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7.30 KB
- 文档页数:3
202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暑假期间,某同学乘坐高铁外出旅游,他观察到高铁两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行,某段时间内,他发现水平桌面上玻璃杯中的水面呈现左低右高的状态,如图所示,由此可A.B.C.D.二、多选题8.如图,竖直放置间距为d的两个平行板间存在水平方向的风力场,会对场中的物体产生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作用,与两板上边缘等高处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P(可视为质点)。
现将小球P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释放,最终小球运动到右板上的位置O。
已知小球下降的高度为h,小球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从开始mgdFh的运动时间t=运动的轨迹为曲线运动到O点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2hd θ为抛物线导轨的顶点,M通过轻杆与光滑地面上的小球N相连,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轻杆的长度为2h,现将小球M由距地面竖直高度3h处由静止释放,则()4三、实验题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21h t D四、解答题12.途经太和东站的商合杭高铁6月28号全面开通,为了体验一把,小明和他爸爸开车前往太和东站。
他们正以20 m/s 的速度向东匀速运动行驶在某水平路面的AB 段上。
而汽车前方的BC 段,由于刚刚维修过比较粗糙。
小明观察汽车中控屏并记录下汽车通过整个ABC 路段的不同时刻的速度,做出了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 =15s 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
假设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80 kW 不变,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保持不变。
求:(1)汽车在AB 段及BC 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 1和f 2。
(2)小明通过中控屏记录了BC 路段的长度约为122.5m ,那么这辆汽车连同乘客的质量m 约是多少。
人教版最新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附答案人教版最新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2.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A.北极B.赤道C.南极D.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3.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①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②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③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④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和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A球在B球的前下方B.A球在B球的后下方C.A球在B球的正下方5m处D.A球在B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半径比为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a/b B.ab2C.a/b2D.ab6.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A.0 B.8J C.16J D.32J7.质点所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t1B.t2C.t3D.t48.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它正上方一物体自由落下,如图2所示,在物体压缩弹簧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A .物体的动能不断减小B .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为零C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9.长度为L=0. 5m 的轻质细杆OA ,A 端有一质量为m=3.0kg 的小球,如图3所示,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此时细杆OA 受到A .6.0N 的拉力B .6.0N 的压力C .24N 的拉力D .24N 的压力10.如图4,桌面高为h ,质量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A .0B .mghC .mgHD .mg(H+h)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河宽420m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水流速度为4m/s ,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s 。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必修2物理期末复习卷(1)(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答案】B【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在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速度方向总是发生变化,一定是变速运动,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故选项B错误,选项A、C正确。
因为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必定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必定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选项D正确。
2.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运动,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1方向B.2方向C.3方向D.4方向【答案】B【解析】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没有向心加速度,只有因重力产生的切向加速度,故此时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2方向,B正确。
3.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
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做一般曲线运动,不同地方弯曲程度不同,即曲率半径不同,所以速度大小在变,所以A错误;因是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加速度不变,根据Δv=aΔt可得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正确,C错误;因加速度不变,故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所以D错误。
4.在同一点O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A.v A>v B>v C t A>t B>t CB.v A=v B=v C t A=t B=t CC.v A>v B>v C t A<t B<t CD.v A<v B<v C t A>t B>t C【答案】D【解析】三个物体都做平抛运动,取一个相同的高度,此时物体下降的时间相同,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较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v A<v B<v C。
第1页 共10页 ◎ 第2页 共10页装…………○…………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装…………○…………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6分 , )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则该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不断变化C.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2. 同步卫星在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引力作用的影响,会产生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轨道,若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启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如图,实线为同步轨道,A 和B 为两个己经偏离同步轨道但仍在赤道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若同步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 ,卫星A 和卫星B 在偏离轨道上绕地球公转周期分别为T A 和T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B >T >T AB.若启动卫星A 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可使卫星A 适当加速后回到同步轨道C.卫星B 的机械能比在同步轨道时的机械能小D.卫星A 和卫星B 在各自的偏离轨道上从相距最近到第一次相距最远所需要的时间为T A T B 2(T B −T A )3. 关于曲线运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为零B.物体不受外力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时刻变化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一致4.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上述各量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为( ) A.gR 2GB.gRGC.R 2gGD.R 3gG5. 半径为R 的大圆盘以角速度ω旋转,如图所示,有人站在盘边P 点上随盘转动,他想用枪击中在圆盘中心的目标O ,若子弹的速度为v 0,则( )A.枪应瞄准目标O 射去B.枪应向PO 的右方偏过θ角射去,而cos θ=ωR v 0C.枪应向PO 的左方偏过θ角射去,而tan θ=ωR v 0D.枪应向PO 的左方偏过θ角射去,而sin θ=ωR v 06.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 自工作以来,已经发现43颗脉冲星,为我国天文观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脉冲星实质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中子星每自转一周,它的磁场就会在空间划一个圆,而且扫过地球一次,地球就会接收到一个射电脉冲.若观测到某个中子星的射电脉冲周期为T ,中子星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星的质量为4π2R 3GT 2B.中子星的密度为3πGT 2 C.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R TD.若上述中子星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该中子星的密度为3πGT7. 一斜面倾角为θ,A 、B 两个小球均以水平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如图所示),A 球垂直撞在斜面上,B 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移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个小球下落时间t A 与t B 之间的关系为( )A.t A =t BB.t A =2t BC.t B =2t AD.无法确定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8. 如图所示A、B两飞船绕地球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不同轨道上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A、B两飞船到地面的高度分别为ℎ1、ℎ2(ℎ12),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1、v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A的运行周期大于飞船B的周期B.若飞船B加速,可能与飞船A相遇C.利用上述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密度D.利用上述数据,可以算出地球对飞船A的引力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由静止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从释放至落地瞬间,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同C.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D.从释放至落地瞬间,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10. 在地面上以速率v1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率为v2,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A.t=v1+v2g B.t=v1−v22gC.t<v1+v2gD.t<v1−v2g11. 已知地球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为7.9km/s、11.2km/s和16.7km/s,对于宇宙速度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可能大于7.9km/sB.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可以小于7.9km/sC.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3 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D.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7 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太阳的引力场12. 在离水平地面ℎ高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抛岀,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决定B. 重力势能恒大于零C. 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D. 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答案】D【解析】重力势能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故A错误;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若物体在零势能面下方,则重力势能为负值;故B错误;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若选取地面以上为零势能面,则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负;若选地面以下,则为正;故C错误;重力势能是由物体和地球共有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重力势能【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明确重力势能是由地球和物体共有的;其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
2.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其初动量为8N·s,它在第一秒内受到的合冲量为-3N·s,第二秒内受到的合冲量为5N·s.它在第二秒末的动量为A. 10kg·m/sB. 11kg·m/sC. 13kg·m/sD. 16kg·m/s【答案】A【解析】根据动量定理得:P-mv0=Ft,则P=Ft+mv0=-3+5+8=10kg•m/s,故选A。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B球静止,A球以速度v和B球发生碰撞.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则A、B球动量的改变量△P A、△P B和A、B系统的总动量的改变量△P为A. △P A=mv,△P B=-mv,△p=2mvB. △P A=mv, △P B=-mv,△P=0C. △P A=0, △P B=mv,△P=mvD. △P A=-mv,△P B=mv, △P=0【答案】D【解析】碰撞前,A动量为:p A=mv,B动量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为mv;碰撞后,A动量为零,B动量为p B=mv,系统的总动量为mv;故A球动量的改变量△p A=0-mv=-mv;B球动量的改变量△p B=mv-0=mv;A、B系统的总动量的改变△p为0,故选D。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题目: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水平分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B、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竖直分速度始终增加。
C、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恒定。
D、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速度方向始终与水平方向垂直。
2、题目: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沿一斜面下滑,滑到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则物体从斜面滑下的初速度和斜面的倾角θ满足下列哪个关系?A、v = gtB、v = gsinθC、v = (g√2)sinθD、v = gcosθ3、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因前方出现障碍物需要紧急刹车,假设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是多少?A. 20mB. 40mC. 60mD. 80m4、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谐振动的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B. 简谐振动的能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D. 在平衡位置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为10N,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5N,物体的重力为20N。
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 0NB. 5NC. 10ND. 15N6、一个物体在竖直向上抛出后,其运动轨迹近似为抛物线。
在物体上升过程中,以下哪个物理量在最高点时为零?A. 动能B. 势能C. 力D. 加速度7、一束可见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变长,频率不变B、光的传播速度变快,波长变短,频率不变C、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变短,频率不变D、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不变,频率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关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体积一定时,温度与压强成正比;B、当压强一定时,体积与温度成正比;C、当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nRT是决定气体状态的参数,而PV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解析: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选项A正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合力恒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选项B、C、D错误。
答案: A2.如图1所示的两斜面体甲、乙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中两斜面体的倾角分别为α1=60°、α2=45°,并且两斜面体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现将两完全相同的滑块分别从两斜面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两滑块均能到达斜面体的底端,已知斜面体甲与滑块之间没有摩擦力,斜面体乙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力。
整个过程中重力对两滑块所做的功分别用W1、W2表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大小分别用ΔE p1、ΔE p2表示。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图1A.W1=W2B.W1<W2C.ΔE p1>ΔE p2D.ΔE p1<ΔE p2解析:两个滑块质量相等,重力相同,又初、末位置的高度差相等,故重力做功相等,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大小相等,A正确。
答案: A3.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L与x的关系为()A.L=x2B.L=2xC.L=12x D.L=2x解析: 根据2h =12gt 21,得t 1=4h g, 则L =v 0t 1=v 0 4h g 。
由h =12gt 22,得t 2= 2hg,则x =2v 0t 2=2v 0 2hg=v 0 8h g,所以L =12x ,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必修2物理期末复习卷(3)(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
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红蜡块由管口上升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相对地面通过的路程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增大时,L减小B.v增大时,L增大C.v增大时,t减小D.v增大时,t增大【答案】B解析由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知,红蜡块沿管上升的高度和速度不变,运动时间不变,管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大,则合速度越大,合位移越大,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虚线是小球由空中某点水平抛出的运动轨迹,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小球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为10 m/s、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12 m/s B.小球的抛出速度为5 m/s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1 s D.A、B之间的距离为67 m【答案】C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知v0=v A sin 60°,v0=v B sin 30°,解得v0=5 3 m/s,v B=10 3 m/s,选项A、B错误;竖直速度v Ay=v A cos 60°,v By=v B cos 30°,v By=v Ay+gt,解得t=1 s,选项C正确;由v2By-v2Ay=2gy,x=v0t,s=x2+y2,解得s=57 m,选项D错误。
3.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A.121,v v v >B.121,v v v >C.121,v v v <D.121,v v v <>【答案】B【解析】“东方红一号”从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12v v >,过近地点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 ,由于“东方红一号”在椭圆上运动,所以1v >,故B 正确。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系统的总能量可以减少,但不会增加。
B、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总量不变。
C、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D、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为2 m/s²,初速度为0 m/s,则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6 m/sB、4 m/sC、2 m/sD、3 m/s3、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4m/s,第2秒末的速度为8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m/s²?A、1m/s²B、2m/s²C、3m/s²D、4m/s²4、两个质点A和B,分别位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同一点,从同一时刻开始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A沿X轴正方向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质点B沿Y轴正方向以3m/s的速度匀速运动。
从开始计时起2秒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A、10mB、8mC、12mD、14m5、在平抛运动中,一个物体从某高度以水平初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的飞行时间越长。
B. 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越大。
C.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D. 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初速度无关。
6、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沿某一方向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恒力(F)作用。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B.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D.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
7、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为:A、mg√(2h/g)B、mg√(2gh)C、mg²√(2h/g)D、mg√(2h)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1)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其运动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4分×8=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D 2.B 3.C 4.B 5.D 6.C 7.A 8.C
二、多项选择题(4分×4=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
分,选不全得2分,错与不答得0分.
9. AC 10.CD 11. AB 12. AD
三、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9分)
13.(1)20 (2)
0.75
四、 计算题(9+10+12+12=43分)每题要写出公式,代入相应的数据,最后得出答案.
14.(9分)
解:(1) v m =108km/h=30m/s (1分)
F m =0.5mg ≥r v m m 2 (2分)
解得弯道半径应为:r≥180m (1分)
m r 180=最小 (1分)
(2)由题意可知θ很小,θ≈θtan sin (1分)
有 R
v m mg 2
tan =θ (2分) 解得:s m gR v /253125.020010tan =⨯⨯=θ=
(1分)
15.(10分) 解:最短的卫星在很靠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可看成月球的半径.设月球的半径为R 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 卫星的最短周期为T ,则
对卫星分析: 月月月R T
m R m M G 22)2(π= (3分) 对月球表面物体:月月
月mg R m M G =2 (3分) 将4地月R R =,g g 61=月代入可得 g
R T 232地π= (3分) 代入数据解得卫星的最短周期约为151600=T (1分)
16.(12分)
解:设工件的加速度为a ,加速运动时间为t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mg =μ (2分)
得:a =2 m/s 2 (1分)
t 1=v a
=2 s (2分) 工件加速运动的位移42
1211==
at x m (2分)
工件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以后,工件就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为:()812=-=t t v x m (2分)
故放手后工件在4s 内的位移是m x x x 1221=+= (1分)
摩擦力对工件做功为:W =μmg·x 1=16 J (2分)
17.(12分)
解:(1)物块离开C 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2
21
2gt R = (2分)
水平方向:t v R c =4 (2分)
解得: gR v c 2= (1分)
(2)物块在C 点做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 v m mg F c
N 2
'
=+ (2分)
解得:mg F N 3'
= (1分)
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mg F F N N 3'
==
(1分) (3)从B 到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2
022121
2mv mv R mg W c f -=⋅- (2分)
mgR W f 21
-=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