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空气
- 格式:docx
- 大小:37.43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
整理)
化学物质与日常生活
- 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分离混合物:过滤、蒸发、沉淀、蒸馏等方法
空气和氧气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 空气的净化:除尘、除湿、除臭等方法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支持燃烧、促进生物呼吸
水和水的净化
-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流动性等
- 水的组成:氢氧化合物
- 水的净化方法:凝固、过滤、蒸馏、消毒等方法
常见的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电离产氢离子、与碱中和
- 碱的性质:苦味、电离产氢氧根离子、与酸中和
- 盐的性质和用途:味咸、不导电、矿物质补充、食品调味
化学式和化合价
-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 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
-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 平衡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
- 反应物的量与摩尔关系
- 定比和简单比例关系
化学能的转化
- 化学能的类型:热能、电能、化学能
- 化学能转化的实例
- 能量守恒定律
笔记:以上为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便于复习和理解。
请参考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八年级化学空气组成知识点
一、引言
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但空气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呢?本文将带您了解八年级化学学习中的空气组成知识点。
二、空气组成
空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它气体组成。
1. 氮气(N2)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78%。
它是一种稳定的分子,具有惰性,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2. 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第二大成分,约占21%。
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参与人体内的呼吸过程。
它还可以用于燃烧反应、氧化反应等。
3. 其它气体
空气中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氢、氦、氖、氩、氦等气体,以及水蒸气和微尘。
它们的含量较低,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空气成分的意义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对于我们了解一系列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1. 生命活动
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呼吸的主要成分。
它参与身体对食物的燃烧过程,能使我们保持清醒、提高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防止一些疾病。
2. 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烟尘、气味等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
特别是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3. 工业生产
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例如氮气可
以应用于钢铁生产等领域,氧气可以用于切割和焊接等。
四、结论
化学的原理贯穿于生活和工业制造各个方面,空气组成的了解
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空气污染、生命活动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我们都需要理解空气组成的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空气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流动着。
那么,什么是空气呢?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和一些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和氖气等组成的。
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时间,空气中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
一、空气的组成与性质1.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0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95%。
2. 空气的颜色呈淡蓝色,其中氮气透明无色,氧气则呈淡蓝色。
3. 空气的密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4. 空气的主要性质包括:无色、无臭、不易凝结、具有压强和弹性。
二、空气的有害成分除了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空气中还存在一些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等。
这些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危害。
1. 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空气污染,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2.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
3. 臭氧:臭氧是一种臭味刺激性强的氧气化合物,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要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
比如,减少尾气排放、控制工业污染、加强生态建设等。
三、空气的运动与大气环流空气不断地在地球上流动,形成了大气环流。
这是因为地球日复一日地不断旋转,以及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的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水平运动包括地转风和地形风。
地转风是地球自转而形成的偏转风,而地形风则是由地形造成的风。
垂直运动包括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
上升运动一般伴随着降雨,而下沉运动则会带来晴天和干燥的天气。
总之,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空气污染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让空气更加清新和宜人。
【化学知识点】空气的八个作用
1、空气能助燃;
2、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3、空气有压力;
4、空
气有浮力;5、大气能阻挡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射线;6、来自宇宙中的陨石与流星大多数
进入大气层后也被熔化;7、大气还使我们能生活在即不太冷又不太热的环境中;8、空气
是宇宙排列物质的空间。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
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
而成。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21年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
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
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
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
此外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空气几乎是
所有植物所需二氧化碳的唯一来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空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组成1. 氮气(N2)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78%。
氮气对生物生存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它在植物的生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氮气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
此外,氮气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
2. 氧气(O2)氧气是生物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气体,它占空气总体积的21%。
人类和其他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使氧气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同时,氧气也是燃烧的必需气体,燃烧时,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和光。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含量第三多的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0.0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和有机物质,为地球提供了氧气,同时也帮助植物生长。
此外,二氧化碳还能提供温室效应,保持地球的温度。
4. 氩气(Ar)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它占空气总体积的0.93%。
氩气在温度低于-185.9°C时会凝结成液体,因此在低温的实验室中有许多应用。
5. 微量气体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氦、氖、氢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在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空气的物理性质1. 密度空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大约为1.2千克/立方米。
2. 压强地面上的空气压强大约为101千帕斯卡,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的压强会逐渐减小。
大气的压强是由大气重力对大气分子的作用而形成的。
3. 温度空气的温度通过摄氏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地面上的空气温度约为20-25摄氏度。
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温度会逐渐下降。
4. 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称为湿度,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也就越多。
空气的湿度对于气候和天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空气的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反应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它能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热和光。
初中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一、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氧气。
1. 物理性质。
-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₂{点燃}{===}CO₂,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硫在氧气中燃烧:S+O₂{点燃}{===}SO₂,现象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Fe₃O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 实验室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
-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MnO_2}{===}2H₂O+O₂↑。
- 氯酸钾分解:2KClO₃{MnO_2}{{===}{}}2KCl + 3O₂↑。
- 高锰酸钾分解: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 实验装置。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塞、导管等。
-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 收集方法。
-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空气,氧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和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和。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 ,(2) (3)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液氧是的。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剂。
氧气的用途:①②氧气的化学性质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
化学方程式为:②(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火焰,在氧气中的火焰,生成气味的气体SO2。
化学方程式为: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化学方程式为: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化学方程式为:⑥氢气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一氧化碳的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1.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物呼吸作用的基础。
氧气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会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
2. 氮气(N2)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的化学惰性稳定性很高,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空气和氮气气体。
氮气也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3. 氩气(Ar)
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它在工业中用作充填气体、保护气体和焊接气体。
氩气还用于生理监护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
5. 微量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氦气、氙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对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总之,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化学空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对化学空气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知识点
空气是我们周围非常重要的物质,它由多种气体组成。
本文将
介绍一些关于我们周围空气组成的主要知识点。
1. 氮气(N2)
-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大的气体,占据了空气的约78%。
- 它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惰性的,不与其他元素产生直接反应。
- 氮气在植物生长和动物呼吸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氧气(O2)
- 氧气是空气中另一个重要的气体,占据了空气的约21%。
- 它是动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也支持燃烧过程。
- 氧气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地壳和生物体中。
3. 二氧化碳(CO2)
-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占据了空气的约
0.04%。
- 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动物呼吸的产物。
-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4. 水蒸气(H2O)
-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分子,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 它的含量在不同地区和天气条件下变化较大。
- 水蒸气的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对气候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 其他成分
除了上述气体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成分,如氩气、氦气、氖气等。
这些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了解我们周围空气的组成对于理解大气现象、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对《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参考来源 1
- 参考来源 2。
八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八年级是化学学科中的关键年级,也是空气这一知识点的重要学年。
空气作为我们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气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化学空气方面的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其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其他气体构成。
其中,氮气占大约78%、氧气占大约21%、其他气体占1%不到。
因此,空气可以被视为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二、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具有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性质。
在大气压下,空气密度约为1.29克/升,而在高空或低压环境下,空气密度将会变得更低。
此外,在低温环境下,空气会冷凝并形成液体。
三、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支撑了许多生命形式的存在。
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2,其分子量为32 g/mol。
氧气不支持燃烧,但是会促进燃烧的发生,是绝大多数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过程的必需气体。
四、氮气的性质氮气也是大气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化学符号为N2,其分子量为28 g/mol。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具有化学反应能力。
因此,除非加入其他气体或高温高压,否则氮气不会参与到化学反应中。
五、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其他气体中的关键成分,其分子式为CO2,分子量为44 g/mol。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所有生物产生的重要废气。
当浓度过高时,二氧化碳会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中毒或死亡。
六、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问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
空气污染通常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
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
七、空气净化为了减轻空气污染的影响,人们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空气净化。
这些措施包括过滤、印染、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此外,人们也可以通过减少总体污染物的排放来缓解空气污染的问题。
总结总的来说,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空气
空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一些空气的知识,那么,你了解空气的化学知识点吗?下面,就来一起学习吧!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由一系列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一些微量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据了21%,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只占据了0.9%。
二、氮气的性质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因为它在常温下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此外,氮气还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 相对密度较小,为0.97。
2. 沸点较低,且比氧气低。
3. 具有惰性,不容易参与化学反应。
三、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它的一些性质包括:
1. 相对密度为1.43。
2. 凝固点为-218℃。
3. 氧气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轻微的反应,例如与铁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生锈。
四、水蒸气的性质
水蒸气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体,它的性质包括:
1. 沸点随气压的增加而升高。
2. 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物质的颜色、形状和体积等性质。
3. 水蒸气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
五、空气的净化
由于现代社会中污染物的释放,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越来越高。
因此,对于室内环境、车厢、工厂等处的空气净化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重视。
空气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的主要手段包括过滤法和吸附法等。
过滤法是通过过滤
器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而吸附法则是通过一些物质吸附污染物质。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通过向空气中添加氧气和臭氧气体将空气中的杂质物质氧化
分解。
六、空气污染
空气的污染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中释放的废气、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因素。
空气污染会引起健康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是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空气。
七、小结
综上所述,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空气,还能让我们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尽一份力。
我们要不断学习,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