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甲骨文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5
幼儿园甲骨文识字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幼儿园甲骨文识字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甲骨文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能够识别并书写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字符;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识甲骨文的基本特点和形态;2. 掌握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字符;3. 培养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甲骨文的基本知识和字符;2. 甲骨文字符卡片;3.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4. 绘本或儿童故事书。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甲骨文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
2. 与学生互动交流,询问是否听说过甲骨文,是否知道甲骨文的特点和用途。
正文(20分钟):1. 展示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字符,解释其形态和意义。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图片进行示范。
2. 将甲骨文字符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尝试模仿书写。
3. 引导学生一起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在黑板或白板上书写甲骨文字符,教师逐个点评和指导。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甲骨文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甲骨文的铭文、器物上的图案等。
2. 通过绘本或儿童故事书,讲述与甲骨文相关的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巩固(10分钟):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甲骨文字符,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在纸上书写,并在旁边写出字符的意义。
2. 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甲骨文字符,并向其他组介绍其意义和形态。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学习甲骨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甲骨文,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检查学生书写的甲骨文字符的准确性和笔画顺序;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小组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进一步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 提供更多甲骨文字符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3. 组织学生参与甲骨文相关的手工制作或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对甲骨文的理解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它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系统文字。
甲骨文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甲骨文也是我们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宝贵资料,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历程和构形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甲骨文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一些甲骨文书法家将甲骨文进行艺术加工,形成了独特的甲骨文书法艺术。
甲骨文还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如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文化创意等方面,为现代艺术和文化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创意。
总的来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的珍贵遗产。
它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和价值。
写一篇甲骨文的认知作文
那片古老的黄土地,你知道吗?藏着好多宝贝呢!龟甲和兽骨上,竟然有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甲骨文啊,古代的文字,可以告诉你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想象一下,你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这些刻在骨头上的字,就像破解密码一样,多酷啊!
说到甲骨文,我就想起了它独特的模样。
它看起来有点像画,又有点像符号。
比如“日”字,就像一个圆圆的太阳,一看就懂。
古人真是太有才了,能用这么简单的笔画表达那么多意思。
每次看到这些字,我都觉得好像穿越到了古代,和古人面对面交流一样。
你知道这些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吗?我告诉你哦,是在殷墟那个地方挖出来的!想象一下,考古学家们挖着挖着,突然挖到了一堆骨头,上面还有字!这得多激动啊!这些甲骨文就像是历史的碎片,被埋了那么多年,终于重见天日了。
每次想到这些,我都觉得我们真的好幸运,能有机会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
甲骨文的研究与历史价值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字之一,是指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所使用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甲骨文不仅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语言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阐述甲骨文的研究和历史价值。
一、甲骨文的研究方法甲骨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1、硬笔拓片法;2、软笔拓片法;3、数字拓片法。
硬笔拓片法是指现场或者博物馆里,使用硬笔或刀具直接在甲骨或骨片上进行刻划,同时用油性墨水或石墨粉描绘。
软笔拓片法是在甲骨或骨片上铺一层厚厚的纸张,用软笔在纸张上描绘,从而得到甲骨或骨片的凹凸图案。
数字拓片法是在甲骨或骨片上盖一个专用的透明膜,在透明膜上描绘图案并拍照。
二、甲骨文的历史意义首先,甲骨文记录了商代社会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甲骨文内容涵盖了商代各个方面的信息,如祭祀、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对于了解商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商代社会。
其次,甲骨文还记录了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从发明文字走向正字文字的过程,同时也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汉字的演变,是我国古代文字的一个漫长历程。
研究甲骨文可以了解当时文字的发展轨迹,为了解汉字的演变提供帮助。
此外,甲骨文还提供了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甲骨文可以了解到商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如王权的中心化、宗室的权力、农民阶层的弱势等。
甲骨文还记录了我国古代宗教和信仰的内容,如神说、卜辞、宗庙等,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神话和传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最后,甲骨文还具有研究语言和语言学的价值。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语料库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珍贵语言材料,涉及音韵、语法、词汇等方面。
研究甲骨文可以了解古代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演化过程,对于学习古代语言、比较语言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认知一、引言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唯一的可考的文字材料,是中华文明之源。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对于当今现代汉语的语义解释和词汇研究也有深刻的启示。
最近,甲骨文考古领域发现了一些新的甲骨文,为我们对于古代历史的认知提供了新的线索。
本文将从新发现的甲骨文入手,展开探讨甲骨文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认知。
二、新发现的甲骨文近日,中国甲骨文保存协会宣布,在安徽省均县出土了一批新的甲骨文。
这些甲骨文约有7200片,年代跨度为商代中期到晚期。
其中,大部分是龟甲上的记载,还有少量的兽骨、象牙片,内容涉及到人名、宗族、部位、用途、时间、数目、地名等方面。
这些新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商代社会和文化的认知,而且对于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比如,其中一个词语“峤”在《说文解字》中没有解释,但在这批新甲骨文中出现了多次,并且描绘为两个山峰相连。
这就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峤”原本是一个复合词,是由两个山峰组成的。
三、新认知的甲骨文除了新发现的甲骨文,近年来甲骨文考古领域还有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
比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学勤发现了一批商代末期甲骨文中的“龙”字,在这些甲骨文中出现的“龙”字与我们现代认知的龙图腾完全不同,而是描绘为长颈、长脸、长爪的奇怪生物。
这些甲骨文中描绘的“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祥龙图腾,而是古代商人对于某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生物或符号的语言描述,而这种语言描述的变化和演化也是我们了解甲骨文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近年来还有一些关于甲骨文的新认知。
比如,甲骨文中最经常出现的字之一是“一”,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一”的含义有所分歧。
有的人认为“一”是数字“一”的意思,而有的人则认为“一”是类似于“某个”的不定代词。
但从甲骨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一”往往与人名、地名、职务、时间等概念相结合使用,这就表明“一”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或不定代词,而是具有丰富的词义和文化内涵的。
甲骨文字对照表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主要刻在甲骨或龟壳上,已经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为您提供甲骨文字对照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甲骨文。
一、甲骨文字的基本概述甲骨文字是以简洁的线条和图形来表达含义的。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象形文字,即直接以图像形状来表示字义;另一类是指事文字,即通过线条的组合来表达字义。
甲骨文字的结构和形状各异,包括横画、竖画、点画和曲画等,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特征。
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字和其对应的现代汉字的对照表,以方便大家学习和理解甲骨文的含义:1. 人:甲骨文中的人形图像与现代汉字“人”相似,表示人类。
2. 日:甲骨文中的日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日”相似,表示太阳或日期。
3. 月:甲骨文中的月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月”相似,表示月亮或月份。
4. 山:甲骨文中的山形图像与现代汉字“山”相似,表示山脉或山岳。
5. 水:甲骨文中的水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水”相似,表示水流或水域。
6. 木:甲骨文中的木形图像与现代汉字“木”相似,表示树木或木质材料。
7. 火:甲骨文中的火形图像与现代汉字“火”相似,表示火焰或火灾。
此外,甲骨文字对照表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字形和含义。
通过学习这些甲骨文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三、甲骨文字的意义和价值1. 文化传承: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甲骨文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宗教、农业等。
2. 考古价值:甲骨文是中国考古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揭示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 教育意义:学习甲骨文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和文化背景。
同时,学习甲骨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甲骨文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活动内容1.甲骨文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甲骨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让学生初步了解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甲骨文书写体验:提供甲骨文书写工具,指导学生书写简单的甲骨文,让学生亲身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3.甲骨文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书写的甲骨文作品,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相互学习、交流。
4.甲骨文创意制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甲骨文元素进行创意制作,如制作甲骨文书签、甲骨文挂饰等。
三、活动步骤1.前期准备:(1)组织筹备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分工。
(2)联系专家,安排讲座时间和地点。
(3)准备甲骨文书写工具、展示板等所需物资。
2.活动实施:(1)开展甲骨文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甲骨文书写体验,指导学生书写简单的甲骨文。
(3)收集学生书写的甲骨文作品,进行展示和评选。
(4)开展甲骨文创意制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甲骨文创意作品。
3.活动总结:(1)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成果和不足。
(2)将学生的甲骨文作品和创意制作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活动成果集,供学生留念和展示。
四、活动评估1.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作品质量等方面评估活动效果。
2.对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注意事项1.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3.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一个小学甲骨文活动的基本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为您策划一次成功的甲骨文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 (2)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 (2)精选3篇(一)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通过研究甲骨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在学习和研究甲骨文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用骨头和龟甲等编写的文字。
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我对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甲骨文记载了古人们的祭祀仪式、生产活动、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古代社会的面貌。
其次,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通过对象的描绘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学习甲骨文需要细心观察和推敲,因为一个字形背后可能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甲骨文,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人民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化精神。
再次,甲骨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明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通过研究甲骨文,我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学习甲骨文需要耐心和毅力。
甲骨文的解读并不容易,需要阅读大量的甲骨文文字材料,并且需要对古代汉字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和研究甲骨文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毅力和耐心。
总之,学习和研究甲骨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工作。
通过这一过程,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甲骨文,探索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助力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 (2)精选3篇(二)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学习甲骨文,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天文、地理、生物、人文等方面的认知已经相当深入。
环节四:品甲骨文之意出示“日、月”“人、女”两组甲骨文字,引导学生感悟甲骨文蕴含的智慧之美。
认真听讲思考感悟突出甲骨文字的智慧之美,升华学生对文字是古人智慧结晶的认识。
环节五:小组探究出示世界四大古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和古中国的甲骨文字,引导学生探究:为何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经过发展演变后能够沿用至今?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归纳总结拓展学生思维,树立世界视野,感受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为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环节六:课堂小结100多年前王懿荣先生发现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百年后的今天,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再次震惊了天下。
甲骨文之所以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因为“它记忆了时间,记忆了历史,记忆了文明,……它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我们今天写好每一个汉字,就是在向这些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致敬,就是在向我们古人的智慧致敬。
认真听讲首尾呼应升华认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教学环节关注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本课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知甲骨文之史”“感甲骨文之运”“析甲骨文之形”“品甲骨文之意”四个环节,将甲骨文的考古发掘、甲骨文之父、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的历史价值以丰富的图文材料加以呈现,让学生在观察、书写、比较、思考中了解甲骨文,自主总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感悟古人的造字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重难点的落实和突破别具匠心。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认一认、猜一猜、写一写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总结甲骨文的造字规律,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并将学生作品融入课堂,很好地落实了重难点。
3.思维拓展部分还需材料辅助。
为了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本课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中,为何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经过发展演变能够沿用至今?”学生大多能够从古人对甲骨文字的改造,从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两个角度来说明,还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但几乎没有学生能够从世界其他文字没有沿用下来的角度思考问题。
甲骨文观后感我一直对古老的文化充满好奇,甲骨文那神秘的符号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
所以当我有机会深入了解甲骨文相关的内容时,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
甲骨文啊,那可不仅仅是一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奇怪符号。
每一个字符,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看着那些甲骨文的图片和解读,我就想,这得多聪明的脑袋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东西啊!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些甲骨文很形象,就像简笔画一样。
比如说“日”字,就像一个圆圈中间加个点,这不就是古人眼中的太阳嘛!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感叹,这也太有趣了吧!虽然我们现在的文字和甲骨文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但其实根源就在这儿呢。
不过呢,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也有点头疼。
毕竟甲骨文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很多解读都还有争议。
有些字的含义,学者们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看法。
这时候我就想,要是能穿越回古代,亲自问问那些创造甲骨文的人就好了,哈哈!这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古代文化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甲骨文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也是相当的丰富。
从祭祀到农耕,从战争到家庭,感觉就像一部部小短剧在我眼前播放。
我就寻思着,这小小的龟甲兽骨,承载的东西可太多了!我觉得甲骨文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它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敬意。
你想啊,在那么古老的年代,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的技术,他们却能创造出如此独特的文字体系。
这真的很了不起!看完关于甲骨文的这些内容,我真是感触良多。
我就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快节奏,有时候都忘了我们的根在哪里。
甲骨文就像是一个提醒,告诉我们,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你们看了甲骨文相关的东西,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我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了解甲骨文,感受这份来自远古的魅力!。
写一篇甲骨文的认知作文
甲骨文的奇妙探索。
哇塞,甲骨文!这玩意儿可是真的古老啊!你知道吗,那些龟
甲兽骨上刻的,可都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故事。
每一个字都像是
一幅画,一看就能明白意思。
比如那个“日”字,看着就让人想到
大太阳;还有那个“月”字,简直就是天上挂着的月亮嘛!
这些甲骨文,不仅仅是文字的起源,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
代的大门。
想象一下,古代的巫师们围着火堆,拿着龟甲,一边祈
祷一边刻字,那场面得多神秘啊!还有那些商王们,他们是不是一
边喝着酒,一边在兽骨上刻下自己的战功和祭祀的事情?
说真的,探索甲骨文就像是在跟古人聊天。
你看那些字,虽然
看起来复杂,但仔细琢磨一下,就能感受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这些文字,就像是古代的密码,等着我们去解开它们背后的秘密。
每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特别兴奋,好像自己真的在和古人对话一样!。
幼儿认识甲骨文的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探索甲骨文的神秘世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和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对甲骨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甲骨文的样式和文字。
2. 甲骨文的复制品或相关书籍。
3. 画纸、彩色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4. 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一些甲骨文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发幼儿对甲骨文的兴趣。
2. 通过简单的问题,了解幼儿对甲骨文的了解程度。
探究(15分钟):1. 介绍甲骨文的起源和用途,解释它是古代中国人用来记录文字的一种方式。
2. 展示一些常见的甲骨文样式和文字,解释它们的含义。
3. 鼓励幼儿观察和分析甲骨文的形状和结构。
实践(20分钟):1. 分发一些甲骨文的复制品或相关书籍,让幼儿自由观察和探索。
2. 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甲骨文练习题,让他们尝试猜测和书写甲骨文。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甲骨文样式,用彩色笔绘制在画纸上,并尝试解释它的含义。
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绘制的甲骨文,并解释它的含义。
2.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在探索甲骨文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3. 结合幼儿的反馈,总结甲骨文的重要性和价值。
反思:这个教案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总结的步骤,让幼儿逐渐了解和认识甲骨文。
通过观察和分析甲骨文的形状和结构,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合作的活动则促进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提升他们对甲骨文的认知和理解。
甲骨文介绍50字小学生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3、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4、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5、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
6、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7、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8、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
9、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10、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11、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
12、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
13、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14、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气象、占卜方面的情况,又标志着文字接近成熟。
15、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16、介绍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
17、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
18、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
19、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甲骨文,发表专著有2000多篇。
20、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
基于情境认知的甲骨文互动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王妍;董瑶;司峥鸣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22(35)1
【摘要】为解决当前甲骨文文创产品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内容单一、视觉风格杂乱、教育性与娱乐性融合度低等问题。
在分析市场上已有的甲骨文文创产品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融入甲骨文互动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意思路,设计出内容模块和交互方式、视觉效果和交互情境等方面的实践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
设计实践。
开发了一款甲骨文互动文创产品,帮助用户在情境中识读甲骨文,感受甲骨文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为甲骨文的传播与保护做出了一些探索。
为同类传统艺术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王妍;董瑶;司峥鸣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2
【相关文献】
1.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韶华金陵"校园文创产品开发为例
2.基于情境系统的湖湘文创产品设计评价研究
3.情境认知视域下的亲子农
园文创产品设计研究4.基于儿童群体的博物馆互动式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5.基于南京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牛首山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骨文的引申义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其中一些字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产生了许多引申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甲骨文引申义:
1. 识字能力:甲骨文最初是用来记录祭祀活动和政治事务的,因此甲骨文的引申义中有一些与识字能力和知识相关的意思。
2. 分辨真伪:作为一种历史记载的文字,甲骨文本身就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经验,因此,甲骨文的引申义中也有一些与分辨真伪、鉴定事物的能力相关的含义。
3. 考古学研究: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读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结构等,因此,甲骨文的引申义中也有与考古学相关的意思。
4. 色彩、纹样:甲骨文在一些器物上的使用,也赋予了这些器物独特的色彩和纹样,因此,甲骨文的引申义中也有一些与色彩、纹样相关的含义。
总的来说,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不仅仅是用来记录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它的引申义也涵盖了知识、智慧、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