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广场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5
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项目背景苏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苏州的城市发展一直受到全国各地关注。
狮山位于苏州市南部,是该市一个重要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
狮山广场占地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坐落在狮山CBD商圈中央,是该地区最大的公共广场。
目前,苏州狮山广场旧貌换新颜的规划方案正在酝酿之中。
设计理念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的设计理念是结合“金融、商业、文化、娱乐、休闲、交通、景观、生态”八大元素,打造一个功能多样、文化有内涵、绿色环保的城市中心公共广场。
设计师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使广场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品质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场布局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总占地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8万平方米的水景和绿地。
广场由北部、中部、南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北部区域包括狮山CBD商圈,有多家商业中心、大型超市等商业设施,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服务;•中部区域是广场的主体部分,包括中央广场、草坪、喷泉、雕塑等景观,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南部区域则是退步区域,有多个社区和服务设施。
建筑风格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采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建筑风格与苏州的文化底蕴相呼应,具有明清古典建筑特点的建筑,以及现代新材料的建筑结构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设施设备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还包括一些设施设备和服务,例如:•公共厕所:广场内设置多个公共厕所,方便游客和市民;•垃圾桶:在广场各个角落都设置垃圾桶,方便游客随手丢垃圾;•扶梯和电梯:在地铁站周围区域设置扶梯和电梯,方便残疾人和老人进出地铁站;•无线网络:设置了无线网络覆盖广场范围,方便市民和游客上网、分享信息。
结论苏州狮山广场规划方案具备了明确的设计目标,融入了苏州市的地理和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相结合的特点。
广场内的设施、设备和服务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大大提高了市民和游客的体验感。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一、集会广场集会广场一般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民间传统节日等活动。
这类广场不宜过多布置娱乐性建筑和设施。
集会广场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
这类性质的广场,也是政治集会、政府重大活动的公共场所。
如天安门广场、上海人民广场、兰州市中心广场等。
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游行检阅、群众集会、节日联欢的规模和其他设置用地需要,同时要注意合理地布置广场与相接道路的交通路线,以保证人群、车辆的安全、迅速汇集与疏散。
集会广场中还包括宗教广场,它一般在教堂、寺庙及礼堂前举行宗教庆典、集会、游行。
宗教广场上设有供宗教礼仪、祭祀、布道用的平台、台阶敞廊。
历史上宗教广场有时与商业广场结合在一起。
而现代宗教广场已逐渐起到市政广场和娱乐性广场的作用。
集会广场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部位,因此在广场设计时,都要与周围的建筑布局协调,无论平面立面、透视感觉、空间组织、色彩和形体对比等,都应起到相互烘托相互辉映的作用,反映出中心广场非常壮丽的景观。
常用的广场几何图形为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组合。
不论哪一种形状,其比例应协调,对于长与宽比例大于3倍的广场,无论从交通组织、建筑布局、艺术造型和绿地设计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因此,一般长宽比例以4:3、3:2、2:1为宜。
同样,广场的宽度与四周建筑物的高度也应有适当的比例,一般以3-6倍为宜。
广场及其相接道路的交通组织甚为重要。
为了避免主干线上的交通对广场的干扰,在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中,必须禁止快速干道和主干道上过境交通穿越广场。
有时,为了安全、整齐,应规定不允许载重汽车出入广场。
广场内应设有灯杆照明、绿化花坛等,起到点缀、美化广场以及组织内外交通的作用。
另外,在广场横断面设计中,在保证排水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坡度,以使场地平坦。
广场中心一般不设置绿地,多为水泥铺设,但在节日又不举行集会时可布置活动花卉、盆花摆放等,以创造节日新鲜、繁荣的欢乐气氛。
商业街区规划设计方案一、规划背景规划地区地处淮安城市商业中心区东北部,南临城市东西向轴线淮海东路,西临城市南北向轴线淮海北路,东临城市次干道银川路,北临交通路及市体育健身广场。
规划用地总面积9.3公顷(不含保留现状部分)。
该地区交通条件优越,商业金融地位十分突出,是全市最重要的黄金地段。
为促进淮安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城市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淮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淮安市商业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先对其东北片区进行城市意向设计方案竞选。
二、规划依据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淮安市“十五”计划及2003年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3、淮安市中心商业区东北片区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规划区现状分析与定位策划1、现状概括与分析(1)用地现状与构成地块现状有商业设施、宾馆、办公、小学、新建小区以及旧住宅楼。
沿淮海东路从西向东依次为淮海宾馆,新亚商城(建设中),水利局勘察设计院宿舍,时代超市。
沿淮海北路从南向北依次为淮海宾馆,淮海永红商厦,新华书店(已设计待改建),东港大酒店,市公交公司,路灯管理处、万国物业,工商银行。
沿银川路向北到交通路依次为时代超市,时代花园小区,零散住宅的(底层沿街为小店面),清河小学。
地块内部多为住宅,多为低层(2-3层),也有少量多层(5-7层)。
沿师专路两侧为店面。
(2)建筑质量与风貌淮海宾馆主楼为八十年代常见造型的15层大厦,略显陈旧,地处城市中心最重要的交通节点,难以体现时代感,达不到标志性建筑的要求。
沿淮海东路:新亚商城在改建中,体量庞大。
可以由过街天桥直接进入。
水利局勘察设计院宿舍外观较陈旧。
时代超市新完成立面改造,用色鲜艳、明快。
沿淮海北路:淮海永红商厦外观较陈旧,建筑质量一般;体量上类似于淮海大厦的裙房。
新华书店已经过建筑设计,待重新开发为书城,功能不变;附带宾馆住宿。
广场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某某市中心广场建设工程1.2 项目位置:某某市市中心1.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1.4 项目背景:随着某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中心地区需要一个符合城市形象的现代化广场,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的需求。
1.5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广场建筑、绿化景观、雕塑艺术、文化展示等。
二、项目建设总体要求2.1 突出城市形象。
广场建设要突出城市形象,成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彰显城市的现代化、文化化、国际化的形象。
2.2 融合环境特色。
广场建设要紧密结合城市环境,体现出特色和个性,增强城市的品位和气质。
2.3 服务市民休闲娱乐。
广场建设要以市民休闲娱乐为中心,为市民提供一处优美、舒适的环境,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4 安全性和环保性。
广场建设要保证安全性和环保性,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设,确保广场使用安全、环境友好。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3.1 广场建筑为了体现现代城市的风貌,广场建筑设计应该简约大方、气派大气。
建筑主体应形成鲜明的标志性建筑形象,以吸引市民和游客的注意。
建筑内部要有现代化的设施,方便人们休息和活动。
3.2 绿化景观在广场建设中,绿化景观是至关重要的。
绿化要求广场周围种植各类乔木和花卉,以增强广场的整体美观。
绿植种类要经过科学规划,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保证植被的成活率。
3.3 雕塑艺术雕塑是城市广场的重要装饰元素,可以丰富广场文化内涵,提升广场的艺术品位。
广场建设中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雕塑,既可以丰富广场环境,又可以提升广场的文化氛围。
3.4 文化展示为了活跃广场的文化氛围,可在广场周围设置文化展示区,用以展示当地的文化艺术品、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和市民来此参观,增加文化交流。
四、项目建设方法4.1 开展前期调研在广场建设之前,需要对工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广场建设的顺利进行。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城市规划中的市中心绿地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市中心绿地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市中心绿地指的是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共绿地,如公园、广场等。
它们在城市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聚焦于市中心绿地建设,并探讨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市中心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市中心绿地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常常感到压力过大,市中心绿地可以成为一个悠闲的天堂,供人们放松身心,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其次,市中心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植被的覆盖,它们能够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并且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市中心绿地还起到了社交交流的作用,它们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互动的场所,加强了社会联系和凝聚力。
二、市中心绿地建设面临的挑战然而,市中心绿地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土地有限,为市中心绿地留出空间是一个难题。
经济利益、城市扩张等因素可能导致绿地被压缩,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者在方案中寻找平衡点。
其次,人口增加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市中心绿地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绿地建设所面临的高成本和施工难题,使得城市规划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市中心绿地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绿地的管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并且需要解决使用冲突、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市中心绿地建设的解决方法为了应对市中心绿地建设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就要考虑到市中心绿地的建设,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开发商在楼盘建设中增加绿地比例。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市中心绿地的投入,以确保其建设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城市居民也可以积极参与市中心绿地建设,通过植树造林等志愿活动,共同构建美丽宜居的城市。
总结起来,市中心绿地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万达广场规划设计理念
作为城市中心的重要地标,万达广场的规划设计理念是为了打造一个现代化、
多功能化、人性化的城市综合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工作、娱乐和购物体验。
首先,万达广场注重现代化。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和需求,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施设备,打造了一个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空间。
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科技设施,使得万达广场成为城市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次,万达广场注重多功能化。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城市人群的多样化
需求,设置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影院、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各种生活、工作和娱乐需求。
无论是购物、办公还是休闲娱乐,万达广场都能一站式满足。
最后,万达广场注重人性化。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舒适感和便利性,设置了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和优美的室外景观,同时考虑了交通便利和停车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万达广场的规划设计理念是以现代化、多功能化、人性化为核心,
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城市综合体。
相信随着万达广场的建成和发展,将会成为城市中心的新地标,为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
广场项目建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们公司计划在市中心开展一个新的广场项目,以满足市民休
闲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在此,我们向各位
领导提出以下建议:
1. 地点选择,我们建议将广场选址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周边商业氛围浓厚,人流量大,能够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
参观和消费。
2. 设施规划,广场项目应包括休闲娱乐设施、文化艺术活动区、餐饮购物区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同时,应注重绿化和景观
设计,打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3. 活动策划,我们计划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音乐演出、集市等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活跃广场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4. 安全保障,广场项目应注重安全管理,设置监控设备、安全
警示牌等,确保市民在广场活动时的安全。
5. 合作发展,我们希望能够与当地政府、商业机构、社会团体
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广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共赢发展。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相信广场项目将成为市中心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期
待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广场项目的实施。
谢谢!。
城市⼴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们政治、⽂化活动的中⼼,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
城市⼴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场功能布局;⼴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
城市⼴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为本”原则。
⼀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为空间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
个⼈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即是⼀种⽤起来得⼼应⼿、充分⽽适意。
城市⼴场的使⽤应充分体现对“⼈”的关怀,古典的⼴场⼀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场则出现⼤⽚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场作为公众中⼼“场所”精神。
现代⼴场的规划设计以“⼈”为主体,体现“⼈性化”,其使⽤进⼀步贴近⼈的⽣活。
1、⼴场要有⾜够的铺装硬地供⼈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场⾯积25%⽐例的绿化地,为⼈们遮挡夏天烈⽇,丰富景观层次和⾊彩。
2、⼴场中需有坐凳、饮⽔器、公厕、电话亭、⼩售货亭等服务设施,⽽且还要有⼀些雕塑、⼩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场更具有⽂化内涵和艺术感染⼒。
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市民⼤到⾼雅艺术欣赏、⼩到健⾝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系,保证⾏⼈安全。
除交通⼴场外,其他⼴场⼀般限制机动车辆通⾏。
4、⼴场的⼩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为中⼼,时时体现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体的尺度。
如飞珠溅⽟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低错落的绿化,让⼈呼吸到⾃然的⽓息,赏⼼悦⽬,神清⽓爽。
(⼆)地⽅特⾊原则。
城市⼴场的地⽅特⾊既包括⾃然特⾊,也包括其社会特⾊。
宋朝的城市规划宋朝(960年-1279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规划。
宋代城市建筑的设计匠心独运,不仅奇特而美观,还有强大的抵御攻击的能力。
宋代城市规划的特点是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定,通衢制度的形成,城墙功地和水利系统的建设,还有城市内部建筑物的全面统一规划。
一、宋代城市中心的广场宋代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和布局。
这种规划和布局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状况。
广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活动的中心地带。
在宋代城市规划中,广场是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扩大,广场也逐渐变得更加宏大。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南京的夫子庙广场都是宋代特色广场的代表。
二、通衢制度的形成宋代城市规划也采用了通衢制度。
城市通衢是城市的中心街道,在宋代的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街道通常是繁华商业街区的中心,放置了许多商店、银行和办公室等机构。
这些通衢一般是铺设了石头,路面平坦,四通八达,直指城市的各个方向。
三、建立城墙和水利系统城墙是宋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起着保卫城市和居民的作用。
宋代的城墙一般采用外墙、内墙、土坯垛和水道。
这种建筑结构在防御方面极为可靠,难以攻破。
另外,宋代城市规划也注重水利建设。
农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宋代城市规划中的水利建设不仅保证了城市内部的用水能力,还保护了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
四、建筑物的全面统一规划宋代城市规划中还注重建筑物的全面统一规划。
这种统一规划包括建筑物的风格、颜色和高度等方面,都要有整体的规划。
这种规划让整个城市给人以和谐、美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宋代城市规划中的建筑物一般是针对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而建,如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结语宋朝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类拔萃的城市规划之一。
这种规划包含了很多关键组成部分,如城市中心广场、通衢制度、城墙功地和水利系统、建筑物的全面统一规划等。
这些组成部分互相配合,使得宋代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非常完美。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实施报告一、引言公共空间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案例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二、案例一:市中心广场市中心广场是城市的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广场的规划考虑了人流量、交通流量以及周边建造的风格。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市中心广场成为了人们会萃的地方,提供了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此外,广场还设置了公共设施,如长椅、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广场成为了城市的绿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场所。
总体而言,市中心广场的设计实施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案例二: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社区公园的规划考虑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兴趣。
公园内设置了多功能运动场、花坛、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此外,公园还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通过合理的绿化和景观布局,社区公园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场所。
公园内还设置了歇息区和凉亭,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总体而言,社区公园的设计实施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凝结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案例三: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文化广场的规划注重了文化元素的融入和体现。
广场内设置了文化展示区、雕塑和艺术装置等,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此外,广场还设置了舞台和露天剧场,为文化演出和活动提供了场所。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文化广场成为了城市文化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
广场内还设置了歇息区和咖啡馆,提供了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总体而言,文化广场的设计实施对于城市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名品汇家居广场建造方案一、项目概述名品汇家居广场建造方案,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该项目旨在打造集高端家居品牌、商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居商业中心。
项目建设将以现代化视野和建筑工程技术,创造出一座引领时代潮流,充满活力、绿色、智能化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二、总体规划1、建筑风格:现代建筑风格,兼顾城市和谐发展和人性化设计。
2、建筑高度:6层,包括地下2层,地上4层,按需求可扩建2层。
3、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采用玻璃幕墙。
4、绿化设计:大面积绿地,多层立体绿化,让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5、车辆通行:地下车库和地上停车场,满足业主与商户的停车需求。
6、建筑功能:1)1F-2F为商业展示区,包括高端家居、文化娱乐、特色餐饮等业态。
2)3F-4F为写字楼办公区,配套商务会议、休息区等设施。
3)5F-6F为公寓居住区,提供豪华住宅单位。
三、建筑设计1、整体设计:建筑外观采用鲜明、流畅、时尚的造型设计,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要求,又能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
2、商业展示区:商业展示区采用开放式设计,外部玻璃幕墙,营造一种通透、宽敞、明亮的环境,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3、办公区:楼层高度较大,设计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中庭采用柔和的自然光控制系统,让人们在工作和休息间更好地享受空间。
4、居住区:公寓楼层设计灵活多变,户型面积从80-300平方米不等,尽可能满足业主不同需求,能够充分体现现代人对住宅空间以及舒适、智能硬件等方面的所需。
四、设计特色1、智能化:大厦集成智能化管理系统,便于对大厦内的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舒适性:大厦应注重空气品质的提升和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
3、绿色环保:名品汇家居广场的设计注重绿色环保,大面积采用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屋顶、外墙、庭院、空地等空间,大幅度减少了热岛效应和噪音污染,提升了建筑环境质量。
广场规划设计任务书(精选五篇)第一篇:广场规划设计任务书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2培养学生具备较全面的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点及其背景知识,并通过设计熟悉规范条例。
二、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整体性原则广场设计需纳入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中、广场本身建筑空间环境和人应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功能整体和环境整体。
3、结构系统性原则作为城市中心的组成部分,突出体现城市形象的大型广场,应与城市行政、文化、商业、交通等市级中心功能区结合设置。
城市中心广场联结着整个城市,必须具备易达性。
三、设计要求1、注意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营造多层次的广场空间。
2、总平面布置应妥善解决广场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并精心组织绿化、水面、雕塑小品等创造良好的广场环境。
3、设计注意广场的形式美,多样统一性、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比例和尺度,合理运用景观设计元素(道路、绿化、铺地、景观节点、雕塑、小品、设施、照明、色彩、水景等)。
4、注意对地方特色、历史文脉的继承四、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包括场地概况、性质定位、设计理念、总体布局、个性与特色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等。
2.总平面图要求内容完整(包括题目、比例、指北针、图例等)、图面层次感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有一定构思与创意(有艺术感)。
3.分析图(至少四张,比例不限)包括现状分析图、构思分析图、结构功能分析图、交通流线分析图、景观分析图等。
4.鸟瞰图与节点效果图1)局部景点设计2~4处(含平面、立面、剖面、植物配置及效果图)2)总体鸟瞰图。
五、参考资料: 1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城市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夏南凯,荆海英,王耀武著《理想空间-城市广场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宇《城市广场与街道景观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文增,《城市广场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年01月第二篇:广场设计任务书实验项目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任务书为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拟对市政府广场进行景观改造,本次方案规划设计具体要求如下;一、规划设计要求1、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规划方案要做到既符合城市要求,同时又具有现实开发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城市商业广场建设城市商业广场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商业交流和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购物、餐饮和娱乐体验。
城市商业广场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城市商业广场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 城市商业广场的必要性城市商业广场不仅仅是购物中心,更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商业广场为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业和娱乐项目,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其次,商业广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商业广场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举办各类活动和展览,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
二. 城市商业广场的设计要素1. 选址和规划选择合适的地点对于城市商业广场的运营非常重要。
选址应考虑人口密集区、交通便利和可承载力等因素。
在规划方面,需要考虑商业广场的功能划分、交通布局、建筑风格等,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2. 外部环境和景观设计商业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其外部环境和景观设计十分重要。
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和景观,可以创造出宜人的购物环境,吸引更多的顾客。
同时,合理规划的人行道和交通系统也能提高商业广场的便利性。
3. 内部空间布局商业广场的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顾客的流动性和购物需求。
主要商业区域应合理划分,便于顾客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同时,商业广场还应该设置休闲区域,提供餐饮和娱乐设施,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
三. 城市商业广场的管理和运营1. 营销和品牌建设城市商业广场的运营需要有明确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定位。
通过组织各类促销活动、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提高广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租赁管理商业广场的租赁管理对于商业广场的经营效益至关重要。
合理的租赁政策和租赁合同可以吸引优质商户入驻,提高广场的竞争力。
同时,需定期跟进租户的经营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 安全管理商业广场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风景区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供人参观游览的场所。
城市风景区一般是指同城市毗连,或接近市区并和市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可供游览观赏的地区。
例如,杭州西湖、无锡太湖风景区、昆明滇池风景区等都是中国著名的城市风景区。
城市风景区规划,既可以是单独的规划项目,也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
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
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
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景物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
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
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景群由若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
景区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风景线也称景线。
由一连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线性风景形态或系列。
功能区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主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特征。
游人容量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
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1.根据地形特征、行政区划和保护要求,划定风景区规划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 2.确定风景区规划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容量。
3.根据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确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景游赏组织。
4.确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措施与要求。
5.确定风景名胜区天然植被抚育和绿化规划6.确定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7.确定风景名胜区基础工程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卫、能源、防灾等设施的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8.确定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9.制定分期发展规划10.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出措施建议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风景各区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在风景名胜区内,应根据景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主要内容有:1.详细确定景区内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明确用地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保护和控制管理要求,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
2.对景区内的人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体量、色彩、风格。
3.确定各级道路的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截止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5处,世界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5处)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13.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14.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
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
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
这些名城,是我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橱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这109座历史文化名城按行政区域分布如下: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区(秦皇岛)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吉林:吉林市、集安市辽宁:沈阳市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绩溪、安庆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泰安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海南:琼山市、海口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遵义市、镇远县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青海:同仁县宁夏:银川市新疆:喀什市、吐鲁番、特克斯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山东省1.济南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2.枣庄市、济宁市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景区(点)3.枣庄市台儿庄大战遗址4.临沂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蒙阴县、沂南县沂蒙山孟良崮战役遗址,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5.莱芜市莱芜战役纪念馆6.青岛市海军博物馆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除包括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作用外,大多是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
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界通常把对国家或省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基地作用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称作中心城市,它们构成了全国经济活动网络的主要连接点,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如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
西方国家的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组相互接近、联系密切、不同规模的城镇群体中,一二个规模最大或位置适中的城市,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它们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其主要途径为:①进行生产的分工、协作和扩散;②通过流通,互通有无,促进竞争,形成优势;③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和人才培训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此,中心城市必须适当超前发展,同时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定的城镇体系作保证,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城镇有专业分工、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市也是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网络型的经济区的核心与基础。
中国历朝历代首都西周镐京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洛阳前770年—前256年秦朝咸阳前221年—前206年西汉长安前206年—9年新朝长安8年—23年东汉洛阳25年—220年西晋洛阳265年—316年东晋建康317年—420年隋朝大兴581年—618年唐朝长安618年—907年北宋开封960年—1127年南宋临安1127年—1279年元朝大都1264年—1368年明朝南京1368年—1420年北京1420年—1644年清朝北京1644年—1911年**** 北京1912年—1928年广州1925年—1927年武汉1927年南京1927年—1937年武汉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重庆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南京1945年—1949年广州1949年重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1949年至今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