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麻 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GB12982-1991 国旗 棉、丝、化纤、毛、麻、纸张、塑料(不含人造纤维)为材质制作的国旗合格、不合格GB9832-1993毛绒、布制玩具安全与质量 以纺织品为主要面料、内含各种填充物的非机动的玩具合格、不合格GB/T2660-1999 衬衫 棉麻丝毛及各种化纤混纺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男女衬衫优等、一等、合格、等外品GB/T2662-1999棉服装 棉麻棉型化纤等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男女(活绒、毛里)及儿童服装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GB/T2664-2001 男西服、大纯毛、毛混纺、毛型化纤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GB/T2665-2001女西服、大纯毛、毛混纺、毛型化纤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GB/T2666-2001 男女西裤 纯毛、毛混纺、毛型化纤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GB/T14272-2002 羽绒服装 以纺织品为主要原料、以羽绒为填充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81001-1991 睡衣套 棉麻丝化纤织物及其混纺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等外品FZ/T81009-1994人造毛皮服装 人造毛皮、平剪绒、长毛绒织物为面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一等、合格、不合格FZ/T81010-2001 风雨衣 除含毛织物外的其它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服装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 QB/T1615-1997 皮革服装 以天然皮革为主要面料 优等、合格、不合格QB/T1193-1196-1991羽绒制品(枕芯、被、睡袋) 以水洗羽绒作填充料、具有防绒性能的织物作面里的制品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针织FZ/T73001-1998 袜子 棉纱线袜、化纤袜、交织袜(其它纤维袜可参照执行)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FZ/T73002-1991针织帽 以棉、毛、化纤及其混纺纱线为原料,成批生产的针织帽。
优等、一等、合格品FZ/T73005-200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含毛30%以下低含毛混纺及非毛纤维纯或混纺的仿毛针织品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FZ/T73006-1995晴纶针织内衣 晴纶针织内衣(晴纶混纺、交织的针织内衣可参照执行)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FZ/T73007-2002针织运动服 针织运动服(棉、化纤及其混纺、交织) 优等、一、二、三等、等外品FZ/T73008-2002针织T恤衫针织T恤(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交织) 优等、一、二、三等、等外品FZ/T73009-1997羊绒针织品 精、粗梳纯羊绒针织品及含羊绒30%及以上的羊绒混纺针织品优等、一、二、三等、等外品FZ/T73010-1998 针织工艺衫 丝、麻、化纤、纯纺或混纺原料分为真丝、丝带、丝麻、仿丝麻针织衫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73011-1998针织腹带 经纬编针织腹带包括有弹性、无弹性及连衣腹带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73012-1998文胸 经编针织文胸、包括有衬垫、无衬垫和预定型产品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73013 –1998针织泳装 氨与锦交织的经纬编针织泳装的品质,其余可参照执行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73017-2000 针织睡衣 单面织物、双面织物和绒织物三大类针织睡衣、睡袍、睡裙优等、一等、合格FZ/T73018-2002毛针织品 精梳、粗梳毛针织品和含毛30%及以上毛混纺针织品优等、一、二等、等外品GB/T8878-2002 棉针织内衣鉴定棉针织内衣(棉混纺、交织的针织内衣可参照执行) 优等、一、二、三等、等外品FZ/T43015-2001桑蚕丝针织服装 桑蚕丝纬圆机针织服装(桑蚕丝与其他混纺、交织的针织服装可参照执行)优等、一等、合格、不合格FZ/T72001-1992涤纶针织面料 涤纶针织经编、纬编成品面料。
6种纤维沾色牢度标准六种纤维沾色牢度标准在纺织品行业,沾色牢度是衡量面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制造商通常会采用一系列测试方法来评估面料的沾色牢度。
其中,六纤四级是常用的沾色牢度标准之一,涵盖了棉、尼龙、涤纶、腈纶、醋酯和羊毛六种纤维。
一、棉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棉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在沾色牢度测试中,棉纤维的标准通常较为严格。
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是评估棉纤维沾色牢度的两个主要指标。
测试温度通常为60度,洗涤方式可采用家用或工业用洗涤剂。
对于白布沾色,一般要求达到四级以上才能符合标准。
二、尼龙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
在沾色牢度测试中,尼龙的标准相对较低,因为其分子结构较为稳定,不易被染料渗透。
通常情况下,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达到三级以上即可符合标准。
三、涤纶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涤纶是另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皱性。
涤纶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较为严格,要求其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达到四级以上。
测试温度通常为60度,洗涤方式可采用家用或工业用洗涤剂。
四、腈纶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腈纶是一种具有柔软手感和保暖性能的合成纤维。
在沾色牢度测试中,腈纶的标准较为宽松,因为其分子结构较为松散,容易被染料渗透。
通常情况下,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达到三级以上即可符合标准。
五、醋酯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醋酯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悬垂性和手感的合成纤维。
其沾色牢度标准要求较为严格,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需要达到四级以上才能符合标准。
测试温度通常为60度,洗涤方式可采用家用或工业用洗涤剂。
六、羊毛纤维的沾色牢度标准羊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优异的保暖性能和手感。
在沾色牢度测试中,羊毛的标准相对较高,因为其表面含有较多的鳞片结构,容易被染料渗透。
通常要求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达到四级以上才能符合标准。
测试温度通常为40度,以保护羊毛纤维不受损伤。
总结:六纤四级是纺织品行业中常用的沾色牢度标准之一,涵盖了棉、尼龙、涤纶、腈纶、醋酯和羊毛六种纤维。
棉麻成分含量
棉麻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纤维材料,由棉花和麻纤维混纺而成。
在纺织品生产中,棉麻混纺面料非常受欢迎,因为它具有棉纤维和麻纤维的优点,可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透气性和耐用性。
然而,棉麻混纺面料的棉麻成分含量对其性能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棉麻成分含量通常指棉纤维和麻纤维在面料中的比例。
一般来说,棉麻混纺面料的棉麻成分比例为6:4或7:3,即棉纤维占总纤维含量的60%或70%。
这种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棉纤维和麻纤维的特性,以达到最佳的面料性能。
例如,高含量的麻纤维可以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但会降低面料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而高含量的棉纤维则可以提高面料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但会降低其耐用性。
在选择棉麻混纺面料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比例的棉麻成分含量。
通常来说,含棉量较高的面料更适合夏季穿着,因为其透气性较好;而含麻量较高的面料则更适合春季和秋季穿着,因为其保暖性较好。
此外,还需要注意面料的质地和品质,以确保面料的舒适性、耐用性和美观性。
- 1 -。
棉麻资料与加工棉麻前处理(一)棉织物的前处理棉织物前处理须经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经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除去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及纺织过程中带来的浆料污物,获得纯净的棉织物,为后续印、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在棉织物加工中,烧毛与丝光必须以平幅状态进行,其它过程用平幅或绳状均可,但厚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仍以平幅加工为宜,以兔生成折皱,影响染色加工。
各工序加工要求及有关设备分述于下。
1.坯布准备与烧毛(1)坯布准备包括坯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缝头。
坯布准备工作在原布间进行,经分箱缝头后的坯布送往烧毛间。
坯布检验率一般在10%左右,也可根据工厂具体条件增减。
检验内容为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物理指标如匹长、幅宽、重量、经纬纱密度和强度等;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斑渍、油污、破损等。
经检验查出的疵点可修整者应及时处理。
严重的外观疵点除影响印染产品质量外,还可能引起生产事故,如织入的铜、铁等坚硬物质可能损坏染整设备的轧辊,并由此轧破织物,产生连续性破洞。
对于漂白、染色、印花用坯布,应根据原坯布疵点情况妥善安排。
翻布时将织厂送来的布包(或散布)拆开,人工将每匹布翻平摆在堆布板上,把每匹布的两端拉出以便缝头。
布头不可漏拉,摆布时注意正反面一致,也不能颠倒翻摆。
翻布的同时进行分批、分箱。
此时将加工工艺相同、规格相同的坯布划为一类,每批数量根据设备加工方式而定,如采用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一批;采用绳状连续练漂时,则以堆布池容量分批;采用平幅连续练漂时,通常以十箱布为一批。
目前国内印染厂布匹运输仍使用堆布车(布箱),每箱布的多少可根据堆布车容量为准。
由于绳状练漂是双头加工,分箱成双数。
每箱布上附一张分箱卡片,标明批号、箱号、原布品种、日期等,以便管理检查。
每箱布的两头距布头10~20cm处打上印章,打印油必须具有快干性,并能耐酸、碱、氧化剂及蒸煮。
打印油都用碳黑与红车油自行调制。
棉、亚麻定量检测的标准与方法的分析1 棉、亚麻定量检测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目前,在棉、亚麻混纺织物的定量检测中通常采用的标准是FZ/T3003?2000《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投影法》。
然而,按照该标准计算公式进行定量分析时,部分结果的偏差有时会很大,这个偏差因含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从2%到10%以上。
这样大的误差,不但超出了纤维含量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也对棉麻含量检验本身的意义提出了质疑。
那么,出现如此大偏差是什么原因呢。
在与同行交流中,他们在检测中也遇到类似情况,这说明,按上述标准进行计算和修正,确实可能存在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试图找到新的修正系数,以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真值。
2 实验情况亚麻和棉都是纤维素纤维,混纺后既不能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其成分含量,也不能用机械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本方法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显微投影仪或者数字式纤维细度仪分辨和计数一定数量的纤维,用显微投影仪或者数字式纤维细度仪测量纤维的直径或横截面积从而计算出各种纤维的重量百分含量。
在实验样本上,为了能够整体反映棉麻混纺不同比例情况,实验中,用重量法把棉麻混纺设定在5%到95%之间,并以5%作为间隔。
2.1 实验操作2.1.1 载玻片的制备严格按照FZ/T 01057.3?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显微镜观察法》的要求将上述染色的试样用纤维切片器均匀切取0.2mm~0.36 mm长的纤维束,移至表面皿中,加人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充分混合成稠密的悬浮液。
使用宽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人载玻片上,将其均匀展开,盖上盖玻片固定样品,注意不能让纤维进人盖玻片外面,以免流失纤维,否则需重新制备载玻片。
2.1.2 纤维根数的计数采用普通生物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观察纤维。
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一个配有十字线目镜、放大倍数在200倍至250倍的普通生物显微镜或放大500倍的显微投影仪载物台上,通过目镜观察进入视野的各类纤维,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见附录C和纤维形态照片)鉴别其类型。
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纺织品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织造、染整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纺织品一是要遮体御寒,二要美化生活,所以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服用性好、艺术性高、工艺性精、耐用性强。
纺织品质量标准规定五个指标:原材料、织品结构、织品物理机械性能、外观疵点和染色牢度。
纺织品的原材料决定其织品的外观特征及基本性质,合理选择织品原材料,对提高纺织品服用性能和加强养护是很重要的,织品原材料决定了织品丰满度、光泽程度和手感柔软挺括程度。
织品结构,指纺织品的织纹、重量与厚度、密度、紧度、幅宽与匹长等,在质量标准中都作了相应规定。
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是指织品的透气性、透水性、吸湿性、缩水率、拉伸强度、抗裂强度、抗顶强度、抗磨强度、抗皱强度、抗疲劳强度等。
织品的外观疵点,是指织品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如破损、斑渍、色条、破洞、缺经、染色不均、色差、纬斜等。
这些缺陷除影响外观,也严重影响织品坚牢度和使用性能,因而对织品的外观疵点必须严格控制。
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使用中常遇到摩擦、汗渍、洗涤、熨烫、日晒等使纺织品颜色发生的变化,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纺织品的鉴别纺织品初始原料是纤维。
纺织纤维柔软、有弹性,有一定强度,耐摩擦和抗拉伸性能。
天然纤维中棉花、亚麻、黄麻、苎麻等属植物纤维,羊毛、驼绒、山羊绒、兔毛、蚕丝属动物纤维。
化学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属人造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醋酯纤维都属于合成纤维。
纺织品中机织、针织是两种最主要的构成方法,机织物分为棉布类、呢绒类、麻布类、丝绸类和化纤类等五大类,针织物可分为服装、袜品、手套、围巾和针织化纤面料等五大类。
鉴别纺织品纤维通常有感官鉴别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和化学溶解法等。
往往需几种不同方法观察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感官鉴别法,是通过手摸、眼看来鉴别纤维和织品。
手摸是鉴别织物的柔软性、弹性和褶皱情况;眼看是看纤维或织物的光泽、粗细、长度、弯曲形态等。
棉麻面料类棉麻面料根据不同材质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棉麻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大体分成:1.柔软型面料。
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
2.挺爽型面料。
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
3.光泽型面料。
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最常用于夜礼服或舞台表演服中。
4.厚重型面料。
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
5.透明型面料。
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化纤的蕾丝亦属此类。
但是,这种分类于生活中指导意义不大,最常见的就是按照面料的材质及用途分类:1.棉织物;2.麻织物;3.毛织物;4.丝绸织物;5.化学纤维面料;6.混纺;7.裘皮及皮革面料。
服装面料的特点特性一、棉织物棉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连衣裙和衬衫。
优点是穿着柔软舒适,保暖性好,吸湿性强,透气性甚佳,不易产生材质过敏,服用性能良好,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耐碱性强,抗虫蛀。
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水、弹性差,服装保形性欠佳,易折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有褪色现象,易霉变,不耐酸。
注意事项:在服装及棉布存放、使用和保管中应防湿、防霉;不可长时间曝晒,晾晒时需将里层翻出,不可长时间浸泡,不可拧干,防湿、防霉,阴干。
熨烫要点:低温、中温熨烫;中温熨烫时需有衣服上盖上干布,以免出现极光。
1、全棉丝光面料优点:棉织物经高浓度烧碱(毛)处理后,手感滑爽,颜色鲜艳,有丝般光泽,穿着舒适缺点:有轻微退色现象注意事项:(与全棉织物基本相同)名词解释:丝光处理是对棉织物的一种传统加工工艺。
它采用低号(高支)棉织物,经高浓度烧碱处理,使之光滑并具有真丝般的光泽,再用优质柔软剂整理,穿着轻爽、光滑而舒适。
2、平布平布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平纹组织织制,经纬纱的线密度和织物中经纬纱的密度相同或相近。
根据所用经纬纱的粗细,可分为粗平布(又称粗布,大多用纯棉粗特纱织制)、中平布(又称市布,市销的又称白市布,系用中特棉纱或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和细平布(又称细布,系用细特棉纱、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
具体注意事项:1. 吊牌上的品名要根据计划单来写。
(1)DOLC E JELLO品牌:“衬衫”改为“上衣”,执行标准为FZ/T81007-2003 (此为上衣的执行标准),符合衬衣标准的可以继续沿用“衬衫”品名。
(注意尾号为09的产品,产品大类上是衬衫,DOLC一般没有衬衫样式的上衣,所以,基本上DOLC货号为09的产品品名写为上衣,而JELL%些上衣还是有真正意义上的衬衫的。
)(2)DOLC、JELL(品牌:“单上衣”改为“上衣”,“单裙”改为“裙子”,“单裤”改为“裤子”。
(3)Dolce品牌:不再沿用“针织内搭”、“针织外搭”、“毛衫外搭”、“羊绒内搭”、“羊绒外搭”,而根据品类改为“针织开衫”、“针织套衫”、“针织背心”、“毛针织套衫”、“毛针织开衫”、“毛针织背心”、“羊绒开衫”、“羊绒套衫”、“羊绒背心”等。
2. 以下是标准的尺寸表:(1)DOLCE上衣大衣外套连衣裙蕾丝内衣等上身大类:9码(160/84A)11 码(165/88A)13 码(170/92A)15 码(175/96A)17 码(180/100A)19 码(185/104A)裙子裤子:9码( 160/68A) 11 码( 165/72A) 13 码( 170/76A) 15 码( 175/80A) 17 码( 180/84A) 19 码( 185/88披肩、围巾:9码(210X 50) cm 外购针织衫:9码( 85cm) 11 码( 90cm) 13 码( 95cm) 15 码( 100cm) 17 码( 105cm) 19 码( 110cm)(2)JELLO:上衣、连衣裙、针织衫类:36 (155/80A) 38 (160/84A) 40 (165/88A) 42 (170/92A) 44 (170/96A)裤子、裙子:36 (155/64A) 38 (160/68A) 40 (165/72A) 42 (170/76A) 44 (170/80A)披肩、围巾:38码(长X宽)cm( 3) 罗德斯兰:上衣、连衣裙、针织衫类:S (155/80A) M (160/84A ) L (165/88A ) XL (170/92A) XXL (175/96A ) XXXL (180/100A)裤子、裙子:S (155/64A) M (160/68A) L (165/72A) XL (170/76A) XXL (175/80A) XXXL (180/84A)披肩、围巾:M码(长X宽)cm3. 面料成分方面(1)由于一些新规定的出台,以往能够出现在吊牌上的成分名称现在也已经更改:不能写涤纶,应该写聚酯纤维;腈纶、锦纶等不变;聚酸纤维或者醋酸纤维都是不存在的。
我国苎麻及苎麻产品质量标准莪国苎庶及苎庶文/谢慧产品质星标;隹我国苎麻及苎麻产品质量状况苎麻种植和苎麻产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苎麻纺织历史.而1972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薄纱蝉翼服饰更证实早在21o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将苎麻纤维加工成了精美华丽的服饰.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掀起绿色消费的浪潮以来.我国的苎麻产业在国际上逐渐展现出“特色经济”的地位.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苎麻产业占全世界总量的90%左右.然而.我国苎麻产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得到较好的提升.目前.苎麻混等混级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刮制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苎麻精干麻受原麻质量影响.产出率低.强力支数不匀残胶率偏高.据纤检机构对苎麻精干麻公检数据统计.苎麻精干麻残胶率超标现象普遍.精干麻使用加工性能下降.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造成了我国出口的麻混纺纱,纯麻纱很少有高支纱.原麻附加值低我国优良的苎麻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2005年7月.国家《麻类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中国纤维检验局依据《麻类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于2005年7月组织开展麻类纤维公证检验试点工作.打响了麻类纤维质量监管的第一炮:2006年下半年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省,市纤维检验局和大型纺织企业制定《苎麻精干麻》国家标准,将苎麻精干麻分为三等三级,并制作了苎麻,苎麻精干麻实物标准样品;2007年8月,国家质量监202oos~第3期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湖南省纤维检验局筹建国家苎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省纤维检验局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国检中心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苎麻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我国现行苎麻及苎麻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规则我国现行苎麻及苎麻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可分为三类.即纤维类,纱线类和织物类.一,纤维类纤维类苎麻标准有4个.即GB/T7699—1999《苎麻》FZ/T31002—1998《苎麻球》:GB/T20793--2006苎麻精干麻》:FZ/T31oo1—1998 《苎麻精干麻》.目前常用的标准是《苎麻》(GB/ T7699—1999)和《苎麻精干麻》(GB/T20793—2006).(一)《苎麻》(GB/T7699--1999)的质量要求1.取样:标准规定.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在1O0包中随机取样5包.每包取样3小把(约3kg).不足l00包按1O0包取样.超过l00包.每超过50包增加1包.2.分类:标准按纤维线密度将苎麻纤维分为甲,乙两类.线密度是指纤维或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 特克斯(tex)是表示线密度的一种单位为每千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苎麻纤维线密度在556mtex及以下的为甲类,556mtex以上的为乙类.3.分等:标准按苎麻纤维的感官品质,含杂率(杂质是指苎麻中的麻骨,麻屑,麻叶等自然含杂)和长度分为三等.感官品质包括刮制质量,斑疵,红根和色泽.刮制好(即附壳,焦梢极少,手感柔软).斑疵,红根极少,色泽正常,且含杂率≤10%.为一等;感官品质稍差.含杂率≤1.5%.为二等;感官品质较差,含杂率≤2.0%,为三等.长度均要求≥60cm,各等回潮率不得超过16%.4.定等:感官品质应依据标准样品而定,各等标准样品均为该等的底线(标准样品每两年更新一次).在同--~tt;苎麻中,本等相符率应不低于80%.不得跳等.凡不符合三等的苎麻为等外麻.(二)《苎麻精干麻》(GB/T20793--2006)的质量要求苎麻精干麻是指苎麻原麻经生物或化学工艺脱胶后的麻纤维.《苎麻精干麻》(GB/T20793--2006)国家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相比《苎麻精干麻》(FZ/T31001—1998)行业标准有较大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苎麻精干麻“批”的概念;修改,增加了技术要求内容和等级的设置;增加了外观实物标准的制作和使用;修改了取样数量等.目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依据《苎麻精干麻》(GB/T20793--2006)国家标准进行日常质量监督检查.1.取样:取样数量按每一交货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加工工艺为--~tt;)包数的多少而定.两包及以下者取一包,5包及以下者取两包,10包及以下者取3包,25包及以下者取4包,350包及以下者取5包, 350包以上者取6包.每包内取样点不少于3个,试样总重量为300-500g,混合均匀.2.分等定等:标准按单纤维细度将苎麻精干麻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单纤维细度小于或等于5.56dtex为一等,单纤维细度小于或等于6.67dtex为二等,单纤维细度小于或等于8.33dtex为三等,单纤维细度大于8.33dtex为等外.3.分级:标准按外观品质条件和技术指标将苎麻精干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a_夕观品质条件主要包括脱胶和疵点.脱胶是指精干麻的色泽及脱胶是否均匀,纤维是否柔软松散以及硬块,硬条,夹生,红根的多少程度,这里不好理解的名词有:硬块,即麻束中粘连成块状的部分;硬条,即麻束中难以分开的麻纤维;夹生,即麻束中局部脱胶不良的纤维;红根.即麻束中根部呈红褐色的部分.疵点则是指斑疵,油污.铁锈,杂质,碎麻的多少程度.其中斑疵是麻束中呈现褐色的风斑.病斑.虫斑等疵点的总称;碎麻是指麻束长度在300mm以下手感强力很弱的麻纤维.若苎麻精干麻外观品质条件差,将直接影响麻纤维的成纱性能.b.技术指标包括束纤维断裂强度,残胶率.含油率,白度.pH值.其中三级(最低)要求.束纤维断裂强度要大于或等于3.50cN/dtex,残胶率要小于或等于5.00%,含油率在0.5%~1.5%之间.白度大于或等于50度.pH值在6~82.间,纤维断裂强度好.纤维线密度低,则适用纺高支纱同时残胶率低,脱胶好的纤维.在纺织中易于分离,也有利于纺纱;含油率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染色牢度.4.定级:标准规定的外观品质条件和技术指标为定级的依据.以其中的最低一项定级.其中进行外观品质条件的检测时.应将随机抽取的精干麻麻包打开.逐把对照标准样品进行检验.分出一级,二级,三级.将各级麻分别称重并记录,计算麻包的分级符合率.分级符合率大于或等于90%时,方可定为相应级别.5.回潮率:标准未将回潮率列入定等定级的技术指标中.根据使用和贮存的要求,标准单独规定成包中精干麻的最高回潮率不得超过13%.6.公量检验:公量检验以批为单位,每批称量并记录毛质量,测取包装物平均质量后进行扣除,并结合实测回潮率,得到公定回潮重量.7.标准样品:标准样品根据文字标准中外观品质条件要求制作,每套标准样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对照时不得低于该标准样品.二,纱线类纱线类苎麻标准有FZ/T32002--2003((苎麻本色纱》;FZ/T32005--2006《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FZ/T32006--2003《苎麻本色线》;FZ/T32007--2000《气流纺苎麻棉混纺本色纱》.4个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不同,((苎麻本色纱》行业标准适用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苎麻长纤纯麻纱,涤麻混纺纱的品质,对纯麻纱,涤麻纱根据苎麻含量的不同和线密度的差异,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并规定苎麻含量的减少不得大于4.0%;《苎麻本色线》行业标准适用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苎麻长纤纱经并捻而成的股线的品质,不适用鉴定特种用途苎麻线的品质,标准按苎麻双股线和苎麻三股线分别制定了技2008年第3期21术要求《气流纺苎麻棉混纺本色纱》行业标准适用鉴定织造用气流纺苎麻棉混纺纱(麻含量在50%及以上)的品质.标准对纤维含量的偏差作出了严格控制.要求其差异数绝对值不允许超过±2.5%.同时规定了技术要求.苎麻棉混纱本色纱线是用途最为广泛的纺织用纱线,下面重点介绍该标准.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FZ/T32005—2006)的质量要求:1.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机制的苎麻棉混纺l苎麻含量在50%以上)本色纱线的品质.2.取样:取样以均匀等量,随机为原则.一般取20筒或30管.3.技术要求:标准分别对普梳麻棉混纺纱,精梳麻棉混纺纱,普梳麻棉混纺股线,精梳麻棉混纺股线制定了技术要求.不同线密度的纱线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质量指标包括单纱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粒结杂质数,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和纤维含量偏差等7项.4.分等:产品分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品等由单纱(线)强力变异异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黑板粒结杂质数4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由于单纱(线)断裂强度和百米重量无分等要求.当其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单纱(线)强力变异系数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两项指标原评等的基础上顺降一个等.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纤维含量超出范围(±3%)时.则按FZ/T01053规定判不合格.三,织物类织物类苎麻标准有FZ/T33002--2003《苎麻本色布》:FZ/T33006--2006《苎麻棉混纺本色布》:FZ/T33009—1999《苎麻色织布》;FZ/T34001—2003《苎麻印染布》FZ/T34004--2003《涤麻(苎麻)混纺印染布》:Fz/T34005--2006《苎麻棉混纺印染布》6个标准.从6个标准名称可基本看出该标准的适应范围.其分别适用于纯麻,涤麻混纺,麻棉混纺的本色布,色织布,印染布.6个标准最早有1999年制定的.最新有2006年制定的.年代不一样.制定标准的出发点不一样.内容也有较大差异.1999年制定的苎麻色织布标准,技术要求中内在质量包括苎麻纤维含量,纬纱密度,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和染色牢度5项.外观质量包括幅宽,纬斜,麻粒,布面疵点等6项.质量指标根据加工工艺不同而有不同.主要适用于生产单位进行出厂检验.2006年制定的苎222oos~第3期麻棉混纺本色布标准则从用户需要出发.技术要求更全面.在质量检测中不必考虑加工工艺.但其外观质量仍采用评分方法.取样量偏大.操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苎麻棉混纺本色布》(FZ/T33006--2006)的质量要求1.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鉴定苎麻棉混纺l苎麻含量在50%及以上)本色布的品质.2.取样:内在质量根据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取样,外观质量验收抽验数量为该批产品的5%~10%.质量监督检验可按段(每段至少大于1米)抽样.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包括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纬纱密度偏差率水洗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偏差率,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染色牢度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4.检测:内在质量按相关试验方法标准执行;外观质量检测中局部性疵点的评分按标准中表所列规定执行.各品等的布段局部性疵点允许总分为该布段的长度(不满1米者不计)乘以表中各品等相应的每米允许评分数所得的积.5.分等定等: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其中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是各等的保证指标.同一批布,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段评等,成品的品等按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指标中最低一项品等评定在同一段布中,内在质量以最低一项品等评定,外观质量以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疵点最低一项品等评定:局部性疵点采用有限度的每米允许评分的办法评定品等, 散布性疵点按严重一项评等.。
浅析棉、亚麻定量检测的标准与方法作者:刘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8期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所需要的纺织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棉、亚麻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纺织原料,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各个方面。
本文就针对一定的标准棉、亚麻定量进行检测,以便对棉、亚麻的使用获得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棉;亚麻;定量检测;标准与方法1 棉与亚麻的不同点与共同点棉和亚麻都是草本植物,是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的植物纤维,是人类生活中许多生活用品的制作原料,都用于制作服饰或布料进行使用。
棉多用于制作棉纱或其他织品。
具有强度高、透气性好、保暖性好、吸湿性能强、耐碱性强、耐热性好的优点。
棉制成衣料后,质地柔软,穿在身上十分舒适。
但同时棉相对存在一些劣势,例如棉的抗皱性差、耐酸性差、耐光性一般、缩水率较大、耐菌性差、拉伸性也较差等。
这也是棉布衣物经过水洗后容易起皱、变形的原因,因此通常情况下,棉会与其他纤维进行混纺。
棉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整齐度、成熟度、色泽等经济性状直接影响纱线布匹质量。
我国气候适宜棉花种植,在我国有二十五个省份、自治区均有棉花种植,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湖北五省的植棉面积最大,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
除此之外,棉上色较好,纯白底色使其在染色操作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相对于棉来说,亚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透气性好、吸水性强、抑菌性能好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亚麻与棉最大的差异大概就是亚麻也可以作为油料作物,并且亚麻制成的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受到了高血脂症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喜爱。
在我国,亚麻的主要产地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省,西北地区的甘肃和新疆以及内蒙地区。
亚麻是纺织加工的主要原料,除了用作制作服装用料和装饰用品外,由于其独有的质地,也常被用作台布、餐巾、窗帘等的理想原料。
亚麻纺织品通常较为结实厚实,因此还可以用于加工帆布、水龙带、缝纫线以及皮带尺等。
棉麻面料检测标准
棉麻布是棉布含麻的成分,又称为棉麻交织布料。
棉麻布呢有苎麻棉和亚麻棉等。
1、棉麻面料检测范围:棉麻交织布、涤棉麻混纺面料等。
2、棉麻面料检测项目:纱线滑移量、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纬向密度、单位面积质量、纤维含量、染色牢度、外观质量等。
3、棉麻面料检测标准(部分)
(1)GA 364-2001 警服材料精梳棉涤、涤棉麻混纺染色府绸(2)GB/T 13775-1992 棉、麻、绢丝机织物耐磨试验方法
(3)SN/T 1361-2004 进出境棉麻类检疫操作规程
(4)FZ/T 32005-1998 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
(5)FZ/T 30003-2009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投影法(6)SN/T 0253-1993 出口棉麻交织布比例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