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金平区广厦学校-第一学期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考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64.68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八年级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 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情况,其读数为: ℃。
4.每年三月份,是黄河开凌季节,滚滚黄河水托带着冰凌顺流而下,蔚为壮观。
随着春天的脚步,河水里的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 ;开凌季节,当地水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 和 ,这两种物理现象都 热量。
6.固体分为__ __和__ 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 __有一定的熔点,而_ 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 蒸发要__ 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 __,有降温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__、 和_ __。
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9. 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 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4min 前,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4min —9min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 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9min以后,杯里的物质处于_ _(填“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 B C D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3..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该晶体的熔点是48℃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4.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早春,冰雪融化B.盛夏,冰棒冒“白气”C.深秋,田野花草挂露珠D.寒冬,霜打枝头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B.露C.雾D.雨8、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C.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D.严冬,湖水结成冰10.饮料瓶从冰箱里拿出后,其表面会“出汗”,这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华11.今年西南五省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为缓解旱情,可以在高空云层中撒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华12.如图所示,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1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1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__)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a吸保持不变99【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均为100g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2)由图乙可知,____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冰/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冰熔化时吸收了____J的热量。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以下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而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同样热”)。
这一现象表示(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靠谱的” 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行靠的” )甲第 2题图第 1题图乙丙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依据的性质制成的;以下图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甲:0C,乙:0C,丙:0C。
3.夏季,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此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以下图.能够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显然的差别,其原由是。
第 3题图第6题图(1)第6题图(2)4.我们从有没有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在沥青、水晶、白腊、橡胶、萘、铜、玻璃、食盐中,是晶体.5.填写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铁水浇成铁杆。
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依据实验数据, 画出如图( 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 __ _℃;加热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段图线反应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上涨” 、“下降”或“不变” );如图( 2)所示中甲、乙是该同学察看水沸腾时看到气泡上涨状况的表示图,此中是沸腾时的气泡状况。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造成水的水沸点低于1000C的原由可能是。
7.北方冬季的清早,我们常常看到玻璃窗上有漂亮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8.以下图,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过一段时间,容器 B 中的水温(选填“高升” 、“降低”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了然。
第四章 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四川德阳改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 .衣柜中的樟脑球不断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2.(广东湛江)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3.(江苏盐城)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 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 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 1>t 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4.(兰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升华、凝华B .汽化、熔化C .凝华、熔化D .汽化、液化5.(南京)图2中甲、乙、丙、丁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图2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6.(江苏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A .小雪B .霜冻C .雾D .冰雹 图1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丁.草叶上出现露珠C .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 .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7.(广西玉林)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 .松香B .沥青C .玻璃D .海波8.(广东茂名)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B .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 .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D .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3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的读数是 ℃。
第三章《物态转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以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窗“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用意,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域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
那么请依照下面表格的数据判定.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别离选用(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几种物质熔点(℃)水银甲苯酒精萘-39-102-11780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水银甲苯酒精萘357110782183.以下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必然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现在,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一般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温度老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可不能沸腾6.严寒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若是为了 ( )A.避免紫外线照射皮肤B.避免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避免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避免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7.在洗手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刻镜面又变得清楚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转变情形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8.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9.关于湖面上显现雾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0.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生成的,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而成的。
2、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的。
3、在冬天,常会看到机动车(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喷出一团团白气。
白气是微小的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形成水珠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由此你推测,在机动车排除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
4、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_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量。
5、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_。
7、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放出)热量。
8、如右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物质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9、淮安2010年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
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0、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2)选择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应该/不应该)使用热风.(4)以上实验体现了_____法.(填物理实验方法)(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表面积 AC 不应该控制变量不正确【解析】【分析】【详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所以选择AC两图是正确的.(3) 通过A、D两图的对比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不应该使用热风.(4)以上实验体现了控制变量法.(4)该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因此他的依据和结论不正确.【点睛】(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3.某一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选填“多”或“少”).(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8多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示数为98℃;(2)在相同的酒精灯下,向相同的烧杯加热,要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就得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而实验中加热食盐水所用时间多,则其吸收的热量也多;(3)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必须得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保证质量不变,还有一个因素,得使两者的温度差相同,才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质量检测题第四章《物态变化》质量检测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2.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铁锅煮鸡蛋。
在两个平底锅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和等量的鸡蛋。
在锅里煮沸水后,用快火煮沸;将B锅中的水煮沸后,用温火将其煮沸,但要将锅中的水保持沸腾,直到煮熟。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与方法B相比,方法a节省燃料和时间。
与方法a相比,方法B节省燃料但不节省时间。
与方法B相比,方法a节省燃料但需要时间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3.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在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淇淋会释放出“白色气体”。
C.在有风的天气下,游泳后出水时会感觉特别冷。
冬天的早晨,冰花会出现在窗户玻璃外面4.如图1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在中,水经历的物理状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5.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图1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开锅烧开水,使水沸腾,然后继续用大火加热,水温不会上升。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6.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冰被加热时,冰的温度必须升高。
B.将5℃的水放入o℃的房间,水就会结冰。
C.放入冰箱冰箱的罐装饮料很容易爆裂,因为结冰后水的体积会变大。
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7.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容易煮沸,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8.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 B.在可乐饮料中加冰会使饮料变凉C.在上岸游泳后会感到有点冷D.在运输食物时使用干冰降温以防止食物变质9.雪天路上有雪。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单元考试卷
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 .38℃,39℃
B .39℃,40℃
C .38℃,40℃
D . 39℃,39℃
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线应该是: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 、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5、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7、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8、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冰、玻璃、松香是晶体
B .盐、玻璃、铁是非晶体
C .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
D .冰、铁、玻璃是晶体 物质
熔点
/
℃ 沸点
/℃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图1。