的色彩的感觉。
文学·艺术《名家名作》·品味008天地大美 雄强浑厚张大迁北国山人李爱东自幼酷爱文艺,诗书画印兼修;秉承于传统 ,生发于心悟。
数十年来,创作佳作无数,并屡次获奖。
近年来,李爱东应社会各界人士及公司、部门之邀,创作了大量巨幅山水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李爱东在潜心钻研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勇于开拓。
他的山水画具有大气象;他的花鸟人物作品同样气韵生动、意境深邃,让人充满了遐想。
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给人一种清新、典雅、宁静、绚丽的美好感受。
在山水画中,山以水为血脉,水是生命,山无水不活;山静水动,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李爱东山水画中对水的处理就非常灵活、自然,或掩映、或留白、或晕染,水与画面中其他景象互相作用,形成和谐、灵动的意境,使画面更加生动,具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巨幅山水《中华魂》不同于一般主题性创作的大视野、高视角,构图经营匠心独运,以瀑布之水为具体对象,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飞瀑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
这幅作品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的气概,勾画出了飞瀑奔流的壮观景象,气势磅礴,隐含着丰富的意蕴,极富艺术感染力。
整幅作品顶天立地,这种满构图,让人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冲击力:黄河之水浩浩汤汤扑面而来,波浪滔天之势尽泼在画上,雄健浑博,气魄逼人,颇有“万法一瞬”的感觉。
巧妙的留白营造了烟波四起、满幅飞流的场景,给人以“无中生有”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当代画坛中,李爱东凭借其频频闪现的艺术灵感、灵敏的艺术嗅觉和勤奋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精品力作。
李爱东最受人追捧的作品是《鸿运当头》。
鸿运当头是国画山水中的一个经典题材。
他应用色彩艳而不俗,构图巧妙,用恰到好处的点染和独到的手法,演绎了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山水美景。
画面中,高山耸立,沟壑纵横,祥云飞渡,树木点缀,屋舍古朴,小桥流水,《长城雄风》 李爱东/作009意境幽雅。
李金生作品
成功书画家网李金生的国画中流露出一种文人情怀,作品充满诗韵与灵气,并且注重内在精神修养,把握画面整体的气韵和情趣,有着独特的审美规律与笔墨表现技法。
在当代书画家绚丽陇原行之“敦煌朝圣”——大型书画采风笔会活动中,李金生挥毫泼墨为金城的书画爱好者的展示了其对笔墨的理解。
在李金生的水墨人物作品里,笔墨随了时代。
他在画中竭力寻找、借鉴一种现代人内心的力量,这是最本质的现代体验。
它们无关乎水墨自身的程式,最根本的是题材的实验,这是年轻人情绪的宣泄,是摆脱程式的注入自我的最佳尝试。
笔墨作为一种手段,为李金生表现现代性提供了契机,这样的水墨尝试有了新的意义,更有一种恰当的魅力。
而他的花鸟画能够带给欣赏者自然的美丽和生气,他通过画面向我们述说这充满了趣味的花鸟的世界。
李金生作品
李金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滨州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近二十年来,画家李金生积极学习、借鉴前辈的绘画风格,逐步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技巧,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极具时代性的审美视角赢得了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记者/汪利利)
李金生作品。
书画家李金梅作品赏析
李金梅,山东齐河县人,1968年7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百位实力派书画家,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教育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将军书画院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书画家李金梅作品——论语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李金梅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她受家庭的熏染,自幼酷爱书画艺术。
书画家李金梅作品——《竹叶青》
2001年她创办了济南市小白兔艺术学校,她从事书法、国画、陶艺教学与研究,“不泥古,不忘古”书法擅长真、行草、隶书、篆书、尤精篆书。
用笔遒劲厚重,苍中有润,润间带枯,枯润得宜。
笔姿变化入微,既讲究用笔,更善于用墨。
后师承著名书法家陈梗桥、戴月等先生,国画师承陈我鸿、杨硕、杨象宪、高天祥等先生。
其作品先后入选国际、国内权威性书法大展。
并被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友好人士收藏。
2004年入选荷花泉韵书法篆刻大赛。
2005年入选山东首届刻字艺术展。
2006年入选全国第六届刻字艺术展,同年篆刻入选建国六十周年大赛并获优秀奖。
2007年济南市庆十七大美术书法作品展篆刻获优秀奖。
同年建军80周年全国书画展篆刻获三等奖。
2008年入选国际第十二届现代刻字艺术展作品并被收藏,同年入选全国第十七届艺术刻字展。
2008年在第十三届中小学生书法,国画展中分别获老师类一等奖。
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百米长卷书法捐赠活动中作品被收藏。
同年参加第七届中韩书法交流展,作品被韩国友人收藏。
2011年入选第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
2012年至今免费为黎明学校残疾学生教授陶艺课程。
书画家李金梅部分作品欣赏:
《丝瓜藤》
信封
以上作品均来自画来画去书画商城
让书画艺术走进生活
欢迎订阅画来画去书画商城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