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重点易错题
- 格式:pdf
- 大小:452.04 KB
- 文档页数:10
1 (每日一练)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重点易错题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故A错误;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B错误; C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因此有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 ) 2 A.一只蚊子 B.一头骆驼 C.一个成年人 D.一只大公鸡 答案:C 解析: A.一只蚊子远小于1kg,重力远小于10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骆驼的质量为450~700kg,重力为4500~7000N,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60kg,重力为600N,故C符合题意; D.一只大公鸡的质量为3kg,重力为3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几个事例中,主要能体现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3 A.运动员拉开弓B.熊猫拉弯竹子 C.用力拉长拉力器D.运动员把球踢出 答案:D 解析: A.运动员拉开弓,弓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拉长拉力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把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墨子》:”以卵投石,尽天下之卵,不可毁也。“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4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也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是2021年12月9日下午4∶30在“神州十三号”上“太空授课”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神州十三号”内陀螺仪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B.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C.在“神州十三号”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D.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答案:A 解析: A.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 B.天平利用了等臂杠杆的原理工作,砝码和物体对天平都要有压力作用,而这个压力来自于重力,故在失重情况下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故B错误; C.弹簧拉力器是利用了弹簧受到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工作,在失重情况下,拉力仍存在,故能够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故C错误; D.在失重情况下,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时,物体不会对测力计产生拉力作用,故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 5 故选A。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B.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由公式𝑚=𝐺𝑔可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D.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答案:A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故A正确; B.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竹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由公式𝑚=𝐺𝑔可知,仅仅是求质量,物体的质量是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鸡蛋碰石头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石头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的是( ) ①手握瓶子的压力; ②绳子对溜溜球的拉力; ③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 ④压缩的弹簧对手的推力; ⑤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6 解析: 推、拉、挤、压、支持力等作用力都是弹力,因此①②④⑤属于弹力,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属于磁场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多选题 8、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小明午餐大约能吃3kg米饭 B.我们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C.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D.人正常步行1km约需15min 答案:BCD 解析: A.中学生午餐大约能吃300g=0.3kg米饭,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物理课本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于 F=G=mg=0.1kg×10N/kg=1N 故C符合实际; D.人的步行速度在1.1m/s左右,正常步行1km=1000m需要时间约是 𝑡=𝑠𝑣=1000m1.1m/s≈900s=15min 故D符合实际。 7 故选BCD。 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里黑板的高度约为1.5m B.市内公交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0m/s C.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重约4N D.人行道斑马线处的绿色信号灯持续时间约为20min 答案:ABC 解析: A.为了方便在黑板写字,教室里黑板的高度约为1.5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市内公交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36km/h=10m/s 故B符合题意; C.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大约是0.3kg,它的重力约 G=mg=0.3kg×10N/kg=3N 故C符合题意; D.人行道斑马线处的绿色信号灯持续时间约为2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0、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并与12月1日着陆月球,12月3日嫦娥五号的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面起飞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并于十二月中旬返回地球,这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A.对飞船遥控不可能是超声波,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燃气向下喷射,火箭携带卫星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从月球表面取回的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不会改变 D.制造探测器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答案:ABC 解析: A.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遥控飞船,要利用电磁波控制飞船,故A正确; B.燃气向下喷射时,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推动火箭上升,故B正确; C.从地球取回的样品,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制造探测器的金属不论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其材料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综合题 1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______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力的示意图。线段的______或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______表示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或用数字表示。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______。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9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______。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______。 答案: 见详解 见详解 见详解 见详解 最大测量值 方向一致 垂直 解析: [1][2][3][4]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力的示意图,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或用数字表示。 (1)[5]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测力计损坏。 (3)[6]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减小摩擦力。 (4)[7]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读数准确。 12、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中国海南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月球取土,月球表面是真空,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带回月球土壤1.731kg。(g地=10N/kg)求: (1)在月球上还能使用的器材有:______ A.刻度尺测长度 B.超声波测速仪 C.天平测质量 D.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2)带回的月球土壤在月球上重力多大______? 答案: ACD 2.885N 解析: (1)[1]在月球上能测量长度,所以可以使用刻度尺,由于有引力,故可以用天平测量质量,还可以用弹簧测力计,而由于没有空气,处于真空,而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不能传播超声波测速仪,故能使用的器材有ACD。 (2)[2]带回的月球土壤在月球上重力 𝐺月=𝐺地6=𝑚𝑔地6=1.731kg×10N/kg6=2.885N 10 故带回的月球土壤在月球上重力2.88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